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和土茯苓有什麼區別?茯苓應該怎麼吃?

有間食堂


茯苓是什麼?土茯苓和茯苓區別是什麼?白茯苓與茯苓一樣嗎?茯苓、雲苓、土茯苓、白茯苓、赤茯苓、熟茯苓、茯神等概念,您能分清楚嗎?這兒是嶽西佬,地道茯苓藥農,來自大別山茯苓產區,也是國內重要的茯苓生產加工集散中心,與您探討中藥茯苓概念大全。

茯苓

什麼是茯苓

茯苓,一種常見中藥材,又叫雲苓、伏苓、松苓、茯兔、松木薯等,古稱四時神藥,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通常,剛挖出了的鮮茯苓叫茯苓個,從外到內,分別是茯苓皮、赤茯苓與白茯苓。切成丁、片或打粉,分別叫茯苓丁、茯苓片或茯苓粉。換而言之,茯苓、雲苓等,屬於統稱,包含不限於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茯苓丁、茯苓片、茯苓粉、茯神等。

茯苓片
00:15

赤茯苓和白茯苓各有什麼功效、有什麼區別?赤茯苓介於茯苓皮與白茯苓之間,宛若橘子的白衣部位,赤紅色或褐紅色,功效是祛溼,藥味大,外形、味道略差;白茯苓是茯苓的心,通常說茯苓,說的就是白茯苓。白茯苓顏色潔白如玉,主要功效是健脾和胃,附帶祛溼、安神寧心的功效。

赤茯苓

熟茯苓是什麼?就是炮製時專門蒸熟再曬乾的白茯苓,專門健脾。講真的,茯苓是一種藥材,類比人參、枸杞,不同於糧食,所謂生/熟茯苓是醫學用語,而不是食品的生與熟,茯苓可以直接(生)吃的!熟茯苓,主要是溫脾的功效,適用於脾虛溼重且有內寒的患者,但不能與牛奶一起吃……茯苓最大的優點是百無禁忌,熟茯苓則不然,大部分人直接選擇(生)白茯苓丁與粉。

茯神

茯苓與茯神有什麼區別?茯神,又叫茯神木、伏神,是一種特殊的茯苓。通常,人們將中間天然抱有松根白茯苓叫茯神,主要有安神、寧心的功效,可用於心虛驚悸、健忘、失眠、驚癇等。在茯苓大家庭中 ,茯苓皮基本棄用,赤茯苓與茯神很少見,最多的就是白茯苓。

土茯苓

土茯苓和茯苓的區別

土茯苓與茯苓,名字好似一樣,實際確實完全不一樣的兩種東西。茯苓屬於藥用真菌,而土茯苓則是一種植物根莖;茯苓的功效是祛溼、健脾和胃、安神寧心,而土茯苓的功效則是解毒、除溼、通利關節。雖然同樣都能祛溼,但茯苓平和一點,主要還是健脾和胃。土茯苓則烈性很多,比如溼氣很重,起了溼疹可以用,還有解毒的作用呢。


蔥油餅不帶蔥


有多少人一直認為茯苓和土茯苓是一樣的,其實這是錯誤的。茯苓和土茯苓都是很好的中藥,但它們有很多的不同。那麼茯苓和土茯苓有什麼區別呢?



生長環境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茯苓一般寄生於松樹根部。


土茯苓:別稱冷飯糰、硬飯頭、紅土苓。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葉如大竹葉而更為厚滑。根連綴而生,大如雞鴨蛋。其為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多生於山坡或林下


功效

茯苓:滲溼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噦,洩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


土茯苓:土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肝、胃經,有解毒、除溼、利關節等功效。西醫認為,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較強的免疫抑制藥,是治療免疫病口腔和陰部潰瘍之最佳中藥。

土茯苓也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牛皮癬關節炎、白塞病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土茯苓對免疫病之過敏性皮炎、天皰瘡、溼疹等也有效。土茯苓還有解毒、抗腫瘤的功效。


功能主治

茯苓: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洩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


土茯苓: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溼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



茯苓怎麼吃

茯苓豆腐

原材料:茯苓粉20g、豆腐500g、胡蘿蔔、香菇適量(3人份量)。


烹調方法:將茯苓粉與豆腐伴和均勻,用鹽、料酒調味,再將胡蘿蔔和發好的冬菇放入鍋內炒至半熟,然後將豆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調小火慢慢燜煮,最好調味起鍋食用。


