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何会兵败?

玉林看点


李自成属于农民起义,没有受过很好的思想教育,打下天京就不思进取了。俗话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更何况一个国家呢,一个国家没有远的考虑,没有自己建国的蓝图,那不就就将灭亡。大清帝国根基已经是基本稳固了(康熙上任,永不加赋。那就是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农民军是吃上饭造反,虽然常年打仗但是真的不行,闯王之前几次起义让卫所兵打的四处逃跑,战斗力根本不行,主要还是他能一呼百应,真的遇到能打八旗野战军,真是不行,农民军出现超过百分之十的伤亡就会逃跑,八旗没有命令百分之五十也不会这样,即使到了雍正时期对准格尔,两千八旗被准格尔包围也是死战到全军覆没!

满清的财政效率的确比明朝高。就算到了王朝末期,不论是老北洋还是新军,满清都有办法置办出装备上还不错的武装力量。尤其是北洋巅峰时期,部队的装备先进程度和各国横向对比,完爆民国和新中国初期。顶着老百姓的旗号,说煌煌之言,其实你口中的老百姓就是达官权贵,我觉得真正的老百姓(其实是路有冻死骨那些人)是愿意和你口中的老百姓(朱门酒肉臭这些老百姓)同归于尽的,以中国人这种我过得不好,你也别想好的思想,要不大家都吃草,要不大家都做外族的卑贱之民,而且中国的王朝以来,很多亡于外患的政权其实它的内政已然是形同水火、不共日月了,还有我劝你不要老顶着老百姓这顶大旗抛出自己的观点,动辄必谈救黎民百姓于水火的圣人心态,说话就说话,讨论就讨论,别给人扣帽子,有论点就提,别人有异议,有自己的论点就是洗地,那你是什么,你干脆建个自己的群党好了么,谁有异议就推出午门斩首。自己的光芒照万丈、撒遍人间当天堂。

从公司经营的角度来看,明朝无限责任公司的倒闭被吞并,不能简单的用“衰落”一词来说明。崇祯担任董事长开始,大明公司从固定资产看,固定资产只是少量被侵占,大部分完好无损;从流动资金方面看,总公司流动资金严重匮乏,南方各个分公司流动资金充足且被少数人控制不愿意上缴;从生产方面看,北直隶生产不好,河南、陕西生产瘫痪,山西生产不好,湖广地区生产良好,南直隶、浙江地区生产状况良好,四川地区生产良好,南方其他地区生产一般;从物流方面看整个大明公司物流严重不畅;从公司产品销售看,南方分公司产品销售极其优秀,产品出口全世界,大量现金回收及时;从HR方面看,问题及其严重,所有高层、中层、底层主官,都是优秀的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经营管理能力接近于白痴,总公司所有管理人员跟分公司管理人员相互勾结,层层贪污受贿、内斗不息,等等;从公司安保力量看,安保人员不缺,但领导全是外行,贪污腐败严重,完全无法保证安保人员的后勤;其他方面就不分析了,总之公司大体良好,组织机构严重腐化,要是董事长能力够的话,从新组织起来难度不是太大。

大清来了也纳粮,还一点儿不少纳(到了顺治十八年还重新摊派练饷,食言而肥);除了纳粮,圈地(北直隶)、占房(北京内城)、投充、逃人法也一样不少。区别则是,清廷入关之初对百姓的压迫,相比于明末丧心病狂式的掠夺,压迫程度还是大大减轻了。无论明、清,或者之前任何朝代,宗法专制社会(或称“封建社会”)都是天然带有反动属性的。明清易代,说穿了是“一个反动程度相对较低的政权,取代了一个反动到骨子里的腐朽政权。”无论明、清;或者宋、元。

