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苏轼的豪放有什么异同?

etleon


李白的豪放是感性的、外向的还有侠客情怀,苏轼 的豪放是理性 的、内向的具有生活情怀。李 白的性格 中更 多是 一 种 孩童般的天真单纯 ,是 一种不拘小节 的率性 而为 ,是一 种毫 不掩饰的张扬 。因此 ,他想到什么就会说什么 ,就会在他的诗中写什么 。他没有成人的练达与世故 ,如人奚笑他 ,他则以孔夫子 “后 生可畏 ” 自励 ;皇帝宜召进京 ,他高唱“仰天大笑 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被赐金放还 ,他能自我安慰“安能 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是感性诗人 ,他的诗 歌中没有过多的理性思考 ,绝大部分是抒情 诗 ,在这些诗歌中 ,诗人不是冷静细 致地表现生活 ,而是借助丰富而奇独的想象、大胆的夸张 、新奇的比拟将他 的情感一喷而 出。严羽评价他的《将进酒》时说 :“ 一往豪情 ,使人不能 句字摘 赏 。苏轼没有像李白那样即刻宣泄出来,表现出来更多的是一种内敛、一种理性的思考。正如李泽厚对苏轼的评价(苏轼)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的退隐、归田、遁世更深刻更沉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便很好地体现了苏轼这一点,政治的失意,亲人的久别不能相逢,固然使作者难受,但作者有一味地沉浸在这种痛苦当中,月的阴睛圆缺,让作者想到了人生在世不可能什么事也如意,有聚便有散,那么政治上的得意和失意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何必为月之别时圆而苦闷呢?何必为暂时的离别和失意而悲哀呢?这样一想,词人便转人了理性,采取了豁达、乐观的态度,化怨恨为旷达。“但愿人长久”突破了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打通了空间的阻隔,在人事与天道、短暂与永恒的理想中消释了失意与离愁。




远去的救世主


李白苏轼同为唐宋八大家之列,都是诗文才气方面都是当时顶级人才。

李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乐天派,永远有无限的自信,对未来充满乐观。

李白:来!来!来!兄弟们嗨起来!吟诗作对搞起!把酒倒满!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尊空对月!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苏轼是一种超脱的淡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苏轼:贬我?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我只关心我的粮食和蔬菜。又贬,再贬,爱贬到哪去就贬到哪去。咱就当带薪旅游了,何乐不为?

苏轼随遇而安,他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他是看穿生活的真相,还依然热爱生活的人,善于从平淡日子里寻找乐趣,而且他确实做到了,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能吟诗作对,也能下地干活,他的形象可能就是邻居家的大叔,跟群众打成一片。他的豪放是接地气。

李白张口就是半个盛唐,他所处的时代,是唐朝最强盛的时候,他的诗最能代表大唐的天朝气象,浑身充满仙气,感觉他都不用吃饭的,有酒就行,人间烟火似乎与他无关,他的社交圈子也大都是当时的顶级IP,贵妃磨墨,力士脱靴,这在文人世界,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操作。他的豪放是高大上。

简单概括,他们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李白有苍穹鸟瞰的胸怀,苏轼有大地雄浑的厚重。都是极为豪放的人





闲画晓说


李白和苏轼是两个时代的人,二人均有豪放的性格和诗风文恣,但是,析而观之,二人所谓豪放之同,仅仅是诗词文章以及处事风格的一些异曲同工之处,二人在很多方面却有极大的不同之处,试为一一道来。

首先,二人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不同。李白,被后世称为浪漫主义的诗人,他的成就是我国古典诗歌历史上一座只能仰视的高峰,既有“诗仙”之名也有诗人圈子的仙人之实,但在李白之千年前,已经有浪漫主义之开创者屈原的存在,所以,李白仅仅是其个人的高峰而无开宗立派成为一门之主,在这一点上看,李白是孤独高峰的寂寞仙人存在。

反观三百年后的苏轼,乃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文有“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位,诗有“苏黄”之名,词为豪放派的开创者,书画有“宋四家”的“苏体”存在,可以说,苏轼是文人全才的出现,是文学史上一位扛鼎者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再者,二人文风的豪放也有差别。李白之诗也是众体兼备,尤擅七绝七古,其笔下想象丰富感情奔放,意境波澜壮阔,语言明净华美,自然是瑰丽多彩的恣意浪漫,这种豪放是其独一无二的诗风浪漫。

