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在身邊——世界級的廣東粵劇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明末清初,弋陽腔、崑腔傳入廣東。清代咸豐、道光年間,廣東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西皮、二簧)作為基本曲調,兼收高腔、崑腔及廣東民間樂曲和時調,用“戲棚官話”為基本語言,間雜以粵方言,逐漸形成粵劇。

非遺在身邊——世界級的廣東粵劇

粵劇主要流行於廣東全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等使用粵方言地區的城鄉。

1912年前後,粵劇演出基本上已改用廣州方言,表演體系日趨完善,開始在梆簧中穿插民歌小調,並改假聲演唱為“平喉”演唱。

2006年5月20日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非遺在身邊——世界級的廣東粵劇

粵劇的起源與發展

粵劇起源於中國民間齊言民歌的興起,最早可上溯先秦的《詩經》,但這是中國全部板式變化體戲曲如京劇、粵劇,以及詩讚類戲曲如上海越劇、黃梅調的共同起源。中國齊言體民歌,在魏、晉和唐代,達到空前的高峰,更形成了一代文學體—唐詩。這些講求平仄,秩序井然的齊言體民歌,在唐代佛教寺廟的演講中,不但形成說故事的內容,也加入了節以木魚的節拍特色。而由宴樂發展出來的詞樂,歷經唐宋,便形成了律分宮調的戲曲。

元代,雜劇是最受歡迎的戲劇種類。當時稱一幕戲為一折,以後只選演一幕戲便稱為摺子戲。粵劇有很多劇目是由元朝雜劇流傳下來的,甚至某些粵劇的傳統戲碼跟雜劇完全相同,例如《西廂記》《竇娥冤》《趙氏孤兒》等。

據《新會縣誌》記載,公元15世紀60年代中期當地的“鄉俗子弟多不守本業,事戲劇度日”。公元1561年《廣東通志》記載:廣州府“二月城市中多演戲為樂,諺雲正燈二戲”,並有“搬戲難成器,彈弦不是賢”的俗語,所以“江浙戲子至,必自謂村野,輒謝絕之”。這證明其時粵劇已經形成並盛行。為區別外來戲班和本地人為主體的戲班,前者被稱為“外江班”,後者被稱為“本地班”。

“未有八和,先有瓊花”在戲行中是無人不懂的。瓊花會館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根據《佛山忠義鄉志》的記載;鎮內有會館凡三十七,瓊花會館建築瑰麗,為會館之最。會館制是粵劇發展的重要社會組織之一。

非遺在身邊——世界級的廣東粵劇

據歷史資料記載,公元1925年廣州有40多班大型粵劇戲班,當中每一班的人數可以多達150多人。廣州出現“海珠”、“樂善”、“太平”、“寶華”、“民樂”、“河南”等十所大戲劇場。同期,開始產生“薛馬桂白廖”五大流派。據不完全的統計,這個時期活動於穗、港、澳的專業和藝人兼任的編劇家有100多人,新編劇目高達4000~5000個。可說是粵劇的黃金時代。

非遺在身邊——世界級的廣東粵劇

粵劇的傳統劇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四進士》、《五登科》等所謂“江湖十八本”,後又出現《黃花山》、《西河會》、《雙結緣》、《雪重冤》等“新江湖十八本”和《蘇武牧羊》、《黛玉葬花》等“大排場十八本”。其他代表性劇目還有《白金龍》、《火燒阿房宮》、《平貴別窯》、《寶蓮燈》、《羅成寫書》、《鳳儀亭》等。粵劇基本聲腔為梆子、二簧,兼有高腔、崑腔及廣東民間說唱、小曲雜調等。粵劇樂隊最初由二絃、月琴、三絃、竹提琴、簫“五架頭”組成,後又陸續吸收了其他一些新式樂器。

非遺在身邊——世界級的廣東粵劇

粵劇的結構和表演

角色,在粵劇及中國戲曲中被稱為行當。粵劇的行當原為一末(老生 )、二淨(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醜(男女導角)、六元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八貼(二幫花旦)、九夫(老旦)、十雜(手下、龍套之類),合稱十大行當。後來被精簡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醜生、武生。

