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用好徕卡M相机?

Alen-阿路


首先,徕卡在国内更多是装逼用,国外摄影师更多是玩出精髓,记录瞬间,国内就是盘,盘的干干净净的。

其次,徕卡不是给大众用的,你要找成就感,就是佳能尼康索尼。容易建立你的自信,泡妞大光圈虚化,焦外奶油般顺滑啧啧啧。主流沙龙很少用徕卡。徕卡是给小众人群玩的,特别是人文纪实摄影,在他们手机徕卡就是工具耐操的工具而已。掉漆,磕碰,灰尘,脱了毛的胶布是徕卡的象征,是你技术进步的见证。

最后就是核心,玩徕卡玩的就是超焦距,你要知道手动头永远比自动头快,别跟我抬杠,你自己去品,玩到阶段就知道我说的啥意思。不会估焦计算就去练,不会估焦你也配玩徕卡?说出去丢人。

徕卡是有脾气的,你要去驯服,有时候要妥协,玩明白了你会发现,徕卡为街道而生,为人文纪实诞生的


有个帽子


莱卡相机很大程度在色彩上,多找点官方莱卡色彩的图片模仿一下。我这个是莱卡卡片机,有那么点意思。









她大叔521



简单爱数码科技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c1750006a0e635996cec\

文森的小宇宙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44ee00004c6a79ba81d7\

我是晓龙


M系列镜头的调焦环下面有一个突起的小手柄,和你的手指尖形状很吻合。这是M系列一个很有用的功能,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你可以根据经验,迅速地将焦距调整到适合的位置上。当然,最好你要有估计距离的能力,不过很多时候依靠大概估计的距离和景深的控制也足以得到清晰的照片了。

X

快拍是M系列起初赖以自豪的特点之一,但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之后电子化技术的发展,在快拍上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优势了。目前它在快拍方面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广角镜头的对焦领域,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AF的确不能帮助你选择正确的焦点,而且在复杂的背景和主体不规则运动时经常会错失很多拍摄机会。所以很多职业摄影师依然乐于使用手动对焦的顶级相机。

M系列采用手动过片,M6之后的型号都支持两次过片方式,你可以一次扳动大约一半的行程,然后手指迅速回位再扳另一半行程,这样比一次扳动过片要迅速,而且震动小,很多摄影者使用它能够非常高速地过片。但是即便这样,它还是不如自动过片那么省事,特别是在需要单手持握拍摄的情况下,这时候还是建议你使用M系列的配套马达。

M系列的取景器是目前所有35mm旁轴相机里最好的。如果你打算比较多的使用测距相机,建议你练习使用右眼从取景器里取景,观察合焦黄斑,而左眼可以同时观察周围的事物发展。当然,人类是不能左右眼看不同方向的,所以需要你在头脑中习惯不停地在两只眼睛之间切换。

这在刚刚开始时的确是很有挑战的,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你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你可以一边拍摄,一边观察是不是有运动的物体将要进入图片之类的事情,这对于捕捉事件发展的高潮或者频繁运动事物的瞬间都是有巨大帮助的。而且这样做也容易让出右手的过片位置,这样,你的眼睛就不用在频繁过片时离开取景器了。

M系列采用的是机底装片方式,目前采用这种方式的相机已经非常稀少了,有一些初次使用M相机的人会抱怨不能正常的安装胶卷。其实打开底盖,M机身下面印着一个简单的说明,演示如果安装好胶片。其中要注意的是:

1.要保证片头进入右侧的三个金属爪之间;

2.盖好后盖前检查胶片是否已经在上下两条金属导轨之间了,如果没有在,或许在过一两张之后会卡住;

3.这时最好让胶片的齿孔搭入右侧的齿轮里;

4装好底盖之后,过完第一次片,顺时针转一转倒片扳手,看看是不是有拉紧的感觉。

这些东西说起来有点复杂,不过真的用起来,很快你就会适应了。


我在一线一线我在


只要出门就一定要带着,挂脖子上,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没事就拿出来拍几张,随便拍就行,让别人都知道你用的是徕卡,而且要熟记徕卡出了多少镜头,多少机身,八妹七妹...必须门儿清,相机镜头各有什么特点要如数家珍,数码最少m10起步,最好10p还得是限量版,胶片也必须有,m3、m4、m6...最好连号的,限量版的,什么?不会用胶片?没关系,有就行,没事瞎按呗,反正别人也看不到你拍的是什么,了解这些之后,就算用好徕卡M相机啦,哈哈哈,纯属玩笑,切莫当真


大圣飞来飞去



powerJR


学会估焦是拍好徕卡M相机的基本功。


colinxum3


我也想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