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那麼多山寨的小龍坎,外地人該如何區分?

當個好青年


成都人對於火鍋非常熱愛,但其實鍾情的是火鍋的味道,而不是看重的是火鍋品牌,所以你經常會看到超多排隊的店要麼是年輕人在排隊,要麼就是外地遊客在排隊,成都人要真想火鍋這一口了,不一定非要選大龍燚、小龍坎等知名品牌,只要生意還不錯,味道夠香,就可選擇。成都除了大龍燚、小龍坎之外還有一些火鍋品牌可以給大家推薦,小編都曾肉測過,還不錯!

一、皇城老媽

很多人說皇城老媽味道不行,就環境和服務還可以,但其實皇城老媽的火鍋綜合起來的確還是能代表成都火鍋水平的,再加上最近幾年定位有些下降,與我們普通工薪階層更為靠攏,所以成都火鍋之皇城老媽值得大家品嚐。

二、火鍋擺在川西壩子

我最喜歡在金沙店請客,尤其是請餐飲的同行朋友,因為這個店夠大氣,不光店面大,裝修也很有特色,全開放式廚房,新鮮的菜品,優質的服務,曾很長一段時間,火鍋擺在川西壩子是我認為的最能代表成都火鍋品牌的餐廳。

三、蜀九香

成都人喜歡蜀九香一定是喜歡他的味道,雖然也爆出了很多負面的新聞,但蜀九香火鍋的味道在成都的確是屬於上層的,如果能把服務、產品再做的更好一些,我想他一定會更加輝煌。

四、老碼頭

老碼頭取勝的兩大要素:一是大,老碼頭火鍋店的確很大,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是成都最大的火鍋店,第二綜合性加比不錯,好吃、不算貴、還算有面子,說他不貴不是說他便宜,是相對於他的位置、裝修產品而言,老碼頭的性加比算高的。

成都還有非常多的火鍋品牌,大妙、大宅門、江北老灶、老夏等,成都的火鍋店及火鍋品牌的確太多了,對於成都人民而言一般不會跑很遠去排隊吃一個大牌,而是會在家門口附近選擇一個味道好的滿足自身的口腹之慾。實在不行,串串香、冒菜都能應付。

(因為傳播知識,無任何商業目的,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之,立即刪除)


美食理想


外地朋友可以到官網查詢。現在我把查詢結果貼出來,據官方介紹,截止2018年2月26號,成都小龍坎老火鍋成都區域共有直營店11家。分別如下:

  • 小龍坎老火鍋(春熙店)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下東大街36號鬱金香花園廣場2樓
  • 小龍坎老 火鍋( 概念店)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東大街188號時代華章2F(香檳廣場對面)
  • 小龍坎老火鍋(交大店)

地址:成都市金牛區星漢路28號附1-4號
  • 小龍坎老火鍋(鹽市口店)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大業路47號
  • 小龍坎老火鍋(雙林店)

地址:成都市成華區雙林北橫路109號附8號
  • 小龍坎老火鍋(水碾河店)

地址:成都成華區水碾河路24號(近蜀都花園)

  • 小龍坎老火鍋(華陽店)


地址:成都市雙流縣華陽廣都上街173號(一區),151號、153號(二區)
  • 小龍坎老火鍋(馬鞍店)
地址:成都市金牛區馬鞍北路27號
  • 小龍坎老火鍋(員工店)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上東大街2號新中興廣場一樓
  • 小龍坎老火鍋(紀念店)

地址:成都市武侯區科華北路54號附10號(川大西門)
  • 小龍坎老火鍋(高新店)

地址:成都市高新區華陽濱河路二段598~600號鋪面


但是!這個問題的另一個說法我也要說明一下,“成都有那麼多小龍坎,外地人如何……”其實應該算是一個偽命題。

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小龍坎”來自重慶

用魯迅的話說:成都本沒有“小龍坎”,開小龍坎火鍋的人多了,成都遍有了“小龍坎”。


▲老版“小龍坎老火鍋”某度百科品牌介紹


▲新版某度百科介紹


總而言之:重慶小龍坎沒有小龍坎火鍋,小龍坎有重慶知名的火鍋,但絕對沒有叫“小龍坎老火鍋”的。

外地的朋友這下會區分了嗎?