健脾化溼、消食減肥,由於此藥膳中主要食材是豆腐,因此患有腎功能不全、痛風的人群不宜多吃。



荷葉茯苓粥


食材:荷葉1張(鮮、幹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適量。

做法:

1.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淨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去了荷葉渣的湯中;

2.同煮成粥,出鍋前加白砂糖調味即食。


功效:此粥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茯苓的做法小編給大家就介紹到這裡了,感謝大家的閱讀,若喜歡記得關注我喲~


嘉澍談健康


土茯苓和茯苓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並不是一種藥物。

土茯苓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乾燥根莖,別名禹餘糧、仙遺糧等。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乾燥菌核。土茯苓為植物,茯苓為真菌,從生物分類上就有不同。

從藥物功效來講,兩者也有所不同。

土茯苓出自《本草綱目》

【性味歸經】甘、淡,平。歸肝、胃經。

【功效】健脾胃,強筋骨,利關節。清熱利溼、涼血解毒、祛風止痛。

【應用】1. 用於類風溼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關節滑膜炎等。土茯苓可祛風溼、利關節、強筋骨,可用於關節屈伸不利的病變。

2.\t用於銀屑病、溼疹、類丹毒、脂溢性皮炎、扁平疣等火毒癰癤、熱淋尿赤澀痛之證。土茯苓有解毒和除溼熱功效。治瘡毒多與銀花同用;治熱淋可配伍木通、蒲公英、篇蓄等。


茯苓出自《本經》

【性味歸經】甘、淡,平。歸心、脾、腎經。

【功效】利水滲溼,健脾,安神。

【應用】 1.\t用於小便不利、水腫及停飲等水溼證。茯苓利水而不傷氣,藥性平和,為利水滲溼要藥。凡水溼、停飲均適用。

2.\t用於脾虛證。茯苓能健脾。脾虛體倦、食少便溏者,每與黨參、白朮、甘草等補脾藥同用,即四君子湯。

3.\t用於心悸、失眠。本品能寧心安神。常與硃砂、棗仁、遠志等安神藥同用。


總得來說土茯苓和茯苓都有健脾祛溼的功效,土茯苓偏於關節之溼,茯苓偏於臟腑之溼。除了祛溼外,土茯苓還可涼血解毒,用於皮膚瘡瘍腫痛,茯苓可以寧心安神,用於心悸失眠。土茯苓還可用於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劑而致肢體拘攣者。但如今臨床上發現梅毒更多還是及時前往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比較恰當。

土茯苓和茯苓都是藥食同源的食材,生活中可以將他們加入餐桌中,在吃中養生。

土茯苓豬骨湯出自《民間方》,具有健脾解毒利溼,補骨髓益虛勞的作用。適用於溼熱內擾諸證。

【處方】豬脊骨500克、土茯苓50~100克。

【製法】豬脊骨加水適量熬成3碗。去骨及浮油,入土茯苓,再煎至2碗即成。

【用法用量】分2次服完。每日1服。

茯苓糕出自《食鑑本草》,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

【處方】茯苓(末)

【製法】白茯苓,末,拌米粉蒸糕食。

【用法用量】可代替米飯當做主食。




男科王傳航教授


茯苓和土茯苓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藥材,二者的來源、形狀以及功效等都不相同。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而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市場上常見的茯苓是去皮後切制陰乾或曬乾的茯苓,為立方塊狀或方塊狀的厚片,呈白色、淡紅色或淡棕色,而粉末為灰白色。

土茯苓呈圓柱形,為黃棕色或灰褐色,表面凹凸不平,質地堅硬。在菜市場上經常見到的是刮皮後的新鮮土茯苓或刮皮切片的土茯苓片。而在藥材市場和藥店、醫院藥房中看到的是切片乾燥後的土茯苓片,切面為類白色至淡紅棕色,在折斷時有粉塵飛揚,用水溼潤後能感到粘滑感,粉末為淡棕色。茯苓味淡,咀嚼後粘牙,而土茯苓味苦,乾澀且偏苦。關於茯苓與土茯苓的區別及功效,詳細介紹如下:

茯苓與土茯苓的功效有什麼不同?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腎經,可利水滲溼,有健脾寧心之效,主要用於水腫尿少、痰飲眩悸、心神不安、驚悸失眠。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入肝、胃經,具有解毒、除溼、通利關節的功效,主要用於梅毒和汞中毒造成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溼熱淋濁,癰腫,瘰癧,疥癬。

