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道】採集咽式子的護士

前段時間一個採訪視頻,是中央電視臺一個記者採訪武漢一所醫院的護士汪峰的視頻。我看了一遍,哭了,再看一遍,又哭了。她採訪的就是這些,採集咽式子的護士。

護士汪暉:只有這個咽拭子進行核酸的檢測,才能夠確診,所以大量的病人咽拭子的採集,對我們來說是極大的一個挑戰和威脅。

記者:為什麼這麼說?

護士汪暉:因為這個咽拭子,它直接產生氣溶膠。

護士汪暉:就是當你在張口哈氣的時候,你的鼻腔面對我的時候,呼吸道的傳播,主要就是鼻腔或者是口腔的一種呼吸,氣道的呼吸和你的飛沫,所以這是一個最大風險的操作,是由我們護士來承擔的,幾十萬份試劑來了,就意味這幾十萬個這樣的標本,需要我們護士去採集,所以說它是最危險的,風險最大的一個操作

記者:為什麼您說到這兒會掉淚?

護士汪暉:幾十萬哪!幾十萬的標本要採集,每一個標本都是護士,面對這樣一個被感染的風險,去採集每一份標本,就意味著要去承擔這樣的一個風險 ……

看到這裡我早已淚流滿面,眼裡劃過戰友們區採集標本的畫面。

【特別報道】採集咽式子的護士

講述者:天全縣人民醫院兒科護士長助理 李丹

我是第一梯隊進入感染科的,當時真的也不知道什麼情況,因為當時全國所有醫務人員對新冠病毒的瞭解是非常少的,聽到醫院要啟動院感科,我就報了名,當時也沒有多想也來,也來不及打個電話給家裡商量一下,我想說孩子有家人照顧,我們在這裡與病毒抗擊,就是為了保護他們,就是保護我們天全縣的全部家庭。

採集咽拭子操作確實是很危險的,但是卻是我們在感染隔離病房必須要做的操作。可能大家都會覺得既然危險操作是不是大家都很害怕,恰恰相反,每次遇到遇到這種操作,我和戰友們都是搶著去。因為大家都知道,自己不去就是該同事去,在感染隔離病房裡我們都是一家人,是一個戰隊,我有義務保護我的戰友。這裡的每一個護士人員都這樣想,所以每次有采集標本的時候,大家都會搶著去做,但最終一般都是年資高一點的護士去,一個是要確保合格率,再一個就是要保護年輕的護士。而讓我特別感動的是一個醫生,叫洋李,後面幾次都是他去採集的,因為他總是說:以後這種事交給我們男生吧,保護女生是我們的責任,麻煩各位配合點,別讓這麼帥的醫生只能在查房寫病例上面發揮作用。可我們都知道,他是想替我們擋住危險,而他不過才20多歲。我想起那段話:所謂白衣天使,只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和死神搶人。說的正是他這樣的孩子。

最難過的事情是什麼?

我們是連續14天班,上完了就在醫院統一安排的地點集中隔離休息。我記得是我採集完咽式子的第二天,終於可以輪休,條件反射的我騎著車到了小區門口,我媽和兒子在陽臺上看見我,小傢伙大聲的叫著我,我邊回應邊跑著準備回家,但是上樓的那一刻我反應過來,既然我是高危人群,我現在回去可能存在感染的風險。家裡面是老人孩子,抵抗力都不好。所以站在家門口的我決定不進去。我在門口給媽媽打了電話,讓她把先孩子看好,口罩戴好,不要出門口,然後告訴她,我不進門了,我在門口戴著口罩給她們說說話就行。於是,我媽把門打開,抱著兒子站在門裡戴著口罩,我站在門外戴著口罩,隔著1米遠的距離,我看她眼淚馬上要下來,我連忙說沒事,我這樣也是為了大家好,在疫情沒結束之前,我都不回來住了,你別擔心。還沒說完,我媽眼淚就下來了,她說她不怕被傳染。我含淚笑著打趣她:老太太,你是不怕,可是我怕啊,你要得病了,不僅給我添亂,給我同事也添亂,還給國家添亂,你要想我早點回家,你好好待在家裡,千萬不要隨意出門。我對哭著要我抱抱的兒子說:“媽媽要去醫院了,你看電視上的新聞沒有,現在很多人需要醫生護士照顧,你是男子漢了,媽媽在醫院保護好病人,你要幫媽媽保護好家裡人”。他很懂事,對我說:“媽媽,你小心點,你也要保護好自己。”我轉過頭去,淚如泉湧,那一刻我知道我欠她們太多。但直到現在我一點也不後悔,反而是第一次為自己從事的職業感到如此驕傲。

從疫情防控開始到現在,我都沒有再回去過,每天有空就給家裡視頻,他們也理解我,支持我。兒子每天都在給爺爺奶奶說,我媽在打怪獸。我想等他長大了,希望他能像我一樣打怪獸,為保衛國家而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