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已推出自己的鴻蒙系統,安卓還能走多遠?

儘管華為已經發布了自己的鴻蒙系統,但安卓系統將在中國長期使用。但是,安卓系統最終將被新系統取代,該新系統不在中國,而是在全球範圍內。

華為已推出自己的鴻蒙系統,安卓還能走多遠?

目前,鴻蒙系統還不足以完全取代安卓。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大的贏家實際上是谷歌的安卓系統。根據2019年3月的統計數據,安卓操作系統佔智能手機市場的75.33%,而蘋果的操作系統佔22.4%。安卓系統不僅用於手機。實際上,許多產品也基於安卓系統,例如平板電腦,相機,智能家電和汽車系統。安卓龐大的生態鏈決定了即使華為啟動了自己的鴻蒙系統,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取代安卓在該國的地位。

由於華為自身的實力和華為的眾多盟友,可以說,鴻蒙系統有能力發展自己的生態系統,並且還可能給安卓系統帶來某些挑戰。但是,這需要時間。從長遠來看,安卓系統將被一個或多個新系統取代。

華為已推出自己的鴻蒙系統,安卓還能走多遠?

實際上,無論是蘋果的iOS還是谷歌的安卓,它們之所以能在河流和湖泊中佔據主導地位,是因為這兩個已經趕上了移動互聯網的爆發。這是時代的變遷。還有其他系統正在上升。

從2G時代到3G時代的移動通信標準的發展是"移動寬帶"的演進,而WIFI的興起則是"寬帶移動"的演進。雙向的終點是移動互聯網,這是新操作系統興起的根源。從這個角度來看,移動寬帶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安卓和蘋果在3G時代也崛起。

華為已推出自己的鴻蒙系統,安卓還能走多遠?

4G實際上是移動通信的進一步寬帶化,這進一步加強了安卓和iOS的穩定地位。在通信技術方面,未來的發展趨勢是移動互聯網的物聯網。作為互聯網的三個發展階段,它們分別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最終是物聯網。物聯網是互聯網的最終發展方向,也已得到通信行業的認可的。但是,在4G時代,儘管通信行業也在推廣NB-IOT,但尚未達到通信行業所期望的規模。

在5G時代,有三種主要的應用場景將進一步加強對物聯網的支持。甚至可以說5G是用於物聯網的。新的互聯網時代需要新的操作系統。就華為的鴻蒙而言,它最初不是用於手機的移動互聯網系統,而是面向5G和物聯網的操作系統。而這一次,如果美國不針對華為,華為將不會啟動該系統。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操作系統,安卓無法適應物聯網時代。物聯網的許多產品很小,無法適應安卓系統,對於他們來說,這套操作系統確實太大了。

華為已推出自己的鴻蒙系統,安卓還能走多遠?

對於某些大型國際公司而言,嗅覺更加敏感,並且谷歌本身具有用於物聯網的操作系統,即谷歌的Fuchsia,它是谷歌為物聯網設計的系統。一個新的時代即將到來,操作系統將被改組。也許不僅是華為和谷歌,還有像微軟這樣的強大公司也將擁有相應的操作系統。也許,對於華為提前推出鴻蒙系統而言,抓住機遇是一件好事。

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是技術發展的必然階段,谷歌也不會與之抗衡。將來,無論是否為谷歌,谷歌的安卓也將被物聯網的操作系統所取代。總而言之,短期內,安卓將繼續存在於中國。從長遠來看,谷歌還將推出新系統來取代安卓,而在物聯網時代,安卓將被其他操作系統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