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年代︱兩次柏林會議:德國殖民世界的夢想

引言

美好年代,法語中稱作La Belle Époque。歷史上的這一時期從普法戰爭結束時開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為止。從1871年到1914年,整整43年,歐洲大陸上各個強權之間雖摩擦不斷,但是沒有發生任何戰爭。這一長時間的和平在歐洲歷史上是很罕見的。伴隨著長時間的和平,歐洲各國紛紛迎來了各自的黃金時期。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的科技水平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憑藉著強大工業力量的支撐,歐洲列強在全球瘋狂地擴張,將殖民主義的大旗插遍世界。資本主義的全球化社會雛形初現。莫奈、塞尚、高更及梵高等藝術大家在法國打開了現代藝術的大門。法國和俄國湧現了一大批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啟發了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家。

“美好年代”系列將由六篇文章組成,分別探訪維也納、柏林、聖彼得堡、巴黎以及倫敦。從1860年代開始的維也納戒指路建設計劃,到1884年瓜分非洲的柏林會議。從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到同一時期政治暗殺橫行的聖彼得堡,再到1912年啟航的泰坦尼克號。本系列將盡力向讀者全景展示這一老歐洲最後的黃金歲月。

這是本系列的第二篇文章,講述德國統一之後渴望成為殖民帝國,與英法在世界範圍內爭奪殖民地的歷程。

皇帝萬歲?

1871年,在法國的凡爾賽宮,普魯士國王威廉正式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一世,一個統一的德國誕生了。普魯士的國歌《萬歲勝利者的桂冠》也成了德意志帝國的非官方國歌。

萬歲,勝利者的桂冠

祖國的統治者!

皇帝萬歲!

這是這首國歌的頭三句。粗看一下當時的歐陸形勢,將德國皇帝威廉一世稱作勝利者,或者說祖國的統治者,完全沒有問題。在過去的短短几年之中,威廉的普魯士在俾斯麥的領導下接連取得了針對丹麥、奧地利以及法國的軍事勝利,吞下了其他德意志邦國,搖身一變,成了德意志帝國,威廉也當上了皇帝。乍一看,這可不就是“勝利者的桂冠”,不就是“祖國的統治者”,的確要高呼“皇帝萬歲!”

不過,1871年時德國其實遠沒有人們想象地那麼光鮮亮麗。正當普魯士國民山呼海嘯地歌頌新皇登基時,南德意志地區的居民對於這個普魯士國王變成的皇帝並不怎麼感冒。威廉本來想要採用“德國皇帝”的尊號,但是遭到了德國境內各個大小君主的激烈反對,只好作罷。同時,德國境內的各個大小邦國以及它們的君主,一概保留。南德意志諸邦國以及北德意志的富庶城邦都獲得了保留特權(Reservatrechte),其中保留權利最多的就是南德意志第一大邦國巴伐利亞王國。巴伐利亞不光保持了郵政、電報以及鐵路的獨立,在和平時期,巴伐利亞軍隊的最高統帥還繼續由巴伐利亞國王而不是德意志皇帝擔任。更魔幻的是,巴伐利亞甚至還保留了自己的駐外使領館。同時,在1919年巴伐利亞廢止君主制前,作為德意志帝國一部分的巴伐利亞王國還一直保持著自己駐柏林的大使。這樣的一個國家,和我們腦海中的“統一德國”肯定是大相徑庭的。威廉一世統治的“祖國”到底是普魯士還是德意志也是需要打上問號的。

除了國內各邦國之間若即若離的關係,新生的德意志帝國所處的國際環境也完全稱不上好。在短短數年時間裡,普魯士接連擊敗奧地利和法國兩個傳統強國,統一了德意志,在歐洲的心臟建立了這個名叫“德國”的巨大國家。這讓德國一下子引起了諸如英國以及俄國在內的其他歐洲列強的警惕。如何保持新生的德國的存續,如何改善德國所處的國際環境,也成了俾斯麥在1871年之後的首要任務。

因此,不論是從內部還是外部,德國都必須積極地參與到十九世紀下半葉歐陸列強對世界的瓜分上。俾斯麥以帝國宰相的身份主持的兩次柏林會議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召開的。兩次柏林會議標誌著歐洲列強瓜分世界的開始,也投射出彼時新生的德國那脆弱的大國夢想。

美好年代︱两次柏林会议:德国殖民世界的梦想

1870年在柏林的勃蘭登堡門舉行的勝利遊行,慶祝對法國的勝利。踩著法國的屍體誕生的德國註定要面對歐陸列強的防備。

1878柏林會議:破碎的巴爾幹,德國初登外交舞臺

1877年,沙皇俄國以東正教斯拉夫人保護者的名號發動了第十次俄土戰爭,向奧斯曼土耳其宣戰。沙俄此戰的目的是要打開通往地中海的通道,並且將同樣信仰東正教的斯拉夫同胞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人從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下解放出來。

