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称的教师月工资比其他教师多一千多,是按能力评定的吗?

李彦芳484


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一)正高级教师。
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所属人员达到下列条件标准:
1.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或独立作者发表核心期刊1篇;
2.独立位置出版本专业专著或译著1部,或作为第一作者主编列入计划的教材1部(本人完成全书的1/4);
3.作为前2名完成省级课题或全国性课题1项;或主持完成市厅级课题2项。
(二)高级教师。
具备博士学位,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1.作为前2名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国家权威报上发表论文1篇;或独立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
2.作为前3名作者出版本专业著作或译著1部(本人完成部分不少于6万字);或参编列入计划且正式出版教材1部(本人完成全书的1/4);
3.作为前3名完成省级科研课题1项;或作为前2名完成市厅级科研课题1项;

(三)一级教师。
具备博士学位;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二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1.独立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
2.参编列入计划且正式出版教材1部;
3.参与完成省级科研课题1项;
(四)二级教师。
具备硕士学位;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见习期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三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三级教师岗位任教3年以上。
1.独立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
2.参编列入计划且正式出版教材1部;
3.参与完成省级科研课题1项;
(五)三级教师。
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

1.独立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
2.参编列入计划且正式出版教材1部;
破格申报:
课题、核心、专著是最加分的。以上材料最少完成3项,具体需要按照当地文件规定来递交资料。

我是杨弋夫,一个从事钢琴教育四十年的老园丁,我希望能够用到我的教学经验帮助到每一个热爱钢琴、想学钢琴的你,针对不同程度的学员我有不同的专栏教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看看,也欢迎大家和我沟通交流。在学习钢琴的道路上,希望我能与你同行。


杨弋夫谈钢琴


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吧。我所在的是一所乡镇住宿中学。大多数评上高级职称的都在后勤,科室岗位,在一线上课的都是中层领导。我们单位教职工一共一百五十人左右,后勤,科室,保安,宿管等有六七十人。这六七十人里不是高级职称的,也是快退休的。更可笑的是学校领导组织了一个高级职称评审团(就是把不上课的这些高级职称的老师组织起来),检查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教案,上课等,要求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同一天必须上同一节课。大家觉得哪个学校能做到?


我是陈姐姐123


听说评上高级,可以迎娶白富美……

具体高多少,我还真不知道,也没有兴趣去问别人,估计别人也不会给我说实在话。

但是有一次因为调工资补了半年的工资,刚好和一个高级职称的老师坐一起,我们就互相一起核算了一下增长了多少工资,最后我发现他比我高700多左右,也就是说,打到工资卡的钱,高职称应该要比我们一级教师高700-800元不等吧。

每个月高700多,一年算下来还是接近1万元,还是相当可观的数目(对我们教师群体而言,对于其它行业,可能就是小喳喳钱啦)

是不是他们的能力就一定比其它老师强呢?我看倒未必,其实我觉得像教育行业吧,不是看你的能力有多强,而是看你为教育事业做出了什么贡献,为学生服务了多少实质性的内容,当然如果你把你的能力应用于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你多拿工资我都非常同意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曾经听一个高级老师给我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当时他在弄他自己的资料(可能就是论文呀,证书啊之类的,也就是往自己身上贴金的东西吧),他说,你看我这些东西都是有用的,那像你一天只晓得给学生辅导,有个屁用!懂了吗?在一线为学生服务的,对老师个人来说,有个屁用,哈哈

所以你应该知道了吧,有相当部分被评为高级教师的人,也只是仅仅把时间花到为自己准备所需的各种材料上面去了,至于教育教学嘛,呵呵......因为有个屁用。可能这也是别人的能力吧,别人毕竟比你的职称高,工资多,你不认可也没有办法。

我不是高级教师,我能力不行,所以我肯定是一线老师。

请勿对号入座,也许其中内容有虚构,我的记忆力很差。


杨锅来了


不能一概而论,我在职改部门工作,每年看卷都会看到老师们评一个高级职称真的不容易,副高一些领导,校长,主任会掺水,但是正高真的是要业绩非常棒,非一线教师只靠一些证书怕是不行,要评上也不容易,乡镇可能水分还大点,但是到了高中,副高岗比较多,大部分老师还是真的很辛苦评上高职的,据我所知,我的初中、高中老师很多都是高级职称,但他们都是很辛苦的,在教学一线,常年带毕业班、实验班,真的很不容易,完全称的上高级职称。但是小学、初中一些教师评上高职就退居二线,甚至三四线,不再认真教课的也是有的


