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该如何凭职称?

钰眀



一、现存的问题

1、最重要的一点,因为教师的待遇基本上与职称级别挂钩,职称越高,工资越高;职称越低,教师的工资收入就越“精致”。

2、评职称的条件十分繁杂,需要做一大堆材料送审,并且有些条件的达成,都是有“黑幕”的,比如“优秀教师”等荣誉,往往评价标准没法统一,最后往往谁跟领导关系好就更有可能获得。

3、中小学教师职称是有人数限制的,哪怕你达到评审资格,也没法评。

4、高职称的教师少干活甚至不干活,并没有要求评上高级职称的人每年要完成什么任务,所以有些教师评上职称就不做事了。形成了一种年轻的教师拼命做事,拿着最低的工资,而有些教师不怎么上课,却拿着高几倍的工资,严重损坏了整个集体的积极性。


二、解决方案

1、取消教师的待遇基本上与职称级别挂钩,不能取消的话至少要将不同职称之间的工资差距缩小。

2、将教师职称的评审标准统一,透明化,让真才实干的人能够评上,让偷奸耍滑的人断绝念想。

3、取消职称名额限制,达到评审条件的老师能顺利通过并享受相应的职称工资。

4、一个人若能创造出较多的价值,就应该获得与之对等的回报;反之,一个人若没有能力创造价值,就不应该有较高的待遇。不能光凭一个职称就拿高工资!


觉得文章不错的,不妨评论、收藏、点赞、转发。


职称评审网


目前中小学教师职称分为初级职称(13级,12级,11级);中级职称(10级,9级,8级);副高级职称(7级,6级,5级),正高级职称(4级,3级,2级)。初级职称不受名额限制,到了年限直接晋级。其它职称都有名额限制和评审条件,比如:科研课题,论文获奖,教学质量奖,公开课,继续教育合格证,班主任培训合格证,教学基本功合格证等,各地可能不尽相同。

如果要我说该怎么评?

很简单,既然职称与工资挂钩,就不该卡名额,达到规定条件的老师上报就过关并享受该职称工资。

如果要卡名额,那么职称就必须跟工资脱钩,将中高级职称作为职业荣誉一次性给予奖励。

将每一职称中的级别等级取消,没必要将老师如此分成三六九等。

增加教龄工资:分成4个档次:教龄十年以内;教龄十年至二十年;教龄二十年至三十年;教龄三十年以上。

让中青年努力工作出成绩争取收入;让老教师以老带新培养教师队伍通过教龄工资保障收入。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劳有所获,老有所依!


飞天舞028


第一,在年限上有一个简单要求。比如初级要满一年,中级要满五年,高级要满八年。

第二,在评定上分两部分。一是要设置文化专业知识考试,根据学段,科目分别考试。二是考试达标的要求其讲课、说课、答辩。两项都符合者可评级!

第三,取消指标,取消论文等书面材料。只要符合要求的都能参加评级,能不能评上就靠自己的真实本领了。


深水沉思者


该让学生学年结束时统一进行投票,这样无压力,不担心被报复,这样才公平公正,就看有些优秀教师,高级教师的在教学中日常行为,说话水平,道德素质,实在不敢恭维,真不知道他们的高级职称,优秀,是怎么评的?


曲166


我是前年评的中级职称,连续评了好几年了,每一年这里都有非常恶心的过程,评分细则的制定,以及某些需要关照的,都会给职称评选带来很多不透明和暗箱操作。

我也非常赞同取消职称评审,这个本来就给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也无形中给教育主管部门带来一些人情压力,甚至于会犯错误。教师的工资收入就应该跟教龄挂钩,当然如果可以做到公正的话,应该跟教学效果(学生成绩,家长认可度,学生的受欢迎程度)直接挂钩,不过这个操作很难,必须要一些主管部门拿出细则。


积硅步至千里196


教师职称严重祸害中国的教育,败坏社会风气,让大多数群众教师寒心。强烈要求废除教师职称,取消职称工资,让大多数群众教师不再寒心,让教师都能静下来安心于教书育人,让校园真正成为读书育人的圣洁场所。


qzuser236737859


教龄 +能力+实绩=职称


用户3591760387578


看题目中的错别字,提问者就是一个应该没有职称的人。


爱国老顽童


哎!大气候,没办法,快六十的人了,我们学校就有十几名教师,退休了也没有进上富高,不是工作没能力,也不是文化水平低,就因为没花钱买大专证,被拒之门外。那些大专证咋来的,大家心知肚明。不行上上公开课,考考文化知识,怕就漏馅了!哈哈哈,没办法。


林志江59


职称,顾名思义是职务专业技术的称号,中小学教师职称的评审应该以技术水平为核心进行考试和考核,师德和工作量以及教龄都是辅助,工作量应该用绩效工资做激励,不能用职称来平衡。另外当前最主要的弊端就是设置指标,应该够哪个技术水平就应给相应的职称,就像考驾照,不能给某个乡设置几个A票,几个B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