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有光的《項脊軒志》:情之所以,一往情深

初中開始學古文,從《孔子語錄》《出師表》學起,滿滿的之乎者也,古文,似乎距離現代人太過遙遠,但是有些時候,卻有如此近。

讀到蘇軾的《赤壁賦》,裡面的“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會不禁閉上眼睛,彷彿自己就站在船上,面對漆黑的江,江面上的波光粼粼的月。

讀《蘭亭集序》最喜歡的就是“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配圖的“流觴曲水”總讓我神往,彷彿這樣打撈起來的酒,就特別的甘甜醉人。

還有《逍遙遊》裡的那個“扶搖直上九萬里”的鯤鵬,我還中午打盹的時候會夢見。《蘇武傳》裡那句“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鬚髮盡白。”讓我久久難以釋懷,一生一個信念,如此活著,到底值得還是不值得。

古文以另一種形式,展示了古人的情懷和人生。

其中,最讓我唏噓的,卻是很不起眼的歸有光的《項脊軒志》。


歸有光的《項脊軒志》:情之所以,一往情深

一、略顯晦澀的古文

和其他語文課本中的古文相比,《項脊軒志》是晦澀難懂的。雖然全文只有七百多字,如果不是一字一句翻譯,可能初讀,根本就不知道所云。我還記得當時我們沒有學《項脊軒志》,老師叫全文一起朗讀,然後好幾次大家都不能同步,讀得磕磕絆絆。

明代的歸有光,寫起文章來,比宋代的蘇軾還要老派。

但是,當理解了裡面字的生僻含義後,整個文章也就通順了起來。

一開始,作者就說明了,項脊軒,其實就是他家南邊的一處舊書房,也就是“舊南閣子也”。這個書房,很小,小到什麼程度呢?——“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這個舊閣子也很舊,舊到什麼程度呢?——“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也就是說,下雨天都不停的滲水。

同時,這個房子的通風啊,採光啊,統統都不行——“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想要移動書桌,因為太小,沒有地方移動。因為朝北,所以房子裡一點太陽都沒有,過了中午,房子裡就沒有光了。

就是這樣一個“老破小”,作者卻很寶貝。

房子破了,他就修房子——“餘稍為修葺,使不上漏”。這個房子朝向不行了,他就想辦法改朝向——“前闢四窗,垣牆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同時,他還孜孜不倦的在房子周圍種花種草——“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舊時欄楯,亦遂增勝。”

所以,這個“老破小”深得作者的喜愛。

歸有光的《項脊軒志》:情之所以,一往情深

他在這裡看書,冥想,獨坐——“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每個夜晚,他在這個一方小小空間,聽著鳥鳴,感受風吹,觀賞樹影斑駁,月光傾城——“而庭堦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寥寥幾筆,就把一個有故事的小房子描述出來。

關於它的故事,作者說“多可喜,亦多可悲”。

悲在哪裡呢?這個小房子見證了太多的悲傷。

首先是家道中落,親人分崩離析。“庭中始為籬,已為牆,凡再變矣。”父親兄弟分家,庭中築起籬笆,籬笆又成了牆,一句話就把分家後的那種冷漠表達了出來。

其次,是親人故去。母親曾佇立庭院,曾經在這裡問,孩子是不是餓了,是不是要吃了。但是現在母親已經不再了,只留下回憶。

還有就是這個房子,承載了他和妻子的愉快回憶。歸有光的妻子是典型的賢妻良母,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就連大字都不認識。但是歸有光並不嫌棄,反而在這一方閣子裡,教妻子讀文識字,兩人如膠似漆。可惜妻子英年早逝,又留下作者孤獨一生。

二、最感動的那幾句話

雖然這個文章字數不多,卻寥寥數筆,將作者一生寫盡,飽含深情。

最讓我感動的,是作者回憶母親和妻子的那幾句描寫。

【每謂餘曰:”某所,而母立於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

母親立於庭院,作者尚年幼,無所記憶,只能從母親的婢女那裡得知關於母親的一星半點。比如,她抱著正在哭的姐姐,比如她擔心還是嬰兒的作者有沒有吃飽。

只是短短的幾個字,關於曾經發生的場景的回憶,就把母親那種對子女的愛表現得淋淋盡致。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歸有光的《項脊軒志》:情之所以,一往情深

