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農村的村口,都愛有限寬的墩子和限高的架子,村民有權這樣做嗎?

農夫也瘋狂


農村的村口經常設有限寬的墩子和限高的架子,這種情況真的比較常見。設置這些障礙的原因很簡單,阻止大型車輛出入村內,保護村內路,降低交通危險。



現在很多農村都在城裡,屬於城中村,城市交通大家都瞭解,堵堵堵,走到哪裡堵到哪裡,哪怕只是小城市,一到上下班時間點,路上都堵的走不動,很多人就會繞道農村,從村裡走還真的是不堵,村裡車少路寬,不似過去都是泥濘的土路,現在不是瀝青路就是水泥道,好走的很。最主要的是村裡沒有紅綠燈,也沒有監控,哪怕村裡的路比城區馬路路途稍長,人們也願意選擇從村裡走,防止失誤被扣分罰錢,如此想想,走村裡的路還真是不錯,這可苦了村民了。


不管哪個村都不願意車輛從自己村子走。一是容易壓壞村路。現在村民生活好了,為了改善出行環境,很多人自己花錢把門前鋪上了水泥路,村裡的主幹道也由村集體出錢硬化路面,本來是件好事,可是這樣一來更方便了外來車輛出入,村民們都是自掏腰包修的路,自然不願門前車水馬龍的跑,尤其是大貨車,它們跑一趟,很多水泥路都會被壓壞,眼看著自己花錢修的路被壓壞,誰會無動於衷呢,於是很多村民就私自設立了限高還有限寬的墩子,不讓大車通過。

其實這種做法相信大家都能理解,至今沒有這方面的規定,明確表示不允許私設,私設後要承擔法律後果。所以村民這麼做也沒有錯,換做是咱們大家,應該也會這樣吧。

二是容易發生危險。很多大車從村內走很容易造成危險,雖說汽車在村內開速度不會太高。但是在村裡的大多數都是老人和孩子,走起路來慢,躲車也不及時,一旦被來往的車輛颳著碰著,對誰也不好。村民設置汽車通行的現寬,有的在村內設置幾條減速帶,都可以減少此類事故的發生。沒法說村民有沒有權這樣做,只能說如果有很多大車從自己的村子走,大多數人為了老人和孩子的安全,也會這樣做。



雖說以上這幾種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的地方在村口設置路障,就有些明顯的不合理了。小編曾經到一個比較偏的村子去遊玩,因為在這個村的身後有一座比較秀麗的山,這個村的村民就在村的入口設了一個路障。凡是過往車輛,每車都要交30元過路費,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走著過去,走著去到山腳的話,估計這一上午就不用爬山了,我當時就覺得這樣做很不合理,但也沒有辦法,畢竟是到了別人的地盤上,讓交錢就趕緊乖乖的交了。

其實這樣做合不合理關鍵還看站在哪個角度上,至於到底有沒有權力這樣做,我只能說大家之間要互相理解,在不太損害個人利益的情況下,儘量多給別人方便吧。


一品小十六


經常去農村的朋友,對於村口哪些限寬的墩子,和限高的架子,應該是一點都不陌生,很多村口基本上都會採取這樣的措施,而且很多的墩子都是相當的窄,僅僅能夠通過一輛小汽車,這就需要開車的有一定的好技術,才能夠順利的通過,限高對於小車到沒有什麼影響,最擔心的就是開車遇到這些大墩子,稍有不慎刮刮蹭蹭是經常遇到的,有的比刮擦還要嚴重。


去年回農村老家的時候,由於鄉村道路很窄,我前面是一輛裝滿紅磚的三馬車,雖然速度不是很快,但由於鄉村道路的侷限性,只能夠老老實實的在後面跟著,當到一個村口的路墩時候,這三馬車應該不是我們本地的,司機對於寬度的把握計算的有所欠缺,其實按照他的想法,是應該能夠通過的,車頭和車身確實是通過了,問題是三馬車的兩根車軸,是要寬於車身的,由於沒有減速,再加上重壓下的力量拉扯,三馬車咣噹一聲響,這車就分家了,車頭裡面坐著司機和他老婆,通過了石墩子,而車身則在車軸的阻礙下,留在了墩子的另一側。


