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下的加勒比流散文学

导语:20世纪中期英国殖民统治逐渐走向衰落,与此同时美国正在迅速崛起,曾称霸一时的英国文化面临着被其取代甚至同化的危机。因此英国文化不断寻找着既能助其保持殖民统治,又能抵制美国化的同盟军。它们在英国加勒比移民文化中找到了可团结的力量,以此一度对加勒比移民采取拉拢的态度。

反映在文学上,加勒比流散文学也需要这种拉拢才能得到英国主流文化的承认,并确立其在英国的地位,因此欣然接受拉拢,甚至主动向其靠拢;但流散书写总是不断对自我身份进行重新审视,这使加勒比作家进一步反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对其的统治。由此,二者之间虽呈现出短暂的、反常的融洽,但这种平衡终究会被打破。20世纪中期英国加勒比流散文学正是这一特殊时期的典型反映。

英国和加勒比文学概况

英国和加勒比虽都是由众多岛屿组成,但在历史中的遭遇却有着天壤之别。在很长的时间内,它们之间都是殖民与被殖民、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自从哥伦布1492年发现加勒比后,加勒比地区常被视为英国的"附加品","它们很难被看作是国家……更确切的讲,是属于大型社区的边远的农业或者工业不动产"。在英国主流话语中,无论是哥伦布的航海日志、冒险家和诗人华尔特·瑞利爵士的《大而美的圭亚那帝国话语》、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还是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等中,加勒比地区一直被定型成野蛮、落后的形象,英国对其的控制与掠夺则被美化成对其文明化的改造。

殖民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下的加勒比流散文学

加勒比地区

英国和加勒比之间的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不只存在于加勒比,在英国国内也得到了存续。加勒比人在英国的历史可追溯到英国的殖民扩张时代,当时加勒比人主要充当奴仆或者代替英国人服兵役等。虽数量有限,但一度雇佣加勒比人还被视为英国上层社会时髦的举动。20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发《移民法》,规定所有进入英国的移民均可获得合法的公民身份后,1948年6月22日,一艘满载492名牙买加黑人,名为"帝国顺风号"的轮船横渡大西洋抵达英国蒂尔伯里港,这一事件拉开了加勒比移民大规模入境英国的序幕,据官方记载,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进入英国的加勒比人口高达11.18万。大批流散移民的涌入改变了英国国内的社会环境,而"帝国顺风号"事件也被英国主流社会视为英国黑人历史的开始。英国种族歧视由来已久,且这种歧视在其长期的殖民征服过程中不断加强。"早已弥散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影响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种族意识。"因此,当战后的加勒比人蜂拥进入英国时,可以预料到的是长期积压在英国本土的种族歧视会迅速升温。

殖民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下的加勒比流散文学

英国伦敦

但出乎意料的是,从1948年到1958年,这十年间却是英国种族冲突平静的十年。这一反常的现象一直被种族文化研究忽视。而这十年,英国加勒比作家人才辈出,佳作不断,甚至被誉为英国加勒比文学的大爆炸时代。文学作品是审视社会变迁的佳视角,透过此视角,可看到隐藏在种族和谐关系之下的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博弈。因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20世纪中期英殖民统治逐渐走向衰落,同时随着美国的崛起,英主流文化面临着被其取代甚至同化的危机。因此它一直寻找既能助其保持殖民统治,又能够抵制美国化的同盟军。终它在英国加勒比流散文化中找到了可团结的力量,一度曾对加勒比移民采取拉拢的态度。但这种拉拢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

