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堂写作课》整理——新手的写作通关指南写稿就读这一篇

《七十二堂写作课》——学会写作的新手通关指南

学会写作,赚取稿费首先学会以下几点!

《七十二堂写作课》整理——新手的写作通关指南写稿就读这一篇

七十二堂写作课


1. 写记叙文,要:顺序不乱,特色明显。什么顺序呢?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着眼在位次——即自然顺序;二是着眼在特点。

2. 叙述的快慢:一篇叙述文里,应有些地方快,有些地方慢,这样才会有节奏感。怎么快?用字精准、叙述少、动词妙。至于像张公子说沈从文的《边城》有音律感,这就需要炼字。

3. 过去的现在时:把过去的事现在说,会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之感。章回体小说常用这种手法。

4. 写游记:最好将作者的行动与境地光景合在一起写,让二者流动起来。这样更生动,也容易触景生情、借景写情。

5. 第一人称的好处:便于写心理活动、使读者有代入感;第二人称的好处:针对性强,即让读者读起来像是为他而写;第三人称的好处:上帝视角,便于写全貌,写客观。

6. 事物与心情:写记叙文,自己的心情既要表露在文字里,也要留一些在空白处。且心情有含蓄和明显,如果想写出含蓄,那就找与文章似有似无关联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思绪(如项脊轩志的枇杷树);写得浓烈就直接用文字写罢。

7. 情绪是显然可辩的、渐归消退的;情操是强度低到自己都不觉得的感情。情绪好写,情操难啊,毕竟写情操就是写这个人了。像写《闲情偶寄》的沈复,书中讲观小动物,讲花卉的栽培和插供,讲布置居室,讲各种琐屑日常,可随处都有一种闲适的情操从文字里流露出来,所以沈复实为写闲适。再如张岱写《陶庵梦忆》,实则写亡国之痛、流离之悲。

8. 印象:写印象,贵在感性,就是要写自己的第一印象,写最感官和奇特想象的那部分。

9. 写景物,景物是固定的,怎么写得和别人不同?那就需要在文字里带有比较强的主观性,这样才能写出这处景物的特点。

10. 写人物,可借助环境来写,因为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这个人身上,这样写不出情感;相反,用景物来辅助人物,看似纪实,实则抒发主观性,让读者有品位咂摸的余地。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段看似都是写外部的动作,实则把一位父亲对儿子的不舍完全描写出来了。

11. 小说的真实性。小说为什么是真实的:一是内容真实,二是情感真实。具体来说:“小说的故事和人物都由作者创造出来,当然并不实有其事、实有其人,但小说自有它的真实性。如果用一个比喻来说,就很可以明白。一个画家创作一幅“母与子”的图画,图中的母亲不定是姓张姓李的妇人,那孩子也不定是某人家的阿大或是阿二;但两个人体的形态都合乎法则,而目的结构,躯干的姿势,乃至一个指头、一缕头发那么微细的地方都很准确:这就是一种真实。再从全幅说,那母亲抚爱孩子的神情,那孩子依恋母亲的神情,都觉得普遍于人间,几乎给一切母子写照:这又是一种真实。小说就同这样的一幅图画相仿。小说写人物的状貌言动,也得妙肖逼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仿佛和活动的人物对面一样。小说中用来表示作者所见到的一点意义的故事,又得入情入理,从世事的因果关系上看,从人生的心理基础上看,都可以有这样的故事,而且那故事确可以作这样的发展;如果真有其人其事,大致也相差不远。所以小说只不过不是对于某人某事的记录而已;从它对于人生的社会的表现和描摹看来,那是真实的,而且比较对于某人某事的记录还要真实,因为它的材料不限于某人某事,可以容纳更多的真情真理的缘故。”

12. 关于写诗。诗的本质是什么?诗歌的本质在于情绪、情操、想象,如果写出了这几点,即使不是诗,也可以带有诗意,比如我们说有些散文有诗一般的语言,就是因为这点。

《七十二堂写作课》整理——新手的写作通关指南写稿就读这一篇

《七十二堂写作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