兩人下車之後傻眼了,他老婆照她頭上就是一通捶,嘴裡還說:讓你慢點讓你慢點,你逞強說沒事,看看這咋辦,老公抱著頭蹲在地上不敢抬頭,村口的這些墩子,確實是一些安全隱患,對於一些技術不過關的,或者是晚上行車的,都會造成很大的困擾,除了這些行車困擾還是小事,去年夏季我們這裡有個村子麥田著了火,消防車來的速度也是很快,只不過要去的那個村子的路上,有路墩子,在路墩子的阻礙下,大型的消防車是無法通過的,後來又繞路很遠才到地方,只不過這時候火已經燒的無法阻止了,並不是是消防車來了就一定能夠將火撲滅,但時間的早和晚確實是有很大的差別。


除了消防車,有的村子連救護車都進不去,只能停在村口,讓病人前來,其實也是對於時間的一種延誤,那麼這些限寬墩子和限高的架子,村民是否能夠建造呢,其實對於這情況還真的是模稜兩可,為啥這樣說呢,因為這個很少有人去管,都是村裡自發組織修建的,即便是按照一些規定,除了交管部門,其他人是無權設置一些路障、墩子包括限高架子的,但很多時候農村出現的這些常見的限寬限高,是沒人去查處和理會的,為啥村口都愛有這些限寬限高的呢?其實這也是很無奈的選擇。


農村修路實屬不易,誰不希望自己村裡的道路能夠使用的更久呢,使用這些限寬、限高的舉措,也是為了防止一些大型車輛的進入,過去有的村子沒有限高限寬的措施,一晚上過後,第二天發現路面都被壓成溝,一些重型的車輛,滿載之後能夠有幾十噸甚至上百噸,對於這些鄉村道路,是不堪重負的,採取這些必要的措施也是無奈之舉,為了村莊道路能夠暢通、使用更久,這些方法還真的必須使用,你的農村老家這些限寬的墩子和限高的架子多見嗎?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農村的村口,裝有限寬的墩子和限高架子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這是村民對自己村莊道路和父老鄉親的一種自我保護,該行為的實施並不會影響本村村民的出行以及正常的農忙務工,而且也並不妨礙外界的正常車輛通行,對這個行為我個人非常贊成。

很多農村的村口,都愛有限寬的墩子和限高的架子,村民有權這樣做嗎?

經過全體村民表決同意,村裡面當然有權利這麼做,這並不是所謂的堵路卡點,它只是村民的一種自我保護意識增強,為了全村局面著想而付諸於行動的具體表現。

一般來說限寬墩子和限高架子,其所建造的距離都是安裝救護車的車輛大小來施工的,試想一下救護車都可以通過,那麼普通的家庭轎車和農用三輪當然會暢通無阻,所以他對於居住在這個村裡的全體村民是沒有絲毫妨礙的,並且在村口設置普通的路障,村民當然有自主權利,村口的道路面向的是整個村莊的建設,通行的人群也是本村的局面,錢取之於民,農民當然有權利這麼幹。

進一步來說,村莊設卡無非影響阻礙的就是一些大型客運車輛,和貨車半掛車,之類的大型車輛,像這種車本身的運輸通道就不能從村子路口,所以阻礙他們的出行並沒有什麼不妥,農村村裡面的道路本身修的路面就相對來說厚度不夠,大都是普通的水泥路,如果不設卡任由載重幾十噸的大貨車通過,那路面所造成的損失,誰替老百姓出啊,農民修個路有多不容易,多心酸,絕非是局外人所能想象的。

而且如果確實有一些特殊車輛需要一定通行,那麼完全可以去村委協商,只要上級部門下放通知,有或者是不得已的情況,那麼限高設施完全可以打開,拿我們村裡來說吧,有一年鄰村修路,大貨車只能從我們村裡過,經過協商鄰村給予我們村發生壓壞的路面進行修復,我們把限高打開,限寬的墩子有剷車跳開,都是能夠協商解決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如果白天晚上不加限制,有一些個別的車輛,它們的速度開的驚人,而農民的安全意識有比較少,所以村口設卡就是一道認為的保護傘,時刻提醒你降速讓行,那些質疑該行為的人,首先應該反思一些,你的初衷是什麼。

我是農村小小李,喜歡我的回答就給我一個關注吧。


農村小小李


我是鄉村淇譯,一個在農村種植水稻和養殖河蟹的八零後農民。

現在的農村建設也是越來越好了,農村的環境是要比以前的農村環境乾淨了不少的,每個農村的道路都是做了硬化處理,有的鋪上了柏油路,有的鋪上了水泥路。那麼這樣一來在新修建的農村道路上都是會弄上限高設施或者限寬設施,照理說農民是沒有權限這麼做的,那麼為什麼還是有不少的村莊要這麼做呢。