崇祯十一年李自成被洪承畴孙传庭打的就剩十八人逃入商洛山区,十一年八月清军入关卢象升战死,等清军撤兵后洪承畴孙传庭部全部被调走北上勤王。孙传庭反对把秦军全部留在京畿,但是朝廷在十二年初调洪承畴为蓟辽总督,孙传庭洪承畴各部都由洪承畴统领驻防蓟镇山海关一线,并于十四年出关增援锦州,最终在十五年在松锦全军覆没。李自成崇祯十二年从商洛山区进入河南平原地区时候人马很少,在河南大量招收流民兵力迅速扩大。而明军的孙传庭洪承畴部精锐这时候都在蓟镇防御清军以及最后在关外覆灭。李自成从十二年到十七年五年中迅速扩大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流民太多兵源充足,而且明军主力被清军消耗殆尽。实际的战斗力跟清军比差的很,所以后来真正遇到清军以后迅速崩溃。这跟有没有根据地没有直接关系。明朝整个国家作为根据地大不大?清军在崇祯朝多次入关最远打到苏北。所以最根本问题是双方战斗力差的太多。

乃至上溯汉、唐,骨子里都是极端反动的,既得利益阶层都是附骨之蛆般的血食者。《二十四史》以帝王将相视角的叙事方式,很容易在阅读时让读者代入权贵阶层(王侯将相,至少也是个门阀或者学阀),忽略了历朝历代、底层永远不被看到的芸芸百姓。真要是穿越回去,大概率还是百姓身份:终生困守土地,劳动所得大部分被地主掠夺;妻女被奸无处申诉(雍正朝以前“主奸奴妻”无罪),遇见打仗了,还得服役充壮丁,历代史书中大书特书的“大捷”“军威复振”“却敌三百里”“犁庭扫穴”之类溢美之词,背后都是无数“埋骨千里之外,名字都留不下来的底层百姓”。二十五朝(算上清朝)甚至民国时期,这种人吃人的社会制度,没有任何可以吹嘘的地方,朝代粉是最难理解的群体。


历史深度揭秘


关于李自成的失败,历来习惯归咎于他推翻明朝后的骄傲,以及骄傲导致的军队迅速腐化。但实际上,在胜利面前通常容易骄傲,这是普遍现象,不是李自成独有的问题。在我看来,李自成失败的直接原因是军事指挥失当,李自成失败的深层原因是政治谋略失误。

骄傲并非罪魁祸首

先说骄傲的事,李自成的队伍进京后确有严重的骄傲。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说:“纷纷然,昏昏然,大家都像以为天下就已经太平了的一样”,“庞大的人马都在京城里享乐”,“在过短的时期之内获得了过大的成功,这却使自成以下如牛金星,刘宗敏之流,似乎都沉沦进了过分的陶醉里去了”。郭文中这些话写得生动而深刻,大家没有异议。那么,李自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否就是骄傲?我认为不是。

如前所述,骄傲是胜利者的通病,会影响成败。但为什么很多历史上的胜利者,虽或多或少有过骄傲,但最终还是克服了,胜利了;纵或失败了,也不像李自成这样败得那么快,那么惨呢?李自成于崇桢十七年正月初一日在东征,二月初即率众渡河西安建大顺国,改元永昌,三月二十九日攻克北京,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其兴也何勃?四月二十二日迎战吴三桂,不日败归,四月二十八日在武英殿匆匆登基,次日晨曦就不得不逃出京城。从进京,入宫,兵败,登基到西撤,潜遁总共只有4O天时间,其亡也何忽?这种迅速败亡的局面,决不能简单地用“骄傲”二字来解释。何况各种史料都记载,李自成本人不好色,不饮酒,不贪财利,而且很朴素,“脱粟粗粝,与其上下共甘苦”,进京时“毡笠缥衣,乘乌驳马”,即使在京殿上他也“戴尖顶白毡帽,蓝布上马衣”。要说骄傲,在众多开国君主中李自成本人还是一个较少骄傲的人。

军事指挥的失误

在军事指挥上,李自成从战略到战术都有失当之处。

在战略上,首先从西安出兵攻打北京本身就犯了战略判断的错误。李自成在西安草创开国,立足未稳,东征时能动用的兵力总共才2O万左右,千里悬军,长途奔袭,大军的给养补充等都有困难。明王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李自成要巩固已占领的县城,不得不分兵把守,进军的士兵随着战线的拉长而日渐减少,最后进京时大约只有8万兵丁。虽然开始时起义军士气很高,一路胜利,但攻下北京后已是强弩之末,经不起各地敌军的反扑了。更要命的是,对关外的大清一直没有在战略上予以正视,山海关仅仅派了几千兵去镇守,以至吴三桂引清兵人关时李自成只得“亲自出征,仓皇而去,仓皇而败,仓皇而返”。

