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洗澡後寫了一首詞,只有33個字,卻妙趣橫生,意味深長

蘇軾是文學天才,還懂得享受生活。關於他的傳聞故事非常多,有真也有假。不過他懂得生活的藝術確實不假,生活雖艱辛,他卻甘之如飴。沒有肉吃,他自制烤羊骨;被貶官嶺南環境惡劣,他卻享受南方甘甜的荔枝。他是一個美食家,東坡肉、東坡肘子至今仍是百姓餐桌的美食,他還是個釀酒師,書法家、畫家。對於蘇軾來說,生活中到處都是靈感,處處都是藝術,任何事情都可寫成詩詞。

蘇軾洗澡後寫了一首詞,只有33個字,卻妙趣橫生,意味深長

宋代人的生活很豐富,一幅清明上河圖體現了那個時候的真實畫卷。晚上餓了有外賣,白天無聊了,可以去勾欄瓦舍看演出。如果感到自己皮膚髒了,身體疲乏了,還可以去澡堂泡澡。蘇軾愛乾淨,講衛生,他很喜歡泡澡和搓澡。貶謫泗洲的時候,他在雍熙塔下的浴池洗澡,在一次洗浴搓背後,搓澡師傅力道太大,他苦不堪言。於是,蘇軾回來就寫了一首詞。

蘇軾洗澡後寫了一首詞,只有33個字,卻妙趣橫生,意味深長

如夢令
元豐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戲作如夢令闋。此曲本唐莊宗制,名憶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為如夢令。蓋莊宗作此詞,卒章雲“如夢如夢,和淚出門相送。"因取以為名雲。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

寄語揩揹人,盡日勞君揮肘。

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這首詞讀來有趣,只因為洗澡這樣的小事,被蘇軾寫成了詞,讀後被蘇軾這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大文豪給逗樂了。調侃搓澡師下手太重的同時,我們可以看見當時蘇軾有苦難言的滑稽狀態。這首詞雖然只有33個字,短小精悍,卻寓意深刻。

蘇軾洗澡後寫了一首詞,只有33個字,卻妙趣橫生,意味深長

“水垢何曾相受”洗澡堂裡熱氣騰騰,泡在水中的蘇軾卻在思考人生,清水和汙垢怎麼能夠共存呢?人們洗澡搓背,其實也就是為了去除汙垢,讓身體乾淨。這裡的蘇軾看似在說洗澡這件事,但是卻是在說做人,做人就該清清白白,不能有任何汙垢和瑕疵。

蘇軾洗澡後寫了一首詞,只有33個字,卻妙趣橫生,意味深長

而蘇軾自己就是這樣的楷模,“細看兩俱無有”,“水”和“垢”我蘇軾好像都沒有。蘇軾愛乾淨,不但是喜歡洗澡,還在做人上清白,雖然屢遭貶謫,卻依然保持著自己精神上的純潔,這也是他一生所追求的。“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蘇軾熱愛洗澡,就是要不斷清除自己身上的汙垢嗎,這也是隱喻他不斷調整自己做人,不斷讓自己精神上得到清潔。


不過蘇軾這次洗澡卻沒有留下一次愉快的經歷,因為他遇到了一個下手很重的搓澡師,疼得蘇軾齜牙咧嘴。“寄語揩揹人,盡日勞君揮肘”,我對這個搓澡師說,今日裡麻煩你為我搓背了。“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請你輕一點,再輕一點,因為我身上本來就沒有什麼汙垢,你也不必用這麼大力氣。

蘇軾洗澡後寫了一首詞,只有33個字,卻妙趣橫生,意味深長

這種很口語化的語言,看似是在和搓澡師對話,實際也是說給所有人聽的。“居士本來無垢”,其實就是蘇軾對自己之前被冤枉經歷的回應。在蘇軾看來,對於那些身體潔淨的人下重手去汙垢,是完全不必要的。同理,對於那些本身並沒有錯誤的人,卻要蒙受冤屈和折磨,甚至賠上生命的代價,也更是錯誤的。

蘇軾洗澡後寫了一首詞,只有33個字,卻妙趣橫生,意味深長

“烏臺詩案”令蘇軾蒙冤,這就好像身上沒有泥,硬是要搓泥一樣。蘇軾本身沒有錯,卻錯誤的安上了罪名。本來潔淨的身體和純潔的精神,遭受了極大的折磨。一次簡單的洗澡,被蘇軾巧妙寫成了詞,看似簡單,卻蘊含深刻的人生意義,蘇軾用這樣的比喻來形容自己的遭遇,真是太精闢,太巧妙了。也正是因為蘇軾生性率真豁達,詼諧幽默。雖然經受了重重困苦,但是仍能用樂觀的態度來看待人生,這種曠達的胸襟,豪放的氣魄,超然的態度實在令人欽佩。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收藏,關注,分享!小編每天都會更新不同的內容,您的鼓勵就是我的動力!(本文版權系作者原創,未經許可切勿轉載,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