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酒不成禮義,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不成世界,無氣常被人欺!”說的對不對?

老記2018


無酒,無財,無色,無氣。說的都很對。從古至今是勞動人民總也出來的經驗教訓。我們的老祖宗講的是中庸之道。任何事情都要取中立原則。就是說任何事情都要適度,把握好分寸。告誡人們做什麼事情都不能超過尺寸。比如說,無酒不成禮。中國是酒的發源之地。杜康就是中國的酒神。據講中國有240套酒筵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是詩人墨客的雅興。但是,酒後無德不可取。喝酒亂了性也不可取。無色路斷人稀。色是傳宗接代的基礎。色也是刮骨的鋼刀。人如果貪色好色戀色迷色,就超過了度的界限。人們就會叫做色鬼色狼色痴。無財不成世界。財是養命之源。告誡人們不能過於貪財。君子好財,取之有道。無氣常被人欺。告誡人們要有志氣,勇氣,要有浩然正氣。不要唯唯諾諾,英雄氣短。總而言之,酒色財氣,是衡量一個人的基本條件。如果這四種情況做的都比較恰當。不過之而無不及。說明這個人有一定的修養。如果其中某一項把握不住並且上癮了。說明這個人還不夠完美。應該不斷的提高和逐漸的完善。


慈音1


“無酒不成禮義,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不成世界,無氣常被人欺!我也來說說我個人的看法。這應該是《酒色財氣歌》中幾句: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世路難行·無氣到被人欺。

俗話說: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席,酒文化源遠流長。在古代時期酒是祭祀天地·敬奉嘉賓之用,在釀酒工業興起之後,酒就慢慢的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更是增加了許多與酒有關的活動。在很多的民俗節慶·婚喪嫁娶·慶功祭祀·生期滿日·招待貴賓之時,”酒“變成了一種文化交流的中心!所以”無酒不成禮儀“這句話我認為是對的!

”無色路斷人稀“這句話我個人認為單指的是古時的一種行業,多以:閣·樓·院·館為名。因為在古代這種行業是合法的,而且在當時非常的火爆,如果這條路上沒有這種行業開設的店鋪,人流是非常的少的,人少了這路沒人走了也就斷了!那麼這句話放在現今的社會”對“亦或”不對“就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無財世路難行“這裡面的財也就是錢財的意思了,在社會活動之中在最開始的以物換物,到後來的貨幣流通也就是形成了經濟社會。離開了錢很多的事情都是難以進行下去的。我記得有句話說:三分錢難到英雄漢。所以不管是什麼樣的人離開錢財,生活都是難以為繼的!這句話在現今社會體現的更加淋漓盡致,所以我認為這句話是對的!


”無氣反被人欺“在這句話中”無氣“我個人認為應該是:”脾氣“敢於反抗和制止的意思。如果說一個人沒有脾氣就很容易被人欺負!從古至今”欺善怕惡“的大有人在,如果你”任人宰割“不去反抗那被欺負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這句話我認為也是對的!

”酒色財氣歌“雖然我不知道作者是誰,卻描述的非常現實!以上就是我的個人看法,對或不對還請各位批評指正!


九氣人生


當然對了。

先說“無酒不成禮儀”,在七鬥家鄉又叫無酒不成席,什麼意思呢?就是哪怕你主家備了再豐盛的飯菜,但如果沒有酒,那也不算是隆重的待客之道,最多算是一頓好的便飯罷了,特別是長輩級的親戚來了,如果沒有酒,那他會生氣的,認為被輕視了,有的因此氣得都能掀桌子。

那麼為什麼只有酒上桌了,才合乎禮儀了呢?

從遠古以來,酒是祭祀時的必備用品之一。酒被視為神聖的物質,酒的使用,更是莊嚴之事,非祀天地、祭宗廟。

原始宗教起源於巫術,在中國古代,巫師利用所謂的"超自然力量",進行

各種活動,都要用酒。巫和醫在遠古時代是沒有區別的,酒作為藥,是巫醫的常備藥之一。在古代,統治者認為:"國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活動中,酒作為美好的東西,首先要奉獻給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反映周王朝及戰國時代制度的《周禮》中,對祭祀用酒有明確的規定。如祭祀時,用"齊"、"三酒"共八種酒。主持祭祀活動的人,在古代是權力很大的,原始社會是巫師,巫師的主要職責是奉祀天帝鬼神,併為人祈福禳災。後來又有了"祭酒"主持饗宴中的酹酒祭神活動。

酒就這樣被用作祭祀之物,敬天敬地敬神靈,敬王敬主敬祖先,長此以往,酒就成了尊敬人的一個載體,如果是貴客來了,沒有酒,那就是大不敬,所以就流傳下了“無酒不成禮儀”的說辭。

無色路斷人稀,就好理解了。

佛印與蘇東坡是好朋友,經常在一塊侃大山,一天佛印勸蘇東坡要禁慾,說:“色是刮骨鋼刀。”意思是收斂點兄弟,別壞了身子,但蘇東坡不以為然,他反駁道:無色路斷人稀。意思是,收斂不了,沒有這活動,這世上人都稀少了!佛印是和尚,考慮的是佛家修行,而蘇東坡是俗人,考慮的是人間煙火,立場不同。但佛印說的有點嚇唬人,蘇東坡說的才是真理,亙古不破!

無財不成世界,這就是花花世界,沒有實質性的東西,虛無如空,當然就沒有世界萬物了。

這裡說一下“無氣常被人欺,”這句話,就是說老實人總容易受欺負,三腳跺不出個屁來,人家自然看輕你,所以欺負起你來無後顧之憂。

練功夫的武者,講究“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只有鐵打的身板好像還不夠,還要練習精氣神,一個有氣場的人,往那兒一站,就沒人敢惹,就不要說欺負了。

當然,這個“氣”字,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爭氣,“不吃饅頭爭口氣”,要具有不怕的底氣,受了欺負,不受窩囊氣,敢於打回去,揚眉吐氣,那麼,別人欺負你一次,絕不敢有下次!


