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杂谈:用肥猪肉酿出来的酒—玉冰烧

大家可还记得美味豆豉鸡、叉烧?可还记得建筑工人下班后大块吃肉大杯饮酒的畅快淋漓?这就是玉冰烧80年代的粤语经典广告,当时香港亚视频道深夜段的必播广告。这个名字是不是非常好听,此酒应该是饮之温润如玉吧?事实证明你想多了!真的想多了!

用肥猪肉烧出来的玉冰烧

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由1830年(清代道光十年)创立的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陈太吉酒庄第三代传人陈如岳始创。

陈如岳年轻时学富五车,登甲第二,光绪皇帝钦点翰林,赐进士出身,官至贵州省正主考官。在1889年,陈如岳因不满清朝官场腐败和想回家乡照顾年迈母亲,毅然辞官返里。

家族以经营酒庄为主,陈如岳回乡后,其父亲随即把酒庄交给陈如岳经营,这对于从小在酒坊内耳濡目染的陈如岳来说,继承酿酒祖业也是一件乐事。

为求酒庄经营上从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陈如岳发挥自己饱读群书优势,在继承家传的米酒酿制技艺基础上,不断研究新的酿酒手法。

1895年,陈如岳受当地人喜欢使用药材、蛇等浸泡米酒以及自家用酒糟饲养猪的启发,尝试在米酒添加“肥肉”的陈酿工艺,结果发现浸泡肥肉和缸埕陈酿的米酒酒质特别不同,一是酒味绵甜柔和、酒香豉香浓郁、酒体丰满;二是酒液清澈,不再混浊(当时米酒工艺是蒸完酒后经过简单调兑即出售,酒液混浊呈乳白色)。

又因“肉”字不雅,粤语上的“肉”字与“玉”同音,而且浸酒的猪肉呈白玉色,于是把“肉”字改为粤语同音的“玉”,经过浸泡“肥肉”的米酒比不浸泡的米酒清澈透明,显得冰清玉洁,所以确定以“玉、冰、烧”三字为酒名,这就是“玉冰烧”名称的由来。

中国白酒第六大香型的代表

从此民众都喜爱陈如岳这种陈酿手法,陈太吉酒庄的米酒大受当地民众欢迎,陈太吉酒庄也因玉冰烧酒名闻遐迩,其独特的酿制米酒技艺一直传承。

1982年开始,由石湾酒厂出资联合多家科研机构进行玉冰烧酒香气研究,这是国内第一次系统的、科学地总结中国独特传统产品的特色及形成原因,研究结果发现石湾玉冰烧含有152种香气成分,并形成完整工艺标准。

1984年,石湾玉冰烧获得“国家优质酒”称号,是广东地产米酒唯一获得此奖的产品。

1996年,以石湾玉冰烧工艺标准为基础,由太吉酒厂主导起草的GB/T 16289—1996《豉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正式颁布执行。从此,以石湾玉冰烧为代表的豉香型白酒成为继酱香、浓香、清香、凤香、米香之后的中国白酒第六大香型。

其味道用比较接地气的话来形容就是:一来口感非常柔和,二来味道偏甜的,三来就是最主要的区别的是相对于别的酒来说有点油,就是油腻的油那种感觉。

但外地名酒以近乎疯狂的广告和新颖多样的营销手段为攻占市场的利器,吸引了年轻消费者,并且也抢夺了传统米酒的市场。加上红酒、啤酒等的流行,保健酒、果酒等纷纷兴起,引发广东地区酒类消费的深刻变化。

老酒杂谈:用肥猪肉酿出来的酒—玉冰烧

以往老广东餐餐不离左右的米酒并不是唯一也未必是最好的选择,米酒消费市场也不断流失,而玉冰烧的存在,其实就是老一代广东人辛劳岁月中的“安慰剂”。下图为84年第四次国家评酒会参评酒-玉冰烧,市场价在万元以上。

老酒杂谈:用肥猪肉酿出来的酒—玉冰烧

老酒杂谈:用肥猪肉酿出来的酒—玉冰烧

老酒杂谈:用肥猪肉酿出来的酒—玉冰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