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博向鸠摩智说最厉害的绝学是六脉神剑和易筋经,为何不提令他先祖独步武林的斗转星移?

除尽英犬美狗日奸


姑苏慕容家的两大绝学,参合指和斗转星移。

其中参合指是一门不弱于六脉神剑的绝学。当然,这个是慕容博自己的说法,但是根据书中的描述,以及看到慕容博眼巴巴的想要六脉神剑我们可以看出来,参合指虽然也算是一门绝学,但是比六脉神剑要差上一筹。

斗转星移是慕容家的另一门绝学,也是慕容家闯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名头的根本,连天山童姥都对这门武功很是赞赏。这是一门借力打力的武功,不论对方施出何种功夫来,都能将之转移力道,反击到对方自身。不仅仅是武功,就连兵刃拳脚都可以转移方向,其中的奥妙,在于“反弹”两个字。但是这个很明显,斗转星移属于防御技能,没有主动攻击的能力。

六脉神剑是一门远程攻击的技能,而且和参合指是极其相似的,所以慕容家需要六脉神剑来替代参合指作为输出技能,降龙十八掌就一定弱于六脉神剑吗?连扫地僧都说降龙十八掌是天下第一刚强的掌法,为什么慕容家没有想法呢?因为降龙十八掌的路子明显和参合指不同,也和慕容家搭配不上,所以他打上了六脉神剑的主意。

同样的,慕容家为什么要打探易筋经呢?易筋经是一门内功,他的地位不用说了,少林的绝学,被称为金书四大内功秘籍之一。无论是六脉神剑还是斗转星移,都需要强大的内力来支撑,可以他窥探上了易筋经。有了防御技能,再夺来更强的攻击技能和内功,慕容家才能够傲视武林,复兴大燕。


悠然布衣


斗转星移作为姑苏慕容家的绝技,实力之强也是无需怀疑,当初慕容龙城也是凭借这套绝技当世无敌,只是慕容龙城的后人一代不如一代,导致慕容博未能将“斗转星移”发挥最大威力,慕容复更是只学到皮毛。

可是,慕容家自从有了“还施水阁”以后,都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修炼其他各门各派的绝技上,这也是他们未能将斗转星移修炼到高深境界的重要原因。

慕容博就是一心修炼少林七十二绝技,导致最终一身内伤;慕容复就是学的五花八门,可是最终未能发挥威力。

在三十年前,慕容博与鸠摩智相识,二人高谈阔论天下武学。在交流的过程中,慕容博也发现出鸠摩智的性格,他觉察到鸠摩智对武学的痴迷是相当的深,而且他极有天赋。

此时,慕容博针对鸠摩智就设计了一个阴谋:告诉他天下武学最强的就是少林“易筋经”和大理“六脉神剑”,利用鸠摩智对武学的痴迷希望能够引起天下纷争。

而在临别之际,慕容博又将少林七十二绝技赠送给鸠摩智,这让鸠摩智对慕容博感激涕零,他就认为慕容博是天下第一好人,对慕容博每句话都当做至理,都信以为真。



鸠摩智在拿到少林七十二绝技以后,又从李秋水那里得到小无相功,竟然在短短三十年中将七十二绝技都修炼成功。

随后,他就时时想起慕容博告诉他的天下绝学“易筋经”和“六脉神剑”。此时他的武功已然高强,可是他内心并不满足,他时时抱憾,未能见识到慕容博口中的这天下两大最强绝学。

在内心欲望的怂恿下,鸠摩智选择离开大轮寺,首先就来到大理天龙寺,也是为了抢夺天龙寺的“六脉神剑”剑谱。

鸠摩智的确引起了大理和少林的各种纷争,只是这些纷争并没有引发国家层面上的冲突,并没有达到慕容博的目的,只是鸠摩智这些行为却也让他自己处处树敌。

并且,鸠摩智一心修炼七十二绝技,也让自己内功出现隐患,最终导致走火入魔。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他崇拜不已,万分相信的慕容博。当鸠摩智意识到这一层之时,已然为时已晚。

鸠摩智内功最终全部被段誉吸走,也算是散尽一身的罪孽,最终大彻大悟,成为一代高僧。

只是鸠摩智已然耽误了自己三十年时间,如果不是被慕容博引入歧途,他自己在佛学领域肯定能有更大的作为。



慕容博之所以未能透露鸠摩智斗转星移也是一门高深绝技,归根到底他是不想自己的绝技被鸠摩智所觊觎。

他既然知道鸠摩智是一介武痴,他又怎能暴露自己的绝学呢,那岂不是养虎为患!