為了保護農村的道路

大家也是知道農村的村裡的道路大部分都是村民集資來修建的,這樣是為了農村人出行的方便,在資金上面也不是那麼的充足的,修出來的道路也不會是像省道或者國道那樣的高標準的,都是根據當地情況之下來修建的,承受的重量也是有限的,那麼村民裝這個設施是怕有一些貨車在載重的情況下為了走近道或者為了躲避檢查從這個農道走,像他們這種貨車在拉上貨的情況下都是比較重的,是很容易把道路壓壞的。

也是一些無奈之舉

農村村裡面的道路都是農村人集資修建的,那麼在後期的維護上面也都是自己管理的。要是上大車可以通行的情況下對於道路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如果在沒有大車走的情況下可以用十年之後在維修,那麼在一老有大車走的情況下,可能兩三年就得維修一下,不然的話農村自己人出入都是不方便了。

那麼在維修上面還是得農村人自己掏腰包來維修,農村人掙點錢都不容易,這個還要原本十年才用維修的道路一兩年就得修一下,這個就有點讓人感到比較憤怒了,

這樣設施也是會帶來一些弊端的。

雖然這樣一來可能對於道路的保護作用是比較好的,但是帶來的弊端也是不小的。

限寬容易造成一些小車在通過的時候有的掌握不好容易發生剮蹭的,如果村裡發生一些火災什麼的,像一些消防車都是進不來的,這樣很容易造成搶救不及時造成更大的危害。

雖然我們在安裝這個的時候都是為了村裡的道路使用的時間更長一些,這些也是能理解的,但是我還是真的希望大家理性去面對這樣的事情。

分享一些農村趣事和自己養種植經驗。喜歡可以動動你發財小手關注一下吧。


鄉村淇譯


相信去過農村的人應該有見過,農村村口設有限寬的墩子又或者設有限高的架子。村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一、保護公路,延長公路使用壽命

不管是什麼物品,都有使用壽命。特別是像公路類型的物品,因為使用頻率高,其壽命也短,而且要經常維修,通過維修來增加其使用壽命。村民在村口修有限寬的墩子和限高的架子,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公路,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讓公路繼續為村民服務,方便村民出行。

二、減少交通安全隱患,保護司機與村民的生命安全

當村口出現限寬的墩子和限高的架子時,那些司機不用別人督促也會自覺的把車速降下來,然後緩慢的駛過村莊。因為,村莊路口老人孩子多,村民這樣做也是為了保護司機和村民的人身安全。當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時,人們就會很自覺的去處理好事情,這比任何人的勸說都有用。所以,司機為了保護自己的車子也會降下車速,緩慢駛過村莊。



三、減少經濟糾紛,促進村莊和諧

說到錢,真頭痛。而公路是所有村民都在享用的,每個村民都不想隨便出錢來修公路,所以,村民就想出了在村口修限寬的墩子和限高的架子來阻止外來人員車流量。不用經常性的去修理公路,讓公路價值延續的更長,減少農民的經濟糾紛,以些促進村莊和諧。


關於村民是否有權利這樣做,這是要看具體情況的。因為村民這樣做沒有對他人造成人身安全等不好的影響。而且,也很少人去投訴村民的這種做法。同時,很多村莊公路也是村民集資修起的,所以村民這樣做也算合理吧。


三農天地


確實有這樣的情況,在農村有個別的村村口在路上設置“路蹲”,有用磚壘的外面水泥抹面,有用水泥沙石子澆鑄的。有的還設有限高杆。這些做法,多不是官方或交通管理部門所做,多是村民的自發行為,目的是為了村民的安全和大型載重貨車對道路的碾壓。看起來是件好事。

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因路蹲設置的間距2米多點,大大制約了許多車輛無法通過,村民自己有時也不方便了。比如誰家有嫁娶等事、秋麥天大型收割機等運輸車輛,都無法通過了,結婚時載客人的大客車只有停在村外,所有客人都須下車步行赴宴。收割機也須選擇村外的莊稼道繞行,確實不便。

更有甚者,還易發生交通事故,尤其是生人不常從此路過,在霧天或夜晚及能見度低和燈光不明的情況下,偶發電動車,摩托車,自行車撞蹲事故。所以,村口設置路蹲成了一把雙刃劍,即為了安全,又易發生事故,後來多數村又把它拆除了,只設置有減速帶。

另外,有的在村外的鄉間公路上,在近村段有設置限高杆的(這個我沒了解是村民所為,還是有關交通管理部門所設),這一設置,給某些個人帶來了“利好”,尤其是大型載重拉沙子車輛,每輛車到此都得多少卸點貨,不然過不去啊!某些人可合了適了,車輛多了,集少成多,某人把卸下的沙子集中起來,竟然開起了賣沙子的營業,沙子是建築工程不可或缺的物資,價格現在達每方100元左右,個別人確實搜刮了一筆小財。