戰事開始後,俄軍勢如破竹,次年1月就逼近了奧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迫使土耳其政府簽署《聖斯特凡諾條約》,在巴爾幹半島創造了一個巨大的保加利亞大公國,包括黑山、塞爾維亞以及羅馬尼亞在內的東南歐各國也獲得了獨立。如果條約得到履行,新的保加利亞大公國將成為巴爾幹半島上毋庸置疑的第一強權,同時因為保加利亞是俄國的緊密盟友,相當於是讓俄國獲得了主導巴爾幹半島事務的影響力。這是歐洲列強們所無法容忍的,尤其對此感到不滿的就是同為德意志人主導的奧匈帝國:當時的維也納政府將巴爾幹半島視為自己潛在的勢力範圍。

俾斯麥於是以德意志帝國宰相的身份,邀請歐洲列強到新帝國的首都柏林來舉行會議,協商出一個解決的方案。明面上俾斯麥的理由是德國在巴爾幹半島沒有直接的利益關係,所以適合作為中立的會議主持方。實際上,俾斯麥是想要藉由主持會議的這個機會,讓新生的德意志帝國被列強接受,成為一個新的“外交力量”,得到列強的認可,同時也緩和與奧匈帝國還有法國的關係,保證德國的外交環境。

當英國代表以及法國代表離開柏林時,他們對於德國和奧匈帝國這兩個德意志人主導的國家,依舊不怎麼信任,但是許多人對德國扮演的角色還是表示了肯定。

“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柏林條約》將在歐洲開啟一段安全和平的時光,這是《聖斯特凡諾條約》所無法做到的…我們必須要正視一點,參與會議的各國,尤其是德國,都想方設法地在保證歐洲的長治久安。”這是法國的《自由報》在會議結束後作出的評論。

但是,德國的傳統盟友俄國在各國簽署的這份《柏林條約》中,成了最大的輸家。雖然條約確認了奧斯曼土耳其將高加索地區的亞美尼亞以及格魯吉亞割讓給俄國,但是在巴爾幹半島方面,保加利亞的面積被大規模縮減。俄國想要建立“大保加利亞”的夢想折戟。俄羅斯耗費巨大打贏了俄土戰爭,卻在柏林碰了一頭灰,自己夢想中通往地中海的通道還是沒有打開。但是迫於英法等列強的壓力,也只能作罷。要知道,此時距離英法上次在克里米亞擊敗俄國,僅僅過去了20年而已。在柏林參會的列強中,最大的贏家要數奧匈帝國,後者獲得了整個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也就是今日的波黑的治理權。能夠成功阻擋俄國向地中海擴張的企圖對當時控制地中海的英法來說也是樂見的成果。同時,與會各國代表也注意到了德國雖然自詡中立,但是明顯偏心與奧匈這個德意志兄弟。這也使得自克里米亞戰爭以來就生出間隙的普俄/德俄關係進一步惡化。柏林和聖彼得堡之間漸行漸遠,轉而逐漸向維也納靠攏。聖彼得堡則將目光投向了同樣對德奧合流而感到憂慮的巴黎。

與鼎鼎大名的柏林西非會議相比,1878年舉行的這次柏林會議並不怎麼知名。但是,兩次的柏林會議之間其實有邏輯上的承接關係。1878年的柏林會議也代表著西方列強肆意劃分世界的開始:1878年的柏林會議,造就了一個破碎的巴爾幹半島。雖然塞爾維亞、黑山以及保加利亞等斯拉夫人獲得了獨立,但是他們對於自己國家的領土面積都不滿意。塞爾維亞對於佔領波斯尼亞和黑塞哥尼亞的奧匈帝國更是心懷不滿。在柏林的外交勝利則進一步鼓舞了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擴張的野心,列強們在柏林親手打造了一個火藥桶。

美好年代︱两次柏林会议:德国殖民世界的梦想

左圖是《聖斯特凡諾條約》中規劃的巴爾幹半島劃分,右圖則是《柏林條約》最終定下的面積。肉眼可見的區別就是粉色代表的保加利亞的面積大規模地縮小

十九世紀的非洲:英法的混戰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西歐各國都垂涎著非洲這塊富饒的大陸。其中最活躍的是英法比葡四國。英法作為老牌殖民帝國,從十八世紀就開始染指非洲。葡萄牙雖然在十九世紀經歷了拿破崙戰爭以及巴西獨立這兩大打擊,但是作為歐洲第一批殖民帝國,底子還在。同時,非洲本來就是葡萄牙重點經營的區域。當年教皇大手一揮,就把美洲劃給了西班牙,非洲和印度劃給了葡萄牙。比利時的活躍則很大程度上是時任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的個人原因。作為一個十九世紀才成立的新國家,比利時處處都要和自己的鄰居,也是老牌殖民帝國的荷蘭比較。利奧波德二世強烈地希望可以像荷蘭那樣擁有廣闊的殖民地。因此,比利時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就在積極地為自己爭取在非洲的一席之地。主要就是剛果河流域。再細看一下,這四國之間,英法之間一直矛盾重重,葡萄牙幾百年來一直和英國交好,比利時出於文化原因和法國交好。這樣的四個國家湊在一起,不出事都是不可能的。