在战术上,李自成的军队擅攻不擅守,擅于流动作战,对领地逐渐扩大后如何攻守兼顾并不擅长,对如何巩固根据地,营建新占领区更缺乏章法,以至山海关一仗战败后,就进退失度,溃不成军。

政治上的失误

在政治谋略上,李自成对敌我双方力量的判断和应对措施都有失误。

对敌方力量的估计错误已如上述,对敌方的斗争方式除一味死打硬拼外,也拿不出其他分化,瓦解等政治办法。尤其是对明朝官员和士绅敲索追赃,“拷掠酷甚”,“杀人无虚日”,这就大大增加了敌方的反抗力量,打乱了己方的力量布局。李自成进京前后没有及时对自己的队伍进行整顿,严饬军纪。起义军一进京城就忘乎所以,难以约束了。李自成动员农民起义的口号简单地表述为“迎闯王,不纳粮”。“不纳粮”能起到早期动员的作用,但绝对起不到后期巩固发展的作用。军队打仗,当然要粮。不仅要粮,还要布,财,物等一应军需和日常生活必需品。农民不纳粮了,这些物资就只好强取之于官员和士绅了,只好分掉社会上已有的浮财了。这种政策,自然是难以久计的。

李自成攻进北京,看似节节胜利,其实已经矛盾百出,捉襟见肘了。对于这一切,李自成都没有预见到,更没有相应的对策。作为一个文化不高,阅历有限的年轻统帅,李自成显然还没有足够成熟的政治智慧和谋略。王春瑜曾在《甲申三百六十年祭》中明确指出李自成是“不及格的政治家”,可谓一语中的。

李自成在用人方面也有严重的政治错误。在起义军领导集团中,牛金星,刘宗敏等有严重错误的人始终身居高位,最后起义大业竞就坏在了这般人手里。历史上成功的起义领导人身边都有德才兼备的谋主,如刘邦的张良,朱元璋的刘伯温,而李自成倚仗的竟是牛金星这样一个缺德少才的小人,他的失败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了。至于李自成的起义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并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方面的政治原因,那是属于农民起义中带有共性的问题,李自成自然也不例外,这就不在这里讨论了。

总之,不能简单地把李自成的失败看成是胜利进京后变得骄傲了,腐败了,由此导致了失败。正如王春瑜在上文中说:“虚构大顺军进京迅速腐化变质而导致失败的神话,……是对历史真相的掩盖和歪曲。”李自成在军事上政治上的种种失误才是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

骄傲是影响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那么有人会说,是不是以上这些问题都是骄傲的结果?譬如说,由于骄傲,就错误判断了敌我形势;由于骄傲,就看不到自己存在的缺点;由于骄傲,就忽略了有些应该注意的问题;由于这一切导致了最后的失败。这样分析倒是很省事,因为一切失败都可以归结为主观和客观的脱节,这种脱节又往往表现为对主观估计过高,对客观估计不足。如果把对主观估计过高都看成是骄傲的结果,那么就可以把骄傲说成是一切失败的原因了,那就抹杀了各种失败的特定的本质差别,模糊了导致各种失败的内在根源,对总结事件的经验教训是没有好处的。

骄傲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倾向。它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态度,直至影响成败,但它不会改变事物之间的固有关系,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是李自成骄傲了才政治上不成熟,而是李自成政治上不成熟才没有及时警惕骄傲。可以说,骄傲会导致失败;但不可以说,不骄傲就一定成功。骄傲是一个影响因素,不是决定因素。


大黄扯点历史


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皇帝缢死,预示着明朝的覆亡。短短两三个月,大顺政权依靠兵威和民心,迅速接管了整个黄河流域和部分长江流域的部分疆土。山海关外的军队在辽东巡抚黎玉田,平西伯吴三桂的率领下,撤回关内,与山海关总兵高第一道投降了大顺。清廷趁机派郑亲王济尔哈朗等收取了辽东,与大顺隔山海关对峙。

