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挡汽车刹车需要先踩离合器再踩刹车吗?还是直接踩刹车就可以?

闲事记


手动挡车减速时的操作,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刹车,不要踩离合,等到车速下降到20km/h以下,再踩离合,切断发动机与变速器动力连接,防止发动机被憋熄火。如果车速比较低的时候在20kph左右要进行减速,这时可以离合刹车一起踩。

明确一下离合器的作用,离合器的作用主要是切断或者传递发动机输出动力。离合器的主动和从动部分存在一定的磨滑现象,磨滑在起步时可以减少机械连接加载动力时的冲击,磨滑缓冲让车辆平稳起步;

而在急刹车时,车轮突然急剧降速,而在发动机仍有较大的转动力矩输出,这对传动系统会产生大的负载,容易损坏零件,而离合器片在力矩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发生打滑,可以起到防止过载的作用。

正常行驶时,一般除了起步、换挡、低速制动时需要踩离合,其他时候基本不需要踩离合。对于减速,先踩离合,切断动力,对车辆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再次加速,这时发动机转速和变速器的结合可能不匹配,离合器强行结合会有离合器片打滑的声音,对于离合的耐久不利,再加速反应也慢,如有突发情况,可能反应不及。减速时不踩离合器,还可以利用发动机制动,实现更快的减速。我们都知道长时间怠速对发动机的状态是不利的,先踩离合,发动机就一直处于空转的状态,经常这么做,增加发动机怠速时间。

正常减速只要踩刹车就行,减速踩离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发动机被速度憋死。


鲸鱼Auto


行车安全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手动挡汽车刹车时直接踩刹车踏板是正确的做法。当我们驾驶过程中需要对车辆进行减速制动时,一个是刹车制动,另一种是针对手动挡来讲的档位制动。但根据不同路况和时速还有更加理想的操作方式,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论。

正常行驶80迈以下车速时,当情况下遇到前方突发事故需要采取减速制动时,可以采取较深点刹方式降低车速,这样可以起到提醒后方车辆注意,减少追尾发生。然后降到一定车速后再进行踩离合降挡同时制动。减少车辆冲击感。

当车辆小于30迈行驶,需要刹车制动时就要先踩下离合踏板,但不摘档位,然后踩刹车制动。这是因为低速行驶发动机转速较低,如果直接踩刹车,制动系统会与发动机动力输出相互抵制,造成车辆“闯车”或熄火。

当时速大于100迈高速行驶时,遇到前方紧急情况需要对车辆快速制动时,第一要素是掌握好方向盘,看一眼后方车辆距离,然后深踩刹车。因为现在所有的乘用车都配有ABS防抱死系统,不需要担心一脚下去会出现车轮抱死大距离滑行状况。降至80迈以下后再进行点刹方式降速,最后再降至30迈以下踩离合降档配合制动。

如果是长距离的下坡路,不建议采取长时间刹车制动,长时间的刹车会升高刹车片温度,降低制动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利用低档位限速来对车辆进行降速。

任何情况下的刹车降速首要前提是不可摘挡滑行再制动,这会间接的增大制动距离,影响行车安全。行车安全是第一要素,所以说,保持行车距离,遇到情况直接踩刹车永远都不是错误的操作。

专注养车用车,发布实用性汽车技术,分享购车技巧,欢迎点击头像进行关注!


汽车问诊所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

手动挡这个视情况而定。

首先正常行驶情况下,起步加档,加到适当的速度,需要减速,

肯定是先踩刹车,挡速度降下来了需要减档,踩离合降档,继续行驶。

如果是需要停车,那么也是需要踩刹车等车速降下来,再踩离合停车。

如果是刚起步

车子刚起步,目前是半联动,前方堵车,需要停车,那么这个时候,不用考虑踩离合再踩刹车,

为什么呢?这个情况下,如果你先踩刹车停车在踩离合,那么久很容易熄火。


蓝方块


首先我们要分清刹车的目的,它有两个作用。第一,为了减速。当车速过快或者转弯时我们需要减速来获得安全时速和修正方向,踩刹车就是为了起这个作用,可以直接踩刹车使车速降下来,需要降档时再踩离合,这时踩离合和踩刹车其实就是个降档的配合点,主次倒是无所谓了。第二,为了停止。车辆行驶中遇到突发情况需要紧急制动,这时直接踩刹车就行了,不需踩离合。这样的目的是让发动机的转速加入到制动当中使其熄火,减少刹车距离,确保安全。另一种情况为缓慢减速停车,当车速降下后配合踩离合摘空档,最终踩刹车停止。综上所述,开手动挡有了经验后根据需要你就会自然而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安全行车。


用户74621669646


这个问题跟您的车速及使用景场有关系,易陪练来为你交流下离合、刹车、油门在减速中的使用技巧。

  • 比如,你车速很快,需要降速降档。这个时候,一般是先刹后离:先踩刹车将车速降下来,再踩离合进行降档。

  • 如果车速不快,就是一二档,这时候先踩离合,再踩刹车。因为低速下还踩刹车的话,很容易熄火;长此以往,还容易造成发动机损坏!

  • 如果您的车速适中,比如说遇到前方过路口或者发现跟车略近,需要稍微降点速,这时候可能不用刹车,只需要松下油门就可以起到降速的目的,离合和刹车都不用也是有可以的。

我是易陪练,汽车问答达人,祝你一路平安!

