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生完9個孩子,30歲登基,為何掌權20年卻不生一個孩子?

李松


我們知道,明成祖朱棣自1402年登基稱帝之後,一直到公元1424年去世,在這22年裡,他沒有生下一兒半女。按理來說,做皇帝這麼久,不應該連一個子女都沒有。當然了,我們這裡所強調的是他當皇帝以後,並不是說在之前也沒有,事實上在他登基之前,已經育有4子5女了。但是小兒子朱高爔於1392年出生之後,他再也沒有生育過其他子女。那麼,這究竟是為何呢?

在民間,有傳聞說是因為朱棣奪取了他侄子的皇位,所以他在登基之後就得“斷子絕孫”。當然了,這種說法根本沒有什麼可信度,但是我們也能從這個傳說中得知,對於朱棣的篡位奪權,在當時是深受百姓所惡的。

此外,我們還要注意的是,朱棣的最後一個兒子朱高爔是在1392年出生的,而朱棣登基是在1402年,這期間間隔了10年之久,要知道,那時候的朱棣也是沒有子女的。所以說,民間傳聞是不可信的。

那麼問題來了,在朱棣最後一個兒子出生的時候,他也不過才32歲,按道理來說,32歲對於一個正常男性來說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即便在這之前已經生了九個子女,但是完全還可以再生,可為何就突然停止了呢?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明太祖朱元璋像

我們知道,朱棣小兒子朱高爔出生的那一年,也正是太子朱標去世的時候。而我們也知道,太子突然離世,那麼朱元璋就得考慮誰來做繼承人了。在朱元璋的幾個兒子中,除了大兒子朱標賢能之外,就只剩下朱棣了,畢竟那時候,朱元璋還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小皇孫朱允炆,所以朱棣在兄弟幾個中的競爭力還是很大的。更何況,朱棣和朱元璋很像,都是一生戎馬倥傯,殺伐果斷之人。但這時候朱元璋還是在觀察,他並沒有明確指出要誰來做自己的繼承人。

所以這時候,朱棣就得好好表現了,不僅要乖巧,順從老父親的意識,還要彰顯出自己是一位德才兼備的好兒子。正是因為朱棣這樣的想法,因此從這一年開始,朱棣的興趣就轉移到了政治上,轉移到了皇位繼承上。

但是,朱棣的表現最終還是沒有贏得父親的青睞,後來朱元璋在立完朱允炆為繼承人之後,不久便去世了。

這時候的朱棣,心裡十分難受,但是既然選定了繼承人,那自己也就不必再多說什麼了。所以按理來說,此時的皇位繼承人的問題已經是塵埃落定,朱棣也應該會對政治失望,轉到自己的生活上面來了。但是恰恰相反,在朱允炆上臺之後,便搞起了削藩政策。迫於壓力,朱棣決定起兵造反,後來我們也知道了,朱棣發動了靖難之變,篡奪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在成功登基之後,朱棣要面對的是剛剛“佔領”的國家,畢竟自己的皇位“來路不正”,所以一上臺就必須要先樹立起自己的權威,讓臣民們對自己做到足夠的信服。所以這時候,朱棣的心思也就全偏向政治了。此外在朱棣登基之後,除了封賞有功官員和自己的皇后妃嬪以外,最重要的便是建立起屬於自己永樂朝的專屬法令,並於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營建北京天壽山長陵,以彰顯自己要立足北方的決心,此外,他還與蒙古等北方少數民族族建立起友好關係。在永樂八年到永樂二十二年期間,朱棣更是親率大軍先後五次北征,大大鞏固了明帝國的北部邊防。

作者說這些與他沒有子女有什麼關係呢?當然有關係,朱棣的勤政也是他不能生育子女的一個原因。

明成祖朱棣——劇照

除此之外,在朝鮮的《李朝實錄》中記載,朱棣很可能在登基之後喪失了生育能力。在本書中記載到:

在朱棣當上皇帝之後,特別寵愛一個叫“權妃”的朝鮮女子,但後來這個妃子卻不幸染病去世了。朱棣的另一個妃子賈呂則誣陷是宮人呂氏毒死了權妃,朱棣十分憤怒,便因此殺了很多宮女。後來,朱棣又聽聞這個賈呂與宮人魚氏私下與宦官結好,朱棣大發雷霆,最後迫使了賈呂和魚氏上吊自殺。在發生了此等醜事之後,朱棣便開始清理後宮,因此又牽連誅殺了上千名宮女,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呂魚之亂”。

臨行時,有一宮女詬帝曰: “自家陽衰, 故私年少寺人, 何咎之有?”