历史本来给予李自成的大顺统一全国的机会,但是李自成并没有抓住。当时,李自成的大顺政权需要迫切解决两个任务:1.他应当认识到新兴的满清政权是同大顺政权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加强对辽东的防务是关系到大顺存亡的关键;2,在大批汉族地主官僚倒向大顺的时候,应该改变政策,由打击地主官绅改为保护他们的利益,减少打击面。

但是,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领导层缺乏远见卓识。

1.对第一个问题的应对。

当时,李自成的部队大部分集结在西北,湖北襄阳等四府,河南等地,占领山东,山西以后,兵力进一步分散,北京附近只有大约十万人左右。同时,李自成在大同,真定等地均委派嫡系大将镇守,但在山海关仅派降将唐通带领八千人镇守。仅在数天之后,唐通便在复叛的吴三桂进攻下,丢掉了山海关。李自成从未与大清交过手,认为彼此并无仇怨,可以相安无事。因为有这种天真的认识,李自成不但没有派嫡系大将镇守山海关,还将最有战斗力的吴三桂所部调入关内。

2,对第二个问题的应对

李自成起兵过程中,对于官绅地主追赃助饷的政策,不但可以满足军需,而且可以收取民心。但是在即将取得胜利,建立全国政权时,应该迅速从破坏转为建设,团结大多数。但直到四月初八,李自成才认识到这个政策造成的不利影响,实际上直到失败,撤离北京时,才完全停止。但是这已经造成的巨大的错误,其中之一就是吴三桂的叛变。最初,吴三桂奉李自成召命南下,但在短短四天后,也就是三月二十六日,便突然叛变,北上击败唐通,攻占了山海关。究其背叛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李自成追赃助饷政策的原因,谣传吴三桂之父吴襄一家被查抄追赃。在这种背景下,即使是谣言也可以让吴三桂信以为真。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攻占山海关,然后带兵平叛。兵力共约10万人,吴三桂、高第的关、辽兵约有5万,清兵约有7、8万人。当时清兵还未赶到,李自成兵力强于吴三桂,但是途中受到吴三桂使者的诈降,放慢了行军速度,从而给清军赶到留够了时间,在吴三桂与清军的夹攻下,李自成惨败。

李自成从占领北京到失败,不足一月。本来民心就没有归附,再加上政策失当,迅速失败已经成为必然。


最后的守门人


李自成的兵败是有很多方面原因的,包括李自成主观因素、明王朝客观因素和历史所赋予的时代特点等诸多因素影响。


一、农民起义的领导者

首先我们从历史文献记载中可以得知,李自成是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自幼给地主家放羊,虽然骁勇善战,但是在有限的记载中对其文化程度没有描述。而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自成的重要谋士李岩所提出的“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也顺应了当时朝代农民对土地分配的期望,所以对于一个农民起义军的领导者来说,是深得民心的。但是起义军领导者李自成的文化程度和刚愎自用的性格也由此对他的起义成败形成了制约。


二、明王朝的遗老抵抗

虽然李自成能够一举攻破明朝帝都北京城,但是当时明朝遗老们势力尚在,在明朝国土各地均对起义军形成围剿之时。虽然李自成在武力上占据了明朝的中央皇权,但是却在“均田免赋”外,再无其他策略,而以农民为主的土地政策中并没有顾及掌握地方政权的贵族和地主阶级,而有钱有势的地主阶级被剥夺土地之后,必然不甘心服从于李自成的统治。


三、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以吴三桂为首的一些明朝旧部也趁机引清军入关,对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形成了“内外夹击”之势。虽然李自成此时已经攻陷了明朝皇宫,但是常年劳战使得军士已经筋疲力尽,在还没有得到足够时间养兵蓄锐之际,清军入关势必会对李自成的起义军带来致命打击。


四、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

从中国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军可以见得,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是导致农民起义失败的必然因素。之所以称为必然,也跟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固化意识形态密不可分,农民在封建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其对土地的依存,而在文化程度上,往往没有宏远的战略,一般只能局限于自给自足的眼前利益。所以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往往到了胜利的关头,都会出现前功尽弃,起义军内部分崩离析的局面。