围观58113576


评上了的都说是按能力评的,没评上的都说是按关系评的,因为我是评上了的而且没担任一官半职,参加工作34年了,如今仍然像其他年轻老师一样站在讲台上讲课挣工资,所以我有资格说一说。其实普通教师要评上高级职称倒也不是不能实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未评聘职称时属于员级,一年后转正定级为初级,初级进中级开始有难度了,但只要运气好碰到个好班级,自己也乘年轻精力好吃点苦,一届最多两届学生就能评上中级,高级亦如此。我就是三十多到四十多岁那十几年,连续四五届学生凑趣把中级和高级一起拿下的。


沃克尔要减肥


我们一线教师评个副高十分不容易,我是连续三年评优,教学质量长期名例学区前三名,学校年级年年第名,并且五十八九岁评上一个副高七级,工资只比八级多三百左右,难道算高吗?真搞好笑,不论一概而论,确有一些假高级。


用户3133260966118



我是一名工作20多年的语文老师,说实话,如果要真的按能力来评定高级职称的话,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1.评高职称的人大多是 校长、副校长、某些中层干部和某些有关系的老师。

以前的职称,真的是……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评上高级职称的大多是学校领导。纯粹的老师要评上高级职称,真是难于上青天。

以前的要求更严,我们这里现在好像稍微宽松了一些。 特别是对于农村老师满30年教龄,可以自然晋升高一级职称,如果要评高级,需要年度考核要有一个优秀,需要有一堂公开课,或者是竞教课,需要有一篇论文发表。

2.评职称的方法不太合理。

以前因为条件比较高,评职称的时候根普通老师根本没有资格。

那个时候评职称不知道是用的什么方法,甚至老师们根本不知道有这么回事。不过现在似乎要慢慢地趋向公平、公正化了。 不管你什么年纪,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去打分,去争取。 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老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3.高级职称应该扩大名额,增加评职称的透明度。

实行打分制更有利于评职称的透明化与公平性,如果要说凭关系,会滋长腐败。 现在好多了,教龄满30年的农村老师可以自然晋升高一级职称,这对农村老师来说是一项福利,这样不会受名额的限制。

职称作为与工资挂钩的重要条件,真的应该更公平、合理。要让年轻人有奔头,让老教师有盼头,而不应该让高级职称落入少数领导手中。毕竟学校工作与老师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不可能靠领导就把工作做完了,靠领导就让学校正常运转下去了。

让职称更好地服务于普通老师,让职称成为普通老师工作的动力。如果不能发挥职称的作用,还不如取消职称,让工资于教龄挂钩。

我是语文教育杨柳依依,关注语文教育,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教师的工资差距,主要体现在职称的差别上,但用“高职称的教师月工资比其他教师多一千多”这种说法是外行话,高职称是比较而言的,中级职称与初级职称比是高职称,跟高级教师比就是低级别的了。而高级教师跟正高级比,又是低级别的。不过总体上,高职称比低职称工资高,这是一定的。

那么,职称是按能力评定的吗?从职称制度的设计上,是这样的指导思想。制度设计的初衷跟制度落实中的实际情况,肯定是有差距的,有时候这种差距还很大。职称制度,某种程度上就属于这种情况。

这么说,是不是晋升职称的教师都不是凭能力的呢?这样的结论也是武断的,也是偏颇的,因为在评上高一级职称的教师中,有些确实是凭能力和水平评上的,但是,由于更多的不是凭水平和能力上去的,这一部分有真才实学的教师,也被顺着带到了沟里。

那些人更容易评上高一级职称呢?只要有以下这四种人:

一是学校领导,校长副校长,他们在学校里拥有更多的资源,无论是荣誉表彰还是业务表彰,都更容易出成绩,因为一所学校的成绩,都是可以归功于学校领导的。同时,在人脉关系上,也是教师所不能比拟的。

二是业务超强能力强悍的教师。这部分人很少,但并非没有,对于这部分老师的晋升,教师都是认可的,也是心服口服的。

三、善于投机钻营者。这种类型的占比比较大,也是让教师对职称不满的主要根源。这些人,能力不咋地,水平不咋地,但是会巴结奉承,有关系背景,没多大本事,不干多少工作,照样压着有能力出成绩的老师,职称晋升顺风顺水。

四、善于弄虚作假者。这一部分人往往跟第三部分是有重叠的,平时没有什么实绩,评职称时材料齐全高大上,其实都是虚假材料,但是普通教师都能看出是假的,审核人员就是看不出来,如何不让教师寒心呢?

