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這個鎮,養蝦出了四個絕招,產量2800萬斤,產值6億元

水產養殖是喬莊鎮的主導產業,近年來,主導品種南美白對蝦養殖發展良好,依託特有的地理優勢和養殖傳統等資源,水產養殖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拳頭項目。2018年,喬莊鎮以漁民增收、漁業增效為目標,重點做好“市場監管、技術培訓、模式創新、合作社引領”四個突出,南美白對蝦養殖又迎來了大豐收,預計實現產量2800萬斤,產值6億元。

山東這個鎮,養蝦出了四個絕招,產量2800萬斤,產值6億元

j一是突出市場監管,苗種質量得以保障。

鎮水產部門加強對蝦苗苗種市場的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對全鎮29家蝦苗淡化企業檢查6次,配合縣水產局進行抽檢2次,確保淡化苗種質量。鎮水產交易市場管理辦公室嚴厲打擊擾亂南美白對蝦市場秩序的行為,加強對轄區內120餘家飼料、微生物製劑銷售經營戶及南美白對蝦育苗場的技術指導和市場監管,為全鎮2900餘戶養殖戶保駕護航。

維生素是維持生命的必要元素,人類每天也需要補充大量的維生素。由於人類腸道的構造,消化能力較強,一般的維生素製造為普通的顆粒。但是水產動物,如小龍蝦、螃蟹和南美白對蝦等動物腸道較短、吸收能力較差,因此維生素的顆粒越小越容易吸收。國外最新的技術是將維生素製造為納米級別的顆粒,這樣水產動物的吸收率就大大提高。其次,納米級的維生素水溶性好,無論是拌料還是潑水使用效果都要好很多。


二是突出技術培訓,養殖技術得以提高。

近年來,喬莊鎮漁業養殖戶各自為戰,養殖全憑自身實踐經驗,隨著養殖形勢的不斷變化,養殖戶的經驗不能滿足養殖需求,針對這種現狀,今年我鎮定期邀請專家對養殖戶進行培訓,分別聘請市、縣、水科院專家舉辦培訓班4期,培訓養殖戶1000餘人次,加強對養殖戶的技術指導,養殖產量和養殖效益明顯提高,最高畝產達到650公斤,每畝純收入達到1.2萬元。

山東這個鎮,養蝦出了四個絕招,產量2800萬斤,產值6億元

三是突出模式創新,養殖效益得以突破。

為提高養殖效益,我鎮積極推廣拱棚雙茬南美白對蝦養殖模式,實現一年雙茬養殖,已發展拱棚106個,針對養殖品種單一的問題,鼓勵支持中正育苗廠、環球育苗廠、澤江水產3家蝦苗淡化企業引進了抗病性強的非洲斑節王,共計出苗2千多萬尾,極大降低了養殖風險。鼓勵7家苗種廠標粗大苗(3公分以上)供養殖戶養殖,出苗2億尾,標粗大苗把蝦苗放在暫養池內進行標粗後銷售,可極大提高對蝦放苗成活率,縮短放養時間,提高養殖成功率,引導10個養殖大戶開展了小棚標粗大苗養殖,外塘一年養殖兩茬試點。

不少養殖戶在進行殺菌、病毒的操作過程中喜歡使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具有耐藥性,容易引起疾病的復發,而傳統的消毒劑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且殺病毒或者是細菌不具有廣譜、高效的特性,最新的技術是採用銀離子,通過帶正電荷的銀離子吸引負電荷的病原體後進入病原體內將病原體的官能細胞殺滅從而實現高效、無刺激、徹底的殺菌的效果。


山東這個鎮,養蝦出了四個絕招,產量2800萬斤,產值6億元

四是突出合作社引領,規模發展得以實現。

先後成立15家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從事南美白對蝦的飼料、藥物、銷售等方面工作,輻射全鎮66個村2900餘戶養殖戶,以合作社為載體,通過“統一購買蝦苗、蝦藥、蝦料,統一淡化水質,統一提供技術指導的三統一”服務模式,形成了抱團闖市場的發展模式,抗風險能力明顯加強,極大地節約了養殖成本。如今,南美白對蝦蝦池達到1.2萬個,超千畝的養殖基地11個,養殖面積達到3.2萬畝,規模效益日益凸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