首先,如果他告知斗转星移是天下一门绝技,那么鸠摩智肯定就会念念不忘,肯定第一时间去姑苏慕容,去了解斗转星移。

这样就使得自家的绝技在江湖上暴露无遗,慕容博的绝技让江湖人都知道的清清楚楚,斗转星移的优缺点是哪些都被公之于众,那么在江湖上的威慑力岂不是要大打折扣!慕容博自然要考虑到自家武学的影响力,他肯定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的发生!

另外,如果鸠摩智知道斗转星移这门绝技,肯定想占有这门绝技,于是就会去姑苏窃取。

慕容博自然不希望别人对自己的绝技念念不忘,这样始终就是给自己增添了无数担忧,慕容博作为一个聪明人,他岂能不知这个道理。

再说,鸠摩智也是武学奇才,万一他能够将这么绝学学会,那岂不是对姑苏慕容最大的威胁。

慕容博考虑的极为长远,他也绝不愿意看到自家的武功被外人所知,更不愿外人知晓他的情况,于是他只能将别门派的绝技暴露给鸠摩智,而对自家的斗转星移选择隐藏。

可见,并非斗转星移不是天下绝学,而是慕容博考虑到自身的情况,才故意不告知鸠摩智。



*忠肝义胆岳老三聊武侠第303期*


忠肝义胆岳老三


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挑起争端

慕容家为燕国皇室后裔,慕容博告诉鸠摩智天下武学数大理《六脉神剑》和少林寺《易经筋》最为厉害,其实是因为慕容博看出鸠摩智是个武学奇才,而且好武成性,必定会想方设法去得到这两部武学经典,再加之鸠摩智贵为吐蕃国师,到时候如果鸠摩智为了武学秘籍挑起吐蕃和大理、大宋之间的战争,那就正中慕容博的下怀了,到时天下打乱,慕容家就可以趁机起事,用心可谓歹毒!

二、保全慕容家

当时慕容博已有计划挑起辽、宋之间纷争的计划,而鸠摩智武功高强野心勃勃,慕容博害怕鸠摩智在自己执行假死计划的时候,到慕容家抢夺《斗转星移》秘籍,到时候恐怕慕容家没人能够阻挡鸠摩智,所以慕容博想出这个祸水东引,一石二鸟之计。

三、《斗转星移》确实不能称为第一

《斗转星移》是慕容家祖先自创的武功,但是这种武功,只能称为绝技,却不能称之为绝学。主要因为《斗转星移》只是将对方的内力引导入体内,然后经过特殊的经脉行气,将引导入体内的真气再作为自己的真气释放出去,这种绝技有两个弊端,一是它只能转移敌人内力,并不能像《北冥神功》那样吸收内力;二是《斗转星移》转移的内力不能超过自身经脉的承受极限,假如对方内力比你高得多,那么对方内力打过来,你的筋脉根本承受不住压力,直接撑爆。《斗转星移》这种武功其实比较鸡肋,面对武功比你低的不需要用,面对武功高的多的用不了,只有面对同等级或者稍高的对手才能起到作用,所以《斗转星移》不能称为天下第一武学!





烦恼饭桶


斗转星移强吗?未必。

金庸武侠中,但凡高手所用武功,都是符合自身气质,比如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和他豪爽硬朗的性格一样,慕容博也是这样,他工于心计,手段毒辣,为了复国不择手段,借助各方势力为我所用,这和他的武功路数何其相似,而这样的武功阴柔有余,却称不得上流,只是取巧之道。


先看慕容复和丁春秋交手的时候,他的斗转星移根本就不能奈何对方,连用三次却只能把伤害转移到丁春秋弟子身上。和乔峰打更是捉襟见肘,无法牵引,更别说对敌六脉神剑了,六脉神剑的无形剑气凌厉无比,斗转星移又何从借力?

