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科賣保險的,都會有失落,我的團隊有北大碩士畢業,985也不少,大家怎麼看?

三木話險


看到題主你的問題,我就想到前兩天看的一期職場應聘:一個很優秀的清華女碩士去應聘,她本科也是清華的,會的東西還特別多。

在她面試途中有老闆問了她一句:‘你這麼優秀,你之前所實習的地方,老闆對你的期望會比別人高吧?’

清華女回答:“是的”。

其實學歷越高的人在職場被給予的厚望也會更高,如果他們這些名牌大學出身的人做事能力不行,往往要承受的非議和壓力也很大,特別是當他們那些學歷還不如他們高的同事做得比他們這些所謂高學歷的人還要好的時候更加。

比如,我們經常會聽到:“你看TA,xxx名牌大學畢業的,業績居然還比不上一個本科/大專的小劉”。

你看,有時候,最傷害人的不是你的“以為”,而是別人毫不留情的“嘴”。

所以沒必要因為學歷比不上同事就感到失落,當名牌學霸們的能力跟學歷不匹配時,他們還寧願用你的學歷呢!

我個人覺得現在你需要專注在自己能力的培養上。一個人如果只會特定技能,遲早會被淘汰,技能只能用於特定領域,可是能力卻能遷移到不同領域使用。

十年前會計算機很吃香,現在人人都會計算機,計算機人員都下崗了。如果你創新能力很強,到哪個行業都能混得很好,因為不管什麼時候,創新能力每個行業都需要。

那怎麼培養自己的能力呢?

第一,通過自我觀察或是他人描述找出自己的隱藏能力

根據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提出的冰山模型,我們得知,人的能力是隱藏在冰山底下的,不是一眼就能夠發現得了的。

所以這要求我們在工作當中注意觀察自己比較擅長處理、解決哪方面的問題。

比如,有的人發現問題能力很強,有的則是解決問題能力很強。有的是溝通能力強。

如果你實在沒發現自己有哪方面特別強的。可以請教一下跟你親近的同事,讓TA描述一下TA眼中的你是個什麼樣的人,自己做什麼事情會全神貫注,忘乎所以?

根據旁人的描述有意識的在工作中去刻意練習自己的隱藏能力,把它鍛鍊到超乎身邊人的水平,至少到不可替代的地步。

第二,抓住一切可用機會或是創造機會鍛鍊自己的能力

比如,你通過觀察發現自己擅長溝通和分析問題。那麼在工作或是生活中,經常抓住別人拋出來的問題去給他們分析分析,如果你本身分析能力就很強了,那麼這些刻意練習可以讓你的速度比之前有所提升。

身在職場,我們都知道時間的寶貴,多省一點時間,就可以多處理一件事,對吧?

而且,你在幫別人分析問題的同時也是在幫自己,因為這時候你已經開始在樹立個人品牌了,也就是貼標籤,貼一個有深度,分析問題好手的標籤。

當領導有事搞不定時,就會通過你樹立的個人標籤來搜尋到你這個人,給你委以重任,這時候你的機會就來了

第三,選擇高難度高挑戰的任務來測試你掌握的能力水平

當你刻意練習了一項能力後,你總想知道自己的這種能力水平達到什麼程度了,對吧?

有點類似於學生辛辛苦苦學一學期下來,想通過考試知道自己能拿幾分,掌握了哪些知識點是一個道理的。

所以,能力練習了之後還得去測試,那怎麼測試才是有效的呢?

首先,選擇高難度的,難度越高,越能體現出你的能力,可能有人會問:那做不到怎麼辦?

如果實在辦不到,不就剛好證實了其實你的能力要拿來做這種級別的工作還是不行的,需要再繼續修煉。

其次,選擇有挑戰性的工作,有挑戰的工作既可以檢驗你的能力運用水平,還可以看出你的反應變化能力,一舉兩得哦。

職場中,存在比較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更希望大家能夠正視問題的存在,因為客觀存在的東西,不管你多麼不願意承認、不願接受,它也還是存在的呀,並不會因為你的不接受就消失不見。

所以正視問題,並找到相應解決方法,從另一個方面著手處理才是我們應該要學會的處事思維哦。

希望以上幾點建議能對你起到參考價值作用!


