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養殖不得不知道的初春管理技巧——初春用藥(3)

經過一個冬天,池塘的底質大多比較差,沉積的糞便、殘餌、老化死亡的藻類等有機質,其含量遠超水體中懸浮的有機質,有些魚塘在年底清塘時就會發現,塘底的淤泥發黑發臭。所有的這些現象都是源於塘底沉積的淤泥厚度,如果淤泥越厚,那沉積的有機質越多,對水體底部的溶氧消耗也就越大。

當池底處於缺氧的情況下,由於環境適宜,兼性厭氧菌大量繁殖,大量的有機物開始發酵,產生大量的還原性中間產物。由於這些物質具有強烈親水性,就構成了水體底部氧債的來源,一旦水底有氧,這些物質就消耗氧氣,直到把這些還原性物質氧化完全,才能增加水體底部的溶氧,為什麼說改底能增氧,其原理也就在這裡,提前氧化了塘底的還氧性物質。

魚類養殖不得不知道的初春管理技巧——初春用藥(3)

現在許多地方的魚塘都不能做到年年清塘,所以就致使魚塘的底質越來越差。有句說法叫底質決定水質,底質越差,除了形成氧債外,還會造成水體中寄生蟲、有害病菌的大量繁殖;底部酸化,水體中的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毒物質的濃度升高,降低魚體免疫力;引起魚病多發,影響魚的生長,造成餌料系增加,養殖效益降低。

魚類養殖不得不知道的初春管理技巧——初春用藥(3)

前段時間發了幾篇關於水黴病的文章,就收到不少人發來的魚病圖片和視頻,主要以新挖的塘口為主,來諮詢水黴病的治療方法。

無論是水黴,還是真菌,其實質都是腐生菌,水體中有機物越多,尤其是底質中淤泥越厚,酸敗的環境越利於其繁殖。魚一旦受傷,溫差造成水體對流,溫度低的水,由於密度更大的緣故,往下沉。尤其初春的倒春寒,就像今天的這一突然降溫,表層水溫低,底層水溫高,底層水溫度比表層水高,密度更低,所以底水就往水的表層冒,魚夾在中間,底質中的大量水黴、真菌就被帶到了魚體上,增加了感染的機率。同樣,寄生蟲和細菌,也是在底質的中密度更大,因為細菌與寄生蟲自身也是生命體,也需要營養物質,底質中的淤泥層的有機質,就成培育這些病源體的天然培養基。

一般對於水黴病外用針對真菌消毒劑(水楊酸類、中藥類、硫醚沙星類、二硫氰基甲烷),內服增強體質、抗應激製劑(幸福100),在配合水質消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