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國務院鼓勵事業單位人員在職創業,不用辭職這條新聞?

老夏分析師


一個人的活兒,三個人幹,有的是時間,當然能創業,不少是高學厲人脈廣,中產家庭走出來的,國家是在告訴你,放心幹吧,創業去吧,幹成功了,能帶動就業,促進經濟發展,實在不行了回來還有班上!!我感覺是這樣


A正兒八經的胡說A


政策早就放出來了,有條件限制的:要有合適的項目和計劃,然後向單位申請,兩年為限。

事業單位改制即將進入收官期,重提這項政策也就有了多重意義。為了鼓勵支持創業,國家制定了很多優惠政策,對事業單位人員來說,試水期內給予生活保障似乎挺有誘惑力。

你是個醫生,月入八千,會不會拿出全部家當去開個診所?創業並非一件容易的事,也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創業。不管怎麼說,這是一項好政策,給想創業的人鼓了勁,也提供了一定的物質支持。

立志創業的人當初不會選擇進事業單位,工作多年依然有雄心的更是寥寥可數,手裡握有資源的不用創業已經成功了。裸辭需要勇氣,帶薪半辭去創業,如果能成功,個人、單位、社會、國家皆大歡喜。


上頭派掌門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這個政策也不是現在剛出來的,實際上我有一個同事就已經簽了離崗創業合同,眼下兩年就快到期,他要麼回學校上班,要麼辭職,至於續簽好像還沒有研究。

現在的政策比之前人社部的政策更進了一步,鼓勵事業單位人員在崗創業。這似乎表明了一邊拿本職工作的薪酬待遇,一邊創業獲得更豐厚報酬就要成為現實了。

但事業單位人員能在崗創業的,應該是高校科研人員或科研機構人員,將理論研究成果轉化成實際應用成果。辦企業,搞實體。像是我們當普通教師的事業人員,我們在崗創什麼業呢?難道可以一邊教書,一邊辦輔導機構?

不過,也不一定。很可能就有人會鑽空子,打著文化藝術培訓的幌子,開起培訓機構來。過去偷偷的幹,現在更放心大膽了,而且工資待遇不少一分。

鼓勵事業單位人員在職創業,原因之一當然是提高研究成果轉化率,因為這能激發研究者的熱情;原因之二是為了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原因之三是為了盤活人才資源。

但是,上面的政策比較宏觀,到下面來往往缺乏配套的細則。很多條件、規定一時半會兒搞不出來,所以,總會拖著辦。


劍客談教育


這個政策應該是很早就出來了,其實這一個部分鼓勵的也是那些科研單位的。國家給你保留職位,然後給你一個既定的時間,你出去闖一下,當然都是成年人了,要出去創業肯定要有很多先決條件,那要看一下自己所在的單位,還有自己現在的所長,如果是科研單位的人,他除了不涉密的相關的一些東西,他出去創業做他擅長領域的事情,把它轉化為經濟效益,這個事情是國家鼓勵的,而且如果只是在國家的體制內做很多事情,也不方便他展開拳腳,所以在市場的經濟當中去翱翔,說不定能闖出一片天地來,也增加了就業機會,是一個好事,回想當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候,也是鼓勵了很多的年輕人,放棄自己安逸的生活,出去闖一片天,雖然國家給了很多補貼,但是有部分還是活下來了,但是三年的生存期的企業很少,一年的就死了一大批,5年的政更是少之又少,但是正是因為這樣子的一些政策也讓經濟帶來了活力,當然也有一些歪腦袋的人去做了一些騙補助的事情,所以後來這個事情就沒做了。


溫室避險指南


首先,事業單位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組成部分,但逐漸將過渡為自食其力,依靠服務市場、服務社會養活自己的組織或機構,因此,事業單位本身也在轉型開始創業,所以,如果事業單位的個人有自己喜歡和看好的項目,國家當然鼓勵;由於事業單位人員一直習慣於上面的撥款,轉型創業可能會有一段不適應,為了鼓勵大家嘗試,所以採用“不用辭職”的方式讓大家安心、大膽去創業。


棋盤投資殷志成


你好,我是武漢龍哥,很高興來回答你的提問,首先這說明我們國家已經國富民強,國家支持百姓創業,希望百姓能夠生活的更好,希望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武漢龍哥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07c42a7dccb437780e6f33fb59f9178\

冬林哥


教師事業單位,補習班不讓辦,醫生事業單位,在家開個診所也不允許。


中國人123qaz


關鍵是在當前就業壓力山大的時候,讓你去創業,根本目的就是解決就業問題。並不是讓你去發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