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皇故里”考

摘要: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伏羲,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其歷史地位舉世公認。但古往今來,對“羲皇故里”所在卻眾說不一。而隨著社會科學成果的提升,“羲皇故里”所在,終於可以順著這樣的思路浮出水面:一、明確《帝王世紀》所指“成紀”,是確定“羲皇故里”的前提;二、明確《山海經》所指“雷澤”——“在吳西”,是確定“羲皇故里”的關鍵;三、明確籍貫理論和行政區劃變遷,是確定“羲皇故里”的必要條件。在此基礎上,斷言甘肅莊浪為“羲皇故里”,這是歷史真象的再現,理當肯定。

“羲皇故里”考

關鍵詞:成紀;雷澤;籍貫理論和區劃變遷

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伏羲,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這是歷史形成的、有一定根據的、世人所公認的。但古往今來,對“羲皇故里”所在卻眾說不一。

有關伏羲的記載,散見於《列子》、《管子》、《莊子》等先秦典籍之中。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只是以“餘聞先之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之句,一筆帶過。而西晉史學家皇甫謐《帝王世紀》,則不僅對其歷史功績有明確記載,而且對其籍貫亦有明確記載。《帝王世紀》說:“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母曰華胥,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長於成紀。”〔1〕這一記載,以“成紀”、“雷澤”為座標,非常具體地勾畫出了伏羲的“祖居地”和“出生地”所在(筆者按:其中一“長”字,非常關鍵。如《史記•補三皇本紀》、《太平御覽》、《路史》等歷史文獻轉引時,均將其忽略,特予訂正)。

但由於“成紀”、“雷澤”的不確定性,以及對籍貫理論和行政區劃變遷的忽視,使“羲皇故里”難以定論。故而明確《帝王世紀》所指“成紀”所在,是確定“羲皇故里”的前提;明確《山海經》所指“雷澤”——“在吳西”(此“雷澤”可與《帝王世紀》所指“雷澤”相印證),是確定“羲皇故里”的關鍵;明確籍貫理論和行政區劃變遷,是確定“羲皇故里”的必要條件。

“羲皇故里”考

一、歷史上“成紀”有三個,靜寧“成紀”當為《帝王世紀》所指

成紀之名,從殷代就有。相傳伏羲在其母腹中孕育12年而生,而12年在古代正好為一紀,故以名邑。眾所周知,“十月懷胎”:一個人在母腹中的孕育週期通常為10個月,而伏羲卻在其母腹中孕育12年而生,這是為什麼呢?據考證,這12年是古人從伏羲之母華胥“初試人倫”時算起的,並非從懷孕時算起。這是古今之人在計算方法上的差異,不足為怪。

成紀之縣,為西漢時設立。歷史上“成紀縣治”有三處:一是甘肅靜寧,二是甘肅秦安,三是甘肅天水。試問,這三個地方哪一個才是《帝王世紀》所指?據考證,“成紀縣治”最初在靜寧李店鎮(《甘肅通史》《曠古逸史》說“治平鄉”有誤)劉河村,到唐代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遷到了秦安顯親川(今葉堡鄉金城村),到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遷到了上邽(今天水秦城區),到明初廢止。〔2〕從歷史時代來說,《帝王世紀》所指,當為“漢成紀”。因為皇甫謐為西晉人,壓根就不知道什麼“唐成紀”、“宋成紀”。——如秦安、天水以“唐成紀”、“宋成紀”為依據,說“羲皇故里”在秦安、在天水,不足為信。

物換星移,山川依舊。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說:“瓦亭水又南,經成紀縣東,歷長離川,謂之長離水。”這裡以“瓦亭水”為前提,以“長離川”為座標,非常具體地把“成紀縣”所在方位點了出來。就是說,既然“長離川”在“成紀縣東”,那麼“成紀縣”則必然在“長離川”之西。這裡的“瓦亭水”古稱隴水、苦水,今稱葫蘆河,發源於寧夏西吉月亮山,流經甘肅的靜寧、莊浪、秦安和秦城而入渭河;“長離川”為莊浪陽川鎮;“長離水”為葫蘆河流經莊浪陽川鎮的一段河流。筆者為“長離川”人,對周邊地域是熟悉的。“漢成紀”在靜寧,是可以肯定的。

“羲皇故里”考

《舊唐書•地理志》說:“成紀,漢縣,屬天水郡,舊治小坑川。”據考證,成紀縣最初歸隴西郡(治所在臨洮)管轄,是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析隴西郡置天水郡後才歸其管轄的;“小坑川”即靜寧治平川——對此,清人嚴長宦《秦安縣誌》就說得很清楚:“成紀縣治,初在靜寧州西南八十里之治平川。”

