她曾改變一座城——訪樂天陶社社長鄭禕


時間還未到早上九點,步入雕塑瓷廠前往樂天陶社咖啡廳前的路,已顯出些許忙碌。


這是景德鎮樂天陶社2019秋季陶瓷節(10月17-21日)的第三天,為今晚窯滾音樂節準備的舞臺已搭建完畢正做著最後調試;


臺前為今日的拉坯比賽與鐵藝演示留出了場地;而常年在週六上午舉辦的創意市集,也在這五天的陶瓷節中延長至午後四點,人潮更是擁擠。


穿過市集,我們在咖啡廳旁見到了樂天陶社社長鄭禕,一如在其它報道中可以常見的,一頭金色的短髮,一臉燦爛或搞怪的招牌笑容。



她曾改變一座城——訪樂天陶社社長鄭禕

鄭 禕

1963年生於英國劍橋

國際著名陶藝家、策展人

1997年起擔任樂天陶社社長

陸續在上海、景德鎮、大理創辦樂天分社

其陶藝作品在國內外舉辦過多次個展、聯展

也被諸多收藏家及博物館收藏

2014年,美國陶瓷教育年會(NCECA)頒予她

“傑出成就獎”

(人物攝影:程香)


她是位直言不諱的“一家之長”,也是一個活力滿滿的“大孩子”,不用很長時間,很容易便能下這樣的斷語——才在工作室中正經聊起她的過往,嚴肅表達著她對景德鎮的隱憂與憤慨;


轉而又帶我們觀展,聊起作品背後創作者的知根知底,以及遊走市集,與那些年輕手藝人尤為熟稔之外,還能興沖沖現場報名,換上T恤親自參與趣味拉坯比賽。


她曾改變一座城——訪樂天陶社社長鄭禕

∧參與拉坯比賽的鄭禕 (攝影:程世達)


而無論其創作,還是她帶領著的樂天陶社,都太似這樣的鄭禕了。比拼專業或是技藝,絕不輸陣,卻又不忘為這份“專”,加入一味“趣”,總是生動得令人印象深刻。


曾想做“獸醫”的陶藝家


雖然少小也時有接觸陶瓷,但最開始鄭禕倒沒想過要走上這條路——她從12歲起,便做著未來要當獸醫的夢。為此,她常利用暑假時間積累相關學習經驗,並在80年代至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就讀時,選擇了動物學專業。


大學期間選修的幾節藝術課,改變了鄭禕的原定軌跡。她為此多修了一個繪畫學學士學位之外,還繼續研習,獲得了美國舊金山市美術學院雕塑碩士學位,奠定其當代藝術創作的前衛理念。

她曾改變一座城——訪樂天陶社社長鄭禕

∧《福》系列作品之一


畢業之後的抉擇時刻,鄭禕偶然間參與的一次講座,一句“藝術應該在手工藝邊緣”的話語撞入心裡,她想起了陶藝。於是,她帶著完全不同於傳統的思維,開始選讀陶瓷課程,並在此後帶來了創新的陶藝作品。


1990年,鄭禕回到香港加入樂天陶社。三十年過去,她的陶藝作品早已在國內外舉辦過多次個展、聯展,也被諸多收藏家及博物館收藏。而在她的創作中,最廣為人知的要數《福》系列的“蝴蝶衣”。


她曾改變一座城——訪樂天陶社社長鄭禕

《福》系列工序複雜,

陶瓷蝴蝶部分,

先反覆試驗泥巴顏色,

再由景德鎮民間藝人一隻隻手工捏製而成,

以致每隻蝴蝶都栩栩如生,

形態各異


一眼即知的漢代服飾,是典型的中國符號,但細細觀賞,便可發現,每一件漢服上,都綴著形態萬千卻皆栩栩如生的陶瓷小蝴蝶——它們由景德鎮民間藝人一隻隻手工捏製而成,再經由手工縫製到可以承重並防止變形的布料上。“我想通過《福》告訴大家,正如我的作品一樣,中國是一個需要仔細品味、耐心聆聽才能發現其深意的國家。”鄭禕說。

她曾改變一座城——訪樂天陶社社長鄭禕

∧2013年香港蘇富比舉辦的“陶話源記·鄭禕當代陶瓷個展”

∧展出的《福》系列作品


她的這一系列作品,也出現在了今年她於澳門策劃的“流金歲月——當代陶瓷藝術展”中。在集結了三十位世界級藝術家的近百件作品中,鄭禕的“蝴蝶衣”仍然璀璨奪目。


而若要追溯起《福》的創作伊始,便不得不提樂天陶社在景德鎮的開幕。


改變景德鎮的樂天陶社“老大


樂天陶社,是1985年創辦於香港的陶瓷藝術教育與交流中心。1997年,鄭禕開始擔任社長。隨後,她將樂天陶社帶到了大陸,第一家落地上海。

她曾改變一座城——訪樂天陶社社長鄭禕

∧鄭禕與手藝人在創意市集上的合影 (攝影:程世達)