所以综上所述,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只是在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起到了关键作用,而李自成所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兵败,也是时代赋予的必然结果。


草竹道人


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军纪相当的严明。大顺军在北京一共经历了四十二天。大顺政权当时占领的范围,包括了整个西北、华北、山东、河南两省、湖北、江苏的部分地区。大顺政权的主要政策包括:

一、接管政权,稳定人心。二、向南方地区派兵占据要地、委派地方官稳定地方。叁、调军南下,准备南征南明朝廷。四、准备即位有关事宜。五、清点府库,没收皇宫、宗室、勋戚、太监的财产,打击官僚。

就这些政策来看,李自成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也不存在急剧腐化,政策并没有任何错误。经历山海关兵败后才出现军纪问题,但总的来说,李自成的失败并不是因为腐化问题。

一、人才的录用。

李自成文官除牛金星、顾君恩外,其他多是明朝降官。

大顺政权后期缺少的是了解情况、统筹全局、能够制定战略方针的人才。

投降大顺政权的明朝官员中,并不缺少有才能的人,其中有的后来被清廷选拔为六部首脑甚至大学士。可是大顺政权规定的是文官受武将节制制度,要求的是起义将领居于支配地位,对降官不能重用,这就是战略上的最大错误。李自成过于迷信军事上的胜利,在政治上没有作为。这与他缺乏政治上的远见和不能够重视政治治理人才有关。他的军饷主要来自追赃助饷,这样能够做到不扰民而补给充足,但是毕竟不是长远之计,军队庞大需要大笔的开销,树敌多,没有开展农业生产,缺乏合适的政策在占领地上实行,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看上去占领大片领土,其实并没有良好的治理,而这些政治上的政策不是武将能够了解的。一旦兵败,马上就不可收拾,号称百万大军的大顺军之所以到后期毫无抵抗力,一败涂地,也就是这个原因。满清在入关以前就网罗了范文程、洪承畴等人,在决定战略方针时能够征求他们的意见;入关以后,对明、顺两个政权的官员一概收揽,还多次命令已经投降的汉族官员推荐人才,动员他们写信招降。对曾经对仗的敌人也以前所未有的器量容纳。可见人才只有在能够重用他们的君王手下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二、追赃助饷。

大顺政权坚持“叁年免征”赋税政策,通过没收明内帑、宗室、勋戚、太监的家产和对明朝官员实行追赃助饷的办法,来解决财政问题。攻克北京后,缴获属于皇帝的私财(即内帑),可信的说法大概是白银叁千七百万两,黄金一百五十万两,数量相当庞大。就战略而言,大顺军在进入北京以后,大规模地实行追赃助饷是不合时宜的。当时仅没收的明廷内帑,就足够大顺政权两年以上的全部支出,不存在财政上的紧迫性。并且,李自成没有考虑到进入北京后客观形势的变化,政策上没有作出相应调整。在大顺政权统治地区地区内普遍地推行追赃助饷,使各地官绅人人自危,造成树敌过多的局面。当然,其间最大的失误就是造成了吴叁桂的倒戈。

之前李自成让吴叁桂之父安抚吴叁桂,并且顺利交接了山海关。但是在京城里,没收吴叁桂的大笔财产、将吴叁桂的家人下狱、甚至刘宗敏抢走吴叁桂的爱妾陈园园,使得本来对李自成不太信任的吴叁桂失去了对李自成的信心。直接导致了吴叁桂的夺回山海关、交好满清,以国破家亡的哀兵抗击大顺军。李自成进攻山海关失败,在于低估了吴叁桂的实力和当前的形势。吴叁桂的辽东兵力其时只有叁万,却是整个明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与满清的搏斗中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而且据关而守,有火炮相助,再加上满清上十万铁骑的出其不意。李自成的大顺军实力也是相当的强,并且有兵力上数倍于敌人的优势,山海关险要,可毕竟此时此刻不比吴叁桂有整个大明作为后援的抗击满清,说吴叁桂是负隅顽抗也不为过。