考古資料表明,“漢成紀”縣治的具體位置,在靜寧李店鎮劉河村東南一公里處。這裡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且臨近治平河(古稱“成紀水”,因紀念伏羲而得名)。故城遺址呈正方形,邊長450米,總面積20.25萬平方米。牆垣已塌陷,東牆、北牆尚存部分殘垣,北牆基就疊壓在新石器時代的灰坑之上。有新石器時代的碎陶片,有秦漢時期的版瓦、筒瓦和拓有繩紋、籃紋的碎陶片。漢瓦當上有“長樂未陽”、“長樂無極”、“億年無疆”等字樣。周邊還有一些漢墓群。

由此可見,“漢成紀”在靜寧李店鎮劉河村,是不容置疑的。

“羲皇故里”考

二、歷史上“雷澤”有四個,莊浪“雷澤”當為《山海經》所指

最早記載“雷澤”的是《山海經》,說它“在吳西”。其《海內東經》說:“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3〕就是說,雷澤中住著一位雷神,長著龍一樣的身子、人一樣的頭,只要拍一下自己的腹部,就會發出雷聲。雷澤在吳山的西邊。

問題是,“雷澤”——“在吳西”,《山海經》是記載在《海內東經》,並非《海內西經》,以致數千年來對“雷澤”所在不能定論。對此,清人郝懿行曾提出質疑;今人袁珂則進一步斷言:那是因錯簡所致,“雷澤中有雷神”之條,“當移在《海內西經》”。〔4〕

綜合史料來說,歷史上“雷澤”有四個:一是山東“雷夏澤”,二是江蘇“太湖”,三是山西“蒲澤”,四是甘肅莊浪“朝那湫”。〔5〕

從山東“雷夏澤”來說,這是《尚書•禹貢》最早提到的,在鄄城市與菏澤縣之間,今已乾涸。據《墨子》、《史記》、《漢書》等歷史文獻記載,它是舜“耕歷山,魚雷澤”的地方。歷史上,郭璞、酈道元認為,它也是華胥兆孕伏羲的地方。但此雷澤與“在吳西”沒有關係,不足為信。

“羲皇故里”考

從江蘇“太湖”來說,其湖雖有“震澤”的別名,其“震”與“雷”字義相近,而且在吳縣(蘇州)之西。但史籍中從未有“雷澤”的記載,而且《山海經》明確稱之為“具區”,它並非《山海經》所指。

從山西“蒲澤”來說,它在永濟市一帶,此地雖有一吳山,但其澤並無雷澤之稱,而且它在吳山之東而非吳山之西,它亦非《山海經》所指。

而莊浪“朝那湫”,則既與《山海經》中的“雷澤”——“在吳西”相符,又與《帝王世紀》中的“漢成紀”所屬地相符,它才是華胥兆孕伏羲之雷澤。

(一)從地理特徵來說,莊浪朝那湫與《山海經》所述“雷澤”一致。六盤山古稱隴山,亦稱大隴山;其南端古稱小隴山,今稱關山。莊浪朝那湫所在的桃木山,地處關山之巔,海拔2857米,為六盤山第三高峰。這裡是一個三縣交匯的地方:東北麓有涇水源頭老龍潭,為寧夏涇源地界;東南麓有汭水源頭,為甘肅華亭地界;西北麓有朝那湫,為甘肅莊浪地界。方圓40裡,有大大小小的泉湫100多處,儼然是一個“龍的世界”。當地民謠說:“湫頭兩朵雲,隴右千山雨;朝那一杯水,涇河萬里源。”如此興雲佈雨的地方,無疑是“雷神”所居之地。〔6〕

“羲皇故里”考

但關山一帶的朝那湫很多,如甘肅的莊浪、華亭、靈臺、涇川、鎮原、崆峒有朝那湫,寧夏的彭陽、原州、隆德有朝那湫……為什麼說只有莊浪朝那湫才是《山海經》所指“雷澤”呢?這得從它們的由來說起。

莊浪朝那湫之名,由朝那國而來。朝那國,《說文解字》稱之為“西夷國”。它是西周一個名為“戎那”的 諸侯國。它由古盧國演變而來,那人為盧人後裔。據《中國通史》記載,盧人在周武王伐紂時曾隨其出征。朝那國都地在朝那湫,王宮為湫後懸崖之巔的“馬槽槽”。秦穆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23年),“秦伐西戎,歸其版圖。”〔7〕“朝”,由其湫東部華亭境內的皛然山演化而來。“皛然”者,為皎潔、光明之意。由此而論,它是這座山的名稱,也是一個方位的名稱,意為“晨曦初照的地方”。“那”,為族名、部落名、方國名。“湫”,北方人稱之為水池、水潭,為地形之名。由此而論,莊浪朝那湫之名,當由方位、方國和地形所組成。