眼睛給了海


作為一個頂著博士帽子買保險的女性,我也來說一下自己的經歷吧。



首先介紹一下自己,今年剛好35歲,歷經10年折騰,目前育有倆寶,考上中山大學博士,最高月入10多萬,終於兼顧了家庭且自由生活。


雖然這並不能跟大咖們開掛的人生相提並論,但我跟隨自己的內心,通過走平凡的道路,也算實現了平凡小女人的夢想。


當然,賣保險這條路我走得並不容易,這一路披荊斬棘,感慨頗多。


題主之所以感到“失落”,無非是因為保險世俗眼中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工作,而且大家對於這個行業的評價一直都不怎麼好。但我想要說的是:



(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這幾年,我見過從法院辭職出來開咖啡館、搞攝影的,從黨校出來做烘焙的,辭了公務員來做毛線編織的,一個人只要不笨、不懶、不貪、運氣不太壞,總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也許有人會說,這些行業,是不是太普通了?但是又怎樣呢?不妨礙他們在自己的行業中優秀,掙錢,不妨礙他們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比如我,也從來沒有料到自己會進入保險行業,因為覺得賣保險好low哦。


但就是因為在梳理自家保險的過程中,突然意識到這一行的專業性,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再後來也遇到兩位保險經紀人,都是名校畢業,她們的敬業和專業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這刷新了我的認知,原來,賣保險也可以賣得這麼有範兒!由此也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這一行的金字塔頂,有一群出類拔萃的傢伙。985高校畢業,法學碩士、醫學碩士、會計學碩士、社會學博士、留洋海龜……他們的履歷超出大眾對保險銷售人員的想象,他們的收入讓很多職業經理人羨慕。


當然,我說這些並不是在這裡鼓吹賣保險有多好多好,我想說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行業是一定好掙錢,哪個行業是一定難掙錢的。


所有的行業都有佼佼者,就看你自己處在哪個水平之上了。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越是知識含量高的行業,等級收入差越大。



(二)儘量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這一生。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很愛折騰的人。當年為了二寶,辭去高校的工作做全職媽媽,後來成功考上中山大學博士,再後來離開職場,頂著重重壓力去做保險銷售,周圍反對之聲頗多。


我知道,當今社會很多人可能對“賣保險”這三個字,會有很大的牴觸情緒,似乎這個詞已經變成了“畢業沒有出路”或者“不得不選的職業”的代名詞。此外,社會上甚至還存在著“一人賣保險,全家不要臉”的觀點。



對於這些言論,我雖然感到心寒,但仍然堅持了下來。


目前,我的業績連續排在廣東省分公司前三,達成國際人壽險行業最高榮譽MDRT(2017年)、COT(2018年,3倍MDRT標準)、公司資深合夥人、高峰會特級會員(今年全司只有12個人達成)。


並且在2019財年剛過去一個多月,我已達成2020年MDRT會員標準。


尼采有句話說得很好: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於適當的路,正確的路和唯一的路,這樣的路並不存在。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 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深以為然。



(三)儘量不要太在意社會和他人的評價。


最初的我,很在意別人的評價。


那時候,我也會懷疑自己選擇賣保險這條路是不是錯了,會審視自己是不是哪裡哪裡做得不好,但後來我發現:你想做什麼去做就好了,不用跟別人說,等你做到了他們自然就信了。


再到後來,我無論說什麼,那些之前讓我現實點的人都相信我能夠做得到。



所以,我就明白了,別人對於你的的評價取決於你自身的實力,所以我就不是很在乎別人說什麼了。


因此,儘管放手去做你想做的事情,那些貼上年齡標籤的事情,你儘管撕掉標籤去做。


那些說閒話、對別人指指點點的人,主動忽略和過濾掉就是了,況且,他們對你來說根本沒那麼重要。


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只能為自己負責,至於別人如何評論,那是別人的事。要時刻記得的是,我們是無法干預他人的看法的,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好了,關於賣保險的感想,就先寫到這兒吧~


我是T博士,關注我,任何問題私信必回!


T博士教你買保險


我認識一個好朋友。差不多30歲了。

名牌大學電氣碩士,做工程師做了2年。如果人生按照這個軌跡進行下去,他本可以做一名高級工程師,前途無憂,衣食無憂,日子逍遙快活。

後來呢?他選擇做了一名保險規劃師。

我其實很不理解他的做法。明明讀了那麼多年的工科,都碩士畢業了,為什麼要選擇中國人都很歧視的保險呢?

