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巴菲特買點",又到抄底中石油的時候了?

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幻莫測,優秀的公司總能扛過下行週期。市場的波動,只會讓中國越來越多的核心資產,迎來買入機會。

當下的中石油股份(00857.HK),或許存在這樣的機會。

因為原油價格暴跌,中石油的股價跌到冰點。截至今日收盤,中石油市值為4996億港幣,摺合人民幣4468億元;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中石油淨資產為1.43萬億。也就是說,目前中石油港股市值只有淨資產的31%。

當前,中石油股價已重回“巴菲特買點”。中石油當下市值,只有2018年底油氣資產的32%,與巴菲特2003年大舉買入時相近。老巴買入中石油的結局,你也知道,4年時間,他收穫了大概700%的收益。

當然,歷史不會簡單重複。2003年初,港股還籠罩在股災的陰影之下,中石油也沒能好到哪兒去;而現在,港股市場並沒有那麼糟糕。

當時全球經濟蓬勃向上,一片向好,中國和印度還只是冉冉升起的新星,對原油有著巨大的增量需求。那樣的環境下,原油價格上漲的確定性更高。

而現在,全球經濟形勢微妙,原油競爭格局也比當時複雜,原油價格走勢,充滿更多不確定性。

但不管怎麼說,中石油“折價”已經足夠大,近7%的分紅率也足夠誘人,若股價繼續下跌,只會增加投資的確定性。

/ 01 /買中石油,就是買原油“期權”

油價是中石油的業績晴雨表。

如下圖所示,中石油的淨利潤與油價密切相關。平安證券測算,中石油的歷史淨利潤,跟油價的相關係數高達0.88,呈極度密切的線性關係。

重回

淨利潤與油價高度正相關,是由中石油業務結構決定的。

中石油業務分為勘探與生產、油氣銷售、煉油與化工、天然氣與管道等幾大板塊,貫穿石油化工全產業鏈。

不同板塊,與原油價格走勢呈正負不同的關係。

勘探與生產板塊,處於石油產業鏈的最前端,主要產品是石油和天然氣,與原油價格走勢呈正相關,油價上漲,該板塊業績自然上漲。

與勘探和生產板塊不同,煉油與化工業務與原油價格走勢呈負相關。國際油價的上漲,會推動煉油成本的增加,從而壓縮該業務的利潤。中泰證券研報預測,預計油價超過80美元,中石油的煉油業務利潤將受限。

化工板塊處於產業鏈下游,油價上漲會推動石化原料石腦油價格的上漲,最終傳導到化工產品上。

但總體來說,勘探與生產板塊對中石油的業績影響最大。如果原油價格波動巨大,其他板塊都可以忽略。

目前,中石油是中國最大的原油生產商。對比產量,國內沒人能與它媲美,即便放眼全球,它的產量同樣位居前列。2018年,中石油原油產量高達8.9億桶,要高於埃克森美孚、BP和Shell這三家國際石油巨頭,是中國石化的2倍。

重回

當油價上漲,油氣銷售價格的上漲幅度,會遠大於勘探生產成本的上漲。對於中石油這種巨無霸來說,油價稍一波動,影響都是巨大的。

中泰證券預測,以全年9億桶產量計算,布油每漲10美元,可為中石油勘探與生產板塊,增加淨利潤約428億。要知道,2018年中石油的淨利潤不過724億元。

重回

油價每上漲10美元,對兩桶油盈利的彈性測算(數據來源:中泰證券研究所)

當前中石油成產成本約為49美元/桶,當原油價格大幅超過49美元時,可以為中石油帶來豐厚的利潤。

反之亦然。2014年油價暴跌前,該板塊經營利潤大約1900億元;油價暴跌之後,板塊盈利大幅下滑,2017年板塊經營利潤只有155億元。

一句話,油價跌,中石油業績跌;油價漲,中石油業績漲。某種程度上來說,買中石油,就是買原油漲跌期權。

但是,我們怎麼知道,什麼節點買入合適呢?