李自成首先将山海关团团围住,还意图劝降。这样延误了战机。攻击山海关的时候,面对的是明军中的最强军力,抵抗之强是李自成没有料想到的。即使是这样,如果没有清兵出现,山海关还是可以攻下来的。

可是多尔衮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战机。在吴叁桂兵力接近崩溃的时候杀了出来。突然出现这个效果是吴叁桂和多尔衮刻意隐瞒造成。李自成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看到突然出现的庞大数目辫子军,知道这一战必败无疑,所以选择了主动离开战场,不久杀害吴叁桂的全家,放弃北京城。

在军事指挥上,李自成的能力极高,并不存在大的失误。是政治上的失误导致了李自成的失败。之后李自成经不起屡战屡败的打击,又渐渐刚愎自用,重用牛金星,杀害大将李岩,自溃长城。尽管手上有几十万的军力,但是在天才将领吴叁桂及其辽东精兵、多尔衮的满清铁骑,还有南明的部队合力攻击下,迅速的兵败了。


海洋说历史


大家好,我是一名历史领域创作者。我认为李自成之所以兵败,在于他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农民,他既不懂军事,也不懂政治,因此从他起兵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的失败。下面我来说说我的观点。

1、李自成不识人、也不懂得用人

李自成大军进入北京城军纪败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李自成大军名为军队,实为强盗。

典型人物便是李自成的心腹爱将刘宗敏,他制作了5000具夹棍来帮助他烧杀抢掠,李自成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更可恶的是,这位打铁出身的粗人,不仅大兴酷刑,甚至还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纳为己有。吴三桂原本已有降李自成之意,伯听闻此消息,不由勃然大怒,于是改投清军,以报夺妾之恨。

因此城中恐怖气氛逐渐凝重,人心惶惶,城外的吴三桂也是李自成为仇敌,这都是他

不识人、也不懂得用人的结果。


2、李自成不懂军事,难以对抗清军

李自听说吴三桂投降清军后,变亲自挂帅,率领10万精兵进行讨伐。军事上的压迫,逼的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两军联手击溃李自成,大败。

战败后的李自成急忙逃回京城,10万精兵只剩3万余人,之后便逃出京城。

占领北京的多尔衮,命吴三桂和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等部尾追,李自成军队人数远远超出清军,但李自成一不整顿士气,二不设置伏兵,只能任清军宰割,又连续失败了三次。

3、李自成不懂得政治,不会收拢人心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如果效仿汉高祖刘邦进入咸阳后和咸阳人民约法三章,那么一定也会得到北京人民的支持,但是他没有,反而选择了最最错误的选项——烧杀抢掠,这说明他目光狭隘,从没有想过自己要立足京城,他的行为方式还停留在他当农民时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一点都不为将来着想。因此他失去了北京人民的支持,也失去的一个可靠的立足地。


当李自成进入北京时,吴三桂便有了投降李自成之意,但李自成不懂得拉拢吴三桂,反而纵容他的部将刘宗敏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纳为己有,并且拷打吴三桂的父亲,逼的吴三桂只能投降清军,并且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

总的来说,李自成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农民,他既有中国农民典型的吃苦耐劳,有创造力等优点,也有农民意识,小富即安,目光短浅的缺点。


农民的有点让他短暂成功,农民的缺点让他迅速灭亡。


历史尘心


李自成从贫贱的驿卒,一步步干成皇帝,确实非凡,似乎可以跟刘邦,朱元璋相提并论,但为什么他的帝业没有巩固住,而迅速失败了呢?我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分析。

没有稳定可靠的根据地

李自成发端与山西,甘肃,却不能够建立稳定的政权,巩固后方,及时有效的恢复生产,更不能够快速的融合新攻取的地盘,守不住,多少有点流寇的感觉。

起义军内部不团结,力量分散

李自成在荥阳大会后,攻打凤阳,因为夺取乐器,而与张献忠分道扬镳。后来在襄阳称新顺王的时候,杀了与他合军的起义领袖贺一龙和罗汝才。败走西安又杀李岩。

不能够团结吴三桂,没有足够重视大清国

李自成攻取北京后,没能够及时的与吴三桂取得联系,致使吴三桂转而向清廷求援,在多尔衮帮助下,大军齐出山海关,把李自成的绝对一击而溃。

严肃治军,宽厚待民,不抢不掠的政策没有坚持住

李自成入北京后,变得骄傲自满,放纵军队,大肆搜刮金银,闹得京师人心惶惶,据说因此得罪了吴三桂的父亲。军队慵散,丧失战斗力。

没有大才辅助,缺少确实可行的治国方针和政策

李自成靠一首童谣,获取了百万民心,吃他娘,呵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这种均田免赋的想法,充分体现了万千穷苦农民的梦想,可这不切实际,不具有可执行性。统治基础无法稳固的建立起来。

