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這三句話太實用,不妨您細細品

學會敬畏自己的對手

司馬懿這三句話太實用,不妨您細細品


在曹叡(ruì)死後,曹爽囂張跋扈,獨斷專權,一手操縱把司馬懿升為太傅,其實是架空了他在朝堂的控制權。

面對曹爽種種咄咄逼人的行徑,司馬懿的學生鍾會上門勸他:“老師,你就甘於這坐而論道的太傅之位嗎?”

鍾會的勸告其實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他內心的蠢蠢欲動,他希望司馬懿能做些什麼來和曹爽爭鬥,奪回士族在朝堂的地位。但司馬懿卻不為所動,他以楊修為例好言教導鍾會,不要重蹈楊修覆轍:“人,不能怯懦,但不能不知敬畏,要學會敬畏自己的對手。”

一句話,就點出了司馬懿不和曹爽一般計較的原因,不是怯懦,只是先保有一份敬畏之心。

司馬懿這三句話太實用,不妨您細細品


從司馬懿反觀我們自身,特別是對於年輕一代——浮躁和急功急利的心態害人不淺,需要學一學司馬懿這份人生態度,對於人生勁敵,不能急於魚死網破,而是要靜待良機。

敗而不恥,敗而不傷

司馬家族為何能夠撿漏成功,和曹氏家族的短命有一定關係。曹丕其實很優秀,但無奈短命,繼承曹丕之位的曹睿也是如此,都活得不夠久。但不可否認的是,司馬懿的兒子們也是十分的優秀,這和司馬懿的教育有關。司馬懿給他們灌輸的理念是:不拒絕失敗,從失敗中汲取營養。

一路走來,沒有敵人,看見的都是朋友和師長

司馬懿一生最大的對手有二,年輕時輔佐曹丕時,最大的對手是楊修,然而在楊修因雞肋事件被曹操判死刑後,司馬懿卻主動請求曹操讓他見楊修。

曹操問他原因,司馬懿是這麼說的:“臣一路走來,沒有敵人,看見的都是朋友和師長。”

司馬懿誠懇的一席話,果然打動了曹操,也越發讓曹操從心底欣賞他。

秉承著這個為人處事原則,司馬懿對楊修、諸葛亮等對手們都充滿尊敬,甚至對害過他的人都不存恨意,在生死時刻總能得以和解。

司馬懿這三句話太實用,不妨您細細品


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後,司馬懿來到他生前所在的蜀軍營帳,以水代酒敬孔明,眼中滿含熱淚,如果不是兒子提醒他身後是大魏的將士,司馬懿甚至要跪下去祭拜。

司馬懿誇讚孔明,“你一生清清白白,就像這水一般,雖然你我為敵六載,但我卻一直視你為知音,孔明,讓我尊你一聲,先生。”

司馬懿對對手和敵人的尊敬,讓我們看到他的胸襟和氣量。

無論是愛情、職場、人生、還是育兒上,司馬懿都很有一番自己的見解,不僅有精彩劇情,更難得的是能學到不少人生的奧秘。

司馬懿的這三句話,細細品來,對當代人都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