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水平與博士數量不成正比,中國的博士都在幹嘛?

1983 年 5 月 23 日,教育部在人民大會堂為新中國自主培養的首批博士舉行隆重的學位授予大會,共有 18 名博士在本次大會中拿到了學位證書。據說,首批博士學位授予大會後,時任復旦大學校長的蘇步青說了一句讓人意想不到的話:“這麼多博士怎麼辦?”

科研水平與博士數量不成正比,中國的博士都在幹嘛?

"數學大師蘇步青這句話令許多人不解——全國一年培養出的博士僅 18 名,怎麼就說多了呢?

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明白了蘇步青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從1982年,全國招收博士生的人數302人,到2017年,已經達到83878人。中國每年招募和培訓博士的數量,也已經是排在世界第一。

培訓更多的博士應該是件好事。 為什麼有些人會擔心?

當前中國培養的博士,在國際上到底處於什麼水平呢?

一、國內博士培養制度的建立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博士培養相對滯後, 直到1983年才有了第一批自主培養的博士 。建立的過程是個漫長的過程。

眾所周知,歐美有三種常見的學位制度: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1935年4月,民國政府頒佈了我國曆史上第一部學位法典《學位授予法》中,就採用了這種培養制度,希望藉此規範人才培養制度。不幸的是,隨著戰爭的爆發,該守則最終被擱淺。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 " 親蘇 " 的關係,國家實施的學位培養制度也是沿用蘇聯的學位制,最大的特點就是 " 副博士 " 的稱謂,相當於西方國家的 " 博士學位 "。隨後,文革期間,中國高等教育遭受重創,學位培養體系倖存,人才培養落後。

改革開放後,我國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教育體系,包括建立學位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於 1980 年 2 月通過,並於 1981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我國的學位培養制度塵埃落定。 1983年,新中國自主培養的第一批博士畢業 ,首位博士馬中騏,博士學位證書編號為10001,就是這一年畢業的。

此後,中國開始了博士培訓的新徵程。博士這個特殊的群體,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知識階層。

二、對博士的認知

隨著博士數量越來越多,這類“在知識的最遠邊界獨自鑽研”的人也逐漸走下神壇。人們對博士的認知,也逐漸清晰、明瞭。

國民對於博士的 " 崇拜 ",可以追溯到早期中國學生出國留學。早期的中國學生出國攻讀博士學位,回到中國後,他們基本上能夠成為各行各業的領導者。但事實上,在國外人們對博士生的培養知之甚少,並在全國能讀到博士是誰也少見。

1990年電視劇《圍城》熱播,掀起了國民對於博士乃至高知分子的熱議。在原著中,錢鍾書展現了民國時期知識分子的生動形象,也描繪了當時人們對出國畢業的“迷信”。主人翁方鴻漸和韓學愈都持有“克萊登大學博士”的文憑,但兩個人的博士學位都是用錢買來的,返國以後卻可以成為大學教授,可見當時人們對於國外教學的認知缺失。

陳道明在《圍城》中飾演方鴻漸

女主人翁蘇文紈的博士學位反映了另一個問題。蘇文婉畢業於法國里昂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主修中國現代詩歌。研究中國文學的人正在出國攻讀博士學位,這似乎是不可理解的,但從其深層意義上說,這是必要的。與科學工程相比,中國文學在國內是純中國起源的,研究觀點相對一致,只有走出國門,才能獲得更多的學術觀點。

三、我們究竟需不需要大量博士?