综上是我认为的李自成之所以这么快失败的原因,希望跟您一起探讨。


考古论今


李自成兵败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楼下很多回答都比较全面,这里就不赘述了,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失败和成功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所以说要分析一个人为什么会失败,可以先分析他为什么会成功。


那么李自成为什么会成功呢?我觉得关键因素是他在起义过程中得到了广大农民阶级的拥护,而之所以他能得到农民的拥护,根本原因是其提出的经济政策——均田免赋,把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而且还不用交税,这么好的事情当然是广受贫苦的农民阶级欢迎的,所以李自成所到之处,就会提出这个口号:“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李自成的军队短期内不纳粮当然是做得到的,因为一路征战可以从明朝的败军中搜剿粮草及军需物资,可是长期来看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一个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国家如果不剥削农民,那国家收入从何而来?国家机构及军队如何运转?


再者说,你“均田免赋”了,谁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当然是原有的地主阶级。可是地主阶级里不乏能人志士,比如明初的刘基,为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所以说你可以打倒一部分地主阶级来团队农民,但是一部分地主阶级的精英该团结还是要团结的,光靠农民阶级,不管眼界还是学识,都会比较局限。


综上所述,即便吴三桂没有引清兵入关,李自成的短暂胜利也无法长久维持。



那么有人可能会说,李自成先以“不纳粮”来收买人心,后面国家政权稳定了再调整政策呢?理论上看似可行,但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因为当时的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南边明朝遗军还在抵抗,北边吴三桂串通清军蠢蠢欲动。李自成若临时改口,显然会被坚定支持自己的农民阶级抛弃,只会死得更快。


所以“均田免赋”的经济政策其实就是一把双刃剑,前期确实让李自成的起义迅速成势,但越往后越拖后腿,关键是还不能轻易改变。


这一点李自成真的应该跟同样当过和尚的朱元璋学习,在元末的农民起义中,面对元朝的统治,朱元璋提出了“以夏治夷,不能以夷治夏”,意思就是少数民族不能当中国的统治者,他要恢复汉族的统治。这么一说,战争已然不是阶级性质的,而是民族性质的,不但汉族的农民阶级拥护他,连当时暂时站在元朝政府的部分汉族地主阶级也拥护他。



所以说成为萧何败也萧何,李自成从农民中来,深谙农民心理,提出“均田免赋”,带领农民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但是又被此政策束缚,缺少经济基础,无法团结组织更多力量,渐渐走上末路。



视角不同,世界也就不同。更多精彩回答,关注“关灯找魂”。


关灯找魂


李自成作为明末的农民领袖,将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推倒,建立了自己的大顺政权,但这个政权仅仅昙花一现,存在42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什么李自成的大顺王朝存在这么短暂,李自成又是什么因素导致兵败?笔者仔细翻阅了那段历史,觉得兵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团结一切团结的力量,拷掠前明官员,失去士大夫支持。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百万之众以摧古拉朽之势拿下北京城,存在276年的大明王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而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免粮”,深得老百姓的民心,但是部队要养,钱从哪来,所以李自成的部下就压榨这些明朝的官员和地主阶级,不交钱的严刑拷打,本来这些明朝官员既然已经归顺了大顺政权,还可以帮助大顺政权出谋划策,治理辖区,结果这样一搞,彻底失去了士大夫的支持。