展現採取更多視角,挖掘採取更多故事。歡迎評論,感謝關注!


重慶周邊浪


重慶沙坪壩區的一條街道,叫“小龍坎”,那裡有很多火鍋店,生意很好!

後來,一家餐飲公司在成都開了以小龍坎為店名的火鍋,這位味道和性價比,生意火爆,且提交了商標註冊申請!但不知道什麼原因一直沒註冊下來!在這期間,有其他餐飲公司或者個人也開了加前後綴的小龍坎火鍋!且很多也提交了商標註冊申請!據說有上百家!

前面那家因為成都的十一家直營店天天排隊,生意特別火爆!所以,在全國的加盟業績也風生水起,據說全國的區域代理已經全部籤掉了!再後來,這家公司在一百多家提交註冊申請的公司中,率先把小龍坎商標註冊下來了!

所以,說其他是山寨,肯定有很多不服氣的會跳出來理論!但商標法就是法律,要保護合法商標的利益!那怎麼知道這家註冊了的品牌店呢?

1,官網:這裡為避免廣告嫌疑,就不寫網址了。打開是醬紫的:
先會有個申請!然後:


是醬紫的畫面!

當然,你還可以在美團點評上看到
這些地方!其中,有家店是醬紫的:


但坦率的說,成都人不查資料,有時候都搞不清楚糊哪家是他們的!


餐先鋒幫轉鋪


要回答題主這一提問,得先釐清關於“小龍坎”的幾個概念。

小龍坎是重慶市沙坪壩區的一個街道。我在重慶建工學院(當時叫這個名字,後來合併到重大)讀書時,常去這裡吃火鍋。那個年代,小龍坎火鍋檔口遍佈,都是民房改建的,沒啥裝修,幾個灶臺放幾口鍋,擺上小板凳就算一個店了。這些店都沒顯著店招,有些甚至連店名都沒有。湯鍋家家牛油火鍋,菜品傳統老八樣:毛肚、鴨腸、郡肝、魚片、血旺、蓮花白、蘿蔔、芫蓿。消費的主力人群是重慶棉紡廠的女工。

話說,重慶女子吃麻辣的水平如果世界第二的話,也就沒有哪個敢稱第一了。因而,小龍坎的火鍋一直以來以巨辣巨麻油重而著稱。演變至今,小龍坎當下最著名的火鍋品牌一是紅燈籠,二是大龍。沒有品牌叫“小龍坎”或者加前後綴詞的。

當下遍佈全國名曰“小龍坎”或者加前後綴詞的火鍋店,都是成都本土火鍋。

成都本土火鍋,取名於人家重慶一條著名火鍋一條街的名字,不管怎樣狡辯,總是有投機取巧成分。在外人看來,是有點“山寨”意味。只是,我知道的,有幾家做“小龍坎”火鍋的餐飲公司,老闆的籍貫本來就是重慶沙坪壩的。在他們看來,火鍋店取名於自己的家鄉,也沒啥不妥。

成都本土的一家“小龍坎”。注意它的店招。勒克兒 攝

成都本土的另一家“小龍坎”。注意它的店招區別。勒克兒 攝

作為吃貨而言,其實也沒必要去計較這家火鍋是重慶的還是成都的,好吃,才是硬道理。

在成都,的確有很多火鍋店店招大字叫“小龍坎”,然後在“小龍坎”這三字前後綴一些較小字樣以示區別,它們都分屬於成都40多家不同餐飲公司。別去信這些店店招旁邊的註解:“百年傳承”之類信息,因為它們都是2014年以來,在店面裝潢、鍋底口味、菜品呈現推陳出新的網紅火鍋店而已。就比如當下的網紅串串——成都鋼管廠五區小郡肝串串香一樣,在成都街頭出現也就一年多點時間。