後來我才知道,他從大學就開始自己研究保險。後來,家人有一次出事,保險派上了用場,幫了很大的忙,從此以後,他就真的相信保險的作用了,認真考慮之後,他就辭職,賣保險了。

這一路他走得很不容易。他對我說,之前玩得非常好的朋友,甚至都是好兄弟,後來都不聯繫了。之前還會互相點個贊,自從他發第一條做保險的朋友圈,就再也沒有聯繫過了。

親戚們都對他嗤之以鼻,說了很多難聽的話。

他真的很棒,一點點研究保險行業,一點點分析內在的信息。

現在的他,已經是一名很出色的保險規劃師了,有自己的團隊,有十分信任他的客戶。客戶還會經常給他寄點乾果花生啥的,就這樣,他的事業一點點擴大,幫助了更多的人。

他對我說,保險是好東西,只是很多人用的方法不對,就一傳十十傳百,說保險不好。但是它真的很有用。

他說,他希望能對保險行業有所貢獻,讓大家都能看病的時候不那麼窘迫。

所以樓主,保險不是什麼丟人的事,之所以清北碩士都選擇,只是因為他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辨別是非,不人云亦云。


很多東西,不是因為看見,所以相信,而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新真知


我是2013年碩士畢業,2015年因為女朋友的原因來到一個三線城市,當時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來到保險公司上班,就這樣做了三年。說實話,保險條款研究的倒是挺明白,倒是沒有客戶,日子也不好過。

大家都知道,賣保險有很多方式,有的坑蒙拐騙,把保單賣出去就行,有的是各種聚會靠朋友幫助等等,倒是很少能有把保險講明白的,總而言之一句話“這個產品可好了,你真的要買一份”,“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等等,還有一些其他手段,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我想說的是,保險是一份法律合同,真的需要一些高學歷的人去好好講解清楚,這樣就不會出現“保險都是騙人的”這種說法。如果都是一些三無人員,隨便把保單賣出去,將來不出事才怪呢!我見過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出來的人,都被招進了保險公司,這是對客戶的不負責啊!


數理化張老師


我金融專業,從事保險管理崗位25年,基金公司5年。我覺得我還比較有發言權的。

因為我是90年就進入保險行業,當時唯一一家,沒有競爭,完全國有,沒有任何危機感,社會地位頗高,養尊處優。隨著平安保險的成立,開始有了滿大街的保險人員,有了競爭,但是也很瞧不起一個私營保險,更瞧不起大街上的業務人員!

隨著保險的不斷髮展,成立越來越多保險公司,我們管理人員越來越不值錢,收入不高,小保險公司挖人也要銷售精英,心理落差也越來越大。

回到你說的問題,我後來提職從機關到了基層,管理營銷人員,培養了幾個從銷售人員做起,現在都已經是一些公司的高管了,最好的一個發展是已經做了全國性保險公司的副總裁!

所以以我的經驗告訴你,既然有了學歷的敲門磚,做保險銷售同時也要抓住時機,有管理崗位(比如組訓,講師,個險企劃,營銷推動等崗位)空缺,就要敢於去競爭,從這些崗位再走到部門總經理,分公司分管總經理……一步一步,前途無量!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以後你們這些高學歷的孩子,一定會站上更高的平臺!

先寫這些,歡迎交流!



JY中堯


千萬不要看不起保險業務員,他們在專業技能和薪資方面已經超過了很多人。


即便是北大碩士,也不一定就可以把這份工作做好。學歷不等同於能力。


想先分享一個身邊特別厲害的保險業務員大牛。

年初,我因為想買保險,諮詢了一位業務員A。他是上海交大,本科畢業,軟件專業,因為後來不想從事本專業了,又想要時間自由一點,就轉行去做保險。


目前他做了5個月時間,月收入在穩步提高,已實現月入5萬+。


我曾在一篇文章裡寫過他的故事,特別勵志。最近常聽他說,真後悔沒有早點從事保險這一行,不然我就可以給更多人帶去希望,而不是像五年前的他面對家人生病,那樣無助......