需要指出的是,茯苓以斷面白色細膩、粘牙力強的為優,土茯苓以外表紅褐色、內部顏色微紅、質地堅實、斷面筋少粉足的為優。如果是土茯苓片,則以片薄、整齊,筋少粉足的為佳。

土茯苓排骨薏仁鯽魚湯

材料:土茯苓10克(或鮮土茯苓250克)、排骨350克、薏仁30克、鯽魚一條(約250克)、蜜棗2個、兩片姜。製作方法是將鯽魚洗淨後煎製為金黃色備用,土茯苓、薏仁洗乾淨後浸泡15分鐘備用。但如果是鮮土茯苓,只需洗淨切片即可,排骨洗淨後飛水備用。鍋中加入適量水,燒沸後將所有材料放到鍋中煮開,然後用慢火燉兩小時左右即可,該湯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茯苓有哪些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茯苓可增強機體免疫力,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和保護肝臟的作用。茯苓的主要成份——茯苓聚糖含量很高,對多種細菌都有抑制作用。茯苓聚糖有降胃酸的效果,所以可預防消化道潰瘍。

茯苓自古以來就被視為“中藥八珍”之一,其功效與作用很多,將其與各種藥物配伍能夠共同發揮其獨特的功效,所以又有“四時神通”的美譽。有些國家將茯苓作為海軍常用藥物及滋補品的原料,可見茯苓祛溼的功效在國外也是認可的。

茯苓怎麼吃?

茯苓的吃法很多,最簡單的就是熬粥了,可選擇一些性溫平的食材,如具有補脾、生津、補腎作用的山藥與茯苓一起熬製成米粥。也可在製作米粥時添加茯苓、薏仁、生薑等。茯苓和薏仁都有健脾利溼的功效,而生薑可溫胃散寒。所以這款粥不僅能夠助消化,而且對胃寒也有緩解作用。如果將茯苓與黑芝麻打成粉和麵粉混在一起做成麵條,還有養髮、烏髮的作用。

1)茯苓核桃湯

材料:茯苓10克、核桃5個、瘦肉300克、雞爪6個。製作方法是將幹品洗淨浸泡15分鐘,核桃去殼備用,瘦肉、雞爪洗淨後飛水備用。在鍋中放適量水燒沸後將所有材料放到鍋中煮開,用慢火燉約1.5個小時。該藥膳具有健脾補腦、美白養顏的功效。

2)茯苓餅

材料:白茯苓、大米粉、白砂糖各250~500克。先將白茯苓研成細粉,再將白茯苓粉、大米粉、白沙糖倒入盆中攪拌均勻,加水調成糊狀後用平底鍋以微火攤成薄煎餅。該煎餅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適用於老年人日常保健。

3)茯苓大麥粥

材料:茯苓30克、大麥芽30克、粳米100克。將原材料洗淨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熬煮成粥。該粥具有補中益氣、健脾滲溼的功效,適用於腹瀉、進食後腹脹者。

4)茯苓栗子粥

材料:茯苓15克、板栗15枚、粳米100克。將板栗去殼,外皮也除掉,與洗淨的茯苓、粳米一塊放入砂鍋,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熬煮成粥。該粥具有健脾補腎、滲溼止瀉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以及便溏腹瀉者。

5)枸杞茯苓茶

材料:枸杞子50克、茯苓100克、紅茶100克。製作方法是將枸杞子與茯苓一起研成粗末,每次取5~10克,加6克紅茶,用開水沖泡10分鐘即可。每日飲用兩次,可代茶飲。該茶具有健脾益腎、利尿通淋的效果,適用於少尿、尿痛、尿道炎等症。

6)茯苓菊花煲瘦肉

材料:茯苓15克、幹菊花10克,瘦肉500克,生薑五片。將茯苓、幹菊花沖洗乾淨,瘦肉洗淨後切成大塊,並在開水中焯去血水。鍋中放入清水燒開後加入茯苓、瘦肉和生薑片,用大火煮20分鐘後轉成小火再煮1小時,然後放入菊花煲20分鐘,最後調入適量食鹽即成。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茯苓具有利尿作用,如果服用過量會導致小便次數過多,容易傷元氣。而且腎虛患者服用後還會加重疾病症狀,甚至出現滑精等,所以要注意服用劑量,特殊人群要慎服。經常口乾以及氣虛、體弱者要避免服用,否則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服用茯苓要避開米醋、濃茶等物質,因為會影響藥效,而且還可能發生中毒、過敏症狀,如腹痛、皮膚紅腫、支氣管哮喘發作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