如原州、彭陽朝那湫之名,由朝那縣而來。朝那縣為“秦肇縣”,有東西之分。“西朝那”地界較廣。歷史文獻指向“平涼西北”、“固原南部”,包括華亭、莊浪、涇源、隆德、原州、彭陽和崆峒的一些地方。歷經秦、漢、魏、晉到西魏。縣治所在地:一說在華亭,一說在原州,一說在彭陽。“東朝那”地界較小。歷史文獻指向“涇川西北”,包括涇川西北部和鎮原南部的一些地方。歷經隋、唐,約在唐代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全國性區劃調整時廢止〔8〕。縣治所在地未有定論。由此而論,朝那縣之名亦當由朝那國而來。因為朝那國之名出現得較早,而朝那縣之名出現得較晚。

進一步說,莊浪朝那湫是以義取名,為原生的;而原州、彭陽以及其它朝那湫,則是以類取名,均為次生的。如華亭朝那湫,《平涼府志·朝那廟碑文》就說得很清楚,那是為了方便當地民眾祭祀而仿建的。——如彭陽、原州、隆德以“朝那湫”為依據,說“羲皇故里”在彭陽、在原州、在隆德,不足為信。

“羲皇故里”考

(二)從歷史內涵來說,莊浪朝那湫與“雷澤”有著不解之緣。莊浪朝那湫有前後兩個。前湫狀如臥蠶,水面30餘畝;後湫形似彎月,水面20餘畝。這裡為白堊紀地質結構:岩石厚度1160米以上,據今1.45——0.65億年。因其水淵通地脈,從古到今“永不幹涸”;因其水在岩石間與涇河源頭老龍潭和汭河源頭相通,從古到今“永不外溢”。這便是史冊中頻頻出現的“不涸不溢”的朝那湫。

值得一提的是,朝那湫之水極其甜美,是人畜飲用的最佳水源;加之桃木山一帶森林茂密,草甸寬闊,具有人類生存的良好條件,故而“華夏第一國——華胥國”便在這裡立都。華胥國的圖騰崇拜物是龍,其來源便是朝那湫。因為龍是水的化身,而水則是生命之源。這與華胥國“以生存為第一需求”的社會目標是一致的。再說,伏羲文化的原點——太極圖,同樣來源於朝那湫。太極圖是陰與陽對立統一的一個圖標,其陰來源於後湫,其陽來源於前湫,其圖標則來源於後湫的“形似彎月”。這是古人師法自然的產物,社會實踐的結晶。〔9〕

莊浪朝那湫,是秦漢王朝祭川的地方,也是其祭祀華胥國和朝那國的地方。《史記•封禪書》說,華山以西“名川四”,其中“湫淵,祠朝那”,便指此而言。它自古以來就有“靈湫”、“神湫”之稱。如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在秦楚“藍田之戰”中,當楚國扼住秦國咽喉——“商於通道”時,便置秦國於生死存亡之際。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秦王朝祈求於天,除在雍城投放石刻祭天文告《巫咸》、洛陽投放石刻祭川文告《亞駝》外,在莊浪朝那湫也投放了石刻祭川文告《厥湫》。 究其原因,一是因為這裡是涇水之源,按照《禮記》祭河必先源而後尾的說法,必須祭祀;二是因為這裡是華胥國和朝那國的都地,按照《禮記》“祭因國在其地而無主後者”的說法,必須祭祀;三是因為這裡是“秦亭”所屬地、秦祖發祥地,必須祭祀。就是到了漢代,漢王朝出於正統地位的考慮,依然在朝那湫祭祀。如漢武帝、漢安帝、漢桓帝就親自到朝那湫祭祀過。