瘟疫发生,战斗减员严重,且吴三桂降清,导致受到了关宁铁骑和满清的双面攻击。

  • 根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灾害频发,其中发生过三次大的旱灾,旱灾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大量灾民没有吃的而逃荒,而老鼠也没有吃的,就跟着老百姓一起迁徙,而寄生在老鼠身上的鼠疫杆菌就这样传给了人类,然后传给了更多的人,传给了李自成的士兵,导致大顺军队减员严重,战斗力那就更不用说了。
  • 李自成也多次派人去说服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投降大顺,本来大顺政权也是汉人建立的,李自成首先想到的就是归顺大顺政权,但是当他听到自己的父亲吴襄还有自己的家族30多口被没收了家产,更可气的是李自成的手下大将刘宗敏霸占了自己的爱妻陈圆圆,消息传来,李自成冲冠一怒为红颜,改投降大顺变为顺清,最终在与李自成决战一片石的战斗中联合清军战胜了大顺,从此李自成一蹶不振。

三、进京之后军心涣散、腐败堕落导致战斗力下降

李自成进京之后曾下令“敢有伤人劫掠者斩”,初期确实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没过几天,这帮农民军便暴露了匪性,压榨地主阶级,更可气的是还针对京城老百姓颁布了“十户保”,即有一人逃离京城,其他九人就要遭殃,当准备攻打吴三桂时,竟然无人应战,都想享受荣华富贵无人出征了,最后不得不亲自带队出征,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李自成的军队与之前严格的作战纪律相比,变得军无斗志,腐败堕落,这也为后来的战败留下来伏笔。

四、缺少治国的谋士,自身目光短浅,没有治理国家的战略眼光

  • 李自成身边的谋士大多是一些底层的知识分子,他们缺乏从政治国的经验是必要的,在加上李自成错杀李岩,牛角星私走,他的身边更没有靠谱的谋士,如果李自成能够学习朱元璋那样,广收天下人才,能够让他们分担起治国从政,那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可能就会顺利很多,也会更长久。
  • 李自成自身也是农民出身,他根本不是一个充满远见,有明确目标的人,他根本就没想过如何治理国家,他可能只是想着能够享乐,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可以了,从他上书崇祯皇帝要求封西北王就可以看出他的眼光并不长远,而且对满清的布防非常轻视,从这点也能看出他非雄才大略之人。

综上所述: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是必然的,只有自身拥有卓越的眼光、非凡的领导才能和驭人之术,加上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更长久的维护自己的统治。


坐看云起时1218


李自成,第二代闯王,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乘胜进占西安。崇祯十七年,建立大顺政权。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直至湖北兵败被杀。

明朝末年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1627年,陕西澄城饥民暴动,拉开明末民变的序幕,随后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事,最后发展成雄踞陕西、河南的李自成与先后占领湖广、四川的张献忠。

1644年李自成建国大顺,三月,李自成率军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关,最后攻克北京。崇祯在煤山自缢,明朝灭亡。

李自成兵败有以下几点:

1. 根基未稳急于求成,陕西等地多年战乱,民不聊生,不休养生息已经无力养兵。

当时北方发生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收成不好,农民才被破起义,加上长期战争破坏。关中之地早已破烂不堪。

2. 明朝虽然在农民起义中风雨飘摇,但是起义只限于中原西北一带,对江南赋税重地依然进行着有效统治。所以,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自缢而亡。事实上只是对明王朝进行了一次斩首行动上的胜利,
并没有影响到大明中心腹地。

南京,作为明朝的另设的一个副都,战略很重要,再加上当时江南地区为明朝的经济做了很大的贡献,也是全国性的产粮基地,所以一直以来都是重兵把守。为了避免受到农民起义战争的波及,很早就派重兵驻守,农民军势力被排除在外。

3. 每逢乱世,必然英雄辈出。将星如云,谋臣如雨,而李自成却无一人?既缺乏顶级谋臣,又缺乏良将,说明当时的精英人士并没有对明王朝丧失信心。

明朝时期,南方的经济更加富裕。而且大批书院位于江南,读书人都集中于此。当时的名将名帅都在为大明效力,如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等。

而李自成起兵至今,无良将治兵、严明军纪,以至于攻克北京烧杀抢掠,民怨四起;无谋士出谋划策,无战略目标,看不清大势。土匪式的作风丧失士子百姓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