成都本土的一家“小龍坎”火鍋,因為地處鬧市,人流巨大,生意的確火爆。勒克兒 攝

至於在成都,題主如果非要吃“小龍坎”款式的火鍋,沒有哪家打“小龍坎”字樣的是山寨別人的,因為有“小龍坎”字樣的成都火鍋在全國出名,是40多家成都本土火鍋餐飲公司“眾人拾柴火焰高”產生的現象,非任何單獨一家公司所有。就當下有一家成都本土公司取得了國家商標局註冊“小龍坎”,也只是他們業內的商標之爭,在我看來,沒哪家正宗不正宗,都是成都本土網紅火鍋而已。

成都本土的另一家“小龍坎”火鍋,大紅燈籠高高掛,幾家裝修畫風都很接近。只是店招有區別。具體哪家最好吃,不同的吃貨評價是不同的。勒克兒 攝

就這些名目繁多的“小龍坎”火鍋味道而言,我吃過不同的幾家,感覺都差不多,沒多大區別,有的,只是個別公司可能營銷做的更好些。


勒克兒


成都自從出現小龍坎火鍋之後,一直爆滿,很多地方還紛紛加盟。這樣搞的有的店的味道確實很有出入。雖然說火鍋在大眾看來,好像都差不多,但是,味道要好,菜品要新鮮是必須的。

不記得小龍坎是什麼時候火起來的,只是知道,在人滿為患的春熙路,小龍坎有一家店,每次去排號都要拍到幾百號之後。真的很納悶,怎麼會有真麼多人去吃火鍋呢!而且還都堆在那一個店裡,有時候感覺跟湊熱鬧似的,圖個新鮮。

對於當地人,可能對於小龍坎都有時候分不怎麼清楚,只有吃過才知道正宗不正宗。那麼對於外地人來說,更是不知如何區分才好。

有的地方是小龍坎老火鍋,有的地方是小龍坎某某火鍋。林林總總,真的不好分清楚。所以每次去吃火鍋,都找人多的地方吃。

人多,菜品必定更換地快,更新鮮,而且人多的地方,味道肯定也查不到哪兒去。所以啊,外地人要是來成都吃小龍坎,不論是不是小龍坎,只要是看到人多的地方,就湊過去吃,準沒錯。

就像最近出來的鋼管廠一樣。什麼鋼管廠五區,鋼管廠八區的,很多很多分類,感覺就像是一個系列一個品類似的。但是其實並不是這樣。只是一些商家在打擦邊球罷了,味道更是差別甚大。

所以,來成都,不管是不是小龍坎,到飯點的時候,找一家人多的火鍋店去吃火鍋,味道一定是不會差到哪裡去的。


梵天淨土居


感覺成都人不會吃小龍坎的吧......

我一個廣東人第一次去成都也是吃房東推薦的老串串店~

那味道,小龍坎這種連鎖餐飲複製不了啦!


熱點料理2017


小龍坎本是重慶沙坪壩的一個街道,重慶著名的大龍火鍋就在這個地方,本身這家火鍋取小龍坎的名字就是一種打插邊球的意思。加上重慶是直轄市,小龍坎街道屬於縣以上的單位,所以按照商標法是不能拿來註冊商標的。對於小龍坎火鍋這件事我只能說,李鬼做大了,結果遇到李槐了。甚至不排除他們為了詆譭真正的重慶小龍坎的火鍋。那就是李鬼碰瓷李逵了。



勇行萬里路


可以去網上查新聞,小龍坎專門公佈了正宗連鎖店的地址了,最好的就是不吃小龍坎,哈哈哈哈,我們成都人很少吃,因為小龍坎,大龍燚,小龍翻大江都要排隊,很麻煩,我們就吃冒菜,串串,不一定非要吃小龍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