殖民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下的加勒比流散文学

英国旧殖民地

以文学为例,加勒比流散文学需要靠近英国主流文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其承认,并确立自己的文学地位,但来自殖民地的移民所背负的被殖民历史又不断促使他们思索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对他们造成的禁锢。同时,与殖民文化的亲密接触还促使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殖民统治的本质。正如斯图亚特·霍尔所言"接受了殖民地教育,我可以从内部了解英国",对殖民文化的了解可以促使反殖民思想从殖民内部生根发芽。基于此,这种靠近与反抗之间的矛盾性注定加勒比群族和英国主流文化之间的和谐关系是短命的。1958年英国诺丁山爆发黑人种族骚乱,加上第二代英国加勒比移民的后代远没有父母一代温顺,完全在英式教育下长大的他们不断地通过各种斗争要求取得平等。此后,英国主流社会与加勒比流散群族之间爆发了激烈冲突,英国社会也进入长达几十年的种族公开对峙时期。

特殊的同盟关系

20世纪中期的英国,英国加勒比黑人学者与英国白人学者之间常常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同盟关系"

。对此根据皮特·卡林尼在《都市现代主义与其同西印度人的对话》中有大量的记录。20世纪中期许多加勒比作家之所以选择在伦敦定居,因为英殖民统治鼓吹一种"孝顺的隐喻",即英国为富裕的"母国","母国"会保护殖民地"子民",而当"母国"需要帮助时,"子民"也应当无条件的付出。二战后的英国百废待兴,急需大量的劳动力,加之《移民法》中开出的诱人条件,所以成千上万的加勒比移民前往英国。

殖民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下的加勒比流散文学

英国殖民军

许多作家也是如此。在20世纪40年代晚期,圭亚那小说家埃德加·米特霍兹曾积极呼吁前往英国,他的呼吁得到了塞穆尔·塞尔文、乔治·拉明、安德鲁·萨尔金和威尔森·哈里斯等加勒比作家的积极响应。对于离开,拉明曾说过:"我们艺术家是不得不离开的"。而奈保尔则声称"要想成为一名作家,我认为高贵的事情是离开,这种离开是非常必要的"。他在游记《中途》中写道:"特立尼达拉岛并不重要……我们的兴趣是外面的世界"。提·穆克尔瑞兹则在《茉莉花》中写道:"特立尼达拉岛太小了,但是这却是个大问题。这样小的岛屿怎能够容下下一个充满抱负的姑娘?"。

殖民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下的加勒比流散文学

《加勒比海盗》水下场景

定居英国的加勒比作家大多数靠创作为生,他们与英国主流媒体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如大多数都参加过"加勒比之声"的访谈节目。"加勒比之声"是当时英国主流媒体BBC每周日晚上定期向加勒比人和英国民众定期播出的节目,邀请的嘉宾除了曾在加勒比生活过的退伍老兵外,更多的是居住在英国的加勒比知识分子,比如奈保尔、拉明、塞尔文、尤娜·玛森、德里克·沃尔科特、爱德华·卡莫·布拉斯怀特、威尔森·哈里斯、简·卡鲁、斯尔维亚·怀恩特和安德鲁·萨尔金等。这个吉姆帮助加勒比文学迅速的融入英国主流社会,是让他们为自己的作品找到了消费市场。比如拉明的首部小说《在我皮肤的城堡内》的部分节选初就是通过广播来推广宣传。对此,拉明曾公开表达感激,"我们唯一的财富就是亨利·斯维恩兹的'加勒比之声'……其对于英国加勒比文学的发展的贡献是书写不尽的"。再如拉明曾受到了《观察家报》等杂志的公开表扬,而塞尔文和马伊斯则受到了"

读书协会"的推荐,尤其是马伊斯1955年去世时,《泰晤士报》用了半个版面发表讣告,这种待遇对于加勒比作家而言,尚属首次。

殖民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下的加勒比流散文学

《泰晤士报》

除此之外,许多英国白人知识分子不但没有把加勒比黑人作家视为低等的群族,而把他们视为合作者,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同盟关系。T.S.艾略特、史蒂芬·斯朋德尔、罗伊·弗勒和约翰·乐曼恩等都声称对加勒比文学感兴趣。尤其是T.S.艾略特成为"