隨著新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國內博士開始出現。1987年6月,北大培養的首批文學博士畢業,其中就包括當代著名的文化學者陳平原教授。陳教授當年獲得博士學位,並沒有感到非常興奮,他更注重的是,他們是否有真才實學。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雖然有完整的學位制度,但大學裡並沒有盛大的博士畢業典禮,更不用說現在盛行的穿博士袍、戴博士帽、拔流蘇等習俗。如今,博士畢業儀式更為隆重,但博士生的質量卻未必有如當初那麼高。

在另一個層面上,博士學位重不重要,它與專業的方向有關。在近代中國的學術史中,文史領域的一流學者未必有博士學位,包括《圍城》的作者錢鍾書、“傳授中的傳授”陳寅恪等。但是,科學技術,法律,經濟學等學科,將需要更嚴格的培訓和更專業的指導,博士學位是更有必要的。

四、中國博士培養現狀

2008年4月,國務院學位辦主任楊玉良在首屆全國地方大學發展論壇上發表演講時指出,“2007年我國的博士人數超過5萬人,到2008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家。“很多人都開始相信,我們盲目追求數量,而不是追求博士生的質量,其實這是非常主觀的和片面的。

首先,博士人數的增加是一個全球現象。事實上,除了中國,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博士生培養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這不是中國的專利,但隨著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國際競爭對人才的需求和改善結果。因此,中國博士培訓數量的不斷增長也符合時代的需要。

其次,博士人群在中國還是稀缺的。雖然中國製造的博士數量均居世界第一,但與中國龐大的人口數相比,博士仍然是非常少的,但與美國相比有較大的距離。博士生培養仍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薄弱環節。這個問題不容小覷。

再者,博導數量嚴重不足。早年導師在培養博士生的時候,基本是 " 一對一教學 " 的,甚至是 " 多對一 " 的情況,導師可以有更多時間教育學生,也能採取個性化指導。新中國的第一位博士,莫礪鋒,當時有一個老師和三個助手領著他,而今天,他作為博導,要帶的博士生卻多達60多位。

最後,博士生素質存在一定問題。博士生招生數量的增加,最終的結果是教學質量的下降,存在一定的泡沫研究生培訓,甚至很多的學風不嚴謹,學術造假現象。在新聞裡看到這樣的新聞並不少見。

五、選拔博士機制也有所改變

未來,碩士畢業後再想讀博 ,可能就只有一條路了。

截至目前,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有41所大學均通過“申請-考核”制進行普通博士研究生招生,佔比97.6%;僅有一所——西北工業大學也將在2020年首次實行“申請-考核”制。

而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也緊隨其後,“申請考核”制已是大勢所趨。

與以往的普考不同的是,“申請考核”制度將由考生個人申請,提交相關材料,通過初試,綜合考核,按照擇優錄取的原則進行。而“英語六級必須≥425分;有影響因子大於XX的獨立一作SCI文章;獲得過國家和省部級獎學金”等一系列申請條件,就已將不少懷揣“博士夢”的考生“拒之門外”。

有網友這樣總結:普通招考,你報了名,就有資格參加考試;而“申請考核”制,你可能連“報名資格”都夠不到。

也許更重要的是審查“申請考試”制度的改革對閱讀博士學位的概念的啟示。

博士的招考選拔,就應更加註重科研能力和綜合素養,而不是擅長用一場考試來定乾坤。成為一名博士,綜合素質的發展需要時間,科研能力的提高更需要興趣,回顧一個普通招考博士的成長時間線,若從7歲上小學算起, 一個博士的養成需要經過9年義務教育、3年高中、4年本科,3年碩士和4年博士的培養。而這只是真正邁入科研生涯的第一步,僅這第一步就花去了一個人23年的時光。

因此,到底為什麼而讀博,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或許觀念的變革更為重要。很多人讀博,可能是為了就業,也可能只是因為迷茫。

六、如何提升博士生水平?

如何提高博士生的水平,這是一個嚴肅的命題,也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問題,筆者不敢妄下斷言。但筆者認為,至少有兩個方面可以考慮和借鑑。

一方面,嘗試從博士生招生、研讀、畢業考量等方面提高要求,尤其是 需要有創造性的研究成果才能准予畢業 ;另一方面,歐美國家都是高校對自己頒發的學位負責,經過考量,業內也很容易就知道,哪些大學的博士含金量更高。

我們今天看國產的博士,並不需要帶著有色眼鏡,認為國產的博士就一定不如出國留學的。但客觀地講,中國博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也希望中國製造的博士能夠有更好的素質,甚至能夠與世界著名大學的博士站在同一個學術水平上。

加油,中國博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