易陪练


60秒懂车,回答你的汽车问题。

经常有人有这种顾虑,我明白,就是纠结。新司机都有过。

告诉大家正确做法,无论任何时候突发情况,在驾驶过程中,如果急减速,都应该是先踩刹车,但速度降下来之后再去踩离合器。然后换到相应档位。


你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因为不踩离合直接踩刹车呢,刹车距离更短,因为有变速箱和发动机的,这个,阻力,会更短的距离把车刹住,有利于安全。

还有一点,就是你先挂挡之后呢,你并不知道你的,刹车后的速度,所以这个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去换档到几档。

所以牢记正确的方法是先刹车后,降速下来再踩离合,变档。


60秒懂车


手动档减速时,先踩刹车,车速降低后踩下离合器,车速降下来以后在挂入低速挡位。突发情况时可以刹车和离合器一块踩下,实现紧急制动。而正常行驶时在预期减速时,是可以越档的。例如车子在五档上面,初端踩刹车减速后,发动机转速降低,在熄火的临界点之前踩下离合器,继续减速到目标速度,例如从时速80kmh降速至20-30kmh左右时可以直接退到3档,松离合器后直接加油门既可以继续行驶。


如果离合器刹车一起踩,虽然也可以达到理想的降速效果,但是如果通过变速箱的阻力来辅助制动,则不需要过大的刹车力度,安全性更好,更容易掌控,刹车也更及时,刹车系统寿命延长。


水墨丹青一世情


关注【柏林车评】8年汽车外企工程师,只分享汽车知识干货及独家思考!


总结思考:

1)手动挡汽车在行驶中减速直接踩刹车。
2)行驶遇到需要减速甚至停止时,踩离合切换到空挡。

1-为什么要这样做?

为安全、方便,请还原手动挡需要踩刹车的实际使用场景。

1-高速公路或者快速路上,正在行驶中。前方遇到变道、减速等现象,而我必须同时进行减速。对于常见的五挡手动车型,现在可能是4档或者5档。对于这种情况直接踩刹车。

原因如下:直接踩刹车,是让汽车减速。因为减速完成后就可能不需要再减速,甚至紧接着是加速。这事踩离合器会断开发动机与传动机构链接,等需要时还需要再次松离合非常繁琐。复杂的操作的同时,也增加了误操作的几率,这明显是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


汽车诞生到现在一百多年,手动挡已经尤为成熟,尤其是在追求驾驶操控的欧洲,手动挡更为常见。基本手动挡能遇到的问题,已经在工程层面得到解决。我们更多的关注使用的便利性。对于普通用户,便利性很多时候代表安全。


还原场景,在快速行驶的路面上很多事需要暂时性的刹车。偶尔减速到更低档位的速度区间,这个时候直接踩离合换挡即可。比如现在5档,前方有些减速,而我被迫减速。这时候直接踩刹车,速度到位后松开刹车,或者松开刹车+踩油门。如果速度偏低,可以直接降档。


2-断开发动机与动力总成的连接,不安全

踩离合后将会断开发动机与后端传动机构的链接,此时踩离合会只有车身刹车系统参与制动,不安全。如果离合器链接,发动机也可以参与制动。有经验的司机知道,告诉行驶踩一脚离合,有时会窜一下,这是因为阻力突然降低,车身前窜,说明随意切换发动机是不安全的。

就像大家知道的:下坡不能空档滑行一样。

3-速度减到很低时需要踩离合

另外的场景是在低速行驶,比如小区内、堵车中,速度很低,只有1、2档,这是由于齿轮比关系,发动机阻力很大,链接档位直接刹车,很容易造成发动机熄火。俗称憋火。或者可以理解为挂1挡时直接踩刹车,车会憋死。

这种情况下配合左脚刹车,适时才离合即可。并且由于速度本身很低,绝大多数场景1-2档位不用过于在于制动的效能。


回顾总结:
手动挡汽车最好是多练多思考,讲驾驶的技能转化成自己潜移默化的下意识的开发,就可以行云流水驾驭手动挡。另外记住:汽车是为人类服务的,如果你开车时感觉很别扭,请思考下开车方法是否正确。

关注【柏林车评】,下方留言吧,我们一起聊聊汽车知识!



齐柏林


驾驶手动挡汽车,正确操作动作,先踩刹车,再踩离合,因为有挂档位有助于拖住车的效果,如果动作不够快配合好的话,感觉容易熄火,但这样刹车会安全一点。如果先踩离合的话,踩下瞬间觉得车速更快,不会要有熄火的感觉,和抖动感,车辆不会那么磨损。一般老司机都喜欢先离合,再踩刹车。但前提是在行车安全下。直接踩刹车,没换档,容易熄火。如果有开车,也可以试试感觉,看看哪种适应你的习惯。


在奔跑动


分情况:驾驶员计划主动减速的情况下,先踩刹车,这样是有计划的减速,车子不得熄火,因为你会在合适的时候踩下离合;其余情况下都是离合刹车一起踩,因为减速不是在你的计划下,是突然发生的,只踩刹车容易熄火,特别是在快速路上,熄火就意味着可能追尾,你需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迅速离开危险地段,所以车子不能轻易熄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