其实斗转星移有一个软肋,就是和六脉神剑一样,必须依靠强大的内功辅助才能够发挥最大功效,慕容父子之所以不能把这门武功施展到淋漓尽致,也是如此。萧远山和慕容博潜藏在少林寺几十年为何?因为他们在同时找一样东西,却始终没有找到,那就是天下内功心法第一的易筋经,只有靠易筋经这样深厚的内功催动,斗转星移才能牵制别人,而不是被人所制。

高手相斗,到了紧要关头,就是实力的比拼,巧又从何而取?这也是慕容复不能成功的原因,打铁还需自身硬,靠花架子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剑胆琴心01


斗转星移是慕容家老祖,慕容龙城的心血结晶,自己家的绝技向来都是传男不传女,何况是外人,六脉神剑也是大理段氏段思平的绝技,大理段氏也不是人人可练啊,除非一阳指练到一定境界,而且是有缘人(和易筋经有点像)一阳指倒是大理段氏皇族好武之人都会。

话题转回来,鸠摩智内力是小无相功,小无相功是逍遥派的绝顶内功,鸠摩智是土蕃国师,李秋水是王妃吧?两人关系肯定不一般,鸠摩智靠小无相功这种精微渊深内力催动招式,无论少林绝技还是他自己的火焰刀威力都很强,火焰刀,一阳指,六脉神剑都是靠内力催动的功夫,慕容博见多识广肯定会推荐六脉神剑给鸠摩智,而不是给鸠摩智自己家的绝学。

斗转星移练到慕容龙城那个地步,接段誉不算纯熟的六脉神剑估计没问题,但是等段誉练到纯熟阶段估计危险(段誉的内力震古烁今,堪称第一人),慕容博要是不醉心复国,估计斗转星移能更进一步,参合指也很强,慕容家估计还有其他厉害招式。在慕容博心里,家传绝技密不示人,慕容家在江湖上威名远播也是靠的这门绝技,所以不和鸠摩智说,一是私心,二也是怕鸠摩智惦记,鸠摩智武艺高强,慕容复是应付不来的,保不齐鸠摩智会起歹心去抢斗转星移的心法口诀,从后面鸠摩智大闹天龙寺和少林寺来看,慕容博担心不无道理。三也是学武之人的通病,传给鸠摩智少林寺绝学(反正也是偷的)和鸠摩智有相交之好,然后窜着鸠摩智去弄六脉神剑和易筋经,自己也想看看传说中的别人家绝技到底是何威力,四是鸠摩智身份显赫,六脉神剑是大理国的国宝,易筋经是少林寺的镇寺之宝,巧取豪夺必然引发腥风血雨,他慕容家好乘机复国。

慕容博用心深远,比鸠摩智一心求武要复杂多了。


JP波纳尼夫


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这个简单的道理,连市井小民都明白,又何况是贯穿天龙的大阴谋家慕容博,所以慕容博肯定是不会将自家的绝技告诉给鸠摩智得知,而且三十年后,鸠摩智为了夺取六脉神剑,无所不用其极的表现,更显示慕容博的先见之明,不愧是天龙主线的缔造者和最终BOSS。

至于为什么要告诉鸠摩智六脉神剑和易筋经是最厉害的绝学,应该是为了一石二鸟,其一,祸水东引,让鸠摩智惦记大理段家绝学和少林寺绝学,要知道这两家都是当世武学大派,鸠摩智要想从两派手中得到两门绝学那是千难万难,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二,慕容博本身也想要得到两门绝技,但是一直始终无法得手,这也是为什么慕容博一直卧底少林寺的原因,应该是为了得到易筋经,我个人还有一个猜想,那就是慕容博当年应该和鸠摩智有一个约定,慕容博负责易筋经,而鸠摩智负责六脉神剑,得手之后,两人互相交换,而并非像鸠摩智所说的那般,只是为了将六脉神剑带到慕容博坟前烧掉,鸠摩智之所以,要去姑苏慕容家,应该也是打着慕容家武功的主意。

慕容博这一系列的动作,应该也是为了完善自家的斗转星移绝学。众所周知,修习斗转星移之前,修习之人必须要对天下武功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很好的施展斗转星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绝技,这也是为什么慕容家的男子要娶王家的女子为妻的原因,王语嫣家里可是有一个号称天下武功尽收其内的“琅嬛玉洞 ”!

这样一来,天下间,可以让斗转星移无法施展的武功,也只剩下有数的绝世武学,就比如易筋经和六脉神剑!天龙中,慕容复能够反弹降龙十八掌,我都怀疑慕容博可能已经将降龙十八掌搞到手了!慕容复之所以搞不过乔峰,很可能是内力不足,这点可以说是慕容博为什么执着于易筋经的根本原因!内功才是慕容家最致命的弱点!

