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房地产行业怎么度过这个时期?

郭金磊071


随势而为,政府已经三令五申的强调“房住不吵”,只有根据本城市消费趋势适时调整:现金为王是根本。


智邦001


个人看法:

一、此次疫情影响整个中国,各行各业都收到了影响,只是影响程度不一样而已。如果有人说对房地产没啥影响那是扯淡,房地产长时间的资金链断裂,就是最大的问题,现有的楼盘一下子卖不出去,就收不回资金!众多周知,恒大率先搞了个75折优惠,5钱订金即可订房,不要还能退,说白了,就是搞促销,尽快把房子卖出去。促销将是未来很多面临资金压力的开发商选择的一个营销手段,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

二、让利老客户,老带新。疫情影响,销量肯定下滑,很多开发商会以返利形式,激励老客户介绍他人来买房,效果怎么样不好说,但是也是一种营销方法

三、与更多分销合作,分销的力量是强大的,客户群体也非常广泛,提高客户看房量,成交率肯定也有所提升

四、开发商停止或者减少拿地,控制成本。

五、迫于疫情人,很多地方政府也在出台利于房地产发展的相关政策。


饶城青年


哈哈现实是,今年的春节,开发商只能在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的翅膀下,承受着无交易可谈的煎熬。因为,本就资金链已经很紧,期待着春节期间能够通过促销有所缓解,没想到出现无交易现象,一部分开发企业有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如果没有新增资金的支持,难免会出现少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因为,疫情仍会维持一段时间。即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广大居民也不会立刻转向购房,而会待疫情完全过后,风险彻底消除了,才会聚集到售楼处。所以,开发商要想等待售房来回笼资金、缓解资金链紧绷矛盾,恐怕等不起、也等不了。


这也意味着,疫情已经对开发企业形成了极大的挑战,楼市在上半年全面启动的概率不会太大。疫情会得到全面控制,楼市则需要等待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逐步消除以后。那么,能够给开发商带来希望的,可能只有两个方面:一是下半年,一是选择降价。


下半年楼市会慢慢启动、慢慢复苏,是肯定的,也是必然的,更是必须的。否则,开发商真的会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毕竟,几个月的无交易,或交易寥寥,对主要依赖资金堆积起来的开发商来说,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不仅开发商,为开发商垫支建造房屋的施工队,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开发商自身还是管理层,都需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需要想办法解决。调控并不是将市场调死,而是把房价稳定下来,让市场能够更加健康的发展。所以,下半年可能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小小的转折点,也是一个新的利益博弈机会。


那么,对有的开发商来说,是没有条件等到下半年售房回笼资金的,可能会通过提前降价来回笼资金。如果降价的幅度较大,预计部分居民会选择出手。那么,市场的启动就会提前。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疫情过后,各行各业包括房地产行业将面临一次大洗牌,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场人心惶惶的疫情,其实这是世界在向世人告知一个信息:人们该刹刹车了,都醒悟醒悟吧!不能再这么折腾了,会没命的!当然,一切危机的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机遇,未来的机遇会是什么呢?如果想继续和我探讨,请加我微信号13757822386!或许我的建议能给你全新的启示!也可关注我头条!


用户8815409269324


瘟情过后,房子会销量很好,



一切向前564


地产行业的春天已经过去!最起码十年内不会再有辉煌。有钱的人房子早已多套。没钱的别总想天上会掉馅饼。看看身边的朋友那个不是负债累累。因物价上涨,小两口养个孩子都有点吃力,更别说买房了!


古玩铜729879116


不明白很多人还在说房地产会涨价,房子真的还有多少涨价的空间,问问你工资涨了多少就知道了,如果一直涨价,工资不涨,租房都租不起,更何况买房。就算房地产再火一次,必定挤压了其他行业的消费,汽车你还打算卖吗?高级消费还有人去吗?最后房地产还得崩!


用户7853990548302


大家好!我是薇薇!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关于(疫情过后,房地产行业怎么度过这个时期)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以下两点(一)对市场的预判
本次疫情与2003年SARS时期所处的宏观基本面存在差异,当前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同时楼市所处阶段以及政策调控力度不同(二)对房企的影响及应对建议1要积极营销2要积极融资3建议企业要适度拿地!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e1b9950b9de4d7b871e7dad8a7ca997\

魏薇vlog


房地产也应该跌跌价了,他们骗了老百姓多少血汗钱啊,希望狂跌再狂跌


胡兴明白


在疫情期过后,各个行业恢复生产需要一个时间周期,且受整体经济环境处于下行周期中,作为房地产行业首要做好内部和外部风险控制,不盲目扩张和扩大生产,夯实和做好存量长期现金流准备。仅代表个人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