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后,楼市或将原形毕露,房价能回到15年?买房者应关注"

在过去十几年楼市发展过程中,有一个事实我们必然得承认,那就是房子不再只是居住属性,更多的是金融属性,有钱的人靠买房实现财富增值,而没钱的人却幻想着投机买房,这也就造就了一个现象,市场闲置的房子早已被占据,而刚需想买时,你却发现买不起。特别是最近几年,市场风向下行,社会结构却发生了变化,结婚买房、工作买房,买房似乎成为了人生中的必需品,事实上这一点在买涨不买跌的基调下,买房者内心十分煎熬,不买房结婚难,买了房却有点像高位接盘。

以时间轴来看,楼市的拐点始于2018年,也就是开发商的债务危机来临,其次2019年央行开始转移降息降准目标,逐渐青睐实体经济,使得房地产资金层面压力倍增。这一点仿佛证明了一个道理,当资金蓄水池放水时,“谁究竟是皇帝的新装”一目了然。与此同时有些重要的数据大家需了解,我国房价收入比均值高达9.8,居民杠杆率达到60.4%,在这2点数据接近警戒线的背景下,我真的看不到房价上涨的因素在哪?至于今年,一场外界因素无疑彻底打翻市场格局,有人说现金流的重要性得到了体现,而也有人说购房理念发生了本质变化。

如果说硬要形容当下现状,那就是开发商求生存,目的在于现金流回流速度,而购房者一致看低房价,市场矛盾正在加剧形成。从数据上来看,超90%城市商品房销售零交易,引发了新一轮救市风向,例如土地可以分期或延期交付,甚至取消了现房销售,仅从开发商角度来看,在政策托底的情况下,形势有所缓解。但对于个体用户来说,楼市将原形毕露,二手房房源不断激增,市场却无人接盘,这就是倒序循环。事实上这也凸显了当下的问题,当市场都是买不起的人,请问房子该卖给谁呢?这一点和曹德旺的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高房价都是被炒高的。

俗话说冬天终会过去,春天永远都不会迟到。即使市场很难,但恢复原貌是必然的,更何况住房需求只会被延缓,并不能被抑制,今年不买房并不代表明年也不买房。那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房价能回到2015年吗?首先从时间段来看,4年时间内房价涨幅至少高达50%,也就是意味着当前房至少得跌一半,个人财富缩水超50%,那问题来了,有多少个家庭能承受这样的冲击?从长远布局来看,人口总量走低、空置房被解放,房价下跌是必然的,关键在于周期是多久,3年内有可能实现,但1年之内绝非可能,所以重回15年是小概率事件,也许重回2年前倒是有点希望。

其次房价大跌并没有多维度基础,即使开发商愿意让利,但政策是有允许范围内的。这一点就好像驻马店破天荒的将首付比例下调,迎来的却是约谈,也就是说政策允许地方城市救市,但禁止打破现有格局。如果按照部分开发商75折的活动来看,落地优惠差不多有10%,也许这就是下限。简单来说当下开发商能给出的优惠,是极度接近政策底线。但从购房者本身来说,这还不够,房价依然是高不可攀,对于今年楼市走向来说,其实也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开发商想降价卖,但至于下限在哪,仍需要一步步去检验,毕竟稳定的市场才是房价下跌的基础。

针对以上几点,买房子需要关注这几件事,主要有3点:一是今年上半年房价下跌是必然的,在房贷利率保持原有水平基础上,购房成本的优惠在于开发商的诚意,至于其他方面就不要多想了;二是首付比例、补贴式买房等变化将会是趋势,这是基于市场真实情况演变而来,对于许多人来说,买房的钱有,但杠杆率过高显然并不划算,这对于有买房需求但经济实力略有欠缺的人来说是好消息;三是买房风险呈上升趋势,一方面体现在房子更难卖出去,另一方面就是房价涨跌有上限,例如深圳住建部表示二手房房价涨幅超5%,可向当地部门投诉,买房前需要做好思想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