也就是說,你自己不行,我們才和宦官私通,這有什麼罪過呢?所以,我們根據《李朝實錄》的記載來看的話,朱棣應該是喪失了生育能力。

但是在作者看來,這同樣也是不準確的,永樂帝之所以沒有生育的子女,作者覺得還是存在其他原因。你們怎麼看呢?

參考文獻:

  1. 《明史》
  2. 《李朝實錄》

方圓文史


明成祖朱棣確實在登基之後就沒再生孩子,為什麼沒有再生孩子呢?我們還要從朱棣活剮3000宮女說起。


朱棣的正妻原本是,開國功臣,徐達之女徐氏。朱棣的幾個兒子均為徐氏所生。但著徐皇后啊,沒有享福的命,當了五年的皇后,駕鶴西去了。從此後宮群龍無首,朱棣也沒有再立皇后的意思。妃子中,有一位來自朝鮮的權氏,國色天香,能歌善舞,吹的一手好蕭,深得皇帝寵愛。不曾想,永樂八年,朱棣遠征漠北的時候,權氏病逝。皇帝傷心過度,又聽信了讒言,殺了權氏身邊的100多的宮女和宦官。到了永樂十八年,皇帝本來想立王貴妃作為皇后,沒想到這王貴妃也一命嗚呼了。你說這也是怪事,朱棣寵幸誰,誰就死,這都什麼邏輯啊!於是這皇帝開始對後宮進行大規模的調查。不查便罷,一查還真查出事了。宮中本來有後宮3000佳麗,按理說都是皇帝的女人,但多數都是沒有被皇帝寵幸的福分。歷朝歷代後宮女和太監關係走得近,互相之間有個心裡依靠,叫結對食。本來也是個常事。偏偏這名成祖朱棣的後宮也就這麼亂,後宮本來無群龍無首的狀態,就缺少管理,這種現象也就越發混亂。一氣之下,明成祖朱棣下令,將後宮2800多人凌遲處死。明朝這兩次對後宮的大屠殺,在中國古代的後宮歷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皇帝犯得著對這些小人物們大開殺戒嗎?我們可以聯想一下,這後宮是不是有讓朱棣無法忍受的流言蜚語?才讓皇帝如此動怒。朱棣,登記之後坐擁後宮佳麗3000,卻沒有生一個兒女。難道就是那些宮女們貴妃們有問題嗎?我看最大的可能是皇帝有問題。靖難之役之前,這朱棣也沒少生孩子,但這靖難之役之後,他的女人更多了,卻一個也沒生,恐怕是這靖難之役惹的禍吧!從建文帝朱允文削藩開始,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就沒有睡過一個好覺,天天都掙扎在生死的邊緣,他所承擔的壓力應該已經到達了,它自己身體能夠承受的極限。最後乾脆自己,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目標直取皇位。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那段時間,朱棣過的都是些什麼日子?恐怕自己的身體也難以消耗。是不是就是這段時間他失去了男人的雄風?

即便朱棣成了性無能,也不至於拿宮人撒氣吧?唉!這問題啊,就出在這後宮的管理上。後宮群龍無首,缺乏管理,皇帝寵幸自己的女人,卻有心無力,於是這後宮不免會有流言蜚語。話說出來可就很難聽了!什麼皇帝無能,無法寵幸自己的女人,女人都要靠太監來安慰!你說這些話如果傳到朱棣的耳朵裡,他會怎麼樣?皇帝也許真想寵幸自己的愛妃,但事實上他做不到,他寵幸的人也許跟他只是精神夥伴,聊以慰藉。如果皇后在,也許這後宮還不會這麼亂糟糟的,宮人的行為需要嚴加管束,宮裡的流言需要及時制止。到了皇帝去查後宮的時候,這些女人哪經得起酷吏的折磨,什麼該有的不該有的話都往外抖。於是造成了皇帝大為光火,大開殺戒。


