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片葉子》:明暗線索與禮貌原則下的生命之思


《最後一片葉子》:明暗線索與禮貌原則下的生命之思

當一個靈魂正在準備走上那神秘、遙遠的死亡之途時,她是世界上最寂寞的人了。——歐·亨利

《最後一片葉子》是美國作家歐·亨利的代表作之一。歐亨利出生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格林斯伯勒,是美國短篇小說家、美國現代短篇小說創始人。

歐亨利一生坎坷,顛沛流離。三歲喪母,高中時期,被迫輟學;進入社會後做過學徒、歌手、戲劇演員、記者等,並立志當一名作家;1982年因一樁經濟案入獄後逃亡,1898年再次入獄,期間開始了長期的寫作生涯,出獄後移居紐約,成為職業作家。

《最後一片葉子》:明暗線索與禮貌原則下的生命之思

他與契訶夫、莫泊桑並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被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他的作品被譽為“美國生活的百科全書”。

短篇小說《最後一片葉子》講述了三個居住在紐約格林威治村的畫家的故事,蘇和瓊西在餐廳相遇,志趣相投,共同開設了一家藝術工作室。瓊西感染肺炎病倒,告訴蘇,窗外那棵樹的最後一片葉子掉落就是自己的生命期限。蘇將這事告訴鄰居老畫家,畫家雖生性粗暴卻揚言要守護她們。

老畫家在常春藤上的最後一片葉子掉落時,冒著寒冷在窗外牆壁上畫了一片和那常春藤上的一模一樣的葉子以激勵瓊西。最後因風寒染上肺炎離世,並完成了自己傑作。

故事雖短,不乏感人和惋惜。歐·亨利懷著對“小人物”命運的深切同情,描寫他們生活的不幸,以自身的經歷發掘社會底層人民的真善美,捕捉他們靈魂上的亮點,傳播人性之花在夾縫中綻放的精神。

今天將通過小說的藝術表現手法、禮貌原則淺析《最後一片葉子》,並對其產生的現實意義進行思考。

01

從藝術表現手法角度,採取明暗線索並進的方式

歐·亨利早年經歷豐富,因生活在社會底層,一生困頓,人生最後10年才在紐約定居,平時他所接觸的也多是社會底層的小人物,所以他的作品題材比較廣泛,語言簡潔明瞭有內涵文章結構巧妙,結局也往往出人意料,因此他的作品常常能夠獲得廣大讀者的喜歡。

《最後一片葉子》:明暗線索與禮貌原則下的生命之思

他看慣了美國當時的腐敗,但內心向陽,以敘述的幽默調侃為藝術特色,歌頌人間真善美。也由於他的表現手法運用得當, 形成了個性化且獨特的明暗線索並進的表現手法。

明暗線索並進使用方法分為兩種:明暗兩線反覆碰接、多次交叉和明暗兩條線索只交匯一次。

在《最後一片葉子》中使用了明暗線索並進表現手法中的明暗線索只交匯一次的方法。

明線:瓊西感染肺炎後,望著窗外的老常春藤樹,絕望的等著樹的最後一片葉子掉落,她認為最後一片藤葉落下時,就是她生命結束之時。所以,對生活失去的信心。她的蘇看到她這樣很難過,尋求老畫家做模特時,將瓊西的情況告訴了他。

我等得太累了,想得太累了。我想要放手,拋下一切,墜落,一直墜落,就像那些可憐又疲憊的葉子一樣。”

老畫家很生氣,罵了一通。他畫了近四十年的畫,一事無成,每天都說要創作出一篇驚世之作,卻始終只是空談。但他對這兩位年輕畫家卻照顧有佳。之後瓊西看到葉子一直都在,也借這個信念恢復了健康。

暗線:老畫家為不讓瓊西看到老常春藤樹的最後一片葉子掉落,並希望她不要放棄生命。決定在在風雨交加的夜晚默默的將常春藤樹的葉子畫在牆上,承受著風寒,肺炎離世。

親愛的,看看牆上那最後一片常春藤葉子。你不是奇怪風那麼大,它怎麼能不飄動也不掉落嗎?唉,親愛的,那就是貝爾曼的傑作——他在最後一片葉子掉落的那個晚上,把它畫在了牆上。”

明暗線的交匯形成了整篇文章的脈絡框架,兩條線索撞碰的點,就是故事的高潮也是真相大白的時候,讓人瞬間暖意氾濫,欽佩老畫家的奉獻精神,揭開了老畫家晃盪的外表下赤熱的心。

這也是歐·亨利寫作的手段,他的小說在藝術處理上的最大特點就是它們的“意外結局”,只有到了最後一刻,“謎底”才最終解開,情節的發展似乎明明朝著一個方向在發展,結果卻來個出其不意。

這意外即便是悲哀的結局,也常包含著某種光明之處,這就是所謂“帶淚的微笑”,即“歐·亨利式結尾”。展示了作者的才華和高超的技巧,也體現了他的寫作天分,歷經磨難內心依然樂觀的心態。