苏轼诗文的豪放主要体现在词的创作上,苏轼词的创作致力于内容与形式的革新,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艺术表现力,从而一扫他之前词创作的绮丽香泽词风,成为豪放派词作的开创者,这种豪放词风是有参照的对比而言。

还有,二人都豪放还体现在处事与人生态度的同与不同。

李白,一生只有奉诏翰林的一两年无与伦比的风光无限好,但是,却因为他桀骜不驯愤世嫉俗的性格,他最终被赐金放还而浪迹天涯,期间还因不识时务误入永王幕僚而获罪,乃是仕途路上无吏治的不适合从吏,实乃无拘无束的狂放诗人。

他的人生态度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毫无约束,看不惯就写诗骂人还要自比凤雏鼻孔朝天傲视群雄,你与我不和咱就抬屁股走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一壶酒下去又是千万言,所以,李白的人生是不受约束的自由散漫。

苏轼则不同,正规的进士及第宦海沉浮,既能上书皇帝为国家大计据理力争,也能够在吏任上亲民施政,一生既有吏治更有政绩,虽然被朝中两派势力轮番攻击而屡屡遭贬,但人生态度是达观豁达,是属于看得开想得通的心胸开阔,绝非恣意妄为的自我陶醉。

综上而言,李白的文人江湖地位是豪放的仙外有声存在,我就是我自由自在非管他人高低,他的豪放,既是诗的浪漫高峰又是做人的无拘无束;苏轼的文人江湖乃是显赫的门庭存在,是一领群峰的江湖领袖,几乎是一言九鼎历史一堂,苏轼的豪放是现实的更是入世的达观和笑看风云的豁达。

一人之见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祈祷]











小刺猬的吉他声


太白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放,

东坡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

太白是人生得意须尽欢的不羁于物,

东坡是相随到处绿蓑衣的不萦于心。

太白的豪放是仰天大笑出门去的口不对心。

东坡的豪放是此心安处是吾家的心不对笔。

李白的豪放是安能摧眉折腰事的愤怒,怎么就不让我当官?

东坡的豪放是纵使相逢应不识的避世,怎么就不让我回家?

太白的豪放是对权贵过于嘲讽于是屈原终投湘水滨的骂东骂西。

东坡的豪放是对朝庭过于失望于是拣尽寒枝不肯栖的说三道四。

太白的豪放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相当了不起,我很牛逼!

东坡的豪放是无灾无难到公卿,我没啥了不起,我想平凡!

太白的豪放是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凑乱的长歌当哭,

东坡的豪放是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的远望当归。

太白的豪放是直挂云帆济沧海,谁他娘的都不能管我,不论是老婆还是皇上。

东坡的豪放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谁他哥的都不要想我,不论是皇上还是权臣。

太白的豪放是我今停杯一问之,我在这里!

东坡的豪放是长恨此身非我有,我在哪里?

太白的豪放是对影成三人的孤独,

东坡的豪放是缥缈孤鸿影的寂寥。

太白的豪放是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的求而不得,

东坡的豪放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心灰意冷。

太白的豪放是十步杀一人,是拿家伙,砍他!

东坡的豪放是明月几时有,是放下刀,喝酒!

太白的豪放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夸张。

东坡的豪放是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徜徉。


亦有所思


李白、苏轼作为唐、宋时代的文坛巨匠,在唐诗和宋词的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人虽然处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文学作品都有共同的风格---豪放。

李白、苏轼同出自蜀地,自古巴蜀之地地势险要,文化风俗相对独立。逐渐形成儒道并存,道教为主的独特环境。这就促使李白、苏轼形成了豪放、率真的性情。但是二人毕竟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他们的豪放也有不同的地方。

李白的豪放是感性的,浪漫主义色彩浓重,狂妄的。而苏轼的豪放是理性的,不张扬的,现实的。这可能与他们幼年时的家庭教育分不开。苏轼出生在眉山的诗书之家。苏轼的父亲苏洵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母亲也出自书香门第。在这样的家庭中,苏轼从小耳濡目染自然有很高的文学素养,接受的儒家思想也就重一些。

而李白五岁才随家迁移四川彰明县青莲乡,所以后来自号“青莲居士”。李白没有苏轼那样的父母,没有那样的家庭教育,其实也不见得是坏事,反倒让李白博学杂收,不只专注于传统教育里为主的儒学。

豪放的不同之处从他们的诗词中就能明显看出来。 李白被贬后写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苏轼则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李白的是洒脱,苏轼却恋恋不舍。




七星4887


李白和苏轼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两位名家,分别代表了我国唐宋文学发展的最高峰。

世人评价他们一个是豪放洒脱,一个是潇洒飘逸。然而,苏轼和李白终究是不一样的。“我就是我,人间不一样的烟火。”

如果更形象的说明他们的不一样,也许应该是这样的:

李白:“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你们都是大煞笔,你们都不理解我,我是神仙,不要拦我,我要月亮我要月亮。”

苏轼:“行吧行吧行吧,你们爱说说吧,啊!什么?又要贬官?成吧!这儿有好吃的!我要发明新菜去了!”

