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展示中心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展示中心

两江协同创新区基地东倚明月山,西邻御临河,南部已形成城镇中心,北部拥有较为充沛的发展空间。规划展示中心位于协同创新区南部,对外交通条件优越,至江北国际机场仅40分钟车程,至其他主要公共服务中心如观音桥商圈仅需一小时车程。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展示中心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展示中心

规划展示中心作为协同创新区集中对外宣传和展示的窗口,主要致力于通过最新的展示科技,以多元化的手段呈现协同创新区的宏伟规划蓝图和建设愿景。展示中心建筑本身也将是协同创新区的一件展品,传达着协同创新区规划建设的“科技、生态、文化”理念。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展示中心

本案规划用地面积13,170平方米,地上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地上计容建筑面积3551平方米,在总体规划内的位置为266米高度的第二至高点上,俯瞰整个基地。项目通过引入步行街道,使建筑体量与山体形态尽可能地融为一体,各功能体量间保持舒展而不失关联的空间关系,从而产生了上下连接,聚集人才到此处的需求。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展示中心

项目景观部分结合总体景观系统,作为森林步道的一个关键节点,提供公共服务功能。西湖路入口235米标高处设置生态停车场与落客处,可乘观景电梯到达250米标高森林步道,然后比较平缓地步行到达建筑255米入口处。

项目为公共到达设置响应式小巴士,提供园区TOD站点或者就近智轨站点到基地的换乘。智轨站点与基地间步行可达。此外,仍设有私家车行到达的道路,贴合地形。由南面到达后,客流和后勤分设道路,左侧通往主入口,右侧下行通往后勤与卸货区。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展示中心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展示中心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展示中心

建筑形体简洁、低调,与自然融合。北侧设有展览厅、休息室与餐饮,南侧设有阅览室、会议室及后勤办公。富有地域特色的大阶梯将不同功能的空间有机地串联在一起。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展示中心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展示中心

开放交流,活力多元不仅是国际创新文化所提倡的,且本来就是重庆地域人文气质的一部分。重庆的建筑沿山而建,由街道形成聚居群落,形成丰富生活、活力的商业、社会交往空间。地形上下两端的人需要连接,有了沿山势修建的街道,促进了上下交流,成为社交空间,开始有人定居,村落沿着街道形成,并有了公共空间与多元复合的功能。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展示中心

项目从重庆的传统地图文化出发,用创新的现代语言加以诠释,创造出开放透明、对话共享的新时代规划展览厅范本,准确传达出创新区的规划建设理念与宏伟愿景。


项目团队介绍

项目主创:蒋毅 Johnny Jiang

主要设计团队:Ayse Aydogan, Arvin Lin,Xinzhu Zhu, Shaobai X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