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怎樣種才合適?

老農民


大蒜是我們日常生活炒菜中常用配菜,可以使炒出來的菜更加美味,那麼大蒜該怎樣種植呢。

1.大蒜的品種

大蒜性喜冷涼氣候,冬季適宜栽培。大蒜通常有肉蒜和骨蒜兩大類。肉蒜能抽薹、遲熟,骨蒜早熟、不易抽薹。南方栽培的大蒜,以收穫蒜苗(青蒜)和鱗莖為主要目的,肉蒜則兼收蒜墓食用。主要栽培的品種有玉林大蒜和全州肉蒜。

①玉林大蒜:葉片濃灰綠色,質厚而軟,假莖較軟。鱗莖略呈扁圓形,由2~3層蒜瓣組成。蒜瓣基部微紅色,一般有12~20瓣,排列不大整齊。植株生長勢強,抗病、產量高、早熟、耐肥、耐寒,辣味濃。蒜苗或鱗莖的食用品質都很好。每畝產蒜苗1500~2000千克或蒜頭500~600千克。

②全州肉蒜:葉片半下垂,濃黃綠色,假莖白色。鱗莖芽白色,蒜瓣大,每個鱗莖有蒜瓣6~10個。栽種後2個月可陸續收蒜苗食用。收蒜墓者,約150天收穫。收鱗莖者270~280天收穫。全州肉蒜莖葉柔欽,風味濃郁,耐寒耐溼,生長勢旺,產量高。

此外,大蒜的品種還有芽金子、嘉定大蒜、無墓大蒜、江西乾枯種等。

2.大蒜對環境的要求

土壤:大蒜的根系一般分佈較淺,根的吸肥吸水能力較弱,以含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力強的砂質壤土較為適宜。砂土大蒜辣味濃;粘重土辣味淡。應適當深耕,避免連作。

溫度:大蒜耐寒能力較強,蒜瓣在3~5℃時可發芽,最適溫度為20℃,植株生長的適溫為12~16℃,鱗莖形成要求16~20℃C。大蒜的幼苗期和蒜頭的生長期喜溼潤,不耐熱,入夏後隨氣溫升高,葉即枯萎,鱗莖進入休眠期。

水分:大蒜根系分佈較淺,分佈範圍小,幾乎沒有根毛,吸收水分能力弱,要求較高的土壤溼度,尤其是蒜苗生長時期,要經常灌溉澆水,保持土壤溼潤。

3.大蒜的種植

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耕翻曬垡,耙碎整平,每畝施基肥2500~3000千克,以既肥為主,配以垃圾、草木灰等,若能施雞、鴨等家禽糞更好。將基肥與泥土充分混合,即可開溝起畦,畦寬1.3~1.7米。起畦後即可開溝種植。採收青蒜者,生長期較短,宜密植;收蒜頭者生長期長,宜疏植。以收青蒜為目的栽培的,株距5釐米左右,行距14釐米左右,每畝播10萬苗左右,用種量250~350千克;作收蒜頭栽培的,按行距20釐米開種植溝,株距14釐米,每畝種3.2萬苗左右,用種量約120千克。種植深度掌握在蒜瓣插入土中、微露尖端為宜,然後覆以2釐米厚的細土,再用稻草覆蓋,每畝施稀人糞水1000~1500千克。

4.種植大蒜的追肥和灌溉

大蒜出苗後,隨著葉的生長,吸肥量增加。採收青蒜者,本年內即開始採收,對氮素需求量大,當苗出3~5釐米時,要開始追肥,以氮肥為主,可施糞肥。在青蒜生長期間,要追肥2~3次,促進地上部分的生長,一般每次施人糞水1500千克。採收蒜頭者,播種後保持土壤溼潤,當苗高3~5釐米時施1次人糞尿。越冬前再追肥1次,使幼苗生長健壯,提高抗性。開春後,是大蒜植株生長的旺盛期,需肥量增加,要施1次重肥,並配合一定的磷、鉀肥施下。蒜頭膨大後,不宜施用過濃的糞肥,以免引起腐爛。總之,在大蒜生長過程中有兩個主要施肥時期,一個是催苗肥,促進蒜葉的生長;另一個是催頭肥,促進鱗莖的膨大。

大蒜生長所需要的水分一般在追肥時結合澆水或灌水供給。越冬前施糞肥,結合灌水保持土壤潤溼;開春後,鱗莖開始膨大,需水量增加,遇旱要澆水;如遇陰雨天,要注意排水,避免因土壤過溼而使蒜瓣鬆散,不耐貯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