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包括哪些内容?能看出人体的哪些问题?

手机用户4283272004


(医患家特约回答:协和阿伟)

血常规是医院中最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和尿常规、粪常规并称为三大常规,一般的住院患者都要常规进行血常规检查,既然它这么重要,我们就先了解一下血常规。



血液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血常规是最普通,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中的细胞部分,其中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通过观察血细胞数量及形态,和正常值范围对比,达到判断疾病的目的。


通过血常规我们能查出什么疾病呢?首先,红细胞计数小于正常值时,一般见于贫血或失血等,大于正常值时可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肺心病等。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可以更好的反映贫血的程度。第二,白细胞计数增高多见于感染,白血病等,白细胞数目减少则和贫血、再障等相关。第三,血小板计数增高和感染、出血等有关,计数减少则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


以上只是很粗略的说了下和血常规相关的疾病,实际在临床上要结合患者具体的情况去判定。


医患家


由于血常规检查要求不高,很多社区医院或部分诊所就可以进行。我们经常遇到很多患者拿着血常规化验单,问医生:“为什么我的有几项比较高或降低?是不是有什么病?”也有的患者问医生,从血常规检查可以看到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吗?

其实血常规在临床工作中,它是一种非常多见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里包含很多内容,有的改变可以明确诊断疾病,有很大临床意义,有得改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来判断有没有临床意义,有的改变没有任何临床意义。

血常规也叫血象,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血常规检查包括有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等等,作为普通老百姓,需要知道对临床诊断有价值几项就可以了!其他升高或降低,需要专业医生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评估,有很多没有实际意义!


第一个主要看的是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看有没有贫血;第二个主要看的是白细胞,看有没有感染,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白细胞高过正常范围,考虑细菌感染可能,但现在由于抗生素使用,这项需要结合临床治疗及其他检查,所以没有特异性,这是提示;另外一个就是血小板,看我们身上的贫血,是因为血小板减少引起的,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常规三系同时减少及升高(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或白细胞参数大的离谱或者为0,建议最好医院进一步检查,需要做骨髓象检查,也就是化验骨髓。


耳鼻喉科高医生


一般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数量等。



一.红细胞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多为脱水血浓缩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增多所致。心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氧需要。

红细胞减少见于:急性或慢性失血,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二.白细胞病理增高见于:急性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或局部炎症。组织损伤:手术后急性心肌梗塞。恶性肿瘤及白血病:急性,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尤以慢性白血病增高最多。各种恶性肿瘤的晚期,如肝癌,胃癌等。其他:尿毒症,酸中毒,某些药物中毒等。

减少见于:细菌感染如:伤寒。病毒感染如:流感,风疹。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x线,某些抗癌药。

白细胞又分为几类:

1.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或化脓性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脓肿等。大手术后心肌梗塞,肺梗塞等。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等。

2.嗜酸粒细胞增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紫癜,钩虫病,蛔虫病,吸血虫病,湿疹,牛皮癣等。

3.淋巴细胞增多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胞所致的传染病:传染病恢复期,结核病,百日咳。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4.单核细胞增多见于:伤寒,结核,黑热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三.血红蛋白临床意义: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钩虫病等减少。缺铁性贫血时尤为明显。肺气肿,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时增高。Hb低于45g/L者应予输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除外。

四.血小板计数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溶血性贫血,手术后,急性失血后,创伤,某些恶性肿瘤,感染等。

减少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血常规检查是检查血液方面是否存在异常,如身体是否有感染,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疾病。可以及早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诊断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


美小护兰兰


  第一个问题,血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常规检查项目有四种: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测定。每种类型的项目都可以测量许多参数。

  (2)检查红细胞计数参数: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体及分布宽度等。

  (3)白细胞计数测试参数为:淋巴细胞计数,中间细胞计数,中性细胞计数等。

  (4)检查血小板计数参数有:血小板压力,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等。

  (5)血红蛋白参数检查有:平均血红蛋白红血球含量,红血球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

  第二个问题,能看出人体的那些问题?

  血液检查可以检查血红素水平,如果贫血症可以先治疗。母亲和分娩时轻度贫血影响不大,重度贫血可引起早产,低体重儿等不良后果。你也可以得到血小板的价值,血小板与凝血有关,所以治疗前血小板问题的人适合怀孕。这项测试还可以测量红细胞(MCV)的大小,有助于寻找地中海贫血的携带者。除此之外,血常规能查出哪些毛病:

  (1)冰箱食物中毒。

  (2)急性输卵管炎、乳突炎、肝炎、莱氏综合征巩膜炎,急性海绵窦栓塞性静脉炎。

  (3)毛细胞白血病、妊娠合并白血病、前庭腺癌、眶骨膜下脓肿。


血液病医生李兰芬


  血液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血常规是最普通,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中的细胞部分,其中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通过观察血细胞数量及形态,和正常值范围对比,达到判断疾病的目的。

  那么,血常规能查出什么疾病呢?

  第一,首先,红细胞计数小于正常值时,一般见于贫血或失血等,大于正常值时可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肺心病等。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可以更好的反映贫血的程度。

  第二,白细胞计数增高多见于感染,白血病等,白细胞数目减少则和贫血、再障等相关。

  第三,血小板计数增高和感染、出血等有关,计数减少则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

  另外,进行抽血的时候,是需要空腹,并且不要剧烈运动,因为当人体在进食后和大量运动后,血液里的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指标都会受到影响,这个时候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够准确,影响医生的判断。

  此外,在进行抽血前几天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清淡的饮食,防止睡眠不足,饮食油腻导致血液里的某些指标出现异常,导致医生判断出现误差,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其实血常规检查包含的东西很多,具体的情况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史、症状结合血常规的报告,来进行判断,因此建议大家在去医院就诊前,尽量不要剧烈运动,吃刺激的食物,防止造成结果出现误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血常规就是检查血液里面的各种血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血液里的各种血细胞都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升高或者降低都是反应出相应的身体问题!比如白细胞升高可能是细菌感染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