凌成祖,朱棣後來沒有生孩子,和殺戮後宮,本來是兩件事,沒有什麼瓜葛,但如果把這兩件事串在一起,認真想一想也不是沒有可能。


牧漁子


糾正一下,朱棣坐上皇位時是42歲,正值年富力強,正值大好青春,本應該會有很多孩子的,但是事實卻相反。弄得朱棣當上皇帝后沒有再生孩子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其一,當時靖難之役時,朱棣那是命懸一線在刀尖上過日子,後來奪得皇位,遷都北京,做到了天子守國門,直面北方遊牧民族可能的侵略,他可能是壓力過大或者是受過什麼傷,所以導致了不能生育。

其二,朱棣是一個有雄才偉略的皇帝,他連年征戰,為國事操勞,沒有心思在後宮之事上,就跟雍正似的,沒有時間,所以登基後沒有再生孩子。

所以綜上所述,朱棣登基後就再沒有生孩子。


老湖侃歷史


朱棣生於1360年,1402年即位,即位時42歲,在位22年。至於22年內為什麼沒有生皇子,估計在征戰中負傷或其他原因。即位後其第二子漢王朱高煦就與太子朱高熾不睦,妄想篡奪太子之位,三子又與二子勾結誣陷太子,四子幼殤。總共活著的三個兒子,老大太胖,那兩個又絲毫不讓人省心,還要那麼多兒子幹嘛!


許書榮


我認為殘殺三千宮女之說,純屬胡說八道,這是對大明皇帝的抹黑!

真正的原因,應該從朱棣的生活經歷說起。朱棣最後一個孩子朱高爔出生在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這一年朱棣32歲,按說正是龍精虎猛的年齡,生出的孩子肯定也很強壯,可遺憾的事這個男孩兒出生僅僅一個月就病死了。

那麼洪武二十五年之後,朱棣的生活開始怎麼樣了呢?首先,朱棣開始與蒙古人頻繁作戰,因為朱元璋把他九個兒子封到邊疆就是為了保衛邊疆的!與蒙古人作戰時朱棣的義務,他義不容辭,為此他非常拼命,我認為他是想引起朱元璋的注意。因為,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死了,按照父死子繼的皇位傳承製度,那麼排行第四的朱棣很有希望成為儲君的。用巨大的戰功,來增加父皇對自己的好感,這件事兒在朱棣的心裡恐怕是重中之重,其他都是次要的!

所以,這一期間,朱棣很少納妾之類的,這是因為工作重心都放在打仗上了!

等到了建文帝即位前後,朱棣的精神壓力驟增,他的生活開始變得驚心動魄!建文帝為了削藩,拼命地找諸侯王的茬兒,一經發現諸侯王的問題,立刻就是問罪流放,形勢十分駭人。巨大的精神壓力損害了朱棣的身體健康,造反之前,朱棣的日子過得可不清閒,當時建文帝派人嚴密監視燕王朱棣的一舉一動,但凡有異常格殺勿論。朱棣那段時期過得不是正常人的日子,精神高度緊張,為了騙過建文帝,他先裝病後裝瘋,以類似自殘的方法最終騙過了建文帝!

這裝病裝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難了,尤其是生死關頭必須得裝到天衣無縫的地步,這是得下大功夫的,冬天的超級不怕冷,夏天的超級不怕熱,飯不能正常吃,睡覺也不能正常睡!朱棣裝瘋賣傻了得有大半年,這極大地損害了朱棣的身體。再加上之後跟建文帝打了四年仗,更是驚心動魄,好幾次都覺得支撐不下去,這麼先抑後揚的生活,再加上艱苦的戰場環境,泰山壓頂般的巨大壓力,極有可能導致某些功能障礙!

至於朱棣當了皇帝以後,他開始無比的忙碌起來,說起來這都怪他爹朱元璋。當年,朱元璋為了大權獨攬,廢除了丞相一職,這樣一來權力倒是都掌握在皇帝的手中了,可是政務也全都壓在皇帝的肩頭上了!朱元璋是個典型的“勞動模範”,他不怕苦不怕累,多麼繁重的政務他都能吃得消,到了朱棣當皇帝之後,他才覺得自己的老爹有多麼偉大!