以上都是个人猜想不代表真实原因。


小小二哥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个人观点认为主要是因为下列的原因:

一,慕容博的身份地位及其其他。

(1)慕容博是鲜卑皇族的后裔,慕容博所作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兴复慕容氏的大燕国”为宗旨的。比如说,慕容博一手炮制了“雁门关惨案”。慕容博的目的主要是想籍此挑起辽、宋等国之间的仇杀和矛盾,他慕容氏好从中渔利……

(2)“鲜卑皇族的后裔”的秘密身份,注定了慕容博只能够是一个阴谋家了。而阴谋家所说的话往往都是不能够当真的。何况,慕容博和鸠摩智二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老朋友的关系;另一方面,慕容博看出来了鸠摩智是一个典型的“武痴”。此外,慕容博大大震慑于鸠摩智的才识和武功,于是乎,慕容博又对鸠摩智想使坏了……

(3)慕容博索性拿鸠摩智来做试验,即挑起鸠摩智对大理六脉神剑武功、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以及少林寺易筋经武功的无限向往。慕容博此举可谓是用心良苦和一举多得了!因为如此一来,一方面很有可能可以挑起吐蕃国和大理国之间的纷争(后来鸠摩智真的就单枪匹马杀到大理国,抢夺六脉神剑武功去了);另一方面,慕容博也可以通过鸠摩智来检验检验易筋经武功和少林寺七十二绝技能不能够“混练”了(是否会走火入魔)!

二,其实慕容博本人也没有见识过六脉神剑武功的威力的。其实,慕容博也是对鸠摩智信口胡说而已!从《天龙八部》原作小说的相关描述来分析,

(1)雁门关事件发生之后,慕容博就诈死人间蒸发了。而鸠摩智一直记得慕容博生前的心愿----慕容博做梦也想见识一下“六脉神剑”武功。于是乎,鸠摩智就千里迢迢地赶到大理国,把段誉这个活剑谱带到慕容博的坟前了……

(2)后来在少林寺少室山上,段誉的六脉神剑武功把慕容复打得是狼狈不堪、慕容复都要拔剑自杀了……慕容博终于忍不住了慕容博终于跳出来了。慕容博还开导慕容复可以用慕容世家的“参合指”功夫,来对付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武功的!

一开始,慕容博也不知道六脉神剑武功的威力,慕容博也有调侃鸠摩智的嫌疑的。等到慕容博真的见识了六脉神剑武功的威力之后,慕容博彻底震惊了慕容博不惜暴露自己的身份而跳出来了……

三,慕容氏的家传绝技“斗转星移”等功夫,开始跟不上时代了。慕容博慕容复父子已经对家传绝技失去信心了!因为,

(1)慕容氏的家传绝技“斗转星移”只有在慕容龙城时代,能够号称天下第一而已。传到慕容博和慕容复手上的时候,已经不能够转移无形的“剑气”了。

(2)慕容博对鸠摩智心存芥蒂,同时,慕容博也还不想把慕容氏的一些家底,彻底暴露给鸠摩智这样一个外人!比如说,慕容博绝不会对鸠摩智说起慕容氏的斗转星移绝技,使得慕容氏成为众矢之的的。

(3)本来慕容氏的所作所为在当时就是杀头的罪名了,再加上其实“斗转星移”绝技只是一门及其巧妙的借力打力的功夫而已。只要明白了其中的诀窍,慕容氏斗转星移绝技“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根本就不值一提了。

因此,慕容博就只对鸠摩智提起六脉神剑武功,而对自家的斗转星移绝技绝口不提了!


骑蜗牛走高速




《天龙八部》中,慕容博是一个心思缜密、不拘小节的枭雄。为了兴复大燕,他不惜策划雁门关惨案,试图挑起宋辽争端,从中渔利。而这样的一个人,他和鸠摩智也只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绝无真挚的交情,所以不可能把先祖独步武林的斗转星移告诉给鸠摩智。

斗转星移是当年慕容龙城纵横天下的绝技,这是一门借力打力的武功,不论对方施出何种功夫来,都能将之转移力道,反击到对方自身。不仅仅是武功,就连兵刃拳脚都可以转移方向,其中的奥妙,在于“反弹”两个字。连慕容复这样的角色,施展斗转星移都能扛得住萧峰的降龙十八掌,可见其厉害并不逊于六脉神剑和易筋经。