這是一項很了不起的工作,是給不少家庭帶去希望的工作,值得去做。

你之所以失落,我覺得原因有三個:


01 對這個崗位有偏見


你能這樣問,說明你目前對這個崗位不太認同,甚至是有偏見。


一個社會的正常運轉是需要千千萬萬個人一起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完成,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去做那些看起來所謂高端的工作,比如律師、醫生等,總有一些工作是需要對應的人來完成。


越是優秀的保險業務員,越是把這項工作當成使命,因為這是給有災難的家庭帶去希望。比如,當發生不好的事情,迅速反應,給受害人和其家屬做出相應的理賠,讓他們心裡有很大的寬慰。這份工作非常重要,而且很有必要。


一個人不管做什麼崗位,他對待工作的態度,決定了他可以走多遠。如果一直覺得這份工作不需要那麼高的學歷,甚至是有點大材小用,那麼一定是做不好的。

02 目前工作沒有給你帶來成就感


估計你業績做的不是很好,所以在不認同這份工作基礎上,又多了一層失落,可以理解。


不知道你是否有認真分析、覆盤過自己目前的業績,是專業知識需要補充?還是和客戶的溝通技能需要加強?如果你想有真正的進步,先要面對這些,不然還會在下一次或下一份工作中出現類似的問題。



是逃不掉的。


而且往往是,一件事帶給你了正向反饋,你就有動力了,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就像我寫文章,看到被收藏或轉發的多,我就覺得自己寫的還不至於很差勁,至少別人看了是有一些收穫的。


你也一樣,試著提高自己的業績。一旦業績好了,獎金多了,你自然就有動力了。

03 對自我認識不夠清楚


感到失落,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你覺得自己大材小用。


曾經在我心氣很高的一段時間,對當時讀的學校一點都不滿意,總覺得自己應該去更好的大學啊,比如北外、上外這些很厲害的語言類學校。可是高考成績就在那裡,我再不服氣,也只能在那個環境下努力改變。


後來,回頭看,是對自己認識不清晰。總生活在“我覺得”、“我以為”中,看似高考主要看成績,其實對心理素質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尤其是在一門科目考砸了之後。


自我的認識不太容易發生。你可以試著在一張紙上寫出自己掌握的所有技能,再寫出你感興趣的工作,看看這其中是否可以有對應、匹配的地方。


這個時代是有很多機會的,多去嘗試,重要的是去行動,才有改變發生。

其實,把一件事情真正做好並沒有那麼容易。


任何一個行業,一個崗位,遠遠遠望去,感覺沒有什麼難度。但只有真正去做,才知道成交一單不那麼容易。需要你具有專業知識、比較強的溝通技巧、銷售技能和關鍵時刻異議處理等。


而能把本職工作做到行業內的前20%是很厲害的。能夠去帶領一個團隊,把業績做得很牛也是很厲害的。不管你是做科研帶團隊,還是去賣保險的團隊,有些能力是相通的,比如統籌規劃、對數據的敏感程度、自我執行力以及管理能力。


只要是正正當當的行業,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就像只要是乾乾淨淨的錢都是可以賺的。


所以呀,調整好心態,不要心裡不平衡,既然做了這個選擇,就靜下心來去做好當前的工作,能多籤一單就多籤一單,一點一點往上走。


學歷重要,不過這份工作中,用業績呈現你的能力更重要。


and夏小麥:正在踐行日更2000字,喜歡傾聽,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的一枚女青年。碎碎念,其實是在唸歲歲,希望到80歲還能記起今日模樣。

and夏小麥


我18年11月加入保險行業的,之前在18年6月有接觸過保險行業,也過去面試過,當時那家公司的感覺和氛圍,以及接待我的人跟我的說話聊天談吐,不禁讓我對保險行業有了陰影,當時的確是覺得,做保險的,都是大爺大媽,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才過來做保險的。

一直到18年的11月,因為我目前大四,雖說我非常喜歡寫文章,但因為之前全職4個月的寫文章,讓自己的生活規律極其不規律,也感覺自己 和這個社會脫節,因此就覺得自己必須得出來找份實習工作。就這麼的,在我經歷過四十多家公司的面試過後,我最終竟然加入這家,我現在還在的保險公司。

當時吸引我的,是這家保險公司的上班地點,是在市區的CBD地區,算是比較不錯的商務辦公區。到公司之後,我就發現,跟我6月份去面試的那家保險公司,完全不一樣,這家保險公司裡,百分90以上,都是和我差不多大的年輕人。

當然我不得不承認,當時接待我面試的小姐姐,不論是顏值還是相貌身材,是真的真的吸引到我啦,哈哈哈。

然後就是面試,面試我的,也不過比我大2歲而已,一輪面試下,我就通過了,然後就是保險從業者都知道的,得開始一系列的培訓。

在保險行業我是個新人,雖然短短的4個月,但讓我對保險行業有了非常大的改觀。

保險的確是個好東西,畢竟當發生風險的時候,如果購買了保險,我們的經濟就可以受到保障,可以有一大筆資金來緩解經濟壓力。

產品是好的,但就是賣產品的人,需要好好注意。

一份保險合同,有著四五十頁,試問有多少保險從業者,能夠從頭到尾,非常詳細、耐心,並且非常專業的講解並進行解答?

