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論」延遲開學不教新課,機構運營計劃怎麼調整?

「深論」延遲開學不教新課,機構運營計劃怎麼調整?

02/14 時刻


受到疫情的影響……


這個開頭是不是看膩了?其實我都寫膩了


不過,該說的還是得說。突然時課一貫接地氣兒,不說虛的,今天和大家說一下春季課程和運營節奏的問題


目前,教培機構的寒假課程基本結課,但公立學校延遲開學的影響,之前規劃好的春季課程和運營計劃全部被打亂。怎麼辦




01 課程設置重構


教育部要求各級各校在正式開學前不上新課,而部分省份已經表示2月底前不開學。原本可以無縫銜接的寒春課程現在遭遇了新的卡點:一是課程內容,二是上課時間


課程內容方面,以往公校和機構之間各行其是,互補共生。公校負責教新知識,機構負責拔強補弱,圍繞國家課程標準服務於學生和家長的學習需求。機構的課程內容大致有兩條線路:一條立足基礎知識查缺補漏,一條結合素質培養拓展能力。


「深論」延遲開學不教新課,機構運營計劃怎麼調整?


寒暑假課程由於授課時間集中,一般安排的內容多是給學生上學期的知識漏洞填坑,梳理知識體系;春秋季課程因為一般在週末和學校同步上課,更多傾向於拓展知識點和一題多解。


當前寒假假期被延長,但機構年前就定好的授課內容已經講完,而學生學習的公校網課又不涉及新學期的內容。機構原本備好的春季課因為學生缺少必要的校內基礎學習環節而無法直接講授,改教新的知識又違反教育部規定。兩頭碰壁,形成了課程設置的內容空窗。


另外,公校近期已經線上開學,校內的課學生要在網上上,校外的課學生還要在網上上,學生和家長已經開始表示對電子化學習的不滿。據很多機構一線運營老師的反饋,這次寒春續報時,有的家長明確表示不報名的原因就是全天網課


新的知識不能教,舊的知識教過了。這種情況下專題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距離3月份還有兩週,在寒春課程之間增加一組專題課,講授本學部各學科已學的、在中高考中佔比較高的課題,幫助學生紮實基礎熟練變題和多解


「深論」延遲開學不教新課,機構運營計劃怎麼調整?


要知道,並不是所有學生都100%掌握所學知識。儘管寒假課程已過,但並不代表學生的知識缺漏已經全部清零。假期延長、不上新課的這段時間,恰恰是學生強化學習效果的最佳時期。時間不等人,學生時期能有幾次這樣的機會


指向性強、內容落地實用的專題課完全符合大部分學生現階段的學力和需求。這樣的專題課既有助於團隊動起來,又能夠給出實質性的產品價值,招生工作就可以同時啟動,幫助轉移寒春續費壓力、拓展春季招新工具。


一定記住,不要越俎代庖。機構做好機構的事情,解決用戶當下的根本需求,就是最佳方案。




02 暑假運營調整


針對假期延長、學時不足的問題,陸續有省份出臺解決思路,主要提案是壓縮暑假和週末


暑假被壓縮,意味著現金流甚至全年利潤的減少;週末被壓縮,意味著機構原定的週末課程時間安排、班型設置、限班人數都要進行調整,每週課耗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深論」延遲開學不教新課,機構運營計劃怎麼調整?


暑假對於教育行業的重要性無須贅述,但同時還應該看到因為疫情倒下的機構釋放到市場上的生源以及復課之後上夠網課的學生短期爆發的面授需求


這裡需要注意的就是提前調整好春暑的運營節奏、暑假的課程設置和校區的承載能力


以往的春暑續費一般發生在4-5月份,但今年由於春季課程啟動晚,明顯不能繼續沿用這樣的節奏。考慮到今年開學較晚,春暑課程時間跨度短,個人認為可以打包春暑課程,既不違反國家在收費方面的規定也可以儘快收攏並留存市面上的生源


暑假課程設置上,儘管暑假的假期長度被壓縮,但

2周的暑假長度應該是底限。這與以往暑假的單期授課時長相符,因此不必擔心單個課程產品的課程設置,做好學習效果提煉即可。


需要關注的是用戶輔導需求的細分,即班型和授課內容的多樣。時長有限的前提下,學生不能像以往那樣在一個暑假裡岔開時段上不同的課,只能把這一期課程的時間最大化,在同樣的課期裡上不同班型。由此,分化課程設置,豐富班型選擇就十分重要


「深論」延遲開學不教新課,機構運營計劃怎麼調整?


校區的承載能力方面,主要聚焦的是教室飽和度和教師流轉效率。根據校區現有教室間數和課程開設時間,可以計算出最大化的教室飽和度;根據業務情況和營收計劃,可以計算出最低的教室飽和度。結合這兩個數據,校區可以估計出自身的暑假開班能力。


教師流轉效率上,主要考慮的是目前的師資團隊所能承接的學生人數和班次,避免出現有學生沒老師或者有老師壞口碑的情況。根據後續招生情況,動態調節師資團隊,如有必要籌劃引進優秀師資。




Eventually:


特殊時期,我們更要學會向前看向好看。今天是情人節,雖然口罩捧花有點難,但是燭光晚餐也還是可以有的。


想要做得好,沒有捷徑,唯有用心經營,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


情人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