這當皇帝真不是人乾的活兒,太累了,全國的大事小事都得朱棣一個人操勞,他還不光幹這些事兒。從某種程度上說,朱棣比他爹朱元璋更忙,他還有好些事兒要辦:

1、追殺建文帝

這絕對是朱棣的頭等大事,即便是自己做了皇帝,只要建文帝一天不死,他的心裡就一天不安,畢竟他不是正統皇帝!萬一朱允炆某一天揭竿而起,保不齊會有多少人死心塌地跟著他,所以朱棣派人上山下海玩命的找建文帝,最終也毫無結果!

2、遷都北平

北平畢竟是朱棣多年經營的地方,他從十幾歲就開始生活在北平,他熟悉那裡的一切,可是遷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從南京遷到北京,多少府衙要搬遷,多少權貴要搬遷,那麼多的既得利益者怎麼安撫安置,這些問題多了去了。

3、三子奪嫡

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這三個兒子明爭暗鬥儲君之位也很讓朱棣頭疼,三人各有一派,除了朱高燧勢力小一些!滿朝文武都站了隊,文官清一色支持朱高熾,武將清一色支持老戰友朱高煦,擺平這些事兒,也讓朱棣煞費苦心

4、與蒙古人作戰

這本來是朱元璋分封諸王們的目的,但是朱棣現在奪了皇位,又怕手握重兵的諸侯王有樣學樣,於是把對付蒙古人的王爺們挨個挪到了內地,這樣一來倒是降低了藩王作亂的可能性!可是,邊境空虛,蒙古人三天兩頭侵略,這讓朱棣十分苦惱,為此他先後發動五次大規模的北伐,可謂是耗盡了他的精力,事實也確實如此,朱棣死在了第五次出征的歸途中!

綜上所述,朱棣其實是因為太忙或者精神壓力過大,導致生育上出現問題,所以稱帝后一直生不出子女來!


李老師歷史課


1.先糾正一下題主。朱棣是在1402年取得他所發動的靖難之役的勝利在南京登基稱帝的,而他出生於1360年,也就是說朱棣是在42歲的時候才開始做的皇帝,這跟題主題的問題裡面的30歲左右登基為帝相差了差不多十年時間。



2.朱棣的確是在1392年也就是他32歲的時候生下朱高爔後便再無所出。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我們用排除法來排除哪些確定與之無關的因素,最後得到能夠接受的答案。

首先無在乎以下兩大因素。

(1)朱棣是性冷淡,禁慾者,或者他老婆是。

(2)朱棣在32歲時因為某些原因造成身體出現了問題,或者他老婆是。

【1】朱棣不是個性冷淡和禁慾者,不然解釋不了在他32歲前就有4個兒子和5個女兒了的事,所以這一疑點直接pass掉。

【2】pass掉一個,那肯定就是第二個了。現在我們就只能圍繞著第二個疑點分析了。身體上的因素中朱棣老婆可以直接排出,因為朱棣的老婆不光徐皇后一個人,他還有很多嬪妃,這麼多人不可能全有問題吧,所以問題只能出在朱棣身上。

【3】繼續排出,醫學上講不孕不育分先天和後天,又主要分生理功能障礙和炎症,精子數量,活力不足等等。在這裡朱棣肯定不是先天的,不然不會有子女,所以只能是後天。那朱棣到底是在1392年就性功能障礙了還是炎症和精液的問題造成他在這年過後便再沒有子嗣了呢,我們接著排除。



【4】朱棣性功能障礙這個事有記載,只是記載在朝鮮的文獻當中,說的是朱棣某次在宮中株連了2000多人,原因是有些宮女嬪妃跟宮裡的太監和侍衛私通,朱棣憤怒至極,所以親自把他們給殺了;在殺的時候有宮女指責朱棣性功能障礙,房事不行一事;然後這事朝鮮是怎麼知道的呢?原來是宮裡被殺的一個朝鮮籍嬪妃的奶媽在被遣回到朝鮮告訴他們的。這文獻中寫的是有鼻子有眼,造成很多人信以為真,再結合朱棣32歲就生不出來任何子嗣的事實,真以為朱棣性功能障礙了。其實仔細研究分析下就知道這文獻中的記載假得很。1.在宮裡殺2000多人的這麼大的事不見於中國的任何正史,連最愛八卦風聞的野史都沒有記載,甚至於後世那麼喜歡黑明朝的清朝也無記載此事。2.朱棣都已經殺了2000多人了,為什麼心慈手軟,突然大發慈悲的把那個奶媽遣返回朝鮮,並多此一舉的還警告她要保密,這不是扯淡嘛。所以此文獻跟朝鮮人一樣假。但不能就這文獻假就能證明朱棣不是性無能了,因此我們要繼續分析。