他们也有可能是这样的画风:

苏轼说:“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李白说:“去你的小破船,咱们可以飞,哈哈哈。”

一个是仙,一个充满烟火气。

两人都是豪放的,但苏轼的豪放却有别于李白。

李白是豪放中洒脱奔放,而苏轼的豪放中则带有沉稳,比较的内敛,好像茶的淡雅和清高,即便再浓再烈,也不会超脱其本质。

苏轼晚年远贬岭海,支撑他的生活勇气并不是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恰恰相反,他对官场是非之争极为厌倦,对政治前程已经完全绝望。此时的他远离政治纷争自由自在,不计得失精神松弛。心境宁静淡泊,使他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能体会到生活的满足,生命的美好。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人都喜欢酒。

李白喜欢饮酒,喜欢在酣畅中寻找自我,他强烈的个性就宛若酒般的刚烈,喜怒爱憎极其鲜明而外露。酒同时也赋予了李白色彩缤纷、瑰丽多姿态的生活态度和超越现实的气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何等的潇洒,何等的超凡脱俗。

苏轼也是喝酒的,只是他的酒来得更理性。喝完之后还不忘来一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想上天却上不了天,只能在幻想着自己是神仙的凡人;苏轼是身在仙中不知仙,在哪里都能活得快乐如人间神仙!

李白不属于人间,而苏轼从始至终都在人间。

苏轼本身就是高官,只是由于派系斗争没有施展抱负。如果苏轼真给了实权,估计能有所作为,李白就不一定了。狂士李白,心气太高。

所以李白离开了长安并不带留恋,并且若他重功名富贵,就不会在长安时便日日借酒消愁,疏解壮志难酬的苦闷,也不会离开后便再投身山水,重新隐居。对他而言,入世为实现政治抱负,不让我实现,那我就接着游山玩水,豪放人间。

李白:仙子是喝酒饮霜露的,不食人间烟火。

苏东坡:这个好吃嘿嘿嘿,那个也好吃嘿嘿嘿,天下最好吃的就是我做的菜嘿嘿嘿。

一个出世,一个入世,但都是神一样的存在。

李白眼中的雪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苏轼的眼里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的诗词句句放达自适,丝毫不减贬官的影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性格决定命运,苏轼和李白他们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都说文人相轻,如果他们二人聊天,又会是怎样的呢?

李白:喝两杯?

苏轼:不!

李白:为啥?

苏轼:你酒风不好!

李白:哪有?

苏轼: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握草!

苏轼:你让老高给你脱鞋,给人家难堪!

李白:两个握草!

苏轼:你调戏别人老婆,让你抹黑!

李白:三个握草!

苏轼:你羞辱顶头上司,目无领导,让人调羹!

李白:一堆握草。

末了,李白拔出剑来,斜楞了一眼苏轼。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姓与名

世人欣赏李白,是羡慕神仙;世人爱苏轼,是仿佛回到自己。

感觉就像是古龙和金庸。

古龙:我想写啥就写啥。

金庸:我再改改。

苏轼是全能王,李白只是个偏科生。

如果李清照来一句:凄凄惨惨戚戚……

那么苏轼也许会劝她一句:吃块东坡肉……

而李白会说:与尔同消万古愁!

苏轼从未年轻,李白从未老去。

喜欢李白,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也爱苏轼的人间烟火,生在人间,也爱着人间。





铭辰殿下


你好,我是眉画张敞。对于这个问题我来谈谈我的见解。

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豪迈奔放,飘逸如仙;而苏轼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其豪放词豪放洒脱,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这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名人的作品都具有豪放的特点,都能表现诗人丰富的想像力和博大的胸襟,对后世诗词创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二者的豪放也有明显的区别。


一、李白的豪放飘逸,苏轼的豪放洒脱。

李白的豪放飘逸,苏轼的豪放洒脱,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同样是写月亮,李白直接“欲上青天揽明月”,而苏轼却是踌躇再三,最后说算了吧,“高处不胜寒”;