很多保險從業者,都說自己的產品好,非常好,超級好,但如果讓他回答具體有哪些方面比較好,他又很難回答出來。

保險是根據合同來的,是一件非常嚴謹的產品。如果你連合同都沒有搞清楚,那請你暫時不要買。因為購買保險之後,相關的權利和義務,都是根據保險合同的條款來的。

如果向你推薦保險產品的人非常專業,那可以考慮在他手中購買。但問題是,有多少保險從業者,能把四五十頁的保險合同,說得通俗易懂並且還專業?

因此我覺得,隨著保險行業的不斷髮展,以後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甚至碩士、博士加入這個行業,不專業,還不誠信的保險從業者,肯定是被時間和市場,逐漸的淘汰掉。


狼群講歷史


01 我談談我的經歷。

前不久去面試一家公司,簡介上的是6000-8000,去了才知道,底薪3000,一般剛剛進去的只有4000左右,轉正之後的就是4500左右,做了兩年多的有6000多工資。

所以,儘管簡介上面寫6000-8000,但是能夠達到這個水平的,是一般做了兩年之後的員工才有的水平,瞭解到這裡,其實我就不願意去了。心寒,感覺被騙了一樣。


有時候同一份工作不同學歷薪資水平也會不同,賣保險也分不同的。有些學歷高的人暫時沒有找到好工作去賣賣保險讓自己有飯吃先,這是無可厚非的。


而簡介上的工資,其實很多程度上是為了提高更多面試的幾率,希望更多人過來面試。當然,是HR聰明,自己也能拿到更多相應的提成,而且去面試的多了,錄取的可能性也會更大,也會更快完成招聘任務。

而不同能力的人,學歷能力不同,薪資水平也會不同,同一個部門學歷差異化,分工差異化是正常的,不必過於糾結。

02很多公司只是為了一個門面,簡介上的工資基本都是一個總和的工資,是各種加起來之後的,去了之後會發現,有些對學歷要求比較高,保持好心態。

公司也需要面子,也需要有適度的包裝發佈消息出去,讓崗位和公司看起來更加優秀更加不錯,也希望更多人來應聘自己的公司崗位。

但是很多來了之後,最後往往也會不了了之。因為各種待遇問題實在偏差太大了。有的人寧願去其他公司重新找工作面試,也不願意留下來。

但是有一點需要明確,在自己還沒有特別穩定的情況下,能夠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發展空間大,能夠保證自己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下來,穩定下來會更加重要。

作為一個職場人, 就是大人了,不要用不喜歡作為判斷要不要留在一家公司的唯一標準和理由,這很幼稚。

不管什麼職業,什麼學歷,踏實和勤快,認真和努力很重要。只有讓自己穩定有個事做起來,後期不斷磨練自己,提升自己,才會有更多的可能。加油。

歡迎關注我【壹味青年】,很獨立愛自由,上班工作下班寫作的職場達人,加入頭條兩個號同時過原創加V拿青雲大獎,首個實戰經驗總結的專欄課新鮮出爐,現在訂閱,還能獲得不定期免費寫作指導和運營技巧哦。

職場琉璃


本科賣保險丟人?可能是你和你身邊的人對這個行業存在認知誤區和其實吧。

我身邊有個朋友,雖然是二本畢業,但是本科畢業後一直在一線城市工作,懷孕之前做得到了500人大企業HRBP的位置上。後來想找一份能兼顧家庭、照顧孩子的工作,就在懷孕期間辭職了,還考了某名校的MBA。

深造期間,她認識了一箇中德合資的保險公司的朋友,對方覺得以她的能力很適合做保險規劃師。但我朋友也跟你一樣,對保險銷售很排斥。

她說:“我當時對保險的印象就是電話推銷騷擾,或者把各種花了錢但是又以各種理由不能賠付的產品推薦給親戚朋友,說白了就是坑親近的人。”

但是給她推薦工作的朋友是高級知識分子,香港大學畢業,從學歷背景到為人處世都很讓人信任,所以她還是決定先考察考察,瞭解一下。

瞭解之後,她發現自己過去的眼光確實比較狹隘。

以前國內的保險市場沒有打開,保險公司對下游從業者的管理也比較疏忽,銷售們魚龍混雜,再加上大家對保險的種類和賠付範疇也都不瞭解,所以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印象。

