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摄影人都想拥有徕卡相机?

黄河湾


我喜欢莱卡m系列,和任何第三者的看法和说法无关,我喜欢它是因为我认为从器材来说它在我心目中无以伦比的工业设计和工艺,称为工业艺术品也不为过;从摄影来说它提供了我喜欢的方式:旁轴,联动对焦,能从取景框预判拍摄对象的动态;从照片的风格来说,它影调,色彩,质感都是独一无二讨我喜欢的。另外,以我的经验看,它一点都不装逼,大街上真没有认识莱卡的人!甚至群殴的时候模特都懒得给你一个眼神。因为相比之下,它实在太简洁而小巧了。





映巷


说说自己的感受吧!我原来用的是佳能5D3机身,逐渐地配齐了大三元和600EXII-RT闪光灯,前年又购置了一枚蔡司Milvus 1.4/85镜头。9月12日我和家人来西雅图探亲,因为要在美国停留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思来想去还是将这些装备全盘装进了摄影包,总重量约十几公斤

到西雅图之后,儿子说要送给我一件礼物,我并不在意的说好啊!可当儿子将一部莱卡Q2相机交给我的时候,还是有些震惊了:小巧、精致。这些天,我们去各景点旅游,虽然带了很多装备,但随着对Q2的熟悉,我越来越多的开始使用它了。

总体来说,Q2的使用感受就是方便,足以应付各种场合:全画幅,700克左右的重量,1.7的最大光圈,28mm的广角,最低50、最大50000的ISO,峰值对焦,优异的微距功能,加上数码变焦后还可以成为35,50,75mm,快门几乎完全静音……,用起来真是得心应手!

这几天出去,我一般就只带Q2和5D3+70-200mm长焦了,真是轻便了许多。

下面,我发几张昨天我在西雅图奇胡利玻璃艺术馆用莱卡Q2拍的照片(第一张是在国内用手机拍的),iso为3200,完全原图,无任何调整,请大家感受一下,看看怎么样!











韩大宝的春天


徕卡用户来回答一下

这个问题问得还是有些武断,并不是所有摄影人都有拥有徕卡相机的强烈欲望,比如一些职业摄影师,或者对摄影器材有理性判断的人都不会有特别强烈的愿望去拥有徕卡。

购买徕卡的理由可以有很多,比如认同徕卡的品牌,喜欢手动对焦,喜欢旁轴的取景拍摄体验,又或者装那啥之类的,都是有可能的。

我自己购买徕卡有以下几个原因:

1、看重徕卡的做工

徕卡的做工可以说在相机领域是出类拔萃的,一上手就会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而且特别的精致。徕卡到现在还能维持高售价,一方面在于品牌地位,另一方面就在于他精致的做工,现在徕卡的M旁轴相机还有相当多的工序是纯手工完成的,这在消费领域还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

2、徕卡镜头能带来出众的画质

徕卡镜头,特别是M卡口旁轴镜头,不但小巧,精致,成像画质还非常优秀。徕卡镜头的光学素质至今还是位于行业顶端,虽然没有自动对焦功能,但用料、做工和光学素质都非常优秀。而且徕卡M卡口的镜头无论是便宜的小光圈镜头还是售价昂贵的asph大光圈镜头,都能做到顶级水准,这非常难得,因此徕卡的M卡口可以说没有一枚镜头的素质是不合格的。

3、体验旁轴这种不一样的拍摄感受

现代相机使用都非常方便,我们获得一张对焦精准、清晰的照片感觉是顺理成章的事,而用徕卡M相机获得一张清晰的照片就会变得比较困难。

首先旁轴取景和对焦的操作逻辑就相对比较复杂,需要使用者花一些时间来熟悉、了解、掌握他,这确实需要一些拍摄经验的积累才能做到。而这也确实是一件比较矛盾的事,可能会显得有些自虐。而恰恰因为这样操作相对繁琐的过程,让很多摄影爱好者着迷。作为娱乐我们当然可以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美其名曰:“体验徕卡旁轴可以享受最纯粹的摄影”。而对于职业摄影师,这是不可想象的。