费伯与费伯"公司的董事后,他的领导下的这家公司出版了大量勒比文学作品。这种同盟关系出现的意义重大。有些学者将其视为英国本土文学削弱的标志。实际上,当时英国文学艺术创作的确处于低迷状态,而英国加勒比作家如维科·瑞德、塞尔文、拉明和奈保尔等凭借着独特的异域视角也让英国读者耳目一新,正如弗朗西斯·怀恩德曼所言,"大批的加勒比作家创作出的新鲜而有趣的故事,无论从内容和风格上都与我们不同"。从这一点来看,加勒比作家拯救了低迷的英国文学。这也使得二者关系更加亲密。但这种亲密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根源。

关系的本质探究

正如詹姆士·C.司各特曾说过的"统治和被统治之间不断斗争的空间中从来没有坚固的墙"。正当英国文学处于衰落期,数量众多的加勒比作家加入英国主流文化行列,充当着挽救其的重要力量,当然他们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自己的声名。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势力,和对加勒比长期以来以"恋母情节权力方程"的特征的殖民统治,英国主流文化原本有足够信心控制加勒比英国作家,让他们为维护英国主流文化而服务。

殖民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下的加勒比流散文学

《英国文学简史》

的确,当时加勒比作家的创作曾受到了英国主流作家的影响。如哈里斯使用了艾略特的文章《传统与个人天赋》来思考解构殖民世界中的加勒比文学,其作品《孔雀的宫殿》则以叶芝的诗歌开场。塞尔文的《孤独的伦敦人》中则有着类似于乔伊斯和伍尔夫的意识流的描写。虽然英国主流文化的拉拢与他们的主动靠近使得其在英国文坛站稳了脚跟,但无一例外是这些作家终还是走向了后殖民主义作家的阵营

。究其原因,这与50年代英国文化背景有关。当时以艾略特等学者代表的现代主义居于主流地位。而现代主义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之间的关系复杂。弗里德利克·詹姆逊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提出现代主义是帝国主义的产物和工具。阿什斯·楠迪也认为"现代主义作家的'武装后的视角'本身就是殖民主义"。比尔·阿什克罗夫特和约翰·萨尔特尔则认为"现代主义的高雅文化话语……可以被看作是帝国统治的隐喻,现代性和现代主义植根于帝国主义"。

殖民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下的加勒比流散文学

叶芝

因此以现代主义为特征的英国主流文化对加勒比作家的拉拢无疑也混合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特点。但这场结盟的结果却出乎英国主流文化的意外。英国主流作家为维护殖民统治不得不靠近加勒比群族,通过为其提供表达机会来形成同盟,抵抗自身的衰落和美国文化对其所构成的威胁。在这一过程中,加勒比作家总是不断对自我身份等历史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因此他们会进一步挖掘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对自身的统治,而这又催生了敌对于英国主流文化力量的诞生。当被殖民者的力量还没有积蓄到一定程度,他们对主流文化不得不以表面上迎合靠近,而反抗却只能以不公开的、密码式的方式融入小说之中。这种博弈方式使得20世纪中期英国的种族矛盾趋于缓和,略显平静。

20世纪中期英国加勒比流散文学特点

英国本土的加勒比作家在靠近英国主流文化的同时,并没有停止对自我身份的深刻思索,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加勒比移出国,并把回归视为精神动力

。奈保尔曾说"实际上,对于写作,回归同样是必要的"。因此在英国主流社会文化拉拢和加勒比流散群族回归渴望的矛盾中衍生出了无数身份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英国加勒比群族与加勒比本土群族之间的差异,二是英国加勒比群族与英国本土居民之间的差异。因为"差异"的存在,加勒比英国流散群族对身份产生了双重性意识。英国加勒比流散群族从离开加勒比的那一刻起,已背负了异质文化的身份,这使得加勒比海本土群族将其视为永远的异乡人;而又因为他们所背负的加勒比性,即使身处英国,又被英国本土居民排斥在外。