朱棣生於1360年,到1392年總共有4子5女,依次分別是永安公主朱玉英(1377年-1417年)、後來的明仁宗朱高熾(1378-1425)、永平公主(1379-1444)、朱高煦(1380年-1426年)、朱高燧(1383-1431年)、安成公主(1384年)、咸寧公主(1385)、常寧公主(1386)、最後是早么的朱高爔(1392年)。從他這幾個子女的出生年月可以看出個規律,除朱高煦到朱高燧這中間相差了3年和最後常寧公主到朱高爔之間的相差4年外,其他的都是一年一個。而朱棣1380年就藩燕京後有兩次北征蒙古(這兩次沒確切時間)經歷,那麼他身體上的問題就可能出在這裡了。蒙古高原環境惡劣,尤其是到了冬季更是高冷,再加上出征的路途上飲食,衛生更是不堪,對人的傷害是很大的,所以可能由於這些原因造成了朱棣後來的不育,至於是性功能障礙還是精液質量問題可以結合朱棣時期的起居注中的記載的史料和朱棣當皇帝后的作為來排除。起居注作為記錄歷朝皇帝的起居生活的文獻就同樣也會記載朱棣稱帝后的起居生活,其中就包括哪些私密話題。顯而易見的是如果朱棣哪方面不行肯定的是不會或者很少的去臨幸後宮那些嬪妃,一方面是朱棣作為一個男人,尤其是一個帝王,在女人甚至是那麼多女人面前不行真的是很傷尊嚴的事;另一方面紙是包不住火,次數多了總會有些風聞言傳流出來的,而不會在正史和野史中毫無記載,所以朱棣哪方面不行的可能性非常低。更由於眾所周知的是做為一個男人要是哪方面不行對人的自尊心是很受打擊的,表露在外面的是自信心有所不足;而朱棣呢?作為一個在位期間文有編撰《永樂大典》、武有御駕五徵蒙古,更有睜眼看世界的鄭和七次下西洋,開創了明朝最鼎盛的時期的皇帝,後世人稱永樂大帝,決不可能是一個不自信的人。所以我認為很有可能朱棣是因為連連爭戰造成他精子質量很差才在1392就沒有再生出其他子嗣。


一步之姚


你錯了,明成祖朱棣生於公元1360年,公元1398年38歲的燕王朱棣起兵靖難之役反對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經過四年的鬥爭,從北京打到南京,皇宮失火朱允炆下落不明,42歲的朱棣登基是為明成祖朱棣,在位22年,享年64歲,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生了三個兒子,18歲生下明仁宗朱高熾,20歲生下漢王朱高煦,23歲生下趙王朱高燧,在登基之後沒有生育子女,估計他在靖難之役中精神壓力太大失去了生育能力,明成祖朱棣還有一次屠殺三千宮女的記錄



張哥講中國歷史


朱棣在朱元璋的兒子裡面算得上是很有作為的。他早年為了大明朝的安危南征北戰,並駐守邊疆多次擊敗北元殘餘勢力,與士兵們同甘共苦而且在朝廷中的威望很高。

我們都知道明朝皇室成員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很喜歡"造孩子",因為朱元璋認為,只有多生孩子,才能夠鞏固明朝安危,但是這也為明朝的覆滅埋下了禍根。朱棣在成為皇帝之前年齡也不小了,而且有兒有女,根據歷史記載,他有四個兒子和五個女兒。其中,最小的女兒在朱元璋離世前幾年就出生了,那麼為什麼朱棣在當時皇帝之後沒有生下一個孩子呢?



