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麼控制疫情的?

曾豆兒豆兒


傳染病其實很早就有了,至少漢朝的時候,就發生過嚴重的傳染病事件,自古至今發生的傳染病至少有三百多次了。

可以說在控制疫情這些方面,古人還是總結了一些經驗的。那麼古代的人他們都是如何控制疫情的呢?

儘管說古代的時候,醫療水平沒有我們現在發達,但是,他們控制疫情要比我們現在容易的多。

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因為古代的時候,人口的流動行不強,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出過自己村子。畢竟那時候的人基本上都是靠種地為生,每天把自己的地種好了就可以了。

若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了傳染病就開始封城。不讓外部的人員和發生疫情的村落有接觸,這樣就能在第一時間控制住病情的擴散。

沒有了傳染源,病情就可以很快的得到抑制。古代的時候,都是有城門的,不嚴重的封一個村落或者是幾個村落,嚴重的就可以封一座城池了。

總之,是不會讓病情迅速傳播到全國的。

被封在城裡的人,有病的會隔離在一起。他們的死活,大部分是要靠自己的抵抗力的。抵抗力強的人,能夠忍過去的,也就能活下來。

若是抵抗力不行的,那也只有死路一條了。不過,古代的時候,發生的這種疫情,並不會死太多的人。

當然了那時候也是有藥物來治療的,比如華佗發現的青蒿,還有屠蘇酒這些都是用來防治病情的。

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日益的頻繁了,這種情況下若是發生了傳染病,想要很快抑制病情,就有點困難了。

就如同1910年東北地區發生了鼠疫,當時的鼠疫從滿洲里,短短的幾天時間裡,就傳遍了東三省。

很顯然這種病情若是不及時的治理,就有可能傳到關外來。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派來一個叫做伍連德的人來全權處理這件事。

這個伍連德是馬來西亞人,他從歐洲留學過,對西醫是十分的精通的。當他到了東三省的時候,查清楚了病源,然後就告知當地的人,出行的時候要戴口罩,這種病是會人傳人的。還有就是已經病故的人,他們身上是帶有病毒的。

所以, 對死去的人的屍體進行焚燒。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抑制,很快這一場席捲東北的鼠疫就給治理。

你看清末的時候,伍連德治理鼠疫的情況,已經和現在相近了。所以說現在我們治理病情的情況,都是從古代那裡借鑑來的經驗。

只不過唯一不同的是,我們現在的人流動性實在是太大了。這也給病情的抑制,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不過,我們的醫療水平和古代的時候,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因此,我們也能很快的抑制住病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