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疑难重症及慢性疾病的克星:中医养生

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知道了“天地生”,有天有地有生命,西方医学现在也逐渐认识到这点。我们的祖先用“生”专指人,因为在自然界所创造的所有生命中人是万物之灵,是最宝贵的。猩猩、猴子都能接近人,但不是人。我们的很多现代药物研究都是从耗子、猴子试验开始。大家知道巴豆是人类的泻药。但老鼠吃了巴豆越吃越胖,巴豆又叫肥鼠豆。老鼠其性属阴,巴豆是大阳药,阴阳调和老鼠能不胖吗?我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因为每一味中药都是老祖先拿命换来的。现在凡药“要老鼠点头”才是,是不是有问题?西方这么做无可厚非,但我们的祖先没拿老鼠做实验,而是拿命换来的,这样的经验不值得我们珍惜和继承吗?

  “情志”与疾病

  人得天地全气,七情和五脏密切相关。正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具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所以得天地之全气。中医的所谓药,不论草木金石动物昆虫,都只得天地之偏气,都具有偏性。人得病是气出现了偏差,所以中医用药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在中医中,只要不是实验室合成出来的物质,都有其特殊的作用。有些人,为了实验,老鼠不生气,就掐它尾巴让它生气,制造一个生气的模型,但那跟人生气不可能一样,人就是人,是很难模拟的。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作为一个正常人必须有的情绪,而这些情绪跟你的五脏密切相关。所以情绪的好坏、变化直接影响着你的生命活动。中医说怒与肝相关。很多女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尤其是30多岁的女同志,月经要来的时候世界就特黑暗,见谁烦谁,生气。因为女同志的整个生命过程是一个曲线,女同志以血为主,每一次来月经前一周血下行,气上浮,血下行,气有余便是火,所以就容易烦躁。血不足就像没有月亮的时候,世界就黑暗。但两次月经间血充盈的时候,情绪就特别好。所以如果脾气本来好,后来特别容易发怒,就要好好调理肝了。我们说肝主怒,大怒则伤肝。喜主心,喜是心的一种情绪反应。我们大家经常说心花怒放,没有说肝花怒放,当你自己非常高兴的时候,表现出的情绪和心气是直接相关的。我们刚刚讲了,老年人高兴过头时,哈哈一笑就走了,因为他心气很弱了,突然过度高兴的时候伤了心气,不能维持平衡他就走了。

  勤动脑体不动心

  中医有一句话叫做勤动脑体不动心,这是我一位非常好的九十多岁的老师告诉我的,人一生一定要勤动脑体不动心。人在社会中就得生活,就得工作。人要做事,脑子是首领,四肢是工具,脑和体是必须动的。你看老年人退休回家了,不看书不看报,老年痴呆来得快,天天动,老年痴呆就来得慢。所以脑和体必须用,脑是用的首领,四肢是用的工具。但是不能动心。“思”上面是田,下面是一个心,甲骨文中“田”是囟门的“囟”字,头脑和身体的结合才产生思想。脑体要勤动,心不能动,心一动的话五内俱焚。怎么做到不动心呢?无论做什么工作,考虑问题尽量全面,处理问题尽量果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就这么大的能力,我去做这件事已经尽心尽力了。晚上躺在床上,敢与天地日月同辉。用中国老百姓的话讲,对得起天地良心,这就够了,你晚上躺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如果吃饭、睡觉还想着它,就叫动心了。无妄为才能无不为,顺其自然是成功之道。

  自己洗掉,对你的心态和生命一定有好处。中国文化讲“舍得”,舍了才能得。舍是情愿的,丢是不情愿的,舍了你一定会得到回报。得了也别高兴,得了之后就是失。所以上联叫“舍得”,下联叫“得失”,中间叫“自在”。如果你这么体味人生,你就不觉得有什么过不去的事,你只要认认真真地按照事物的规律做事,坦坦荡荡做人,潇潇洒洒做事,你的心态就特别好。我见过很多老人,他们的共同养生秘诀就是没心没肺,非常愉快。他们一辈子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事、花过了多少钱,但是从来没有挂在心上。有一位老将军,一百多岁了,他说我心里非常坦然。这些老人给我们留下一些非常宝贵的财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保持良好心态是健康长寿非常重要的一条。

  现代疑难重症及慢性疾病的克星

  ——中医扶阳

  现代人的诸多病症,包括被现代医学认定为不可治愈的疑难病症,大多都是由于阳气不足造成的。扶阳学派第四代传人彭重善先生在临床中就指出了人体阳气的重要性。中医大家李可老先生认为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风湿免疫病和肿瘤的发病原因都是由于寒气侵袭、阳气受损造成的,这是运用扶阳理论治疗这些病证的客观条件。李可老先生还讲解了相关扶阳学说的运用。遗憾的是,现在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正是造成阳气亏虚、万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过度贪凉饮冷、无节制熬夜、营养不均衡、缺少体力活动等,都会造成阳气内虚。而抗菌素、激素的滥用,不辨证的清热滋阴、泻火通便,使本来阳虚的身体雪上加霜。也有很多亚健康的年轻人在未病倒之前都不以为然。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爆发时,才追悔莫及,病来如山倒时,才会醒悟。扶阳派医家对于千变万化的病证,都主张扶阳,因为“万病皆损于阳气”,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救治危重病证,更要重视回阳救逆,因为人“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治疗各种疑难病症,都强调以“四逆法”收工,因为“阳气虚弱与否是疾病善恶转化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