有人說朱棣成為皇帝之後把心思全部都放在朝政之上,變得不喜歡美女而且無暇估計後宮之事。其實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朱棣是很喜歡美女的,朱棣在當王爺的時候就經常寵幸美人,雖然他與他的原配妻子感情很深,但是在妻子去世後不久,他還是多次在民間海選美女入宮來伺候他,一下子就選了數千人,這也證實了他喜愛美女的事實。


有一些野史記載說朱棣由於常年南征北戰,導致命根子不小心受了傷,以至於失去了那方面的能力,這可能導致了他生不出孩子,我個人覺得也有點不對勁,朱棣稱帝后在工作之餘還多次要求朝鮮進貢美女,而且他很喜愛其中的一人並多次寵幸他,假如他失去了那方面的能力,肯定會對男女之事變得冷漠,也就不至於之後殺了那麼多宮女了。

我還是比較相信一種說法的,有人說朱棣一生殺戮太多,遭到了天譴,我不是迷信,但是想一想也有一定的道理,朱棣稱帝之後滅了忠於朱允炆的著名大儒-方孝孺的十族,這裡面牽連的人物實在太多,肯定會遭天譴,而且在此期間為了避免建文帝的宮女懷有其孩子,將其全部誅殺,之後又因為心愛的妃子去世事件,屠殺後宮三千宮女,做的實在是有點過,這可能也是導致其之後一直無子嗣的一個原因。

各位讀者,你們怎麼看呢,歡迎評論。


湯姆貓談歷史


那隻能說明一個問題,他身心出了問題,不是身體就是心理。生孩子只有兩個原因,要麼男方要麼女方。女方來說,他妃子很多,不可能個個有問題,所以問題只可能在他自己。至於原因,大家也說了很多,應該是因素。至於身體,我認為應該沒多少問題,朱棣能生,這個已經證明了,而且也能打,當上皇帝以後每天能夠處理大量事務,還能帶兵打仗,說明身體沒問題,那麼就是心理問題了。

至於行程心理問題的原因,我只能呵呵了,事情很多,殺人 心裡有愧等等。

所以根據以上分析,是心理問題。


老威觀史


朱棣取得了靖難之役的勝利,成為了明朝第三任皇帝,在位22年,勵精圖治,將被侄子朱允炆改的面目全非的國體恢復了生機,被人冠以“永樂大帝”的名號。



但是,朱棣在做了皇帝之後,按理說女人應該更多了,子嗣應該也會增多,但是,他成了皇帝,反而沒有再生育,僅僅有四子,五女。

《明史·諸王傳三》記載:

“成祖四子。仁宗、漢王高煦、趙王高燧俱文皇后生。高爔未詳所生母。”

這個朱高爔生於洪武二十四年十二月,不足月就夭折了,還有一個最小的常寧公主,生在洪武19年,母親也不詳。

然後剩下的兒女,全是徐皇后為他生的娃。

為啥做了皇帝反而沒再生孩子了呢?有一個被傳的非常廣的說法是:明成祖在靖難之役時傷了自己的生殖系統,所以做了皇帝沒再有孩子。

但這個說法,仔細研究明朝帝王起居錄會發現,並站不住腳,事實上,在朱棣去世前的一年半的一個起居錄裡,還有選擇哪個宮中的妃子侍寢的記錄,這說明,孔武有力的朱棣,那方面雖然不沉迷,卻也不是沒有的。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朱棣在做了皇帝后就不再生娃了呢?明離子認為,他是想讓自己的孩子都出于徐皇后所生,以防止後宮過於複雜。



為什麼這麼說呢?你看剛剛上面講的那五子四女,凡是非徐皇后所生的兒女,都是“其母不詳”,要知道就算朱棣當時只是個王爺,和誰滾床單也是有記錄的,為啥“不詳”,那是不想讓人知道,可見朱棣對徐皇后的感情。

事實上,徐皇后確實是一個知書達理,秀外慧中的女子,作為名將徐達的大女兒,由朱元璋親自賜婚。

但雖然是拉攏大臣的政治聯姻,但朱棣和徐大小姐卻是有真感情的,而且徐皇后以婆婆馬皇后為榜樣,在採納了《女戒》、《內訓》等書籍內容後,編纂了《勸善書》頒行天下,被世人稱作“女諸生”。

有如此賢惠的髮妻,朱棣的後宮安寧,所以肯定也不想再讓哪個妃子生了孩子,母憑子歸,打破這安寧的平衡。



所以,朱棣做了皇帝后不再生孩子,應該是刻意為之,朱高爔和朱常寧也許只是意外,否則也不會刻意隱沒他們的生母,他希望所有的兒女都是自己的結髮妻徐皇后所生。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