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水平与博士数量不成正比,中国的博士都在干嘛?

1983 年 5 月 23 日,教育部在人民大会堂为新中国自主培养的首批博士举行隆重的学位授予大会,共有 18 名博士在本次大会中拿到了学位证书。据说,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大会后,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说了一句让人意想不到的话:“这么多博士怎么办?”

科研水平与博士数量不成正比,中国的博士都在干嘛?

"数学大师苏步青这句话令许多人不解——全国一年培养出的博士仅 18 名,怎么就说多了呢?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明白了苏步青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从1982年,全国招收博士生的人数302人,到2017年,已经达到83878人。中国每年招募和培训博士的数量,也已经是排在世界第一。

培训更多的博士应该是件好事。 为什么有些人会担心?

当前中国培养的博士,在国际上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呢?

一、国内博士培养制度的建立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博士培养相对滞后, 直到1983年才有了第一批自主培养的博士 。建立的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

众所周知,欧美有三种常见的学位制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35年4月,民国政府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学位法典《学位授予法》中,就采用了这种培养制度,希望借此规范人才培养制度。不幸的是,随着战争的爆发,该守则最终被搁浅。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 " 亲苏 " 的关系,国家实施的学位培养制度也是沿用苏联的学位制,最大的特点就是 " 副博士 " 的称谓,相当于西方国家的 " 博士学位 "。随后,文革期间,中国高等教育遭受重创,学位培养体系幸存,人才培养落后。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教育体系,包括建立学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于 1980 年 2 月通过,并于 1981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我国的学位培养制度尘埃落定。 1983年,新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博士毕业 ,首位博士马中骐,博士学位证书编号为10001,就是这一年毕业的。

此后,中国开始了博士培训的新征程。博士这个特殊的群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知识阶层。

二、对博士的认知

随着博士数量越来越多,这类“在知识的最远边界独自钻研”的人也逐渐走下神坛。人们对博士的认知,也逐渐清晰、明了。

国民对于博士的 " 崇拜 ",可以追溯到早期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早期的中国学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回到中国后,他们基本上能够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导者。但事实上,在国外人们对博士生的培养知之甚少,并在全国能读到博士是谁也少见。

1990年电视剧《围城》热播,掀起了国民对于博士乃至高知分子的热议。在原著中,钱钟书展现了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生动形象,也描绘了当时人们对出国毕业的“迷信”。主人翁方鸿渐和韩学愈都持有“克莱登大学博士”的文凭,但两个人的博士学位都是用钱买来的,返国以后却可以成为大学教授,可见当时人们对于国外教学的认知缺失。

陈道明在《围城》中饰演方鸿渐

女主人翁苏文纨的博士学位反映了另一个问题。苏文婉毕业于法国里昂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主修中国现代诗歌。研究中国文学的人正在出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似乎是不可理解的,但从其深层意义上说,这是必要的。与科学工程相比,中国文学在国内是纯中国起源的,研究观点相对一致,只有走出国门,才能获得更多的学术观点。

三、我们究竟需不需要大量博士?

随着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内博士开始出现。1987年6月,北大培养的首批文学博士毕业,其中就包括当代著名的文化学者陈平原教授。陈教授当年获得博士学位,并没有感到非常兴奋,他更注重的是,他们是否有真才实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虽然有完整的学位制度,但大学里并没有盛大的博士毕业典礼,更不用说现在盛行的穿博士袍、戴博士帽、拔流苏等习俗。如今,博士毕业仪式更为隆重,但博士生的质量却未必有如当初那么高。

在另一个层面上,博士学位重不重要,它与专业的方向有关。在近代中国的学术史中,文史领域的一流学者未必有博士学位,包括《围城》的作者钱钟书、“传授中的传授”陈寅恪等。但是,科学技术,法律,经济学等学科,将需要更严格的培训和更专业的指导,博士学位是更有必要的。

四、中国博士培养现状

2008年4月,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在首届全国地方大学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指出,“2007年我国的博士人数超过5万人,到2008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很多人都开始相信,我们盲目追求数量,而不是追求博士生的质量,其实这是非常主观的和片面的。

首先,博士人数的增加是一个全球现象。事实上,除了中国,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博士生培养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这不是中国的专利,但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国际竞争对人才的需求和改善结果。因此,中国博士培训数量的不断增长也符合时代的需要。

其次,博士人群在中国还是稀缺的。虽然中国制造的博士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与中国庞大的人口数相比,博士仍然是非常少的,但与美国相比有较大的距离。博士生培养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个问题不容小觑。

再者,博导数量严重不足。早年导师在培养博士生的时候,基本是 " 一对一教学 " 的,甚至是 " 多对一 " 的情况,导师可以有更多时间教育学生,也能采取个性化指导。新中国的第一位博士,莫砺锋,当时有一个老师和三个助手领着他,而今天,他作为博导,要带的博士生却多达60多位。

最后,博士生素质存在一定问题。博士生招生数量的增加,最终的结果是教学质量的下降,存在一定的泡沫研究生培训,甚至很多的学风不严谨,学术造假现象。在新闻里看到这样的新闻并不少见。

五、选拔博士机制也有所改变

未来,硕士毕业后再想读博 ,可能就只有一条路了。

截至目前,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有41所大学均通过“申请-考核”制进行普通博士研究生招生,占比97.6%;仅有一所——西北工业大学也将在2020年首次实行“申请-考核”制。

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紧随其后,“申请考核”制已是大势所趋。

与以往的普考不同的是,“申请考核”制度将由考生个人申请,提交相关材料,通过初试,综合考核,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而“英语六级必须≥425分;有影响因子大于XX的独立一作SCI文章;获得过国家和省部级奖学金”等一系列申请条件,就已将不少怀揣“博士梦”的考生“拒之门外”。

有网友这样总结:普通招考,你报了名,就有资格参加考试;而“申请考核”制,你可能连“报名资格”都够不到。

也许更重要的是审查“申请考试”制度的改革对阅读博士学位的概念的启示。

博士的招考选拔,就应更加注重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而不是擅长用一场考试来定乾坤。成为一名博士,综合素质的发展需要时间,科研能力的提高更需要兴趣,回顾一个普通招考博士的成长时间线,若从7岁上小学算起, 一个博士的养成需要经过9年义务教育、3年高中、4年本科,3年硕士和4年博士的培养。而这只是真正迈入科研生涯的第一步,仅这第一步就花去了一个人23年的时光。

因此,到底为什么而读博,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或许观念的变革更为重要。很多人读博,可能是为了就业,也可能只是因为迷茫。

六、如何提升博士生水平?

如何提高博士生的水平,这是一个严肃的命题,也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笔者不敢妄下断言。但笔者认为,至少有两个方面可以考虑和借鉴。

一方面,尝试从博士生招生、研读、毕业考量等方面提高要求,尤其是 需要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才能准予毕业 ;另一方面,欧美国家都是高校对自己颁发的学位负责,经过考量,业内也很容易就知道,哪些大学的博士含金量更高。

我们今天看国产的博士,并不需要带着有色眼镜,认为国产的博士就一定不如出国留学的。但客观地讲,中国博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也希望中国制造的博士能够有更好的素质,甚至能够与世界著名大学的博士站在同一个学术水平上。

加油,中国博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