2005年,選址景德鎮雕塑瓷廠的第二家樂天分社開幕。鄭禕召集了一群藝術家朋友,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陶瓷時裝秀”。她的第一件“蝴蝶衣”在這裡完成亮相,而她帶領的樂天陶社也自此正式拉開了改變這座城市的序幕。


當然,鄭禕剛開始的想法非常簡單。早在1998年她來到景德鎮時,便被這裡獨一無二的陶瓷工藝和那些有趣的手工匠人所吸引。她想在這裡繼續她的陶藝創作,同時,她也希望這裡能有一個落腳點,招待她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朋友。


她曾改變一座城——訪樂天陶社社長鄭禕

∧樂天陶社教育中心(攝影:程世達)


於是,被“傳統”包圍著的雕塑瓷廠裡,最先煥發了不同以往的活力。這裡開放了國際藝術家駐場項目,建立起國內外的溝通;設立教育中心,提供專業而有趣的陶瓷課程與講座分享;開設畫廊與店鋪,展出與銷售手工製作的創意陶藝作品;更有如今廣受認可,併為年青一代手藝人提供展示與交易平臺的創意市集。


樂天的這些項目,無疑都在這座城市起到了帶頭與示範作用。“我覺得景德鎮能變成現在這樣,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功勞在樂天陶社。老大作出了很多貢獻,因為她打開了這個地方。”


她曾改變一座城——訪樂天陶社社長鄭禕

∧縫製中的蝴蝶衣


早前在景德鎮樂天工作、如今已是上海樂天總監的袁梓桁如此說到,“樂天沒有像其它企業一樣去努力盈利,始終把幫助年輕人放在最前面。而樂天留住的這幫年輕藝術家,正在成為景德鎮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群體。”


原本早在修讀中國美術學院博士時,鄭禕想寫的論文題目是“一個人可不可以改變一座城市”。毫無疑問,她用實踐完成了這一課題。但,再之後呢?


現今,雕塑瓷廠正在被迫部分拆遷,離創意市集有些距離的樂天教育中心,正臨著工地,那裡正在建造一座博物館。鄭禕不是不失望的,在她看來,正是那些在此生活工作的匠人,讓景德鎮成為了一個“living的博物館”,考慮如何為在地匠人服務,如何幫扶年青陶藝家,如何推廣陶藝與進行審美培育,才真正是景德鎮官方的當務之急。

而眼下這座城的發展步伐,似乎還是太過著急了。


不夠時間,更要不留遺憾


她曾改變一座城——訪樂天陶社社長鄭禕

∧“禕設計”系列環保水磨瓷作品。


這個十月,如果不是野孩子樂隊受邀來到樂天的窯滾音樂節,怕是很難在景德鎮見到鄭禕。她從今年四月起,已有半年沒回來過。2015年,樂天陶社在大理設立分社,鄭禕便將大部分精力轉向了那裡。她喜歡住在大理,也享受在那裡的創作。


自打在景德鎮經歷一次“新生”後——幾年前,或是由於長時間坐著拉坯,鄭禕突然感到腿部發麻,在回上海就診的車程中,她胡想了一通中風甚至死亡的可能,這一次的有驚無險,令她更堅定要不留遺憾地過活,想做什麼立即去做。


“我現在大部分時間在飛機上,”鄭禕笑笑說,她總覺得時間不夠,“無論是作為藝術家展示自己的作品,或是作為策展人,能把各國陶瓷藝術家介紹到世界各地的藝術中心,我都樂在其中。”


她曾改變一座城——訪樂天陶社社長鄭禕

∧“禕設計”出品的水磨瓷作品

∧ 藉助陶瓷廢料,減少對自然的索取和資源浪費


所以,她忙著策展,今年的“流金歲月”展是時間緊任務重的一次挑戰,她卻興致勃勃,甚至已開始了明年的計劃;她也享受創作,今年年初,她給自己設定了做一萬個別具匠心的小茶杯的目標,她不著急,只期望呈現出最好的作品;她也投入“禕設計”的工作,藉助景德鎮的陶瓷廢料,致力於運用先進技術開發新的環保產品,減少資源浪費。


當然,她還忙著騎馬,在三年半後參加一次馬術省運會。這次回到景德鎮前,她剛去美國待了六週,一是因為她的孫女兒出生去喜當“月嫂”;再一個便是趁著閒暇去學習馬術。常住的大理,也買好了兩匹馬,準備加強練習。而這次陶瓷節結束後,她還打算再去歐洲學個兩週回來。


鄭禕的笑容裡,帶上了小小的“傲嬌”:我今年56歲,“這是新的‘事業’,下半輩子就做這個了。”


她曾改變一座城——訪樂天陶社社長鄭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