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蘇關係惡化的幾大原因

中國和俄國(蘇聯)在近代的關係很“曖昧”,時好時壞。

中蘇關係惡化的幾大原因

晚清時期,俄國對中國來說就是一頭“惡熊”,趁你病,要你命。

二戰後,蘇聯則與中國有過一段蜜月期。中國受到了蘇聯在工業、軍事技術上的重要支持。

然而,中蘇之間的“蜜月期”並沒有持續太久。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中蘇之間的關係迅速惡化,甚至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那麼,上個世紀中蘇關係惡化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蘇聯的做法太霸道

蘇聯是由俄羅斯為主體組成的加盟國,其實就是一個加強版的俄國。

在國際外交上,蘇聯也秉承了俄羅斯強橫霸道的風格。

比如二戰時期的波羅的海三國,本來是獨立自主的國家,硬是被蘇聯給強行佔領。還有其他東歐國家,在蘇聯面前也是瑟瑟發抖。

在1958年,蘇聯也對中國蠻橫了一把。

中蘇關係惡化的幾大原因

當時蘇聯要求在中國建立所謂的“聯合艦隊”和“長波電臺”,這無疑是對中國主權的一種挑釁,中國斷然拒絕。

此舉讓蘇聯非常不滿,這也是中蘇關係惡化的導火索。

二、近代史的原因

前面說到,近代的俄國對中國來說是一頭“惡熊”。

因為俄國在近代對中國傷害確實很大,而且毫不留情。

尤其是在領土方面,俄國趁中國虛弱時,用武力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強佔了中國外西北、外東北大片領土。

這就相當於俄國在近代對中國的“黑歷史”,抹不掉也洗不淨。

由於這個“黑歷史”,中蘇之間的關係一直存在間隙,這也為中蘇關係的惡化埋下伏筆。

三、害怕中國崛起

我們常說“冠軍底蘊”,一支球隊在多次奪得冠軍的情況下,會有著發自內心的自信和坦蕩,以及對自身的嚴格要求。

在歷史上,中國長時間都是世界上的強者,是一個有著“大國底蘊”的國家。

也就是說,中國雖然在近代栽了跟頭,但是這只是暫時的,中國一定會重新崛起。

而當時的蘇聯雖然和中國關係很友好,但是本質上也害怕中國崛起。

一方面,蘇聯在近代強佔了中國部分領土,害怕中國崛起後要回;另一方面,蘇聯也絕不希望中國崛起後與自己爭奪社會主義陣營“領頭羊”的地位。

中蘇關係惡化的幾大原因

因此,在中國站穩腳跟後,蘇聯從一開始的傾囊相助變成了全面打壓,中蘇關係也隨之惡化。

四、根本原因:蘇聯想要控制中國

其實,中蘇關係惡化的根本原因是:蘇聯想要控制中國,侵犯中國的主權。

二戰後,蘇聯和美國為了爭奪霸權,迅速開啟了“冷戰”,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也開始對立。

蘇聯為了在對立中佔據優勢,企圖把所有社會主義國家聯合起來,一起對抗美國。

在經濟上,蘇聯希望自己發展重工業和軍工業、讓其他國家發展輕工業和農業。

在軍事上,蘇聯希望通過軍事基地以及武力威脅牢牢控制他國。

在政治上,蘇聯希望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都聽自己的。

一切都被蘇聯安排得明明白白。

但這樣的做法顯然會傷害他國的主權,也並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中國在近代為了重新獲得國家主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無論如何都不會再把主權讓出去。

中蘇關係惡化的幾大原因

總結: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中蘇關係從“蜜月期”突然惡化,主要原因有:蘇聯的做法太霸道,近代史的原因,害怕中國崛起,最重要的是,蘇聯想要控制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