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洋娃娃實驗”看孩子的“偏見”,正確引導孩子拋棄“偏見”

人們對於世界和事物的認知不是與生俱來的,不同的是非判斷準則會影響一個人的認知,在《殺死一隻知更鳥》中,作者哈珀·李在故事中描述了主人公湯姆·魯濱遜一生在偏見中掙扎求存,最後卻無力改變命運的悲慘故事。

這本發表於1960年的長篇小說時至今日依舊有重要意義,其揭露的人性儘管被人所看見,卻始終難以從根源上被理解,被正式。

故事主人公湯姆·魯濱遜是一個黑人,也因為如此,湯姆·魯濱遜在被誣陷犯了強姦罪後便被印上了“不可原諒”的烙印,儘管辯護律師掌握了明確的湯姆·魯濱遜不是強姦犯的證據,但是最終湯姆還是因這妄加之罪而死去。

在小說中,作者寫道:你永遠不可能真正瞭解一個人,除非你從他的角度去看問題,除非你鑽進他的皮膚裡,像他一樣走來走去,除非你像他一樣去思考做事。

小說故事反映的是當時美國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也赤裸裸地揭露了當時全美社會最大的偏見——歧視黑人,無論對錯,只因你是黑人,你就有“罪”。偏見的可怕在於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於不問黑白的狹隘認定。偏見對社會的傷害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對後代的教養上,不要讓偏見傷害到孩子。

從“洋娃娃實驗”看孩子的“偏見”,正確引導孩子拋棄“偏見”


從“洋娃娃實驗”看“偏見”

種族偏見在過去的舊社會美國尤為嚴重,為了探究種族歧視的根源,紐約城市大學的第一位黑人終身教授設計了一項實驗,將四個洋娃娃分給一群3-7歲的黑人和白人兒童,這四個洋娃娃的膚色分別是白色、淺黑、深黑以及純黑,最後讓孩子們選出哪個洋娃娃最好看。實驗的結果是所有的兒童都表現出對白色娃娃的喜愛,這其中表現最明顯的是黑人兒童。

由此可見,偏見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產生了,然而這樣的“偏見”在一些人看來可能只是理所當然甚至是“基礎認識”的一部分。

正如法國作家馬塞爾·埃梅所說:“社會偏見屢見不鮮,它長得如此碩壯,即使是它的受害者也很快就把它看作理所當然的事情。”

偏見的存在難以迴避,但是切莫把它當做是常識和準則,一旦形成了這樣的錯誤認識,偏見會產生更可怕的影響力影響著更多的人和更長久的時代。

從“洋娃娃實驗”看孩子的“偏見”,正確引導孩子拋棄“偏見”

孩子的“偏見”形成

孩子們對世界的認知最初只是出於本能的理解,這階段的認識是不存在“偏見”一說的,因此偏見大多來自外部影響,除了最鮮明的人種偏見,社會上普遍存在的還有性別偏見,職業偏見等等,具體的距離可以讓大家更好地理解。

比如時至今日一些家庭還有著根深蒂固的養兒防老、重男輕女的思想,這是世代相傳的對女孩的偏見,也許曾經的女孩們也飽受“偏見”的困擾,但是等她成長為母親或是奶奶和外婆,這樣的偏見又會產生影響,同樣地對後代的男孩更為看重。

除此之外還有職業偏見,儘管口號式的“職業無貴賤”常被人掛在嘴邊,但是單位背景,薪資高低和福利的差別依舊會讓不同的職業工種形成對比差距,於是一些家長會拿路邊的環衛工做“典型”,告誡孩子要好好讀書,不然長大後就只能像他們一樣,這其實就是一種“偏見傳承”的方式。

孩子偏見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外界信息的影響,而在這其中,家長和學校是傳統的“傳染”形式,比如以上說到的例子,家長的觀念影響就會埋下“偏見”的種子。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的存在也給了孩子們更多接觸外部信息的機會,這類更為自由的界限會讓孩子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好的或不好的事物,而偏見同樣不可避免,以網絡上持續存在的地域黑為例,也許一些網友以此為樂覺得只是調侃,但是這本質上同樣是一種“偏見”。

除了以上這些外部影響,孩子形成偏見的自身原因也不容忽視,對待信息的解讀能力偏弱,容易產生從眾心理,這些都是孩子尚處於心智不成熟階段容易出現的問題,成長期的孩子在認知領域的成長更多地還是單純汲取外部信息,而自我思考環節則相對比較薄弱。

從“洋娃娃實驗”看孩子的“偏見”,正確引導孩子拋棄“偏見”

“偏見”待人讓孩子的目光變得狹隘

歌德曾說過:“偏見纏住了人的性格,就無法克服,因為它們成了人本身的一部分,無論證據,常識還是理性都拿偏見毫無辦法。”

偏見的不易察覺性註定會讓人變得狹隘,而對於孩子來說,無法區分偏見和認知的區別,只會讓偏見的觀念變得更加根深蒂固。

孩子以“偏見”對待他人最初級的表現是:別人都是錯的,自己才是對的。並且對這樣的認識不加分辨,顯得固執而任性,只看得到自己,其實這就是一種“偏見”的表現,同時也會讓孩子變得目光狹隘。

在《聖經》中關於偏見有這樣的解釋:“你這論斷人的,無論你是誰,也無可推諉。你在什麼事上論斷人,就在什麼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這論斷人的,自己所行的卻和別人一樣。”

以此可見,對待偏見認識,自省是一種不錯的解決方式。單純以文字來剖析“偏、見”二字,偏的即是對待他人的認識,同時也是對自我認識的不全面。

從“洋娃娃實驗”看孩子的“偏見”,正確引導孩子拋棄“偏見”


正確引導孩子拋棄“偏見”

社會偏見在不同的社會大環境下會有程度上的改變,比如以上說道的種族歧視,還有職業偏見等等,慢慢地人們也開始意識到這些觀點並非認知而是一種“偏見”,當偏見認知變得不再理所當然,其實這就是一種進步,也是對這些事物有了更全面客觀認識的一種體現。

要想讓孩子遠離偏見的影響,家長首先要教會孩子的就是全面而客觀地看待問題,對給出定論這件事要足夠慎重。生活中對人或事下定義不可避免,不過在此之前,自己是否足夠了解,是親眼所見加以辯證,還是人云亦云捕風捉影,在給出判斷之前心裡要有數,做到客觀而不盲從。

最後,要讓孩子明白什麼是求同存異。人生而不同,因此要允許差異化的存在,也就是凡事不會是絕對的“是”或者“不是”。就拿興趣愛好來說,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興趣所在,但是即便再多的不同,也是無關對錯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