即便徕卡拥有目前最顶级的做工,很高的光学素质,但在我的眼中,徕卡依旧是一家不思进取的企业,老掉牙的黄斑对焦系统几十年都没有任何发展突破,依托于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在历史中对世界的贡献,心安理得的躺在以前的功劳簿上吃老本,我认为这样的企业应该唾弃,不应该纵容。


YY行摄世界


在摄影界里徕卡这个名字应该是家喻户晓的,它低调、设计别致、拍摄效果也是令人叹为观止。但是由于它的价格让很多人停止了追求它的脚步,因此只有少部分人才有能力购买它。它比起尼康、索尼、佳能到底好在哪里?徕卡作为老牌的相机品牌,受到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的膜拜。全世界最会摄影的国王,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在年轻时候就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他在外出走访、勘察民情时,也不会忘记带上他心爱的徕卡相机。甚至,让我惊讶的是,这位泰国国王喜爱摄影的形象,还出现在了泰国的钱币上。

因此使用徕卡相机,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所以很多人即使知道徕卡用起来不是很习惯,但是也非常想拥有一台徕卡相机它是身份的象征,徕卡就是品质的象征。徕卡有代表性的M系列依然保持着手动对焦,并且在参数上实在是不能和日系厂商的产品相比。,它不像索尼、尼康注重市场的影响力和销售量,它一直坚持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进行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身份的象征。


纵横视觉ZoneFoto


一种象征!就像很多人穿衣服都喜欢穿名牌一样的道理,虽然名牌衣服在你的身上不一定能显出名牌的特色,莱卡给你用也不一定拍得比手机好。但就是……反正都是花不了太多的钱,装逼呗(我有莱卡Q,平常不怎么用,偶尔扫街用用,感觉没用索尼A73效果好。也就是装装逼)。这种装逼法和“住房子为什么非得住海景独栋”的装法很不同,因为那个是靠实力说话的,而这个不同,稍微努努力都能满足自己的那个……心理,所以,好装!


周天64206537


在胶卷时代,徕卡M和尼康F系列之都是因为"坚固耐用不爱坏"而出名的相机。进入数码时代后,尼康和佳能走上了"正常"发展的制造之路。徕卡M则借助摄影历史的名人延续它的曾经的辉煌,成为了摄影的奢侈品。如果说用徕卡M拍的照片一定比用其它相机拍的好,其实有那么一点"皇帝的新衣"的意思。

另外,在胶卷时代,徕卡R系列相机的设计和制造也是跟在尼康佳能相机的后面跑,其坚固性也不是当时的顶级水平。

(在胶卷时代,坚固性是评价相机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徕卡M相机就是以"亿次快门"占了相机名次的首席)


用户6848055415771


莱卡相机,其中M3型是他最完美的代表作。莱卡,不仅代表了过去和现在世界机械、仪表、光学设计与制造的最高水准,展现了德国人严谨的态度与风格,同时也是相机史上发展与传承最悠久、最经典、最负盛名的135相机。二战时期,莱卡作为战地记者标配,曾挡过子弹而救了记者的命;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其一半的功劳应归于莱卡;曾见报导,一位老先生常常半夜起来要按一下他那部莱卡相机的快门,为其轻柔迷人的快门声得陶醉,这种感受只有拥有者才能真正体验……莱卡,无人能超越的代表。


经典禄莱


莱卡时至今日已经变味儿了,大家追逐的只是那个可乐标而已,彰显身份与财富的标志,哪怕这个可乐标的下面是岛国的酮体,经典的M6后再无莱卡,有的只是营销的胜利,可惜M6已经被炒出了天价!


胖纸29405628


真正值得拥有的是一部纯机械结构的徕卡相机,它绝对是可以传代使用的。

而转入数码之后的徕卡……我认为,为此买单的必定是情怀了!数码化的徕卡画质很好,手感也很好,但是,它再怎么好也有很多很多比它好的却比它便宜的竞争品存在,所以徕卡更适合买来慢慢地拍,慢慢地摸,在大脑中“意淫”这部相机曾经被卡帕,布列松等名家钟爱(虽然当时能用来工作的且质量耐用的相机只有徕卡,只是他们别无选择而已)。所以,有钱的你,徕卡绝对值得拥有!一定要买鸵鸟皮,狩猎版,限量版——这与会不会摄影无关。


羽翔摄影


摄像,当技术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就开始追求情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