妻子已去,妻子手植的枇杷樹,已經根深茂密。妻子已經去了好多年,人不在,而樹還在,人不在,樹卻無所顧忌的生長。人和樹的不同,讓人唏噓不已。

三、關於作者

首先,很多人覺得歸有光是虛偽的。從歸有光的結婚線索來看,他23歲娶了第一任妻子,28歲,魏氏死,時隔一年,他又娶了第二任妻子王氏。然後很多人就說,歸有光寫的《項脊軒志》看似深情,其實他不過是一個渣男。

其實這個鍋歸有光不能背。

古人續絃是常見的。就連寫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蘇軾,也一樣的續絃。這是大環境使然。

《項脊軒志》寫于歸有光18歲,也就是說,第一版寫的時候,他並沒有娶妻生子。而後他多次修改《項脊軒志》,那也是他娶第二任妻子期間了。也就是說,他再次修改的時候,加上了關於第一任妻子的東西,其中就有枇杷樹。

所以,他並沒有忘記第一任妻子,反而枇杷樹就是他所說的,是第一任妻子留下的念想。他說枇杷樹“今已亭亭如蓋矣”,一方面是妻子確實去世多年,另一方面是,自己在妻子去世多年後又多次修改《項脊軒志》,項脊軒志成了一個他情感的寄託,從側面反應了,他卻這個“老破小”的依賴與愛。

作者說自己從小就在項脊軒之中讀書,“餘自束髮,讀書軒中。”而不停地讀書,只為了考取功名。自己的奶奶也對自己寄予了很大的厚望,“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甚至將祖傳的象笏給了作者,以鼓勵他讀書。

歸有光的《項脊軒志》:情之所以,一往情深

可是,作者到底有沒有成功呢?

很可惜,歸有光終其一生,都沒有走通科舉的路。

他從十幾歲考到了三十多歲,中了舉人。然後接著考了八次,一直到六十歲才中了進士。但是歸有光只活了66歲。

這個過程漫長得讓人覺得可怕,但是歸有光還是一直堅持著。何嘗不是因為他承載著家族太多太多的希望呢?

再追溯一下歸有光的人生。

他母親在他八歲就離開了他,從此他家道中落,家裡內鬥不斷。

他是天才,九歲成文,十四歲應童子試,二是對考了第一名,三十三歲中舉人。

他第一任妻子離世後,四十三歲痛失長子,時隔一年,第二任妻子也離世。

他的一生,以神童開始,卻落得悽悽慘慘的。

一個文采如此好的人,為什麼屢屢不中呢?可能是他的八股文寫得不好,也可能是他沒有靠山,無人提攜。總之,歸有光的一生過得並不順遂,他教書為生,清貧潦倒。到了老了,才中了一個進士,卻人生時光所剩無幾。

有人說,歸有光的文章,讀起來都有一股淒涼感。也正是生活的不如意,他的文章和當時科舉需求的策論也格格不入,但是他又一次次的參加考試,一次次被考試所否定。他被當時的社會價值觀牽著走,一生都過得極其違心。

如果有了這個基礎,再反過來看《項脊軒志》,正如作者所說的,“多可喜,亦多可悲”。

對於作者而言,項脊軒不僅僅是一個書房,而是他全部的情感寄託的地方。這個房子,有他兒時母親對他的愛,有他妻子和他的快樂,還是他一生苦讀的地方,在這裡,他真心的快樂過,也真心的悲痛過。這個房子,如同他身體的一部分。

對於項脊軒的感情,作者是特殊的,情之所以,一往情深。

他十八歲就寫了項脊軒的初稿,卻在此後的幾十年中多次修改,不斷增加內容,雖然文章不足千字,卻讀起來感人肺腑,我想,亦是因為,他在這裡傾注了太多的感情。

小時候我只感動於他對妻子的深情,稍微長大後,又感動於,只寥寥幾筆卻勾勒出的他母親對他的深情,而如今,則感嘆於他有才華如此卻生不逢時,一輩子清貧苦悶,終生不得志,真讓人唏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