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保本的银行结构性存款值得够买吗?

P2P还处于风雨中,投资人开始转移目标到一些看似保本的投资产品,比如近期大火的结构性存款。

那么结构性存款是否真的保本呢,结构性存款风险又有哪些呢?

 1

结构性存款是什么?

在说结构性存款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存款。

我们知道,银行干的是左手倒右手的生意。我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把一部分钱留下来应对日常的提款需要,然后另一部分钱用来放贷获得收益,这也就是我们的存款利息来源。

而我们的存款是受存款保险制度保护的,也就是一旦银行破产,存款保险将对50万元以下个人存款进行赔付。

号称保本的银行结构性存款值得够买吗?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很多老百姓都不往银行存钱了,但是各银行仍需要不断揽储,于是银行就放出了大招,推出了号称保本保收益的结构性存款。

结构性存款,官方的解释是指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远期、掉期、期权或期货等),将投资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商品价格、信用、指数及其他金融类或非金融类标的物挂钩的金融产品。

通俗来说,结构性存款既是一种存款,也不仅仅是一种存款。

结构性存款是可以分为本金无风险类结构性存款和本金有风险类结构性存款的。

本金无风险类结构性存款是指银行把我们投入的本金用于存款,仅用存款利息来投资金融衍生品。按照投资收益来划分的话,本金无风险类结构性存款还可以划分为收益固定型结构性存款、收益递增型结构性存款、与利率区间挂钩型存款以及利率浮动收益封顶型结构性存款。

而本金有风险类结构性存款则是指投入的本金一部分用于存款,一部分用于投资金融衍生品。因为使用了一部分本金去投资金融衍生品,由于市场因素的不确定性,所以会造成这部分资金盈利或者亏损,从而使得投资人的本金有可能面临部分损失或者全部本金损失的风险。

这里我以与利率区间挂钩的结构性存款来举个例子讲解一下。

某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挂钩的是欧元对美元汇率,合同约定预期年化收益率为2.8%-3.6%。

在投资期限内,欧元对美元汇率都在某个区间内波动的时候,到期后就按3.6%的年化收益率来计算,而如果投资期限内,欧元对美元汇率没有一天在这个区间内,到期后就按最低收益率2.8%来计算。

所以,结构性存款不能一概而论说是保本的,投资人要买这类产品的话,要先看清楚产品说明书,分清是哪种结构性存款。

另外,一般结构性存款产品起购点为5万元,收益率下限平均值和收益率上限平均值分别为2.31%和4.24%。

 2

结构性存款的风险

然而即使是本金无风险类结构性存款也存在诸多风险,这个我们需要知道。

首先是政策风险,监管的心思很难猜,结构性存款的监管政策不一定不会变动,其次是信用风险,也就是银行会破产,这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还有就是市场风险,因为结构性存款挂钩的是利率、汇率等标的,这些标的总会存在波动,所以会影响我们的投资收益。

对于本金无风险结构性存款来说,影响的就是收益的多少,大多数时候未必能达到最高收益率,而对于本金有风险结构性存款来说,连本金都会受影响。

另外,还有流动性的问题,目前国内大多数结构性存款是不能提前支取的,对于流动性要求高的投资人需要衡量好自己的资金流动性需求。

号称保本的银行结构性存款值得够买吗?

对了,我还要提醒大家,其实还有假结构性存款的问题也值得大家注意。疫苗有假,结构性存款也有假的。

这些假结构性存款可以分为两类:没有投资金融衍生品的和总是能够兑付的假结构性存款。

对于没有投资金融衍生品的假结构性存款,银行没有如合同所说的那样把钱投向金融衍生品,比如利率、汇率等,而是投向了固定收益资产。比如债券,这样的话就和银行理财产品没什么两样了,结果还是银行在刚兑。

对于总是能够兑付的假结构性存款,意思是资金投向金融衍生品的规则形同虚设,比如设定的区间范围是不合理的。

这里我用挂钩黄金价格结构性存款来给大家举个例子。

比如合同设置的黄金价格区间在1000到1500美元之间,投资人就能获得最高收益率,而历史以来黄金的价格都没有高于或者低于这个区间的,也就是说无论怎么样,投资人最后拿到的收益率都是最高收益率。

虽然说假结构性存款对于投资人来说是有利的,最后拿到的是最高收益率,但实质是以银行刚兑实现的,这个和监管一直强调的去刚兑态度相背离,很难说这类假结构性存款产品最后会不会安全。

综合来看的话,结构性存款虽然带着存款二字,但其实也是存在风险的,而且其结构也复杂,如果没有对金融衍生品有一定了解,投资人难以判断其真正的风险所在。

所以如果要投资这类产品,需要多了解背后的情况,再做出决定,也就是不懂的产品不要投。

——融36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