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在整個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裡的活躍,讓彼時的英國政府起了疑心。法國人當時已經打算沿著剛果河深入剛果盆地的內部拓展領地,英國人懷疑利奧波德二世對剛果的熱心後面有法國政府的影子。不久之後,法國政府正式宣佈承認法國探險家皮埃爾·薩沃尼昂·德·布拉柴(Pierre Savorgnan de Brazza)和剛果部落領袖們簽署的協議。作為回應,英國政府決定將剛果地區臨時加入當時英國和葡萄牙之間正在進行的非洲領地談判。葡萄牙自從15世紀首次抵達剛果河口地區後,就一直在當地沿海發展自己的勢力以及殖民地。因此,當其他歐洲殖民勢力在19世紀陸續抵達剛果時,葡萄牙一直宣稱自己對剛果河口有自古以來的聲索權。此前英國根本不把葡萄牙的這點宣稱放在眼裡。不過,面對來勢洶洶的法國,1884年2月,英國政府在《英葡協定》中正式宣佈承認葡萄牙對剛果河口的所有權,同時宣佈剛果河的航行將由英葡聯合委員會管理。

美好年代︱两次柏林会议:德国殖民世界的梦想

剛果河是非洲第二大河,也是從大西洋進入剛果盆地以及廣大中非地區的門戶。同時,剛果河是當時非洲最後一條無主的大河。英法等殖民列強為此劍拔弩張也就不奇怪了

這個消息一出來,歐洲就炸了鍋。英國當時已經控制了尼日爾河以及尼羅河這兩條非洲大河的入海口,如果再加上剛果河,英國事實上將控制非洲所有主要河流。這是歐陸列強們絕對無法接受的。

俾斯麥的機會來了。

美好年代︱两次柏林会议:德国殖民世界的梦想

法國當時描繪布拉柴事蹟的畫冊,標題是《布拉柴與剛果:一曲愛國的讚歌》可見當時法國國內輿論對剛果的野心。正是這種野心引起了英國的警惕

柏林西非會議:德國走向世界舞臺,殖民擴張的開始

1884至1885年舉行的柏林西非會議,正式確立了德國作為列強的地位,讓德國踏出了海外殖民的第一步。儘管俾斯麥依舊努力地維持德國中立的地位,但是在列強瓜分非洲的狂潮中,德國不可避免地被捲入了歐洲的殖民狂潮。德國和英法這兩個老牌殖民帝國之間的矛盾也愈發尖銳。

有關《英葡協定》的消息引起了歐洲各國的強烈反彈。俾斯麥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在他看來,將列強再次召來柏林開會,可以讓德國和法國形成對英國施壓的統一戰線,緩和德法之間惡劣的關係。

一直以來,俾斯麥其實對獲取殖民地這個想法都是沒什麼熱情的。在1868年他寫給陸軍大臣的一封信中,俾斯麥就清楚地指出:英國和法國的經驗已經指出,維持龐大的殖民帝國並不一定是賺錢的生意;德國的海軍力量弱小,無法保護遙遠的殖民地;同時,建立殖民地的嘗試會激起德國與其他列強的衝突。

不過,到了1884年柏林會議舉行的前夕,迫於德國國內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俾斯麥慢慢意識到,不論是否值得,殖民政策已經成了德國必須要推行的政策。

1884年6月26日,俾斯麥在帝國議會中發表了演講,象徵著他個人的政策轉向。在演講中,他提到德意志帝國有必要拓展在非洲的領土。不過,他接下去說帝國在非洲的領土擴張並不是為了派遣殖民者。如果殖民的目的是同化當地人口的話,就和法國的做法無二了。俾斯麥指出,德國在非洲擴張應該向英國學習,以商業利益為主。此時在柏林舉行關於殖民非洲的國際會議,不光可以向德國國民展示德國政府參與殖民狂潮的決心,同時,德國在1882年剛剛經歷過經濟危機,現在俾斯麥打出商業殖民的口號,也是為了轉移國內民眾的注意力,也吸引德國北部商業重鎮資產階級的支持。

就這樣,1884年11月,來自包括英、法、比、葡、奧等在內的14個國家的代表們來到了柏林,來到了俾斯麥為他們精心準備的舞臺。會議的地點正是俾斯麥位於柏林威廉大街上的官邸。

美好年代︱两次柏林会议:德国殖民世界的梦想

德國諷刺報紙《咔砰》在1884年描述柏林會議的漫畫,將俾斯麥描繪成一隻開屏的孔雀。羽毛上寫著“歐洲自由剛果會議”,漫畫的標題是“我們的驕傲”,下面則寫著“我們現在在世界上是個怎樣的形象呢?”

