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办公能否成为长期趋势?(中篇)

这种劳动关系深深影响了企业内核文化。以职业经理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思考的更多是如何对劳动力实行更有力的管理;而在美国科技公司,主流的观点是公司里的创造者们才是公司的核心,而非职业经理人。创造者通常认为固有的管理模式常常扼杀他们的创造力,而远程办公为代表形式的相对自由、更富想象力的工作模式更适用于数字经济时代。进一步说,美国科技公司的雇佣模式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雇佣制,老板与员工之间更类似于一种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以信任为前提,员工只用对交付与效果负责。而这种关系在中国还是很难见到的,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远程办公在中国难以流行开来。

远程办公能否成为长期趋势?

无疑,远程办公在疫情这一特殊背景下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如果疫情走向尾声,远程办公是否能保持这一势头,真正融入进日常办公里呢?企业想要寻求是否应该持续进行远程办公的答案,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首先,我们需要承认,并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在现在这个阶段实行远程办公。我们将所有行业对于远程办公的需求迫切度分为三个层次:适合尽快进行远程办公改造的、离远程办公距离还很远的以及趋于中间交叉性质的行业。具体行业属于哪一类可以从以下维度来进行衡量:

远程办公能否成为长期趋势?(中篇)

数字化程度:指工作内容天然的数字化属性,工作内容是否可以在线上完成。

合作性质:指通常的工作模式是以独立完成工作为主、只需定期汇报工作进度即可,还是需要团队密切合作、强调实时快速反复沟通。

团队规模:指一个工作团队的人数规模及管理层复杂程度。

设备依赖:指对工作场所里相关设备器材的依赖程度。

交付需求:指与客户线下交互的频繁程度和重要性程度。

对于应该尽快进行远程办公改革的行业来看(编号1),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工作内容线上可操作,数字化程度高;工作往往相对独立,只需定期汇报工作进度即可;团队规模大多较小,集中至2-12人,管理模式较为扁平化;对相关设备器材依赖较小,固定办公场所意义不大;很少需要或者不需要与顾客线下接触。相当一部分的以程序员、金融分析师、设计师、文字工作者等职位为主的公司是这个类别里的典型代表;在另外一些例如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中,近来移至线上的比例逐渐增大,利用新兴商业模式打开市场,这种企业也属于应该快速武装远程办公的类别。根据腾讯在复工后对各个行业使用远程办公实施效果的调查,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互联网、通信行业与国际贸易,线上办公与线下办公相比效率相似或提升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行业。对于这类企业来说,快速利用现有协同办公工具替代部分甚至大部分的线下工作是较为轻松的,从而节省的成本和提升的人才质量非常可观。

对于在现阶段难以进行远程办公改革的行业来看(编号3),一般具备以下特点:工作数字化程度不够,基本以线下为主;团队处于密切合作关系中,强调实时快速反复沟通;团队规模相对较大,管理关系较为复杂;对相关设备器材依赖较大,办公场所固定;需要与顾客线下密切接触。根据腾讯腾讯研究院近期对疫情期间全国居民消费和复工情况的调查 ,认为线上办公比线下效率大幅降低比例最多的,包括科研单位、能源环保行业、文化娱乐、教育培训、餐饮住宿等行业。科研单位、能源环保等行业工作大多需要专业设备,远程难开展;而文娱、教育、餐饮等行业属于现场体验式服务,远程还很难满足需求。对于这类企业来说,远程办公的意义不算很大,投入在远程办公上的成本很有可能收不回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