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田曉霞死了",路遙的愛情也跟著她走了

《平凡的世界》:"田曉霞死了",路遙的愛情也跟著她走了


《平凡的世界》:

故居是他的根,故居里裝著他的眷戀,那裡有愛情麼……

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的時候,身體早已被病魔和他自己的"瘋狂"折磨的不成樣子。即使這樣,他仍舊沉浸在他的小說帝國中,忘情於我,分不清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幻。

"田曉霞死了!"

有一天,正在洛川縣採訪的王天樂突然接到《延安報》社的電話,說路遙讓他速去榆林。此時的路遙因身體原因去榆林治病,並在榆林創作《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王天樂以為路遙的身體出了問題,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榆林。

洛川縣在延安的南部,距離榆林三百多公里,那時的公路等級很不好,當他顛簸了一天時間,心急火燎地趕到路遙跟前,路遙流著淚痛苦地對弟弟說:"田曉霞死了!"

王天樂愣了半天才緩過神來,好氣又好笑地收拾了大哥一頓:"你已經成了弱智,你想過沒有,我好不容易爭取的這點時間,趕快採訪一兩篇稿子,你怎麼就把這麼些不上串的事打電話叫我大老遠跑來?別人知道後,咱弟兄倆是精神病!"

路遙恍惚間彷彿清醒了,趕忙給弟弟道歉。是的,他清醒了,是他自己親手製造了這樣一個悲劇,設計了一場洪水,讓田曉霞香消玉殞,也帶走了他的愛情。

"田曉霞到底有什麼魅力?"

人設上,性格思想很成熟。田曉霞其人,美麗聰穎、才情溢揚、思想開放、熱情獨立,極富現代知識女性的知性美。她在繼承了父輩們善良品質的同時,受到了文化的陶冶,性格中盡是生命的力量和現代生機。

經歷上,對事業的追求是執著。田曉霞的根雖在雙水村,但她從小生活在城市,並且出生於一個幹部家庭,父親是原西縣的革委會主任,母親是人民醫院大夫,溫和、平等、自由的環境是造就她的溫床。受父親田福軍的影響,她從小就喜愛讀書,常常看她父親單位發的報紙,她父親也常建議她看《創業史》等一些進步書籍。她接受過完整的教育,感觸著現代文明的氣息,具有更高層次的文化修養。父親的支持和自身追求,田曉霞逐漸成熟起來,而其喜歡冒險,大膽潑辣,具有男孩子般灑脫直率的性格亦逐漸成型。在黃原師專畢業,她順利成為一名記者,而這樣的人生選擇同樣也出乎她父親意料之外。在採訪中,憑著天性中的闖蕩和冒險精神,奔向新聞第一線;親自下礦井瞭解觀察煤礦工人的勞動情況;暴雨之夜不顧一切地奔赴洪水現場。記者的職業圓了她的夢,更讓她的人生在平淡中充滿著對未來的嚮往。

情感上,注重內在精神的契合和感情的共鳴。田曉霞執著地守護著心靈的那片聖地,與孫少平大膽地相識、相知、相戀,在人生追求和精神世界中,他們彼此心有靈犀,相互溝通,相互支持,相互激勵,憑著彼此真摯的愛,有了一個動人的約定,當若干年後,孫少平一個人去赴約的時候,他們的愛情到達了甜蜜的頂峰。

世俗上,超脫自由,不為所羈。田曉霞和孫少平兩個人門第間的差距是巨大的,但在田曉霞的意識裡,她沒有絲毫顧慮。謝絕了既是高幹子弟又是同行記者高朗的追求而向孫少平吐露心跡,在南關影院前遇到少平,她非常坦然帶引一身襤褸的孫少平去她家做客;在建築工地上,她不顧攬工漢們粗魯的叫喚非常自然地去找孫少平,並偷偷地給他換上新的被褥;當上省報記者後她又勇敢地去大牙灣煤礦探望正是煤礦工人的少平。所有這一切在一般人看來難以理解的事,在田曉霞那裡卻顯得非常自然,她超脫世俗的眼光越過世人眼中的巨大屏障,與所愛之人堅守在一起。

"田曉霞死了",路遙的愛情也跟著她走了

接受了路遙的饋贈和滿腔的愛,現實的林虹還是負心拋棄了路遙。這是路遙的第一次愛情,從失戀後路遙一塌糊塗的哭聲開始,就註定心氣太盛的他,會是愛情的棄兒。雖然被拋棄,但路遙的品質是難能可貴的,他也因此收穫了他的下一個愛情,直到婚姻和女兒。

這一次,同樣姓林,同樣是北京知青,也同樣是城市的知性女人,她們都和"黃亞萍"一樣,和"田曉霞"一樣,是路遙的愛情夢想。

田曉霞是路遙塑造的極具魅力的女性形象之一,她肩負著路遙對現代意識的希望,寄託著路遙對不平凡人生的憧憬,更承載著路遙對愛情的夢想。從田曉霞身上,我們能明顯感受到路遙在創作中的創作心理,更在精神上注入了路遙對現代女性和愛情的思考。

沒有能突破現實,"田曉霞死了",他的愛情也在失落和無奈中,跟著田曉霞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