李白一高兴,“举头望明月”,“举杯邀明月”,而苏轼最多“一樽还酹江月”,然后就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他心目中,月亮是高高在上的,他不敢跟月亮过分亲昵,在气势上比李白明显低了一筹。

但是苏轼却比李白洒脱。李白失意时,“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大有一种飘然而去,隐逸江湖的意思;

但苏轼不如意时却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就是说“只要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即使离得远,能年年同赏一轮明月我也就满足了。”十分洒脱地看开了一切,知足常乐。

二、李白的豪放是出世的,苏轼的豪放是入世的。

李白就是一个是豪放的谪仙,“青天揽明月”,“乘舟梦日边”,似乎从来不属于人间。他的豪迈中充满着绮丽的想象,像一个仙人遨游苍穹。

而苏轼似乎知道自己就是一个凡人,他的豪放中透着随遇而安:要贬官了吗?没事,当地有什么好吃的?我得发明一个新菜。

他跟当地百姓喝酒、做菜、出游。他在《西江月· 顷在黄州》中写道”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他醉了想的是在草地上睡上一觉,而李白醉了是要“邀月共饮”的。

如果苏轼的豪放是乘着一只小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那么李白的豪放就是乘风而起,“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是谪仙人,豪放得出世;而苏轼自始至终就在人间,是世间的高人,豪放得亲民。

三、李白的豪放有点狂放,苏轼的豪放是一种旷达。

李白放荡不羁,为了喝酒,他可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你同消万古愁。”(《将进酒》)

李白觉得一醉才能解千愁,所以他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对于金钱,他认为钱算什么啊,花光了还会有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行路难·其三》)

而苏轼的豪放是一种旷达的胸襟,凡事何必那么在意和计较呢?“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人生失意,他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最多不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他看透了世事无常,知道人世坎坷,所以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 送钱穆父》)

苏轼朴素、低调得有几分低到尘埃里的味道,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的,他有的只是一种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知足常乐。


四、李白的豪放充满自信,有豪侠气,苏轼的豪放是随遇而安,有佛道味。

李白对自己的才能充满自信:

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中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正因为自信,所以诗篇也充满豪气,如他的《侠客行》中就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充满了快意恩仇的豪侠气概。;

而苏轼喜欢佛家和道家的学说,也结交了像佛印这样精通佛理的朋友,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他很想得开,有一种顺其自然,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佛理在里面。

如《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心态表露无遗。

五、李白表现豪放多用夸张手法,而苏轼表现豪放却多用情境的描写。

李白作品中的夸张比比皆是,营造了一种瑰丽的、令人惊叹的豪放景象。

如《夜宿山寺》中”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如《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而苏轼的豪放是通过给我们描摹一幅幅宏大、壮观、充满豪情的场景来实现的。

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的出猎场景;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来灭。“就描绘了周公瑾指挥若定、挥斥方遒的场景。

另外,他们的豪放还有一点不同,就是李白的大部分作品都有豪放气息,而苏轼的豪放词尚处于尝试阶段,并没有形成一种风格。

苏轼词作有三百四十多首,真正能称得上豪放词的不过几首而已,所以豪放并不是苏轼词的基本特色。


总之,我认为李白的豪放是飘逸的、出世的、狂放的、充满自信、有豪侠气的豪放,主要通过夸张和想像来实现;而苏轼的豪放则是洒脱的、入世的、旷达的、随遇而安的、有佛道味的豪放,主要通过场景描写来实现。

这是我的一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能让您满意。


眉画张敞


李白生活在盛世王朝的大唐,体裁上发展出格律诗,题材上广阔,立意上大开大合,昂扬向上。李白作品里没有拘束,浪漫奔放,有豪侠意气。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在这部作品里,他写寺的楼高,站在那里似乎伸手能摘下天上的星星,夸张形容其高,不敢大声说话,怕惊扰了天上的神仙。简单的几个字尽情挥洒了其独特的想象力,精准描述写出寺楼的高耸,“摘星辰”的“摘”字,“不敢高声语”的“不敢”,“恐惊天上人”的“恐”字,一个可爱的诗人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飘逸而放,文字简单清新。

苏轼,佛、道都对他的思想有影响,尤其是晚年中,他的作品表现出来的更多是他自己领悟到的人生境界,积极向上,开朗乐观,还有种悟透人生的超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这首《定风波》的词,尽显苏轼对于人生的领悟,“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山头斜照”,“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中处处写出了作者对于逆境的超然心态的表达,特别有哲理,有种人生的豁达。