殖民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下的加勒比流散文学

影视中的加勒比人

这种双重性使得他们的身份永久性的处于"分裂"状态,因此他们不得不学会在两种世界中生存。霍尔曾说"这些移民与移出国和文化传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又不得不适应移入国全新的文化,他们身上不是简单的同化,也没有完全失去移出国的身份,而是背负着形成他们的特殊文化,传统,语言和历史的痕迹……他们是环环相扣的历史和文化的产物……是因为后殖民移民而新生的流散产物,他们至少要学会两种身份,说两种文化语言,并且这两种语言可以互译,交流和沟通"。对此,R.拉德哈克瑞斯那恩提出过"双重生活的现实"理论,即"家庭和社区有机整体因旅行发生了……错位,因此必须重新协商,重新定位"。

殖民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下的加勒比流散文学

英国女人和黑人士兵

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塞尔文、拉明等作家对因为身份差异而背负"双重意识"的加勒比流散群族与加勒比和英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拉明的《移民》记录了英国加勒比流散群族命运的变迁。克里斯及同胞和英国白人关系融洽,当白人得知他是位诗人后,问了他很多关于种族关系和英国帝国的问题,克里斯或者沉默或者机灵的反驳。而在远洋旅途中,他因拒绝与加勒比群族交流而被怀疑成窃听者。在到达英国后,几位他熟悉的加勒比人恳请他帮忙,他警告道:"什么都不要问我","这是你们圈里的事情","我哪个圈子也不属于"。小说结尾,他向着窗外远眺,陷入沉思之中。在《孤独的伦敦人》中,塞尔文同样挖掘了身份的双重性。主人公摩西斯对移民同伴和英国均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在小说结尾,摩西斯同样孤独的站在泰晤士河边,陷入了沉思。

殖民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下的加勒比流散文学

诺丁山的加勒比移民

这些小说的结尾暗示了英国加勒比群族渴望的是一种"差异"基础上的居于英国和加勒比之间的双重性身份。这与当时种族背景遥相呼应。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对殖民统治的默许,但本质上则是一种沉默的反抗,因为当时的加勒比作家虽能够自如的书写殖民文化,但在主流文化强势话语下,不得不以种种隐秘的方式记录自己双重性的流散经历。随着全球性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英国加勒比群族对自身身份的深刻思考,这种平静期注定不会维持太长,英国主流文化所期望的加勒比流散群族能成为其"自愿的同谋者"的局面终失控。1958年,诺丁山种族骚乱引爆了英国社会的种族对峙,种族矛盾也逐步公开化。而英国加勒比流散文学处于英国性和加勒比海性的交汇之处的沉默姿态也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作家通过作品积极构建一种"双重性"——既独立于英国性,又独立于加勒比海性的全新身份

结语:如同加勒比的附属品一样,英国加勒比文学一直以来也作为异质群体而被排除于英国主流文学的领域之外。即使它被英国主流文学所拉拢,但依然摆脱不了被边缘化的命运

。这种命运正如同瓦尔特·罗德尼所言的被殖民意味着被从历史中驱逐出去。20世纪中期这段反常的,甚至并指责为被英国文化同化的加勒比文学意义不凡,是一种各种力量之下博弈的平静时期,而在此之下,则充斥着各种矛盾的暗涌。1958年诺丁山骚乱爆发后,英国加勒比群族开始被迫集中居住。许多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居住在英国的加勒比作家离开,或者前往美国、加拿大,或者重返加勒比,其中包括英国黑人文化研究的三巨头霍尔、保罗·吉尔罗伊和考比纳·莫瑟,此外还有卡里尔·菲利普斯、约翰·阿嘉德、华伦瑞恩·布鲁姆、简·宾塔·伯瑞兹、莫勒·康林斯、勒门·西赛和本杰明·泽汉尼哈等。这些加勒比作家和学者在离开英国后不断地思索着这场种族变故,并纷纷著书立说对其进行研究。庞大的研究成果无一不彰显英国加勒比文学与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