由于以上四种情况中,有三种情况,教师都极为不满,也就难怪普通老师对职称痛恨至极了。我们强烈呼吁职称制度来一个彻底的改革,实在改不好,取消也罢!


当代师说


新入职的或者工作有7、8年的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和高级职称的教师做着同样的工作,工作量也一样,为什么他每月要比我多出一两千两千?难道他能力一定要比我强吗?其实这并不一定。

一、评定高级教师支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①工作年限。一般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工作5年可以评定中级职称。工作10年,可以评定高级教师职称。

②教科研能力。评定高级教师职称除了工作年限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比如有些地方要求教师必须要写三篇以上论文,而且能够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

比如:我在1998年评定高级教师职称的时候,因为缺少一篇核心论文就被卡了下来,只得等下一年和下一批教师一同来参评。

③教学业绩以及评优等硬件条件。

评定高级教师职称,哪怕你工作年限到了,又能够有论文发表,但是你如果没有教学突出的成绩。也没有在年终评奖当中获得过优秀,那么你还是不能够评定高级教师职称的。

这样的话,如果你只会做研究,或者靠工作年限来评定高级教师职称是不可能的。

④群众评议,领导打分。

有了上面的几个硬条件之后,还要把你的工作经历以及取得的成就,拿到大会上,经过全体老师进行评议,看看你是否有这个条件来评定高级教师职称。到最后,再由领导打分来确定。

有的学校因为还要受到评定高级职称的名额限制,还要全体教师进行投票表决,以确定哪些人能够有资格参评。

⑤答辩环节。

各学校将符合评定高级教师职称的老师的资料送交上级部门,上级部门组织人员,对这些参评老师进行答辩,来考察他到底有没有能力和资格参评高级教师职称。

这一环节也非常重要,有的老师由于紧张或业务不太熟练,就在这一环节也被卡了下来。

所以说评定高级教师职称不只是靠能力,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中青年教师努力的方向。

既然评定高级教师职称受 那么多因素的影响呢,那么就不仅仅是一个教学能力方面的问题。

评上高级教师职称,得到学校聘任,那么工资基本上要比中级教师要高出四五百以上,有的高出1000多。

在这里,我对想要晋升高级教师职称的中青年教师,有如下的提醒。

①在平时教学过程当中,中青年教师应该注意将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总结,写成论文发表。不要等快到评定职称的时候,才想起写论文,这叫有备无患。

②注重与群众和领导的关系,不能一味的只和学生打交道,还要学会与领导和同事们打交道。

③平时多读书多钻研业务。如果你教学成绩突出,科研能力又比较强,群众基础又很好,就有可能突破年龄的限制,可以提前晋升高级教师职称。


【结束语】

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一般的教学能力比较强,同时他还具有其他方面的能力。作为青年教师,不要只看到他一个月比你多挣1000元钱,等你晋升到高级教师职称的时候,你也会比那些初级、中级教师多1000多元钱。所以不要嫉妒眼前的这些小利,把精力多放在自己业务提高上,也争取早日参评高级教师职称。


苏教版老高三


其实,高职称又分副高和正高,在中小学也是近几年职称改革才出现的高职称,原来很多中级基本到底了,现在中小学都有正高和副高了,中级职称最高为8,9。10级,高级职称应该有6。7。8级,高级职称是比中级每月高1000多元,但扣了之后,到卡收入只多几百元钱。

高级职称的评定是按一定的条件进行的,很多是硬行的指标在进行评判,德能勤绩,论文等多项指标在评判,这些还都必须是在教育系统下的各种活动和奖项,评上了的同志只是符合这些条件,能力有多强这个不敢肯定,但可能肯定的是,这些同志在评上高级之前,他一定在按这个标准在奋斗,在准备,机会只会给有准备的人,并不能说明他教学业绩有多优秀,因为教学业绩有好有差,而真正教学一线的老师,虽然付出了更多,但侧重点在学生身上,必然造成侧重点偏移而欲哭无泪,而高级的评价标准肯定是多元化的,才显得内容丰富,总不可能只看你教学水平有多高吧?那是你学校自己看重的事。

评上高级,直接关系老师的收入,而一线教师是很难评上的,是因为位置太低,一天都是教学,很难获得各种高级别的奖项,虽然教学能力比别人强,但领导更容易评上,因为名额太少,领导更懂评判的规则,但评价标准不是学校领导制定的,学校领导也无没有决定权,因为工资是国家在发放。一旦评上高级很多会远离教学一线。

同志们,努力加油,评上高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