但是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水平提高,再加上保險公司的競爭比較激烈,所以制度和監管也更加規範了,保險行業已經產生了很多變化。

她給我講了以下3個細節:

1. 保險行業從業者的素質普遍提高了。

過去我們印象中的保險銷售員似乎是沒有學歷要求的,哪怕是初中畢業,哪怕對保險一無所知,只要能電話就行。然後就以我們最不待見的方式做各種形式的推銷,電話騷擾、短信微信轟炸……

但是她就職的這家公司,很多人的學歷非常高,不僅類似題主說的“北大碩士”,還有海外名校的高級人才。而且這些人都學有所長,有律師、精算師、醫生、工程師等。

2. 保險行業的工作氛圍其實挺好的。

朋友說以前做人事工作,最討厭的就是同事間勾心鬥角,或者薪資制度混亂。

但是因為保險公司有保監會等機構監督,而且公司規模一般比較大,地域跨度也大,所以人事方面的制度不僅靈活,而且很公平合理。

大家的薪資以成單量計算,同事之間也沒什麼可勾心鬥角的。此外他們不需要上下班打卡,時間相當自由,她可以在旅遊淡季帶著孩子出去玩。到了暑假,同事們還可以把孩子帶到公司上班。

3. 雖然還是要維護客戶關係,但是方式沒那麼招人嫌。

朋友從來沒有在微信裡刷過屏,也沒有強烈推薦我買什麼產品。她只是偶爾發一發公司的客戶活動,或者最近新出的某款產品有什麼優勢而已,點到為止,不會讓你覺得煩。

她的家人一開始也不太支持,不過時間長了,看到她所在的保險公司也沒那麼“恐怖”,慢慢也就接受了。

所以你真沒什麼可失落的,公司有很多人才,就說明你也有很大發展前景,只不過你認識不足,所以心裡牴觸而已。

放下成見,好好工作。

加油~


婉君不走瓊瑤風


我覺得這是個好現象。

保險雖然也屬於金融行業的一份子,但在金融圈裡,應該屬於鄙視鏈的最下層(個人不認為國內的那些所謂“互聯網金融”屬於真正的金融),究其原因,一部分是保險體系的不健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保險從業人員的素質總體水平偏低所致。

當年剛畢業的時候,我也參加過某個大型保險公司的培訓,並且差點就入職,我記得當時好像只要初中畢業就能夠參加保險從業資格考試,而且我還知道了,保險公司內部人員會幫助某些人解決入職的障礙(比如,幫大爺大媽們去代考,給沒有學歷的人弄個初中畢業證,高中畢業證啊),門檻可以說是沒有。

後來,保險法規定,要求從業人員的學歷必須在高中以上,但依然架不住內部操作(代考等等)。

再後來,保險從業考試取消,部分保險公司內容提高了招聘的學歷要求,要求25歲以上,或者25歲以下必須大專以上文憑。一方面是保險公司想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你不能指望初中沒畢業的大媽看懂保險合同中的那些專業術語,更不要指望她能給客戶解答),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就業人員的總體學歷水平在提高。

很長時間以來,保險行業從業人員都是被人鄙視的存在,有相當一部分的原因和從業人員的素質有關,突出的就是“銷售誤導”“不是宣傳”“不當承諾”“弄虛作假”等等。

舉兩個栗子:

多年前,我曾經去過一個同學在某保險公司的辦公場所,發現一些業務人員對著窗玻璃在描摹客戶的簽字——這是典型的違規行為,可一些業務員不一定這麼認為,或許只是他們的主管告訴他們這麼做更方便,不用再跑到客戶那麼給他添麻煩而已。

還有就是遭人詬病的“萬能險”產品,這個產品在保險公司的產品推介會上簡直就成了“萬能”的保險,至於“初始費”和“保障成本”,有的人是避而不談,有的人則是偷換概念,還有就是將其包裝成投資理財產品等等不一而論。至於他們為什麼會這麼說,或許只是保險公司告訴他們這麼說、他們的主管告訴他們這麼說而已。

但是,如果該從業人員本身具備這方面的專業知識,那麼在實際的工作中必然減少出現“人云亦云”的情況,儘可能的通過專業知識來說服客戶,而不是靠“忽悠”。

隨著廣大的高學歷人才加入保險,我希望保險行業的整體形象能夠獲得突破性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