​粵劇表演帶有質樸粗獷的特色,有單腳、滑索、運眼、小跳、拗腰等絕技。其武打以南派武功為基礎,靶子、手橋、少林拳及高難度的椅子功和高臺功都十分出色。粵劇化裝簡練,色彩濃豔,服裝多采用廣繡,精美華麗,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非遺在身邊——世界級的廣東粵劇

粵劇早期流行濃脂厚粉,但是所用化妝品比較簡單。不同行當有其獨特的化妝方式。丑角常有一個大白點在臉的中央。化妝顏色以紅、黑、白、藍、黃為主。紅色代表血性忠勇,黑色代表剛耿忠直,白色代表奸惡陰險,藍色代表狂妄兇猛,黃色代表剽悍幹練。到了20世紀20年代,薛覺先把京劇、話劇及電影化妝法和傳統化妝法結合。化妝轉趨輕描淡掃,樸實自然。最常見的化妝就是“紅白臉”,先把整個臉塗上白色粉底,然後圍繞著眼睛及顴骨塗抹紅色胭脂。有時候畫了長長的眉毛,並使用鮮紅色的口紅。

非遺在身邊——世界級的廣東粵劇

粵劇早期服飾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樣,並加以改良為戲服。清朝時期,京劇越來越受歡迎,交流逐漸增多,服裝制度亦漸受京劇影響,傳統粵劇服裝可分為:蟒、靠、褶子、開氅、官衣、帔、衣。材料方面以布質為主,後期增加了膠片或者銅託小鏡點綴戲服。20世紀60年代末,繡花戲服開始受到歡迎,直到今日仍是戲行中的主流。

非遺在身邊——世界級的廣東粵劇

非遺在身邊——世界級的廣東粵劇

粵劇髮飾之特色主要是片子、頭套、髮髻、飾物,並有系統地上片子、戴頭套 及插頭飾飾物。不同種類頭套、髮髻、髮辮、發包也有自己的特色、用法、製作方式、配戴及保養用具。基本所有花旦都需要頭飾,其中片子石是花旦必用的。頭飾種類繁多,用料各有不同。

粵劇演員的表演工藝分為四大基本類別-唱、做、念、打。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子喉比平喉調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來扮演女性角色。做是指做功,又稱身段,即身體表演。當中包括手勢、臺步、走位、關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須功、水發、抽象表演和傳統功架。念;是指唸白,即念出臺詞。用說話交代情節、人物的思想感情。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發、玩扇子、武刀弄槍、耍棍揮棒,舞動旗幟等等。

非遺在身邊——世界級的廣東粵劇

粵劇傳統的戲臺沒有繁複的實景,全靠演員用身段和做手配合曲詞來塑造劇目的活動空間。觀眾通過演員的表演加以想象體會。20世紀初,粵劇受話劇的影響,開始出現利用布類的東西製作成的軟景,在大帆布上繪畫城門、花園、宮殿,山林、河岸等景物,掛在天幕做佈景。20世紀30、40年代,粵劇也流行機關佈景,演員和道具可以移動、可以從天而降、可以升空、也可以匿藏於臺下。

粵曲的唱腔音樂主要分板腔類、曲牌類和詩讚類三種。粵曲唱腔音樂的基本特色是板腔類,即梆子和二黃,俗稱“梆黃”,也即是和京劇的“皮黃”同類。

非遺在身邊——世界級的廣東粵劇

代表人物

20世紀初(民國初期),粵劇有五大流派,代表人物包括薛覺先、馬師曾、桂名揚、白駒榮/白玉堂和廖俠懷。著名編劇家有南海十三郎和唐滌生,除此之外,也有些獨當一面的男演員,譬如武生王靚次伯、醜生王梁醒波、武狀元陳錦棠等。近代則有以反串為聞名的戲迷情人任劍輝。曲藝方面,粵曲演唱家當中,有四大平喉或平喉四傑之稱的就是小明星、徐柳仙、張惠芳、張月兒。50年代起紅線女成為粵劇新的領軍人物,其獨有的以聲帶情的唱腔被譽為“紅派”曲腔。現代著名人物羅家寶。

非遺在身邊——世界級的廣東粵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