慕容博告诉鸠摩智,天下武学,最厉害的首推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以及少林寺的易筋经,其用心是相当歹毒的。他知道鸠摩智对武学痴迷不已,必然到大理上少林,闹个鸡犬不宁,而结果也正如他所料。

慕容博还把少林的七十二绝技赠给鸠摩智,首先让鸠摩智与少林寺结怨,挑拨吐番国和大宋相争;其次让鸠摩智尽练少林七十二绝技,走火入魔,好除去这个日后的对手,真是其心可诛。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交流关注。


烟斗的传说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根据《天龙八部》人设的历史背景,慕容博是鲜卑慕容氏的后裔,鸠摩智是吐蕃的国师。历史往前推六百年,就是慕容博想要恢复的大燕所处的时代,历史上称之为“五胡乱华”时代。历史教科书上,笼统地称之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16年,西晋王朝在经历八王之乱后,国力损失惨重,虚弱不堪,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西晋大乱之机侵略华夏,史书称“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后辈几欲被数屠殆尽。”数据显示,北地2000万左右的人口,被胡狄残杀至不到400万人。慕容博的祖先就是五胡中的鲜卑。他心心念念想要光复的大燕,在当时先后经历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和北燕等不同的阶段。后来随着北燕被北魏所灭,燕国成为历史。

在五胡乱华时期,曾有一个短暂的冉魏王朝发布过杀胡令,可以说自从冉魏之后,汉人的牛羊命运才被改观。慢慢的又经过六百年的民族大融合,到了北宋时代,鲜卑慕容氏已经没有了任何复国的土壤和资源。但这一家世世代代好像就是为了光复大燕而存在的。向来痴,从此意,杏子林中略会平生意。通过小说剧情,基本上可以判断,这一家都是神经病。

神经病不可怕,就怕他武功好又有文化。所以说到这里才能看出来,慕容博说六脉神剑和易筋经是第一武学,纯粹是忽悠加利用鸠摩智。他当然会故意忽略斗转星移。因为他想让鸠摩智和大理段氏及少林寺鹤蚌相争,他好渔翁得利。

表面上看,鸠摩智抓走段誉逼迫六脉神剑是武学之争,其实等于是吐蕃和大理之争。鸠摩智引慕容博为知己,削弱段氏就是扫除了一大威胁,在武侠江湖的世界里,从此南疆不足惧也。

至于鸠摩智和易筋经,分别代表吐蕃和大宋,双方最好是斗个两败俱伤,这样在最后关头,他凭借斗转星移忽然出场收拾残局,顺理成章地就可以夺得武林盟主,为他光复大燕迈上前进的一大步。

他没想到的是扫地僧的出现,其实是天道的化身,历史早已不是六百年前,杀胡令引发的汉人同仇敌忾的精气神,后来也将五胡赶回到了边塞之外,历经大唐时代的洗礼,他还想搞东搞西,已经没了机会,因为他祖先生存的边塞,此时后金、蒙古开始渐渐强大起来了。


淘聊斋


1、斗转星移这门功夫,是一种借力打力的绝技,能将对方的攻击转移到对方或者第三方身上,是具有极强防御功能,、同时带有千变万化攻击手段的武功,大概类似张无忌的乾坤大挪移。

斗转星移的创立者、慕容世家的慕容龙城,乃是与逍遥子、段思平齐名的绝顶高手。慕容复继承了这门家族绝学,并以斗转星移硬抗下乔峰的降龙十八掌。但是慕容复在面对段誉时,三番两次被段誉的六脉神剑妙败,由此可见,无影无形、无迹可寻的六脉神剑是斗转星移的克星。

2、慕容博心机深沉,故意强调六脉神剑的厉害,让对武学几近痴迷的鸠摩智去找大理段家的麻烦。(事实上,真的给段誉带来了很多危机)

3、易筋经是绝顶内功心法,慕容世家名动江湖以外家功法见长,缺乏合适的内功心法结合所以后世子孙一直难复当年之辉煌。所以慕容博对易筋经是既渴望又嫉妒的复杂心态。

4、由此可见慕容博的私心。虽然是探讨武学,慕容博也不愿多提自家武功,一怕“贼”惦记,二怕暴露自己绝学的优缺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