七鬥


酒是杜康名傳世:

能和萬事解憂愁:

成亊敗事皆因酒:

飲酒不醉常為高:

近色不亂乃英豪:

財足糧豐家國盛:

忍氣饒人禍自消。

酒助禮樂社稷康:

色育生靈重綱常:

財寶流通傳盛世:

氣凝太極定陰陽。

酒色財氣人間道:

君子小人離不了:

適度掌握最為妙:

滄桑紅塵樂逍遙。

酒色財氣四個字:

人人都在裡面講:

若能認清這四字:

便是長生不老方。


用戶100698055336


“無酒不成禮義,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不成世界,無氣常被人欺。‘’這句話如果單純從字面意思來說,我認為是有道理的。它另闢蹊徑,說的是“酒色財氣”這所謂的“人生四戒”的正面意義,是從積極的角度來剖析“酒色財氣”能夠帶給人的好的影響。

當然,之所以說這四句話有道理,其實也是要給“酒色財氣”加個備註的:

無酒不成禮義——適量飲酒有助於增進人們的感情,加深交往;

無色路斷人稀——美色提升人氣,但要確保近色不亂才不至於色令智昏;

無財不成世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無氣常被人欺——人活於世,要有骨氣,否則難免被人欺負。

“酒色財氣”並稱“人生四戒”,其本意是“醉酒,好色,貪財,鬥氣”,泛指各種不良的品德和習氣。通常意義上的“酒色財氣“展開分別來說,各有各的短處:酒香奪志,財迷心竅,氣斷山河。佛教統一稱這四者為“欲”,即酒是人生的口腹之慾,色是人生的迷情之慾,財是人生的貪婪之慾,氣是人生的遷怒之慾,而欲是人生修行的最大障礙。

宋代《奇葩說》:“酒色財氣”之辯

針對這個命題,古人也有一場類似《奇葩說》的辯論,相信很多朋友也都看過關於北宋大相國寺“酒色財氣詩”的故事:

正方:佛印和尚,他的觀點是通常意義上大家對“酒色財氣”的認識:

“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邊藏;誰能跳出圈外頭,不活百歲壽也長。”佛印和尚認為人人都活在被“酒色財氣”包圍的世界裡,難以超脫。而如果人能摒棄酒色財氣之慾,則一定可以持身以正,修身養性,最終長命百歲;

反方一辯:蘇軾:“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蘇軾作為反方一辯,針對的主要是對正方觀點的直接反駁,同時為己方後兩辯論點的展開打下基礎(這個當時東坡先生可能沒有想到)。佛印依傳統觀點說“酒色財氣”不好,那蘇軾就分別針對“酒”、“色”、“財”、“氣”做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酒色財氣”並不是絕對的不好!喝酒但是不醉,好色但是不沉迷,愛財但是不取不義之財,心中有氣但表面平和,如此這般,“酒色財氣”只要都掌握好一個度,就都是可以引人向上的。

反方二辯:王安石:“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王安石作為一名大力推行宋朝改革的政治家,其掌管民生社稷,在政治家的眼中,沒有完全絕對的是和非,政治家相信所有的不利因素只要政策得當,都可以變壞為好,變消極為積極。

反方三辯:宋神宗趙頊:“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綱常;財足糧豐家國盛,氣凝太極定陰陽”。作為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趙頊看事情的眼光既與政治家有共同的積極傾向,但眼界卻跟更高遠一些。

場外觀眾甲 支持正方:“酒者燒身烈焰,財者陷身之阱,色者戕身之斧,氣者毒腸之藥。”

場外觀眾乙 支持反方:“三杯能和萬事,一醉善解千愁(酒)。陰陽和順喜相求,孤寡須知絕後(色)。財乃潤家之寶(財),氣為造命之由(氣)。助人情性反為仇,持論何多差謬!”

導師總結:其實,我們看任何事物都應該用辯證的眼光,而不應該武斷,雙方各有各的道理……

場下噓聲一片。


七盞先生


不絕對。

酒肉朋友義短,斷路竊色毀程,

無才世不進,求財不求氣,財是貪婪的原因,棺材是貪婪的句號。

大氣人敬,暴氣短命,小氣人長,無氣歸土。


稻草人716


“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面藏。誰能跳出圈內外,不活百歲壽也長。”一一和尚

“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不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一一蘇東坡

“無酒不成禮義,無色路斷人希,無財民不發奮,無氣國無生機。”一一王安石


寧靜的天空783


飲酒不醉真英豪,

坐懷不亂品行高。

淡薄名利走正道,

寬宏大量氣自消。

酒色財氣把握好,

為人正直自逍遙。

天行健,道行遠,

善始善終無煩腦。


郭文250093350


酒色財氣,人生四戒。為什麼說是人生四戒呢?恰恰說明這是大部分人的本能需求,儒家文化經過陳朱理學的發展後,變得更加約束人性,即是所謂的存天理,去人慾。而在北宋之前,並沒有這樣的說法。唐人大氣豪邁,李白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可見,酒是很多文人的畢生追求。孔子說,食色性也。可見色更是人的本能需求,聖人尚且如此,而我等凡夫俗子就更不用說了。



西門吹風風


總的來說是對的,酒色財氣那一個不能少,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不喝酒的人多了去了,可以加入茶這個通用的,千秋大業一壺茶,萬丈紅塵三杯酒,這些東西說來話長,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好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