油價飄忽不定,這塊資產按利潤估值肯定行不通。行業內,通常按未來現金流估值。這個指標我們或許可以參考。

它是這樣估值,將現有已探明儲量的油氣,按一定的生產曲線進行假設(油價依據為入庫時的價格,生產成本按當時的情況測算),計算出未來淨現金流,再將未來淨現金流,以10%的折現率進行折現,得出最終結果。

中石油每年都會在年報中列出這個數據。比如,2018年,中石油經過測算,其油氣價值為1.38萬億元。

重回

中石油2018年有關油氣證實儲量經摺現的未來淨現金流標準化度量(資料來源,中石油年報)

這樣計算存在一個“bug”,油價的走勢是動態,但財報的數字是固定的。所以,由於油價走勢飄忽不定,中石油市值其實是圍繞該數字上下波動。所以中石油市值與其未來現金流價值的比值,可以看作衡量估值高低的指標。

比如,2007年原油瘋狂時刻,中石油這一比值達到了1.43;而巴菲特2003年買入中石油時,這一比值不足0.4。過去十幾年,中石油這一比值幾乎沒有低於0.8。

換句話說,除非出現特殊情況,否則很難出現“巴菲特買點”。

/ 02 /重回巴菲特買點

此次油價暴跌,出乎大部分人意料。OPEC與俄羅斯決裂,讓全球遭遇黑色星期一,當天,原油價格一度大跌30%。

這種情況下,中石油的股價也沒好到哪裡去。昨日開盤後,中石油股價大跌近10個點。

硬幣的另一面是,個別投資者極度興奮:中石油股價正一步步逼近“巴菲特”買點。

截至今日收盤,中石油市值為4468億人民幣。截至2018年底,中石油未來現金流價值為13820億元。以此計算,比值大概是0.32,和巴菲特買點時的比值相差無幾。

這是否意味著,中石油的買點到了呢?

莫慌,一切還是要取決於油價的走勢。與2003年相比,當下環境更為複雜。

首先,原油的增量需求並不像2003年那樣旺盛。

一方面,當下能源需求增長在往清潔能源轉移,如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石油雖然仍是能源中的定海神針,但論邊際的需求增量,其重要性將持續下降。

重回

2011-2016年,全球的原油需求年均增速是1.6%,根據高盛預測,到2020年,這一增速會降至1.2%,並將繼續下降,到2030年僅剩0.4%。

其次,全球宏觀經濟環境正處在一個敏感的節點。

聯合國發佈的《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2020》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為2.3%,為近10年來最低水平。世界經濟增速在下滑,所有國家都難獨善其身。

從OPEC機構統計的原油需求增速來看,2019年總需求量為9980萬桶/日;預計2020年總需求量在1.0088億桶/日。也就是說,總量幾乎沒有增加。

實際情況更糟。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市場的擔憂情緒直線提升。費氏全球能源諮詢公司 (FGE)預計,全球原油需求2020年將下降50萬桶/日。而根據IHS Markit研報預計,今年一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可能下降多達380萬桶/日,這將是歷史上最大的萎縮。

另外,供給端格局也發生了變化。

與2003年相比,美國從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變成了自給國、出口國,這對全球原油格局造成了衝擊。全球原油需求“減少”了不說,供給端玩家增加,局勢愈發複雜。

以2016年為例,當年油價反彈,以先鋒自然資源企業(PXD)為代表的頁岩油企業龍頭,立即將2017年的產量對沖比例從50%提升至75%,造成了當時的油價曲線平坦化,甚至出現遠期貼水。

剛剛過去的2019年,OPEC成員國減產,產量逐漸下滑,但全球總產量並沒有下降。因為OPEC減少的產量,被美國“填補”了。此次原油價格戰,某種程度上,是OPEC成員國、俄羅斯以及美國三方博弈的一個結果。

儘管巴菲特買點相比,當下的宏觀經濟更微妙,競爭格局更復雜,原油價格充滿更多不確定性。但不管怎麼說,中石油“折價”已經足夠大,安全邊際已經相對較高。

2019年,中石油全年分紅0.168元/股,以今日收盤價計算,分紅率已經高達6.89%。作為中國最核心的資產,中石油的經營能力毋庸置疑。若股價進一步下跌,只會增加投資的確定性。

更何況,油價過低,OPEC成員國和俄羅斯的財政,以及美國的頁岩油氣行業,都將受到較大的負面影響。這場戰爭,所有人都輸不起。這些主要產油國,最終一定會重返談判桌。

如果你想抄底石油,買中石油可能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