這個情況(鄉間公路的限高設置),到底合理合法不,群眾們就不明白了。對於想多拉快跑的司機,心裡肯定不樂意,但這如果是國家交通部門的正常管理方法的話,那也無話可說了,遵紀守法,人人有責,交通安全關係千萬家,自覺遵守即是!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很多農村的村口,都愛用限寬的墩子和限高的架子,村民有權這樣做嗎?要討論行不行,我們可以先了解為什麼農民要加裝這些設備:


1、為了保護農村道路

農村的道路多是水泥路,即使是瀝青路也就是簡單的很薄的瀝青路,遠沒有達到公路或者是高速路的要求,是不能走重量比較大的車的,尤其是一些大貨車很容易就壓壞了。

現在很多大型貨車為了躲避高速費選擇走省道,也就難免會經過村莊,長此以往就把道路給壓壞了,村民為了保護自己修的路就會在路上加裝限高和限寬的裝置,這也屬於無奈之舉。


2、為了謀取私利

再就的農民就是為了一己私利,最近網上經常有一個農村的村頭加裝了限高的裝置,而且經常會有拉沙的大貨車經過,每次沙子都會被刮下一些,村民就會收集這些沙子賣錢。這樣加裝的限高杆就完全是為了一己私利。

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是為了保護道路也好,是為了賺錢也好,在理論上村民是沒有權利這麼做的,因為道路安全工作是由專門的道路管理部門進行管理的,村民自行在道路上加裝限寬的墩子和限高的架子是不行的。因為私自加裝的這些裝置同路政部門加裝的不一樣,在前面並沒有安全警示牌,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甚至導致人員傷亡。

所以,希望農民不要私自加裝限高和限寬裝置,要是有需要路政部門會主動安裝。


果然悠


這幾年農村實行了村村通公路,對於農村人出行和城市人開車去農村,都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可是,經常開車去農村的人都有這種體會,有些農村會在村口設置限寬的石墩和限高的橫欄。限高的還好說,超高的車知道過不去自然不會過,但限寬的石墩卻經常惹事,不少開車的人都有被石墩剮蹭的經歷,甚至一不小心還會發車禍。修路本來就是為了方便出行,路修通了卻限制通行,不少人心裡難以接受,特別是那些從事運輸的人。那麼,設置這些限寬和限高的設施,農民有權這樣做嗎?

其實,到目前為止,國家對這方面沒有給出明確的規定,農村公路限高限寬,那應該是交通管理部門的事情,農民私自設置涉嫌違法。但是,農民設置的,並不是在公路上,只是在自己村口上,對於村街道算不算公路,這個還在兩說之間。何況,這些設施都是村集體設置的,不是哪一個農民自己設置的。

其實有些農村在村口道路上限高限寬,也是無奈之舉,這主要是針對那些大型運輸車輛。確實有一些超載的大型運輸車為了躲避檢查不走省道國道,專門繞道農村的小路,這樣不僅不利於運輸監管,更直接地對農村的道路造成了破壞。

應該說,農村公路大都是上級撥款修建的,但農村的街道,一般都是村集體投資或農民集資硬化的,由於資金問題,在管理和養護上存在很大難題,如果讓這些超重的大型車輛經過,肯定會對這些街路造成嚴重破壞,所以,農村村集體設置這些限高限寬設施,大部分村民都會支持。別怪農民小氣,農民不是不讓外村的車輛經過,只是不讓那些嚴重超載的大型車輛經過。

說實話,可能因為農村車輛相對較少,也可能因為資金緊張,農村修建的道路都比較窄,一般轎車也只能跑開對頭車。如果有大型車輛通過,基本就會佔滿整個路面,其他人和車輛只能找地方躲避。所以這些大型運輸車輛跑農村道路,無疑對農村的正常交通造成影響。

有專家表示,農村私自設置限寬限高不合法,因為限寬限高要由交管部門設置,農村私自設置的沒有經過安全評估,會破壞公路的完好,影響交通安全和暢通。當然,限高限寬只是無奈之舉,農村人也知道這樣做也有一定的弊病,比如有的村裡發生火災,消防車趕來後卻因為限寬無法進入,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火燃燒。

