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首個裝配式建築產業園區在水土動工

6月7日,記者獲悉,重慶首個採用裝配式建築體系施工的產業園區——天海星兩江數碼工坊裝配式建築示範區已於日前在兩江新區水土高新生態城正式動工。

重慶首個裝配式建築產業園區在水土動工

天海星裝配式建築示範園區

180天即可交付企業使用

天海星兩江數碼工坊總建築面積約22萬方,已入駐博奧生物重慶產業基地等項目。該園區二期將打造裝配式建築示範區,採用領先水平的鋼骨混凝土組合結構裝配式建築工藝施工,為企業提供更能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定製化廠房,這也將是重慶首個採用裝配式建築體系施工的產業園區。

“在工業化建造模式中,只需要像製造零部件一樣,製造出梁、柱、樓梯、陽臺等各型混凝土預製部品、部件,然後運到工地上,像搭積木一樣組裝起來即可。” 天海星集團總經理馬海告訴記者:“能源供給、空間結構、產線工藝、特種設備、二次裝修……企業一連串選址落戶的個性化需求可在180天內得到滿足。”

重慶首個裝配式建築產業園區在水土動工

入駐企業聲悅公司定製實施方案

目前,天海星兩江數碼工坊裝配式建築示範區首個入駐企業聲悅公司的定製廠房正在實施。該公司負責人表示:“我們主要從事汽車NVH及異響開發,對特種設備和工藝、產線有特殊的需求,所以選擇根據自身的產線佈局需求和空間結構定製廠房,也更節省時間,解決了我們急於投產的問題。”

天海星施工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行業及工藝不同,企業對廠房層高、柱網、樓面荷載等建築參數的需求不盡相同,如果按照傳統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工藝大規模建房,會給入駐企業投產帶來工藝改造和裝修的麻煩。”

據瞭解,天海星兩江數碼工坊裝配式建築示範區入駐企業、設計院及施工單位在項目動工前針對企業提出的定製清單充分對接,完成施工圖後即可進行建築基礎部分的施工,建築構件同步在工廠化流水線進行生產,建築基礎部分完工後,建築構建在工地進行組裝。

2025年兩江新區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面積的比例將達到35%以上

據統計,我國一年新建建築面積達到20億平方米,然而,傳統建築業已遠落後當代工業技術的平均水平,高能耗、高汙染、高危險,低效率是建設者們揮之不去的心頭之痛。通過工業化、裝配式的方式,不僅顯著改善作業環境,提供更好的就業機會,還能有效減少現場的資源浪費,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

數據顯示,工業化方式不僅使工期縮短50%以上,減少建築垃圾80%以上,還可減少90%以上的外牆滲漏事件。

重慶首個裝配式建築產業園區在水土動工

鋼骨混凝土結構的柱和梁在工廠完成預製

兩江新區在建築領域啟動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出臺了促進裝配式建築發展的工作方案。按照計劃,兩江新區到2025年,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面積的比例將達到35%以上,力求以科技化、智能化推進建造方式轉變,引領全市綠色生態建築業發展。

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裝配式建築生產及研發基地項目也已簽約落戶兩江新區,也將有利於促進兩江新區建築業與信息化、工業化、智能化深度融合,有助於培育和發展新區產業新動能。

(記者 付斯穎 沈琳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