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侵華日軍使用一種罕見武器:“機甲”為何沒有大規模使用?

翻看二戰中日軍裝備圖片,無意間發現一款日軍

93式單兵機槍活動掩體。但苦於沒有找到具體參數,只能從僅有的這兩張圖片來“研究”一下這個單兵神器。

發現侵華日軍使用一種罕見武器:“機甲”為何沒有大規模使用?

圖:日軍93式單兵機槍活動掩體正面視圖

1937年淞滬會戰,在上海的城市巷戰中,日軍就大量使用了這東西,它可以在城市的柏油馬路上快速進入防禦狀態,對國軍造成大量威脅。

發現侵華日軍使用一種罕見武器:“機甲”為何沒有大規模使用?

圖:1937年10月1日,淞滬會戰,北四川路待命出擊的日軍陸戰隊

從圖上看,這個單兵機槍掩體的正面防禦面分成三部分,中間為錐形多邊體,是主防禦面,也是機槍手躲藏的地方,前端中間開有一個機槍口,有一個狹長的視窗。兩側的副防禦面看起來應該僅為兩塊鋼板,帶有一定的弧度,可以為機槍手提供更全面的防護,也可以供機槍副手躲避,從後面看,在副防禦面後側還可以放置6塊備用彈夾,可以為機槍提供持續的火力。

發現侵華日軍使用一種罕見武器:“機甲”為何沒有大規模使用?

圖:日軍93式單兵機槍活動掩體後視圖

另外,可以看到它配有4個輪子,手提左側副防禦面上的提把,將後側抬起後,利用前面兩個輪子可以快速向前推進;在固定時利用左右副防禦面上的兩個側輪,則可實現掩體左右滑動,可以及時改變射擊方向。

看著這麼“溜”的一個“神器”,為什麼二戰結束後就鮮見這樣的單兵掩體呢?個人覺得,主要存在以下弊端,導致它失去了價值。

一是目標太大易暴露。

現代戰爭最怕暴露目標,二戰中中國軍隊沒有幾樣武器能輕鬆幹掉這個傢伙,只能近距離用手榴彈,或者用為數不多的迫擊炮。若是在平坦的地域作戰,又找不到制高點,還真拿這傢伙束手無策。

發現侵華日軍使用一種罕見武器:“機甲”為何沒有大規模使用?

圖:當時中國軍隊裝備簡陋,和日軍不在一個等級

日軍這個裝備,只能用在對付裝備差的中國軍隊。在現代戰爭中,各種遠程火器多樣,這種單兵掩體目標太大,擺在開闊戰場上很容易被發現,只需一個RPG、一枚槍榴彈、一枚反坦克導彈、一枚迫擊炮或者一把反器材狙擊槍就能輕鬆解決。沒人再願意一出場就“狗帶”吧,自然沒人再用。

發現侵華日軍使用一種罕見武器:“機甲”為何沒有大規模使用?

圖:火箭筒既簡便又實用,對付日軍這種單兵掩體一打一個準

二是過於沉重難以攜帶、限制戰術發揮。

這種單兵掩體號稱便攜式,其實並不便攜。它有固定形狀,不僅體積大,重量肯定也不輕,即使機槍手加機槍副手扛著也吃力。在車載行軍的時候倒是無所謂,若遇到山地或其他車輛無法開進的地段,只能扛著走,估計沒遇到敵人,體力就消耗差不多了。

發現侵華日軍使用一種罕見武器:“機甲”為何沒有大規模使用?

圖:淞滬戰場上行進的日軍。誰願意扛個大傢伙行軍呢?

而且它的作用,完全可以利用沙袋或土牆等臨時掩體代替。背一把機槍到處打,和扛個這玩意兒還得選好地方才能打,兩者之間選擇,當然是前者。固定在一個位置打,還容易成為對方打擊的目標,這個裝備的難移動,也限制了戰術的發揮。

發現侵華日軍使用一種罕見武器:“機甲”為何沒有大規模使用?

圖:平漢線十里鋪附近,掩護工兵架橋的日軍機槍手。這種簡便的架設方式,進攻撤收都快。

三是樣式固化不適應多種地形。

這種單兵掩體更適合在平坦道路等地域上作戰,發揮一個臨時堡壘的作用,但僅能防禦正前方的攻擊,對方只要稍微有個高角度,射手就無處躲藏。在山地、叢林等地域,有的地形限制較大,它較寬的防禦面極大限制了它的位置選擇。而且他的射擊孔和觀察孔都較小,導致它的射角必然也小。

發現侵華日軍使用一種罕見武器:“機甲”為何沒有大規模使用?

圖:機槍360度無死角射擊

比如在山地防禦戰中,僅有一個20公分寬的凹口是設置機槍的最佳位置,那麼這個掩體必然放不進去,辛辛苦苦背上山,卻只能把機槍拆下來用,而且還得再單獨佈置臨時掩體,那拿它何用呢?

發現侵華日軍使用一種罕見武器:“機甲”為何沒有大規模使用?

圖:像這樣的作戰地域,就不適合這款掩體使用。如用鐵疙瘩作掩體,射角會受限制,根本不能瞄準溝底,而且這種凹凸不平的山地還不好放置

其實,這個鐵疙瘩並不是日軍的發明。在一戰時就有類似的單兵便攜式掩體。但也是綜上原因,它也只能留在照片上,並沒有哪個國家大範圍使用這款笨重的裝備。

發現侵華日軍使用一種罕見武器:“機甲”為何沒有大規模使用?

圖:一戰中的單兵便攜式掩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