总体而言,李白的诗歌特点飘逸奔放,想象力奇特,语言清新自然。而苏轼作为豪放派的代表,整体风格是豪迈,旷达清雄的。


易明玄学风水命理


李白与苏轼的比较研究

大家知道,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艺术瑰宝,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耀眼明珠。可以说唐风宋韵是中华古代文明和文化繁荣的巅峰之作,经典而高雅。可以夸张的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纵观天下,无论是诗风鼎盛的盛唐,还是宋词风靡的宋朝,都有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众多流传青史的千古名言和瑰丽佳句。可以说最有代表性的唐代诗人李白和宋代大文豪苏东坡都是那个年代最富学识,才华横溢,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文人墨客和风流才子。一个是诗仙太白,一个是美食家苏东坡。一个是酒仙李太白,一个是书法家苏东坡。两个人都豪放,两个人都好吃,用今天的话说,这两个家伙都是很嗨的人,也是很囧的士,都是“好吃狗”,都是“美食家”,都是好吃的主,都是“网红”。然而你要问我这两个人的区别,或者说一比高低,我不好说,也说不准。因为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有人爱猫,有人爱狗,有人爱笑,有人爱耍酷卖帅,有人喜欢孤独寂寞把酒爱,有人喜欢画画唱歌把花采,有人卖萌,有人耍呆,有人种菜,有人买菜……总之各有千秋,各有所爱。无法一一列举,一一比较,一一评价。

但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中国古代诗人才子文人墨客多的数不胜数,各领风骚数百年,谁强谁弱,谁的水平高,谁的水平低,难以抉择。难以必较。李白和苏轼谁更厉害?无法必较,正如张飞和岳飞,不在一个频道,无法比较。如果硬要生拉硬拽,只能是张飞打岳飞,打得满天飞了,只是胡闹和恶搞。但有很多好事者和好学生、学霸君,就经常喜欢把李白和苏轼拉出来做比较。

苏轼比李白晚出生了336年,两人所处的朝代不同,人生境遇不同,性格也迥异,一个是盛唐的诗仙,一个是北宋的大文豪,那他们的差别在哪儿呢?

首先你要知道:两人都是天才。两个人都是放荡不羁爱自由的豪放派大文豪。王士祯说过,汉魏之后二千年间,诗人中能称为“仙才”的人,只有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而已。而作为豪放的诗歌届“仙才”,我只服李白大哥和苏轼大哥,除了这两个哥哥,我谁也不服。我认为只有“苏李”两个“天才”才是诗杰仙宗和仙才诗圣。他们两个天才,究竟孰强孰弱。且看我一一道来:

宋代笔记《庚溪诗话》曾有记载,宋神宗问身边的近臣,苏轼可以与哪个古人比作?有人说“唐李白文才颇同。”宋神宗说:“不然。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的确,苏轼才学源博,堪称十项全能,大文豪的名声不是盖的,也不是吹的,但是在诗歌造诣上,却输李白三分色。而在美食领域,虽说两个都是吃界天使,都是行家里手,都是绝对的美食家和地道的“吃货”,但综合对比,李白除了喝酒算“一哥”外,品鉴美食,却输苏轼一段香。

在诗歌鼎盛的大唐,李白是神一般的存在,据野史记载,连杨贵妃都为之倾倒,可以说是牛逼闪闪的存在,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个家伙除了喝酒就是吟诗作对,对美女不太感兴趣,所以也就不了了之,谁叫李哥不解风情呢,如此奇葩除了李哥也无其他了。

在诗词歌赋方面,这两个家伙都绝对算得上神级学霸和牛叉级大咖。李白的诗作存世有900多首,篇篇堪称经典。而苏轼的豪放也不逊色。

现在看一下这两个诗歌之王和文界大牛的作品。让我们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PK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重温经典,回味一下诗情画意,一睹两位大师的芳容。