會議最終簽訂的《柏林會議總議定書》首次給列強在非洲定下了勢力範圍,意在避免列強為了爭奪非洲大打出手。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得償所願,剛果盆地的大部分被確認為了他的產業。英、法、葡、德、意等國也完成了對非洲的勢力範圍劃分。同時,《總議定書》確立了與會各國在非洲海岸設立殖民地或保護國前都必須知會簽約各國的規則。剛果河也被定為了國際河流,各國均享有航行自由。

1885年柏林西非會議結束後,德國已經毋庸置疑地成為了世界外交舞臺上的一個重要角色。德國在非洲緩緩地踏出了殖民擴張的第一步。在俾斯麥的掌舵之下,德國在非洲小心地待在劃分給自己的範圍內。殖民政策儘量聯合法國,對應當時的頭號強權英國。實力相對較弱的法國那時在非洲也樂於拉上野心有限的德國一起對抗英國。德國也這樣盡力維持著和英法之間的關係。不過,隨著俾斯麥的逝世,進入二十世紀後的德國,終於還是被殖民狂潮反噬了。原本在非洲為歐洲列強劃分的勢力範圍也根本滿足不了各國膨脹的野心,矛盾在二十世紀逐漸激化。

陽光下的地盤:德國的外交孤立

隨著德國殖民野心的不斷擴張,到了世紀之交,俾斯麥逝世之後,他在1868年預言的殖民主義帶來的問題一一應驗。1897年,也就是俾斯麥去世的前一年,伯恩哈德·馮·比洛(Bernhard von Bülow)在帝國議會中說出了那句名言:“我們不希望將任何人置於陰影之中,不過我們也要求太陽下的一席之地。”此後,“太陽下的一席之地”(Platz an der Sonne)也成了德國殖民擴張的代名詞。出於民族主義情緒爭取來的殖民地,大多都是賠錢的生意。德國的殖民地一直要依賴母國的資金以及物資支持。即便是在最高峰,德國和自己的殖民地之間的貿易也只佔其外貿的不到百分之一。德國在1898年於我國山東省設立的膠州灣租借地就是一個例子。當時德國的自由派議員歐根·裡希特(Eugen Richter)在議會中就曾經說過下面這番話:“膠州,那個著名的‘太陽下的一席之地’對我們來說成本實在太高,數百萬馬克在那裡像太陽下的奶油一樣融化。”

同時,伴隨著殖民地的擴張,德國於1898年開始了大規模的公海艦隊擴張計劃,與英國開始了造艦競賽。德國與英國之間的關係日趨緊張。也是在二十世紀初,德國拋棄了一貫在北非支持法國的政策,開始全球的殖民擴張企圖。英法兩國因此在1904年時簽署《摯誠協定》,約定共同應對德國在非洲與亞洲的殖民擴張。此後,在1905年和1911年先後爆發的兩次摩洛哥危機,強化了英法這對世仇之間的盟友關係。第一次是德皇威廉二世訪問摩洛哥並公開支持後者的獨立。第二次則是德國派出軍艦訪問摩洛哥在大西洋一側的港口阿加迪爾。德國兩次試圖染指連接大西洋與地中海的摩洛哥,直接挑戰法國在當地的影響力,也讓控制大西洋的英國感到威脅。英國在危機期間堅定地支持法國,使得德國在兩次危機中都遭到外交失敗,更加激化了柏林對倫敦與巴黎的不滿。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英法的同盟策略從殖民地擴展到了歐洲本土。再加上此前早在第一次柏林會議時就對德國不滿的俄國,英法俄在歐洲的三國協約初具雛形。

美好年代︱两次柏林会议:德国殖民世界的梦想

面對野心膨脹的德國,法紹達事件之後僅僅過了幾年的時間,英法就從對手成為了盟友。圖片為《小巴黎人》描繪1906年倫敦舉行的英法展覽的圖畫

結語

兩次柏林會議,代表了新生的德國走向世界舞臺的過程。不過,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德國見證了老歐洲在瓜分世界上變得愈發瘋狂。連德國自己也不能免俗,最終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正當歐洲各國們享受著兩次柏林會議帶來的瓜分世界的成果時,危機的種子正在發芽。列強們圍繞著巴爾幹半島和非洲構建的同盟逐漸成型。剛果河上各國的汽船來來往往,在洪亮的汽笛聲中,頭戴褪色的勝利者桂冠的德國和整個歐洲一起,都在向著1914這個命運的年份衝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