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與病毒“面對面”,完成近三千人次採樣

患者拉下口罩,張大嘴,醫生將壓舌板探進口腔,向下一摁,咽拭子擦到患者咽後部,及時採樣。此時,患者會反射性地噁心、咳嗽甚至嘔吐。採樣醫生直接面對患者開放的氣道,存在極高風險。截至3月9日,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湖北省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張志敏帶領團隊已完成核酸檢測2958人次。

  1月31日,收到開展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的任務,張志敏率耳鼻喉科團隊承擔起門診新冠肺炎患者的核酸檢測採集工作。當時,科室人員經調整,全員奮戰在發熱門診、急診科、重症病房、新冠肺炎病區、採樣室的前線。

  “接到通知時,科室人手還是很緊張的”,張志敏說,部分科室醫生下鄉、進修、休產假,還有人員支援其他科室,他帶領僅剩的4名醫生及護理部臨時調回的3名護士,半小時內完成召集工作,緊急培訓部署,準備完畢後立即開展采集工作。

  採樣是一個高風險的工作,採樣時,患者會拉下口罩暴露口鼻,採樣時,由於刺激,患者隨時可能會打噴嚏、咳嗽,甚至噁心嘔吐,大家顧不得危險,忙著工作之餘,還要安撫患者的緊張情緒,進行心理疏導。

  “只要你們到了這裡,不採完我們不下班”,這是張志敏說得最多的話。醫護們既要完成採樣任務,還要維持秩序,提醒患者保持間距。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超負荷工作成為常態,大家用上了尿不溼,防護裝備也在耳朵、鼻樑、面部壓出了傷痕,但沒有人退縮,團隊成員從不喊苦,加班加點採集標本。他們說:“看到患者,不忍心說出‘下班’兩個字。”

  隨著醫院呼吸病區的增開,各科室鼻咽採樣技術指導需求也相應增加,張志敏總是第一時間響應,把採樣教學視頻推送過去,並安排科室成員一對一、手把手教會,深入隔離病區,現場指導採樣。

  2月11日,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接管了礄口武體方艙醫院,在接到方艙醫院申請採樣技術指導要求後,科室副主任郭筠芳趕赴方艙進行技術指導,為指導方艙醫護人員採樣,郭筠芳堅持示範採樣,直到採樣人員全部掌握。

  接到院外部分特殊場所的採集任務,團隊也克服種種困難,完成了數千例的篩查工作。目前,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已經治癒出院233名新冠肺炎患者,張志敏告訴記者,“我們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候,我想,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