但是現在農村車輛也越來越多,再讓那些大車隨便經過,勢必影響農村交通安全,車大了死角就大,對於農村老人孩子的危險性很大。何況大車的噪音非常大,尾氣汙染也非常嚴重,肯定影響到村民。農村人自己修的街路,憑啥讓那些大車隨便跑呢?村口設置限高限寬,也是出於安全考慮,讓來往的車輛減速慢行,可以更好地保障安全。所以,這個問題,沒法評判對錯,專家門說農村人沒權力限高限寬,那讓專家們拿出一個好的方案,來管理一下這些嚴重超載非法營運的大型車輛吧,只要這些大車不往農村跑,農村人肯定不會花錢卻設置這些限寬限高措施。


齊東晏子


現在農村都是實現村村能公路了,有一些農村可能通公路都十來年了,但是一些條件差的才是通上水泥路。如今農村出行都是越來越方便了。只不過大家可能會看到在農村的村口,都會有限寬或者限高的架子,據說這些都是村民自己弄的,那麼村民真的有權力這麼做嗎?

很多農村的村口,都愛有限寬的墩子和限高的架子,村民有權這樣做嗎?

還別說老農這邊的村子還真的會有限寬跟限高的架子,而且這些都是村裡自己弄的。村裡面的人也都是支持這個決定的,至於原因還是為了保護公路。所以先不管有權沒權這麼做,但是隻要不設卡收費,其實這並不違法的。

目前來看如果農民私自設卡,嚮往來的車輛收過路費的話,那自然就是違法的,一旦有人舉報的話肯定會有交管部門來處理的。但是限寬限高的話,其實也不算是違法的,因為現在村道的話對於車輛行駛的都有規定的,不可以通過大卡車或者是超載的,就是因為村道的建設標準比較低一些,很容易就被大卡車路過而壓壞了。如今交管部門沒做這個工作,而村民自己做了而已。

而且農民一般也就是在村口設置限高限寬的墩子,往往都是因為這條路是經過村中心的,這種舉動更多是善意的,還是出於保護公路保護村民的安全來考慮的。

就比如說老農村裡面的那條村道吧,村兩邊都是一排排房子的,而村裡面的路也不寬,兩輛麵包車都得停下來相互讓才過得去的。所以村民就是做了墩子,對於大卡車就不讓過,只允許普通的小車能夠過得去的。其實主要還是為了減少一些貨車卡車的來往,能夠保護村民的安全。

要是大卡車跟貨車太高了很容易就是蹭到村裡抽的電線杆,不僅貨車會發生危險,也會讓村裡面造成損失的。所以限高其實是非常合理舉動,不說有沒有權力,至少這麼做是對的。

再者限寬限高也直接限重了,這樣村裡面的路就不會容易壓毀了,也算是保護了公路,這種行為就算是交管部門知道了,也不會管理了,只要沒有太多的投訴,那存在就是合理了,自然就沒有取締的必要了。

總之,村民對公路限寬限高自然是沒有權力的,這是屬於交管部門的工作,但是如果私自設置了,只要沒有造成負面影響,一般也不會取締的。


老王談養牛


不管生活在農村還是生活在城市,只要細心的人都會發現不知道在什麼時候開始,農村在村莊兩頭的位置設置了限寬用的“水泥墩”和限高用的“鐵架子”,具體說村民或者村集體有這個權利嗎,正常來說要分成兩個方面來說,如果村莊道路是村裡集資修的,村民選擇性允許通行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是公家修路的話這個做法有待商榷,但是反過來說的話這個也是村民沒有辦法的無奈之舉,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來解釋一下。

為什麼會設置“水泥墩”和“鐵架子”

在出發點上是可以理解的,修條道路不容易,如果不好好保養的話,很快就會壞掉,現在的農村設置“水泥墩”和“鐵架子”只是為了防止大型貨車(主要是防止超重、超寬和渣土車輛),小型轎車基本都是暢通無阻的。

村民這樣做到底有權利嗎?

上面簡單說了一下為什麼會存在這些“攔路虎”,那麼這些“水泥墩”和“鐵架子”在這些道路上違法嗎?村民有這個權利嗎?有律師指出:如果這些道路是村民集資或村集體修的,使用權和如何使用是有一定權力的。如果在公路上隨便搭設這些路障的話,不光沒有權利,還是違法的行為。

這些“水泥墩”和“鐵架子”雖然給部分車輛帶來了障礙,但是出發點是值得理解的,畢竟是為了保護道路的使用,希望在設置的同時一定做好提示工作,減少對行車安全帶來的隱患,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發表評論。

歡迎點擊關注按鈕關注我的頭條號【呂家姐夫】,共同解答農村相關的系列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