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备不发动夷陵之战,那么结局会是怎么样?

李阿Bo


公元219年,孙权袭取荆州擒关羽。说到关羽是性格决定他的一生,败走麦城的关羽刘备听到此消息彻夜未眠,一心为关羽报仇。为此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调动全部部对伐吴,诸葛亮此时明白刘备的用心,想阻止也没这能力了。刘备的仁义,兄弟的情义也让世人的倾佩。

这场大规模的战役给后人留下诸多的评论和众说纷纭。认为此战役可以缓缓,待到统一之日必有报仇的那一天的。按当时蜀国统治天赋之国四川成都又有军师诸葛亮辅佐又有几百万军队国力是富强而且兵强马壮的,不发动夷陵之战刘备是有可能统一三国统一天下的。就是刘备这步棋走错了蜀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唉可惜了。说实在话不发动此战役真的会改写历史,也没有最后司马天下。


徐徐风来


结局不会有变,还是吴蜀被灭。汉末形成的三国鼎立,虽是鼎立,但国力相差悬殊,魏最强,吴次之,蜀最弱(特别是丢失荆襄九郡之后)

首先,先看三国的领导人,曹不,刘备,孙权,论政治才能,刘备>孙权>曹丕,曹丕比不上刘,孙,但并非昏庸无能之辈,加上曹操留下的底子,在争霸中不会处于劣势,而刘备已经六十岁了,虽有雄心壮志,心有余而力不足。孙权此时正处巅峰状态,此时吴国国力也最强,当然是夺了蜀汉的荆襄才有这样的局面,但此时的吴国力还是远不及魏,而且还要防备蜀的报复,应该还是会处于鼎立局面,但是一旦刘备不在,刘禅继位,三足中的一足就变矮了,一旦一足不在了,受益的肯定是最强大的一方,当然前提是魏不出现非常昏庸的继承人。

其次,看一下各国的人口,三国志中记载,公元263年,蜀人口约一百零八万,魏四百四十三万,公元280年,吴约二百六十五万,人是战争的第一要素,蜀最先灭亡不足为怪。

然后,看一下三国的结济,当时的经济中心还是在黄河流城,吴和蜀虽然也有了长足发展,但远不及魏。

第四,看一下三国版图,看下面的图片





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如果不发生夷陵之战:对蜀汉将会有较好的局面,原因是:

第一夷陵之战后,对蜀国损失和伤害很大。

A优质战将损失,黄权,傅肜,冯习,张南等,还有战略盟友沙摩柯。

B兵员损失,史书记载9万左右,相当蜀国三分之一的兵力。

c,钱粮马匹无数。

第二,如不发动夷陵之战,张飞不会死,刘备也未必早逝,战将优而多,经i济会扎实很多,这对蜀汉后对伐魏有强力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第三,诸葛亮的压力会减小,也不会早逝,这样历史会改写!


狐羊树


刘备如果不发动夷陵之战的话,虽然结局可能还是三国归晋,但是局部上还是会好很多。

第一就是刘备不会因为战败而过早的去世。因为夷陵之战时正是曹丕篡汉自立的时候,刘备可以凭借自己早已树立起来的匡扶汉室的这杆旗帜和个人魅力,招揽更多心向汉室的谋士武将,这样蜀汉的自身实力将会进一步提高。

第二就是蜀汉政权不会过早的进入荆州派和益州本土派的内斗中,这两股势力都会被刘备的个人魅力给压住。

第三就是战将和文官的损失,五虎将中的张飞不会死,文官黄权等人也不会被迫投降魏国,这样蜀汉就不会出现后期诸葛亮北伐时的无将可用也不会有后面的黄皓祸乱朝纲而无人敢弹劾反对他。

第四就是军队人数和战斗力不会下降,前期跟着刘备东征西讨的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兵不会阵亡。

第五就是后期诸葛亮的压力会小很多,刘备健在,诸葛亮就不会事毕亲为,一心用在北伐,也不会因为劳累过度而去世。

但是为什么会说最终还是会三国归晋呢,因为刘备攻占益州建立蜀汉政权的时候,年龄已经达到了六十多岁了,而三国时期的人均寿命为三十岁,刘备活到了六十多岁已经是很长寿的了,就算他不发动夷陵之战也活不了几年了,顶多就是帮诸葛亮稳固政权,在最后的一点时间里多为蜀汉招揽人才,不至于到了姜维时期出现内无治国安邦之文臣,外无能征善战之猛将。


帅气的小君菌


如果刘备不发动夷陵之战的话,蜀汉可以保存实力,和东吴搞好关系,两面夹击魏国,或许可成一统大业,历史没有假设,荆州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此用武之地,北上可以伐魏,长江之险与东吴共有,顺江而下可以直取东吴,从蜀国后期诸葛亮北伐就可以看出,蜀道崎岖,用粮不便,诸葛亮几次因为粮尽而归,吴以说明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蜀汉偏于一偶,只能以蜀道之险拒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