《最後一片葉子》:明暗線索與禮貌原則下的生命之思


02

從文字語言的角度,用禮貌原則詮釋人物情感走向

禮貌理論的研究,主要是起源於美國語言哲學家格賴斯的會話“合作原則”。之後,英國著名學者Leech根據格賴斯的理論進行補充首次提出禮貌原則。並在著作《語用學原則》闡述禮貌對語言交際的重要作用。

禮貌原則分為得體準則、慷慨準則、讚譽準則、謙遜原則、一致原則、同情原則六大類。

得體準則指的是少讓別人吃虧,多讓他人得益,慷慨準則指的是少讓自己得益,多讓自己吃虧。

讚譽準則是指少貶損別人,儘量多表揚他人;謙遜準則是指少表揚自己,儘量多貶損自己。

一致準則旨在減少雙方的分歧,增加雙方的一致;同情準則旨在減少雙方的反感,增加雙方的同情。

這六個準則,為三組,分為得體準則、慷慨準則;讚譽準則、謙遜原則;一致原則、同情原則。每組體現的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前一條是從對方立場出發,而後一條是從自己的角度來闡述。通過禮貌原則能更好的賞析文字的魅力,以及感受隱喻在文字背後的意義。

《最後一片葉子》:明暗線索與禮貌原則下的生命之思

禮貌原則也體現了作者的寫作風格,他喜歡將筆下的人物以個性化的語言展示人物的特點和個性。因而,人物對話和獨白都成了作者塑造和表現人物特點和個性的表達方式。

《最後一片葉子》中禮貌原則的體現:

得體準則和慷慨原則:讓他人多得益,讓自己多吃虧。

“唉,那這就是很不利了。”醫生說,“我會盡一個醫生的所能,目前看來我的努力還是能起一點作用的。可一旦病人開始算能來多少輛馬車給她送葬,藥物的作用就得扣除一半。但如果你能讓她打聽起今年冬季時髦的斗篷袖,我就有五成把握能救她——明白嗎?是五成,不是一成!”

當瓊西住院後,醫生眉頭緊鎖,引其好友門外蘇談話,表示瓊西活不久,醫生看到蘇的表情和請求後,於是給出建議,找到瓊西心中信念寄託物,表示自己也會盡力,瓊西可能會治好的。

雖然只是簡單的話語,卻透露出醫生對病患的關切和責任感,面對病患時,也考慮到對方的感受,並未在其面前澆溼希望。

醫生的這些話語反映了禮貌原則裡的得體準則,讓別人多得益、少吃虧。同時醫生自己也願意多一點付出,也顯示慷慨原則中的自己少得益,多吃虧的品質。

一致原則和同情原則:減少雙方的分歧,儘量增加雙方的一致;減少雙方的反感,儘量增加雙方的同情。

兩人來到樓上時,瓊西已經睡著了。蘇把遮簾拉下,示意貝爾曼跟她去隔壁房間。他倆坐在屋裡,憂心忡忡地瞥向窗外的常春藤,大眼瞪小眼,相對無言了好一會兒。

面對瓊西的病情,作為朋友的蘇一直悉心照料,更加努力畫畫賺取醫療費用,鄰居老畫家聽說瓊西生病後,對瓊西輕視生命的想法著實生氣,並唸叨等他出名了,就帶她們搬離這裡。

在瓊西這件事情上老畫家和蘇的想法是一致的,都想她活下來,言語中不乏同情。瓊西恢復後,知道了事情真相,感謝老畫家的同時,內心也心生愧疚和同情。

所以,她們彼此間的交流很順暢,體現了一致原則和同情選擇。

讚譽準則和謙遜原則:對他人多讚譽,對自己多貶損。

在故事的結尾老畫家用畫激起瓊西的求生欲,就是借用了常春藤的最後一片葉子所能帶來的生命力傳到給了瓊西。體現了少貶低多讚揚的讚譽原則。

一定有什麼力量讓最後那片葉子堅守在那裡,為了讓我看看自己有多犯渾。想死是一種罪過啊。

瓊西生病時放棄自我的想法得到正視後,表示了自己當時的行為愚蠢,並表達多給自己信心生活等,是謙遜原則的體現。

前面我們說到禮貌原則能讓交流人與相處的關係更和諧,那麼從這些表現也不難發現禮貌原則用起來後故事三人溝通都是比較順暢的。這也是作者的有意安排,想烘托在時代背景不太好的年代還有溫暖。

禮貌作為日常相處,自然得其意,《最後一片葉子》的文字裡流露出來的禮貌,提升了閱讀的樂趣,也加深了人物的特性,透過文字表面的意思,感受文字後隱喻的精神,讓讀者久久回味文學作品的奇妙。

《最後一片葉子》:明暗線索與禮貌原則下的生命之思


03

結合畫家們的經歷,通過最後一片葉子給我們的啟示

歐·亨利雖然是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最後一片葉子》傳達的是感人至深的落魄的小人物在艱苦的求生環境中,仍能對他人表現出真誠的愛與關懷,做出難能可貴的犧牲。