这两首诗写的都是庐山,一首是咏庐山的瀑布,一首是咏庐山山岭本身的美。两首诗都是诗中经典,是后世很难超越的经典作品。

但我们把两者放在一起比较,我们就能发现,为何李白能被称为“诗仙”,苏轼却不能。且看:李白的大作《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空灵大气,飘渺而豪放。首联一个“生”字写出了紫烟的缥缈空灵,令人眼前一亮,也为瀑布的绝美布好背景,埋下伏笔。颔联的妙在一个“挂”字,化动为静,以动致静,颇为新颖,堪称经典完美和绝妙之笔。而到了颈联却突然气势全开,“飞流直下”的瀑布顿时活了。尾联更是妙笔生辉,以九天的银河做比,让全诗充满浪漫豪迈之气。纵观全诗,通篇都充溢着一股浓浓的仙气和荡气回肠的灵动飘逸洒脱豪放之美,可以说是霸气十足,霸气侧漏。不愧为诗仙太白的旷世奇作,美轮美奂,无与伦比,叹为观止。再看一下,苏轼,苏大哥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显然霸气不足,仙气稍逊风骚。浪漫不足。但却充满理性的思辨。同样是一首七言诗,同样是写庐山美景,李白重在意境,苏轼则重在哲理。可以说一个感性的浪漫,一个理性的沉稳,一个浪漫主义的豪放,一个现实主义的豪迈。这两首千古名作,诗风完全不同,完美地诠释了唐诗和宋诗的特点。但总体而言都属于绝世神韵,旷世奇葩,都是文化界的祖师爷和教父级的文学大家。人生百态,万象更新,世间从来不曾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莫说诗歌与人。

有人爱李白诗的浪漫与洒脱,豪放不羁与随心所欲,有人爱苏轼的哲思和沉稳,理性和稳重,很难分出胜负。世上的万事万物,都在发生变化,诗人随着时代去了,留给后人的,是对前辈先贤及诗人的敬畏和怀念。

在三百余年的两宋文坛上,最为成功、最有创造性、最蔚成风气、也最能表现人们的真实感情生活的,就莫过于词了。词到了宋代,是如娇花放蕊、丽日中天,充满了无穷的活力和光彩。当后人说到宋代的词时就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苏轼,苏轼在词上的创作成就超过了其在散文和诗歌的成就,他继柳永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其对北宋的词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研究苏轼的词,从本质上讲,就是对北宋文化的一种透视。宋代有两大别派,既从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和婉约派。苏轼开创了豪放派。历史千秋万代,每个朝代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民族文化,追寻文化的精髓,无疑是对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即丰富了我们的视野,又充实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并且,对民族文化的学习更是与高考接轨的,享受的同时又有收获。在学校的书本上,我们只学到了苏轼词的毫毛。我们渴望更深入的了解他,体会当时他描写诗时所表达的美好情感。通过研究性学习,相信苏轼的词将会把我们引入他刚新俊逸的诗境中。

宋词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奇葩之一,而宋词又有豪放与婉约之分。苏轼作为豪放的掌门人,一代文坛盟主,对词的贡献尤其大。他一生在政治上跌宕起伏,充满坎坷和悲剧;在文学上却是人们公认的天才、全才。他这一文学巨匠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与当时社会以及个人命运息息相关。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被贬时间最长,被贬路程最远,也是最伟大的诗人。正是一次又一次的被贬,成就了这位伟大的诗人。仕途的失意,命运的坎坷,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儒、释、道三家思想,我们不难在他的诗文中找到踪迹。

苏轼在文艺上的杰出成就,决定于当时的历史因素,他个人的抱负和经历,同时还由于他的善于学习。他特别重视智慧对于人生的指示作用,以为它象眼睛指示人们的行走一样。他又曾举南方人天天和水在一起,十五岁就识水性,来说明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基于这种认识,他除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外,还从实际生活里学到许多东西。他重视学问知识的积累,而反对“求精于数外,弃迹以求妙”的作法;但在掌握它的主要内容之后,一些过程的形迹的东西就不必那么重视。他注意较有系统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而又认为各种不同的学术或文艺可以互相沟通,互相启发(注:参看《日喻》、《大悲阁记》、《送钱塘僧思聪归孤山序》等篇。)。他的这种学习态度和方法对同时以及后来的学者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儿童教育家陈加荣


二人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但是他们的豪放却大相径庭。

李白的豪放是仗剑天涯,快意恩仇那种豪放。他不会拍权贵马屁,也不会压抑自己。委屈的时候,他就借酒消愁,而且呼朋唤友,载歌载舞。

他的诗歌天真烂漫,超尘脱俗。诗歌里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贯穿了他的一生。

他是贬谪人间的仙人,有自己挥洒不尽的才华,也有自己挥霍不尽的浪漫。

苏轼的豪放是挥毫泼墨,激扬文字那种豪放。他理想远大,心系苍生,带着白首忘记的文人风骨。

遇到不同的政见,他会据理力争。他的豪放接着地方,带着人间烟火。但是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他都能完成自我升华和自我解脱的脱变。

换句话说,李白是仙中的人,苏轼则是人中的仙。

一点拙见,贻笑大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