“羲皇故里”考

(三)說莊浪朝那湫為“雷澤”,更直觀、更主要的依據,還是因為它與《山海經》所指“雷澤”——“在吳西”相符。所謂“吳西”,為“吳山之西”的意思。其吳山,在朝那湫東部華亭境內,今稱五臺山,海拔2748米,為六盤山第四高峰。黃帝時稱“吳山”,首建武畤以祭天神。唐堯時稱“嶽山”,為四嶽部落所在地。殷代稱“虞山”,為虞國所在地(吳為虞的本字。甲骨文、金文中,虞字均寫作吳)。周代稱“吳嶽”。《史記·封禪書》說:“秦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祭炎帝。”這裡的“吳陽”,指吳嶽之南——華亭境內的蓮花山;其“上畤”、“下畤”均在其山。秦漢時代,吳嶽為秦漢王朝每年所祀之山,被譽為華山以西“七大名山”之一。《史記•封禪書》說:“華山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曰華山、薄山、嶽山……”,其“嶽山”,便是吳山……而說華亭五臺山為吳山,最根本的原因是,它為“汧水之源”所在。清人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1)“吳山在西。古文為汧山,雍州山也”;(2)“有吳嶽山,本名汧(山),汧水出”;(3)汧水在今隴州西北。禹貢之岍(山)、周禮之嶽山也;(4)“至寶雞縣東三十里合於渭”。這裡把汧水的“源”與“流”說得很清楚。當今之千河,便是古代之汧河,它發源於甘肅華亭五臺山東南麓,流經陝西的隴縣、千陽、風翔、陳倉而入渭河。由此可見,今華亭五臺山便是古代之吳山,是不容置疑的。而莊浪朝那湫,則正好在吳山之西。由此而論,莊浪朝那湫即“雷澤”,是可以肯定的。

今人範三畏《曠古逸史》說:隴山即吳嶽,莊浪朝那湫即雷澤。其對吳嶽的判斷有誤,而對雷澤的判斷則是正確的。《甘肅通史·先秦卷》說:“吳西指吳山以西,這個吳山,即屬今陝、甘兩省交界的隴山山系。”其對“吳西”的判斷是正確的,而對“吳山”的判斷則是漠糊的。又說:“今禮縣南部西漢水中游有地名雷壩”,“該地因多水,故又名大潭”,“這片水域,就是傳說中西方的雷澤”。〔10〕因此說與“漢成紀”、與“在吳西”相去甚遠,不足為信。此外寶雞陳倉有一吳山,不能與上述吳山混為一談。因為它在“汧水之尾”,並非在“汧水之源”。

“羲皇故里”考

三、從祖居地、出生地來說,莊浪為“羲皇故里”

中國人的籍貫,通常是以縣級行政單位來確定的。但以古代的縣級行政單位來確定?還是以當今的縣級行政單位來確定?筆者認為,不論古代還是當代,均當以本人的“祖居地”或“出生地”來確定,而不能簡單地以“縣治所在地”來確定;與此同時,還必須考慮行政區劃的歷史變遷,而不能生搬硬套。

《新華字典》說:籍貫指“自身出生或祖居的地方。”就是說,一個人可以有兩個籍貫:一個可以“祖居地”來確定,一個可以“出生地”來確定。這是確定籍貫的理論依據。由於伏羲的“祖居地”在莊浪,“出生地”也在莊浪,所以從當今的行政區劃來說,“羲皇故里”只有莊浪這一個,沒有第二個。

這與史冊中所載“伏羲為成紀人”的說法是一致的。因為歷史上莊浪本來就歸“成紀”管轄。如西漢時,就歸天水郡的成紀、阿陽、街泉等縣和略陽道管轄;東漢時,改天水郡為漢陽郡,亦然如故;三國時,析天水郡置廣魏郡,縣地就分屬天水郡成紀縣和廣魏郡略陽縣管轄……〔11〕

當代一些學者以“成紀縣治”所在地為依據,說“羲皇故里”在靜寧、在秦安、在天水,均屬主觀臆造。因為這些說法,既違背了確定籍貫的理論依據,又不符合行政區劃的歷史變遷,理當否定。而說莊浪為“羲皇故里”,既與《帝王世紀》所指“成紀”所屬地相符,又與《山海經》所指“雷澤”——“在吳西”相符,也與確定籍貫的理論依據和行政區劃的歷史變遷相符,理當肯定。

“羲皇故里”考

參考文獻:

〔1〕〔10〕祝中熹.甘肅通史先秦卷.甘肅人民出版社.2013:106/107

〔2〕李春茂.平涼古地名初探.蘭州大學出版社.1996:101

〔3〕思履主編.(漢)劉向 劉歆編.山海經.中國華僑出版社.2017:340

〔4〕〔5〕範三畏.曠古逸史.甘肅教育出版社.1999:15/12

〔6〕詳見筆者《論莊浪朝那湫的歷史內涵及文化意蘊》一文,載於2018年第1期《西部學刊》

〔7〕詳見筆者《莊浪朝那湫歷史上的祭祀活動》一文,載於2019年3月4日《平涼日報》

〔8〕李春茂.皇甫謐評傳.蘭州大學出版社.1996:6

〔9〕詳見筆者《說“羲皇故里”》一文,載於2018年第2期《華夏文化》

〔11〕莊浪縣誌委.莊浪縣誌.中華書局出版.1998:80

(原載2019年第14期《西部學刊》)

“羲皇故里”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