老畫家為了鼓勵貧病交加的年輕畫家頑強地活下去,於風雨之夜掙扎著往牆上畫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常青藤葉。

還有蘇和醫生的付出,為的是給他人一點安慰。所有這些都未必稱得上轟轟烈烈的大事,而是小人物們日常完成的小事,正在這些小事,讓他們達到了精神境界的昇華。

縱觀全文,伴隨著老畫家的離開,《最後一片葉子》的完成,引發了我對現實的思考。

①你眼中的世界,是內心信念的投射

瓊西感染肺炎後,看到窗外的葉子掉落,覺得自己生命期限也快到了,這是她眼中惡世界就是悲涼的。當老畫家畫了一片葉子掛在窗外,瓊西覺得葉子經歷風吹雨打還在那裡,被感染,這時候她的內心看到是希望。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埃利斯曾提出“A─B─C”理論,A是誘發事件、B是信念、C是情緒和行為結果,三者的關聯性如下:A(誘發事件)←B(信念)→C(情緒和行為結果) 。


我們發現事件和行為都是以B(信念)為出發點,分別指向A和C。以此說明內在信念影響我們對外在事件的看法,也是內在信念主導我們對事件的感受和反應。當我們內在信念堅定,能給到我們正向的能量,用積極的心態看待和麵對生活,必要的時候還能改變現狀挽回生命。

天下沒有一簇而就的事情,人生不可能是一條直線。生活中百分之七八十的人不是真正因為病毒而生病,是由於憂慮,煩躁,恐懼和憤怒而生病的。

人最可怕的敵人,不是別人,是沒有堅強信念的自己。保持生活的熱枕,能讓我們走出生活的困境,積極面對生活。

②延遲判斷,不要急於對一個人下結論

貝爾曼的藝術事業很失敗。他畫了四十多年...他總說自己馬上就要創作出一幅傑作,卻從未真正動筆。好幾年來,除了偶爾在宣傳單、廣告頁上頭塗塗抹抹之外,他什麼正經作品也沒有畫出來....他酗酒,金酒是他的命根子

老畫家的出場是一副糟老頭子的模樣,一開始看著覺得他很窩囊;故事走到中間的時候,還會發現老畫家的語言粗暴,蠻橫,大家對他關注度可以說是忽略不計的;直到看到故事最後一段,就發現他是這個故事最有魅力的人。

這是小說,可以看完及時更正我們的看法,但是現實呢,往往會讓我們誤判了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會忽略了掩藏在人的行為發生的事情背後的寓意。

頭腦風暴中有個基本原則,叫延遲判斷,簡單來說就是儘可能的延遲對人對事的判斷時間,不要著急下結論,最終的結果會更加客觀全面。

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事情,影響我們的判斷。父母看到放學回家的孩子衣服很髒,指責小孩不愛乾淨;遇到了熟人,打招呼沒回應,被認為沒有人情味;平時每天和自己說晚安的男友,一晚沒回復消息,於是進行猜疑。

但事情的真相可能不是這樣的,小孩衣服很髒只是在學校玩嗨了,不是故意的;熟人打招呼沒理,他只是在想事情,沒反應過來;男友沒回應,他也許遇到了急事。

有些事看到都不一定是真的,評價人,事推遲幾分鐘,幾小時,幾天,可能會得到不一樣的結論。

《最後一片葉子》:明暗線索與禮貌原則下的生命之思

③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與誰同行

讀完整篇小說,內心不乏感嘆,瓊西是幸運的。喜歡藝術畫畫的她,遇到了一樣愛好畫畫的蘇,併成為了摯友,在她生病期間對她寸步不離,努力攢錢給她治病;遇到了救她一命的朋友老畫家,在她看不到希望的時候感受老畫家給的希望。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效應稱為鏈狀效應,是指事物的相互影響作用。

在中國也有這樣的一句話,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講人與人之間互相影響,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鏈狀效應。

曾國藩30之前可以說是一名庸才,學習不佳,品行不端。但他的後半身以及逝世後,卻被稱為聖人,為後人敬仰。

主要原因是他靠近了積極的人。曾國藩30歲進京當官,朝下重臣唐鑑品德修養尤為突出,曾國藩常與其共識請教問題,唐鑑不僅幫其解惑,還告訴曾國藩“最是靜字功夫要緊”。

曾國藩與倭仁的屬師友亦是朋友。倭仁用功篤實,有記日記的習慣,相處中,曾國藩自然受其影響。

就像人常說的,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與誰同行。

結語:《最後一片葉子》的老畫家通過他的行動教育了年輕畫家和讀者,對生命的敬畏,一輩子沒有畫出傑作的他,用他的畫手點燃了瓊西的希望,也完成這一輩子的夙願。

《最後一片葉子》是充滿人性之美的小說,瓊西和蘇的友誼、貝爾曼的犧牲精神以及最後一片葉子所蘊涵的深遠意義無一不在提醒人們儘管生活如此艱辛,保持積極的心態,勇敢的面對改變現狀並追求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